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為經典

2020-12-20 舊史心說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韓詩外傳》卷九有句至今人們都在使用的句子,大家都應該知道後一句是什麼,全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一句的更加直接的點明主題,前一句在字面意思上是說樹木想要靜止不擺動,但是自己卻是無法控制的,在風的推動下,外界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表示客觀事物不能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或者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等。

這句話意在宣揚儒家裡的孝道理念,反向告訴人們對父母盡孝要及早認識,不要等到雙親都離世的那一天才追悔莫及,趁還健在的時候,好好把握時機,原文故事是這樣的:孔子在一次出行時,途中聽見有人哭泣,悲痛欲絕的哭聲使得孔子下車循著哭聲走去,走近發現一男子穿著粗布手握鐮刀在道路一旁哭泣,孔子就上前問道:「先生家中是不是有喪事,為何哭得如此悲傷?」

男子名叫皋魚,皋魚對孔子說自己犯了三大錯事:「年少時出門求學,周遊列國,並沒意識顧及到家中父母,這是其一;之後自以為是,不願留在聖上身邊效忠,對國無貢獻,這是其二;與朋友交往,情比金堅,但還是同人斷絕了來往,這是其三。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都失去了,在世間再也沒有什麼值得留念的了,就在此與世長辭吧!」孔子之後向其弟子們宣傳這樣的道理,眾弟子紛紛回家奉養雙親。

這句話不僅告誡的是過去的年輕人,也同樣是在告誡現在的年輕人,更何況在當今的快節奏的生活節奏下,大部分的年輕人常年在外工作,無暇顧及日漸年老的父母,等功成名就之際在回到家中,父母已經不在年輕,甚至留下一輩子的遺憾,有些人常年雖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經常不回家,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很少,在外花錢大手大腳,卻從沒想過為父母買一束花,實際上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對於父母來說多陪他們吃一頓飯就很知足了,多多換位思考,理解父母,事情永遠不會按照計劃進行的。

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孝順是衡量這個人道德標準的指標之一,雖然快節奏的時代壓力大,但請在閒暇之際好好陪伴父母,不要留下遺憾才好。

相關焦點

  • 都知道古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為經典
    《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韓詩外傳》卷九有句至今人們都在使用的句子,大家都應該知道後一句是什麼,全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一句的更加直接的點明主題,前一句在字面意思上是說樹木想要靜止不擺動,但是自己卻是無法控制的,在風的推動下,外界影響是客觀存在的,表示客觀事物不能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
  • 可悲,很多人都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卻不知道下一句才是重點
    想必大家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按字面的意思不難理解,就是樹想要靜止,但是風的力量卻使它非動不可,表示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而現在,則更多的是用來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的境況。
  • 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是什麼 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從字面上看,其意思就是,樹想要停下來,但風不停,從而樹也就沒法停了。那你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是什麼嗎?下面就來看看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吧!  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是什麼  「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其意思是「樹想要停止擺動,但風卻刮個不停
  • 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是什麼? 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的內容是...
    大部分人應該聽說過一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句話曾經有多少人為之感慨,意思是樹想要靜下來,風卻不停地刮著,有一種無可奈何,惋惜之感。但這句話的下一句更是令人痛惜,那大家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的下一句是什麼嗎?
  • 可悲,很多人都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卻不知道下一句才是重點
    想必大家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樹欲靜而風不止」,按字面的意思不難理解,就是樹想要靜止,但是風的力量卻使它非動不可,表示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而現在,則更多的是用來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的境況。
  •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一句流傳了2000多年,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這件事發生在春秋,齊國孝子皋魚和孔子。據記載皋魚從小勤奮好學,後成為齊國君主的得力大臣,但也因此耽誤了侍奉父母的大好時光。最後投水自盡,表達對父母的懺悔。
  • 俗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是重點,看完感慨不已!
    樹欲靜而風不止是很多人經常提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僅僅從其字面意思上非常好理解,樹想要靜止不動,但是情況卻並不在他的控制之下,因為還有風這樣的外力存在,也就是說人們的很多想法是完全無法改變客觀規律的,這句話很多時候被用來形容外部形勢與自身的目的截然相反。
  • 生活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人生在世,孝為先《韓詩外傳》中說到」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欲靜而風不止人生在世,生活是處處存在競爭,所有人不可能在不爭的情況下走完自己的一生,因為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每個人的追求也在隨著時代的腳步而前進,新舊交替。
  •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一句流傳了2000多年,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這件事發生在春秋,齊國孝子皋魚和孔子。據記載皋魚從小勤奮好學,後成為齊國君主的得力大臣,但也因此耽誤了侍奉父母的大好時光。最後投水自盡,表達對父母的懺悔。
  • 生活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欲靜而風不止人生在世,生活是處處存在競爭,所有人不可能在不爭的情況下走完自己的一生你不去學習,你不去努力,就會有後來著超越你,當你被超越的時候,你也將會淪為過去式,你不創新,別人就會代替你,就如現在智能機器代替人工,網際網路代替傳統實體門店,你不去改革,就沒有生存的途徑,大家都輕輕鬆鬆在網際網路上購物了,你一直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的門面,結果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想要停下來那是不可能的。樹欲靜而風不止,時間的腳步也不會為你停留。
  • 俗語:「樹欲靜而風不止」,其實下一句才是重點,看完感慨不已!
    樹欲靜而風不止是很多人經常提到的一句話,這句話僅僅從其字面意思上非常好理解,樹想要靜止不動,但是情況卻並不在他的控制之下,因為還有風這樣的外力存在,也就是說人們的很多想法是完全無法改變客觀規律的,這句話很多時候被用來形容外部形勢與自身的目的截然相反。
  • 怕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怕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昨天有人告訴我她和父母吵架了就因為一點點小的事情吵的特別的兇,現在導致她已經離家出走了,我想這個時候大家應該理解一下父母。如果真的吵得很兇的話還會離家出走,殊不知道大家這樣真的是傷害了父母的心,我知道大家誰都有這麼一個時候,就是逆反期的時候。那個時候可能對別人的建議都聽不到耳朵裡去,但是他們說的建議還都是正確的。如果真的覺得和家人說的不一樣的話,我們可以跟家人好好的溝通。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面兩句才是子女最該去做的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兩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曾經失去至親的朋友,思之更是兩眼淚,這是子女對父母愧疚的淚水。這兩句詩的意思想必大家早已深刻領悟,小編在此就不再重複了,只因為太過沉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原文如下: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 樹欲靜而風不止
    樹欲靜而風不止《論語》亂彈(之二)【文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句話,可以信口拈來,卻難以將它融入心中,貫穿始終。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路上小心,不想在外面待了,就回來」。當你到了他們的年紀,或者並不需要這麼久。輪到你目送一個人離開,帶著你的祝福,踏上去遠方的列車,你可能就會明白,原來最難過的不是離開的人,而是站在原地等待的人。每當你離開一次,歲月便給他們劃上狠狠一刀,浸染了他們的黑髮,痕跡爬滿臉龐。
  • 如何理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一、出處及含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出自《孔子家語卷二 ·致思第八》:皋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間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什麼意思呢?皋魚陳述自己有三個過失,分別是:少年外出求學,遍遊諸侯國,卻沒能照顧雙親;沒有為君主效力;和好朋友從小就斷絕往來。
  • 樹欲靜而風不止,不過如此罷……
    風,譁譁地吹著,好像要把岸邊的人兒帶到海裡去……海裡的帆船,譁譁響著,好像要把岸邊人兒的眼光所吸引……天,藍得像一幅畫,偶爾印有一絲雲彩,淡淡地,若隱若現,給天空增加了一絲令人遐想的空間……表層在風的指引下跳動著,朝著一個方向舞動著,不知將要駛向哪裡……頭頂上的樹蔭,總是稀稀疏疏地響動著,它們好像在密謀著什麼。每當我一抬頭,它們就停止了。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除了孝順外,另一含義十分深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出自《孔子家語卷二.致思第八》,原文是這樣的:「與友厚而小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大概意思就是,擁有深厚友誼的朋友早早就斷絕了聯繫,這屬過失之三。樹想要靜止,但是風卻不停地吹動著它;為人子女想要孝順父母的時候,雙親卻不在了。
  • 怕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怕就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昨天有人告訴我她和父母吵架了就因為一點點小的事情吵的特別的兇,現在導致她已經離家出走了,我想這個時候大家應該理解一下父母。如果真的吵得很兇的話還會離家出走,殊不知道大家這樣真的是傷害了父母的心,我知道大家誰都有這麼一個時候,就是逆反期的時候。那個時候可能對別人的建議都聽不到耳朵裡去,但是他們說的建議還都是正確的。如果真的覺得和家人說的不一樣的話,我們可以跟家人好好的溝通。
  • 告誡自己---樹欲靜而風不止
    小時候盼著快些長大,好為家裡分擔,長大後,好像回到小時候,天天喊天天叫,叫不完的媽媽和斷不玩的官司;小時候想的做的都是媽媽說的讓做的都是對的,長大後總覺著自己的想法何向東是對的,甚至有時候連媽媽的建議都當做過往雲煙從不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