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的黃山欒樹開花了,滿樹金黃,間帶紅潤,雖無槐花般的香甜氣,但卻更顯金秋的明麗,也正是這種明麗,恰恰給秋天增添了些熱鬧氣息。
白露節前的欒樹
應該是園區秋季亮麗的樹了
一個個小燈籠掛在枝頭
便經冬也不落
現在來賞
花果同在
諧趣可愛
走在繁蔭下
看滿天金黃
享著秋高氣爽
撫著秋風
緩緩落下黃金玉雨
蒼鬱的心
被少女的鵝黃撫慰
白露時節,
在金黃明亮的眉目下,
瞧見了她翹起的紅豔的唇,
傾聽著她如鈴鐺般的私語,
明悟了。
這是她與秋的詩!
路旁的欒樹
滿樹金黃
不禁想到了夜的迷情
往往不經意間
便飄到了肩頭
輕輕一掃
落下了花
也掃落了心頭的塵埃
看了這麼多欒樹,便想多了解一下這美麗的樹。
欒樹作為我國的原生樹種,自古就被人們栽植,故也生出了很多名字。
有關欒樹的記載最早來源於先秦的《山海經》:「大荒之中,有雲雨之山,有木名曰欒。禹攻雲雨,有赤石焉生欒」
《禮記》中記載:「天子樹松,諸侯柏,大夫欒,士槐,庶人楊。」就是說天子死後墳上可以種松樹,而士大夫墳上種欒樹,因此欒樹又被稱為「大夫樹」。
古人種植欒樹多是看中它的實用價值。欒樹葉雖然是綠色,卻是一種黑色染料,如果和白色布一起煮,會將布染成黑色,因此也稱它為「烏葉子樹」或「黑色葉樹」。
欒樹花落後會結出一串串皮質的紅色或黃色的蒴果,綴在枝頭如同一盞盞燈籠,因此被稱為「燈籠樹」。
欒樹蒴果絢麗悅目,它們像一串串元寶,微風吹拂下能譁譁作響,故又名「搖錢樹」。
欒樹開花,一片黃色的海洋,特別是花落滿地,看上去就如同黃金雨,所以又名「黃金雨樹」。
說了這麼多它的俗名,可以介紹下它最被人們所接受的名字,其實現在正在開花的欒樹是有兩種的,一種叫「全緣葉欒樹」也叫「黃山欒樹」,另一種叫「復羽葉欒樹」。前者是後者的變種,因此兩個的學名也是一樣的(Koelreuteriabipinnata),而兩種樹最明顯的區別也在黃山欒樹學名的後綴中體現出來了(var.integrifoliola)翻譯過來就是(全緣小葉的)。因此「全緣葉欒樹」的小葉子的邊上大多都是光滑的;而「復羽葉欒樹」它的小葉子的邊上是有明顯的鋸齒的。
全緣葉欒樹
復羽葉欒樹
當走在園區中偶爾還會看到滿樹紅果的欒樹,而這才是我們口中所稱的欒樹。它的花期在夏季,因此到現在看到的多是它的果了。
紅果子的便是欒樹
除了欒樹現在只能看果外,還有一種由它選育的的芽變品種「金葉欒樹」。它的花比欒樹還要早上一些,而且由於是特殊選育的,它的葉色是金黃的,尤其在春季,滿樹翠黃,異常漂亮。
春天的金葉欒樹
金葉欒樹
白露將至,秋色漸起,不如來園中玩賞團欒,便也不負秋風。
觀賞地點
欒樹:北京園、懷柔園、朝陽園等
復羽葉欒樹:上海園、內蒙古園等
全緣葉欒樹:賞花區北側,內、外環沿路等
金葉欒樹:科技園、彩葉樹種園等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