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營養價值高,超市價格貴,如果你學會了繁殖獼猴桃方法,是不是一年中可以省下好大一筆錢了?別著急,下面教大家三種超實用的獼猴桃扦插方法,保證三分鐘學會。
1.獼猴桃的硬枝杆插法
採用已木質化並落葉的枝條進行扦插的方法稱為硬枝插。一般在秋季落葉後到春季萌芽前進行。硬枝扦插成活的關鍵在於促進枝條生根。
扦插時選用粗度0.4~0.8釐米的枝條,剪成長10~15釐米的枝段,一般有3~4節為好,留2~3個健壯、飽滿、芽眼凸出芽作為插條。
插條基部剪口緊靠節下,上部剪口在芽上方0.5釐米處。剪好的插條基部用0.1%~0.3%高錳酸鉀或1%~2%的硼酸溶液泡插條下端5~10秒,10%的白糖溶液浸泡插條下端3~6小時,0.5%吲哚乙酸浸蘸插條下部3~5分鐘或0.5%-萘乙酸浸蘸1分鐘處理促進生根。
在插條處理中,白糖溶液與吲哚乙酸、萘乙酸有同等功能——促進獼猴桃插條下端傷口癒合、快速生根。因此,我們在選擇生根劑時,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
2.獼猴桃的綠枝扦插法
在成長期內用當年生還未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帶葉枝條進行扦插,叫綠枝扦插。最適宜的扦插時期在枝條第1次生長高峰後,生長比較充實的時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
獼猴桃的綠枝比硬枝易於生根。綠枝扦插生根的關鍵是要帶葉片,不帶葉片常不易生根。通常留插條頂端的一二片葉子,如葉片大可剪去一半,以減少蒸騰作用。扦插枝段一般剪留3個芽,基部剪口緊挨節下剪斷,上部剪口應距芽約3釐米。扦插後,除遮陰外,每天早晚各噴水2次,陰雨天不噴水或少噴。
這裡有必要科普一下:插條上端留葉片目的,這個葉片被稱為功能葉片,它是光合作用和插條保持營養製造的一個加工廠,並負責把加工後的各種元素傳輸到插條的各個組織器官,促其下端截口傷口癒合生長新根。
3.獼猴桃的根扦插法
就是利用獼猴桃根部進行扦插的方法。一般在早春或冬季進行。挖1~2釐米粗細的新根,剪成10~15釐米的根段,斜插或平埋在作好的苗床中,上面蓋土5~10釐米。注意插時首尾不要顛倒,一般粗頭向上。
獼猴桃根條埋土厚度15~20釐米左右,埋土後可蓋上一層稻草或者農膜保溫保溼,而且在處理獼猴桃根條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獼猴桃根系無損傷,且鬚根較多,每條根段大頭均有凸起隱芽;
其二,埋條時,根條兩段沾一下草木灰,如果是帶高溫的柴火灰更好。草木灰不但能殺菌消毒,還能促進傷口癒合。
其三,根條埋好後,在根條萌芽前的管理中一定要注意保溼保溼防澇,如果苗床地勢低洼,苗床四周一定要開好排水溝,謹防積水漚根。
在苗床建設中,上述三種扦插方法可配製同樣基質。床寬1.1~1.3米,長度因地制宜,床高15~20釐米。床土以二荒地為宜,翻耕碎土後按1:1與腐熟農家肥混勻做床並消毒,扦插前澆透水即可。
總結:獼猴桃枝條中空容易脫水、傷流、傷口容易受病菌感染是扦插不易成活的主要原因。為了增加其成活率,一是要把握好扦插時間,二是要做好插條處理,三是做好苗床基質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