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好友約飯,一同來到位於南開區賓水西道天津體育館對面的璞御海鮮火鍋餐廳。我們一邊品嘗佳餚,一邊聽服務員上菜時的簡要介紹,讓人不僅從舌尖,也從菜品視覺、就餐氛圍、食材搭配、擺盤、刀工等細節之處充分感受到「食不厭精」的內涵。
這家規模不小的餐廳毗鄰奧城商圈,卻有點鬧中取靜的風格,整體環境不錯,停車也方便。好了,趕緊隨我進入正題吧。
一人一個小火鍋,方便又衛生。燃氣爐是瑞典進口的,採用清潔燃料,火焰很藍且沒有煙氣和味道,看得出講究來。我們選的是該店特色之一的菌湯鍋底,上桌時用錫紙封住並加熱。小碗中的蘸料由100多種調料秘制而成,兩碟佐料,左邊是甜醋,右邊是芥末醬油,準備工作很有儀式感呦。
一桌提供一套調料,顧客可隨意自取搭配,等待時吃兩塊沙窩蘿蔔先開開胃。還有小份的豆腐乳、糖蒜、辣油等沒拍全。
小火爐火力十足,很快開鍋了,一股菌類特有的香氣頓時撲面而來。湯底採用進口的「一正舞茸」提前燉製6個小時,鍋裡除了舞茸和幾粒枸杞,別無其他。沒有涮菜之前先來一碗熱湯細品,淡淡的菌香在湯碗中瀰漫,一碗慢慢地喝下去,感覺就是與眾不同。
法國吉拉多生蠔,適合生吃。雖然我號稱美食達人,但一直對海鮮類生食有所顧忌。不過見朋友先吃為快,我也順勢而為。第一次生吃生蠔,感覺肉嫩多汁,並無腥味,加上黃檸檬和青檸檬的混合汁以及少許芥末醬油的助力,打開心結後竟突然對其產生了某種好感。
海參刺身,由活海參現做而來,可以涮,但也首選生吃。切片很薄,能看出刀工不錯,海參本身沒啥味道,入口前蘸些料更好。此菜最大特點就是特有嚼勁,韌中帶硬,可能是我牙口不好,稍感費勁,生吃不太有感覺,涮著吃蘸主料才好些。
方頭鯛刺身。這種海魚也是進口的,個頭不大,但肉質鮮美且有甜味。盤中右邊不帶皮的可以生吃,魚肉緊緻,口感甜糯;左邊帶皮的用來涮鍋,遇熱湯即熟,連皮的魚肉有點膠質感,和生吃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風格。
澳洲谷飼牛肉,薄薄的肉片肥瘦相間、以瘦為主,只看紋理就能感覺出品質不一樣。一般的牛肉涮後口感偏柴,但這種牛肉卻不一樣,肉質細膩且相對較嫩,大家品嘗後均認為有獨到之處。
羊肉片就不多說了。手工蝦滑也是這裡的一個特色,放在黃瓜片上的生蝦滑看似平常,但下鍋後卻捲成紅紅的大個蝦仁的形狀,紅太陽花瓣擺盤時像一條條小魚,放入鍋裡一起涮,雖然這體量還不夠塞牙縫呢,卻也為主材增色不少。
有機蔬菜拼盤,除了常見的大白菜、娃娃菜,細細的豆苗和叫不上名的紫色葉菜相對比較少見。
在這頓以肉為主、以菜為輔的海鮮火鍋大餐接近尾聲時,一人再來一個特色燒餅就堪稱完美了。燒餅雖小,但製作精緻,兩面都是芝麻,趁熱吃起來外酥裡嫩,口感既有層次還不油膩。
大廳一側的海鮮區,客人點餐後,廚師就在中間的生鮮操作臺上現加工,海鮮刺身特別注重抓緊時間。
這就是我們點的方頭鯛,也是這頓飯當仁不讓的主菜。
活海參個頭不小,和上桌時基本能對上號。
璞御海鮮火鍋餐廳外觀。
這家餐廳是津城高檔海鮮火鍋,價格也比較貴,適合商務宴請和講檔次的朋友聚會。據餐廳張總介紹,除璞御品牌之外,公司在市內還有幾家連鎖,主要是名為「融」的主題餐廳,也各有特色。等我有機會親自品嘗體驗後,再與喜愛美食的朋友們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