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11月29日在日本首映的《藝伎回憶錄》是羅伯·馬歇爾進行導演的一部劇情片,由史蒂文·史匹柏監製,章子怡、渡邊謙、楊紫瓊、鞏俐主演,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小百合如何從一個漁村女童成長為日本歷史上最著名藝伎的故事。這部影片的藝術水準是非常高的,這部影片在2006年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時候,獲得了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三項獎項,是非常優秀的一部影視藝術作品。
這部影片中的故事主要發生在1926年,日本京都附近的一個小漁村裡,小百合出生在一個清貧的家庭中,有一雙半透明的灰色眼睛,這與眾不同的顏色也預示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因為父母無力撫養,小百合被賣到京都一家知名藝伎館,本想從那裡逃跑的小百合,在遇到自己喜歡的會長時,改變了主意,她決定做一名優秀的藝伎。在知名藝伎真美羽的教導下,小百合學習了舞蹈、茶藝等,同時,她也不斷受到京都第一紅藝伎初桃的壓迫與挑戰。最終,小百合成為當地頭牌藝伎,但是她始終不能跟自己心愛的會長在一起。
《藝伎回憶錄》這部影片,本身就像一名藝伎,因為在光鮮靚麗的精緻外表下,掩藏的是一顆平庸的心。事實上,在《藝伎回憶錄》這部影片之下,帶給觀眾的感受完全是不自然的。因為是美國導演加上美國兼職,所以可以說完全是按照好萊塢式手法來進行塑造出來的,西方導演東方故事這樣的組合對很多東方觀眾來說其實是並不買帳的。不過這部電影自身對商業的妥協還恰到好處,所以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商業電影。
一部美國原著、美國導演和監製以及中國演員共同打造的日本電影,註定不會是一件純粹的作品,滿眼的櫻花、木屐、紙傘、和服,但是演員們張口說出的卻是英語,整體的感覺是不太協調的。這部影片中的攝影是絕對的加分項,為觀眾帶來了一幅幅精美的20世紀中期的日本風情畫。影片中除了背景是日本外,其餘一切都是美國的,美式的對白,美式的大團圓結局,若是結尾小百合的希望破滅,一個人站在山頂把珍藏多年的手絹拋入大海,這時候觀眾更容易對藝伎生涯的無奈與憂傷產生非常強烈的共鳴,可是史匹柏卻偏偏安排了櫻花樹下男女主角重逢,最後兩個人忘我擁抱,攜手走向明天。這個結尾我想確實是很團圓很美好的一種,但是影片在極力塑造的藝伎的無奈生活,仿佛被結尾淡化了。
影片中這樣圓滿的結局,其實會使這部影片給人的餘韻不足,這樣的結局過於美好了。其次,影片給人一種雜糅的感覺,日本文化的大背景,但全片充斥著英文,幾位女主也都是中國演員。對於觀眾而言,最佳的觀影感受一定得是原汁原味的,只有在原汁原味的情況下,觀眾才能真正感受到,屬於那個地方那個時代的文化和情懷,這部影片在這方面來說還是有所欠缺的。這部影片從演員詮釋角色的角度來看,初桃和紅牌藝伎的演員表現得都很完美,但作為女主小千代的演員的演技詮釋,稍顯青澀,作為成長後的千代,並未表現出千代由清純走向成熟那種成長之感,帶給觀眾的感受只是生硬地去模仿,並沒有把這個人物最真實的感受給較好地表達出來。
對於一部改編作品來說,導演及創作人員對日本的文化了解不夠,所以在改編方面會有所欠缺,也是這部影片薄弱的地方,同時希望,在對文學作品進行改編的時候,需要做全方位的了解,這樣呈現給觀眾的,才能使一部優秀的影視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