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lcxw.cn 來源: 添加日期:2020-04-09 09:56:21 點擊: | ||||
|
http://www.69jk.cn 來源:網際網路
春末夏初吃什麼魚好?春末夏初吃3種魚防病開胃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夏天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這個時候,要吃些什麼魚類最好呢?在我們的餐桌上魚類的食物有很多種,學會選擇適合的是很重要的。在這裡,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適合在春末夏初吃的魚類,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春末夏初吃什麼魚好
鱖魚:健脾養血。鱖魚數百年來獨佔「春令時鮮」的榜首,這是因為鱖魚肉質細嫩豐滿,無膽少刺,為春季淡水魚之上品。《本草綱目》記載其肉「可補虛勞,健脾胃,益氣力」,適宜體質衰弱,飲食不香的人食用。現代營養學表明,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合兒童、老人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鱖魚肉的熱量不高,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對想美容又怕胖的女士也是極佳選擇。
鱸魚:補肝益腎。北宋藥學著作《嘉佑本草》中記載鱸魚能「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足見鱸魚的補益作用有多廣泛。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鱸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鱸魚肉質白嫩,沒有腥味,肉為蒜瓣形,最宜清蒸、紅燒或燉湯。
草魚:暖胃明目。春末夏初的草魚是淡水魚中最物美價廉的魚類之一。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好食物。草魚還含有豐富的硒元素,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對於身體瘦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草魚肉嫩而不膩,開胃、滋補。清代《醫林纂要》中記載草魚能「其頭蒸食尤良」。讀者不妨也試試蒸食草魚頭的做法。
那麼,吃魚時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呢?
吃魚的注意事項
魚肉過紅過白不吃。魚因品種不同,本身就存在金槍魚這樣的紅肉魚和帶魚這樣的白肉魚之分,但如果魚的顏色過於鮮紅或呈亮白色,很有可能是染色劑的「功勞」。
個頭挑「八分大」的。魚的個頭決定其口感和安全性。太小,魚還沒有長大成熟,肉質不夠鮮嫩,魚刺也會顯得格外多。太大,意味著魚的年齡老,肉質粗糙,體內可能積聚了不少有害物質。因此,買魚選個頭「八分大」左右的比較合適,例如,鯉魚和武昌魚以1斤半、鯽魚0.5斤~1斤、草魚4~5斤的為宜。
魚眼渾濁塌陷、魚鰓發灰的不買。選購「冰鮮魚」,應該先觀察其眼睛和鰓。新鮮魚眼球飽滿,角膜透明清亮,鰓絲清晰呈鮮紅色。其次,鮮魚眼球不飽滿,眼角膜起皺,稍變渾濁,有時眼內溢血發紅,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腐敗魚眼球塌陷或乾癟,角膜皺縮或有破裂,魚鰓呈褐色或灰白色。
現殺活魚放放再吃。剛宰殺後的魚肉品質並不是最好的,因為魚肉會有一個「排酸」過程,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更加鮮美。像草魚、鰱魚這樣的小型魚,應該立刻冷藏,2小時後再烹調;而大型魚需要冷藏超過2小時。
水箱內水的顏色不對不選。在超市購買活魚時,要看看「水色」。因為它是水質好壞的體現,如果呈現深綠色或是藍色,可能是藻類過多,說明很久沒有換過水和清洗水箱了,可能會影響魚的健康。水色清且流動更換的水箱中的魚,一般會更鮮活。
價格太低的不買。價格低得離譜,就要考慮魚的來源、品質和安全性問題,變質魚吃下會帶來很大的健康風險。
生魚片冷凍後再吃。生魚片中可能會存在寄生蟲,寄生蟲對熱和低溫抵抗力很差,在零下20℃的條件下冷凍24小時後可被殺滅,而一般生魚片餐盤下的冰塊完全起不到殺滅寄生蟲的作用。所以,只有對原料的來源足夠放心,魚才能生著吃。
儘量蒸著吃。在所有的烹調方法中,蒸最為健康,烹調溫度較低且用油少,能很好地保護魚肉中絕大部分營養不被破壞。煮或燉,魚中的有一部分營養可能會流失於湯水中。燒烤的溫度較高,容易產生有害物質,並且烤魚的用油量也不少,破壞了魚低脂的健康特色。油炸含油量更高,對魚營養破壞更大,也不建議選用。
醃製過的不吃。水產品中可能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在幹制或醃製過程中,其中的部分蛋白質發生分解,產生胺類,和亞硝酸鹽結合成為亞硝胺,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春末夏初吃魚,要多注意選擇哦。
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