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孩子基礎很差,對於一年級學習的拼音掌握得都不夠好,那確實夠讓家長著急的。不難猜到,家長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應該沒有過多地關注過孩子學習的事情。孩子平時的語文學習情況應該也不會太樂觀。那麼,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家長就不能放任不管,必須幫助孩子儘快提升,以免在學習上越來越不自信,打消孩子在學業上的興趣。
哪裡有問題補哪裡,拼音學習不夠紮實,應重新拿出一年級的課本來學習。
首先要掌握的是聲母、韻母以及整體認讀音節,這些基礎的知識掌握了,再來開始學習拼讀。一年級課本在拼音這一章節裡,搭配有各種好玩的插圖,有利於孩子對於拼音的記憶。現在網絡特別發達,很容易找到學習拼音的相關資料。知道怎麼拼讀還不算,關鍵是要多練習。怎麼練習呢?家長可陪伴孩子一起練習,在閱讀注音書籍時,可以把漢字遮住,讓孩子只看注音來讀有趣的故事。孩子已經到了三年級,對於知識的接受能力更強了,只要孩子願意學,應該很快就能突破這個問題。
孩子最大的問題可能不是不會拼音,而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按理說,即使孩子在一年級沒有學好拼音,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語文的學習中,應該也慢慢掌握了拼讀的技巧。就怕孩子在一年級的基礎沒有打好之後,就對語文學習失去了興趣。在課堂上,別的同學在認真聽講,而他的心早已經飄到九霄雲外,對於老師的教導不聞不問。在課下,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也很少關注,孩子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和孩子溝通,而不是去補習拼音。孩子如果不想學,就是教再多遍,也不會有效果。
在孩子的低年級階段,家長要多費心,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以後才能少操心。
有些家長會認為小學內容簡單,孩子年齡小,把孩子放到學校有人管就行,至於學習情況怎麼樣,家長不是太關心。想著等孩子大點,再來抓孩子的學習。家長若有這種思想,對孩子的教育是特別不利的。
總結:
目前家長要做的是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和老師進行溝通,先從思想上改變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然後再幫助孩子補習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孩子剛上三年級,只要家長願意努力,一切都還來得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