12月10日晚,由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主辦的「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開幕式在北京天幕新彩雲國際影城舉行。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李現曾出席開幕式。本次影展是全國藝聯首次推出的全修復經典影片展映活動,也是對老片復映的一次市場預熱。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是「2020重燃·藝術之光」優秀國產藝術影片放映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獲得了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支持。影展將在北京、上海、重慶、南京、杭州、濟南、長沙、廣州、廈門、遵義、安溪11個城市舉辦,十部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珍藏和修復的經典影片將通過「新中國新農村」、「保家衛國」、「名家名作」和「上官雲珠百年誕辰紀念」四個單元與觀眾見面。
「新農村」舊貌新顏 「保家衛國」致敬英雄
今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決勝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七十年來,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影也成為見證這段歷史重要的藝術載體。從本次影展推出的《枯木逢春》、《五朵金花》、《李雙雙》、《錦上添花》等傑作中,觀眾可以充分感受時代巨變和人民嶄新的精神面貌。格外特殊的是,《枯木逢春》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後在毛主席的指揮下,黨和人民政府帶領醫務工作者幫助血吸蟲疫區的農民「送瘟神」的故事,與當下全國眾志成城、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時代主題形成了微妙的契合。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全國藝聯特別選擇了兩部反映抗美援朝歷史的經典影片《上甘嶺》和《英雄兒女》,以此向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向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致敬。《上甘嶺》充滿了昂揚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樂觀主義精神,而《英雄兒女》中男主角王成面向敵人喊出「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一幕亦成為中國電影作品中不朽的瞬間。值得一提的是,國慶節期間,央視頻推出了委託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的《上甘嶺》片段,網絡上大量留言希望本片能夠進行全片修復和復映。本次影展放映的版本正是由中國電影資料館於10月19日完成的4K最新數字修復版,這也是目前觀眾能看到的質量最佳的版本。
紀念上官雲珠百年誕辰 「名家名作」重溫經典
在2020年迎來百年誕辰的,除了影迷所熟知的電影大師費裡尼、侯麥,還有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上官雲珠女士。作為著名電影演員,上官雲珠一生留下了許多鮮明動人的藝術形象。其代表作《烏鴉與麻雀》、《早春二月》至今看來仍然具有極高藝術意趣和觀賞價值,同時她也在「新中國新農村」單元影片《枯木逢春》中奉獻了精彩的表演。
文化是國家民族的靈魂,經典文學作品尤其是當中的不朽瑰寶。本次影展為影迷朋友們挑選了由文學巨匠魯迅和老舍先生作品改編的電影《祝福》和《龍鬚溝》。其中,《龍鬚溝》是表演大師于是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問世之後經久不衰。由桑弧導演的《祝福》則是由中國電影資料館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完成的最新4K修復版,入圍了2020年坎城「經典單元」,標誌著中國電影修復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另據悉,此前全國藝聯已經連續兩年舉辦「藝術新作·冬暖主題影展」,從今年起,由中國電影資料館珍藏和修復的經典影片也將加入到主題展映中。未來,珍藏影展會讓越來越多的國產經典影片以嶄新的面貌進入公眾視野,讓珍貴的老電影重新煥發產業生機。
膠片修復 「 AI解決不了情感問題」
當晚開幕式結束後,放映了經過4K精緻修復的國產經典影片《上甘嶺》。影片放映前,本片的修復師王崢向在場觀眾介紹了影片修復過程,「本次展映的4K修復版《上甘嶺》是到目前為止最清晰的一代,這是電影資料館10年來技術的積累和建館以來的堅持,我們用的素材是原始底片,是沒有經過翻印的。」
《上甘嶺》修復前(下)後(上)對比。王崢介紹說在專業庫房保存下,膠片可以保存1000年,常溫環境則只能保存100年,「膠片修復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物理修復,從西安片庫運輸到北京之前要做一幀一幀檢查,做細微顆粒物和浮塵清洗;接下來就是數字修復,把膠片數位化,用膠片掃描儀一幀一幀的掃下來。一部90分鐘的影片,大概有129600幀畫面,每天修復6000幀畫面,這是一個非常默默無聞的工作。除了要做到畫面清晰,在這個階段,如果原始膠片是單聲道,還要通過擬音技術,做成了環繞立體聲,讓觀眾觀影時更有沉浸感。」在王崢看來修復的最高境界是藝術修復,「這部《上甘嶺》因為是黑白片,所以在這方面還並不多。接下來的《祝福》(1956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因為底片保存得非常好,掃描出來以後整個畫面非常豔麗,但我們都知道這部電影其實是個悲劇,要做藝術修復就要以還原本來的呈現效果為準。這個階段,我們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邀請當年的主創來和我們一起完成修復,但《祝福》的導演和攝影都已經不在世了,只能找來資料館保存的檔案作為修復指導。我們找到了該片的導演闡述和攝影闡述,果不其然,桑弧導演專門提到,『本片雖然是彩色片,但不宜絢麗奪目,應以淡彩色為佳。』所以,藝術修復過程中就是要尊重原創,秉持修舊如舊的原則。」
4K修復版《祝福》劇照。針對有觀眾提出在AI自動化運用後,在膠片修復領域會不會也逐漸取代人工?王崢明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看不可能,「AI解決不了情感問題。比如膠片上的一道劃痕和下雨情形的表現,在AI是分辨不出來的,會全部修復掉。再比如《祝福》裡有很多下雪的場面,但當時不是真景實拍,而是用白色碎紙片『撒雪』來表現, 這個AI也解讀不了,會把雪景都『修』掉,那不就錯了嗎?還有AI上色,這回運用在了《上甘嶺》的修復中,當是一次創新。但AI上色把志願軍軍服的顏色都修成了藍色,這顯然是和歷史實際情況不符的,我們就要通過傳統手工上色的方法,再調回黃綠色。」據悉,目前中國的老電影膠片修復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很多外國同行都希望和我們合作。」(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