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稀土還稀缺,中國這種戰略金屬儲量世界第一,但只夠開採十年

2020-12-18 絕對觀察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的最大儲存和開採國,長年以來,中國以佔世界不到4成的比例承擔著世界上超過9成的稀土供應,由於稀土資源在軍事上的戰略價值極高而且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所以,針對這種資源的爭奪也愈演愈烈,我國在早些時候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對稀土資源進行了掠奪式的開發,不僅將大量的戰略資源拱手讓人,而且也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稀土資源到底有多珍貴?可以這樣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了中國供應的稀土,美國的F-22/F-35這些四代機就根本造不出來,無論是這些戰機裝備的光電瞄準系統、雷射測距儀還是隱身塗層都無法離開稀土元素的運用,即便是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與製造也同樣如此,加入了稀土元素的發動機擁有更強的強度,能夠抵禦更高的燃燒溫度,也能夠大大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軍事專家對此表示,如果離開稀土資源,那麼當今世上的上百種現代化武器幾乎都無法使用,從各種戰機到飛彈再到坦克等都無一例外,但是相對稀土來說,中國還有一種特別重要的戰略資源比稀土都稀缺,因為稀土的開採尚且能夠持續100年左右,但這種金屬的開採量卻只能維持10餘年左右,即便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儲量。而且,它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金屬,這種金屬就是銻。

銻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範圍很廣泛,絕大部分的銻都被用來生產阻燃劑和合金材料,阻燃劑在坦克、艦艇和戰機上的運用相當廣泛,而合金材料常常被用來製作彈藥以增強金屬硬度,此外,軍事領域中的合金材料、半導體光電元件等也都需要銻化合物的運用,所以,這種金屬也被稱為戰略金屬,是軍火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金屬元素。

世界上已經勘探出來的銻礦僅有400萬噸,其中250萬噸在中國,又以湖南居多,而在全球每年18萬噸左右的開採量中,中國貢獻出了15萬噸(每年開採量還在不斷增加,所以250萬噸也僅夠開採10餘年),佔比超過8成,無論是儲量還是產量和出口量,中國都是位列第一,但是近年來,中國也意識到這種戰略資源的重要性,開始逐漸收緊稀土和銻的開採和出口,一方面儘可能的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護環境發展。

但是,美日歐針對中國的這種做法,卻徹底慌了,因為一旦這些戰略資源被限制收緊,那麼相當多的武器生產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雖然其它國家也有這些資源,但是無論是輸出量還是價格都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為此,美日歐不惜數次聯合起來向中國施壓,甚至投訴到WTO要求中國繼續放開相關資源的出口。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稀土國家中,為什麼中國雄踞世界第一?
    世界十大稀土國家中,為什麼中國稱雄世界?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中國稀土佔世界比重大約23%左右,但中國稀土產銷量處於全球第一的地位。中國稀土的產量能夠滿足世界80%左右的需求,中國是公認的全球稀土第一大國。
  • 為什麼中國在全球十大稀土國家中稱雄第一?
    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中國稀土佔世界比重大約23%左右,但中國稀土產銷量處於全球第一的地位。中國稀土的產量能夠滿足世界80%左右的需求,中國是公認的全球稀土第一大國。物以稀為貴,稀土之所以重要,突出在「稀」字上,稀土的儲存量相比於其他礦產要低太多,尤其是稀土在科技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比如釹、鏑、鐿等稀有金屬在晶片上、硬碟發動機、雷達、制導技術等方面就有不可替代的的重要應用。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美國對稀土的進口量很大,而且幾乎依賴於中國的稀土開採量及出口。稀土(Rare earth),是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
  • 三部委將調研稀土等戰略性礦產資源 一文看懂2019年中國稀土資源...
    (3)對提高我國稀土等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發揮稀土及其他資源戰略價值作用的思考和意見建議。 一、我國稀土資源現狀稀土,化學周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種稀土礦。
  • 日本要求中國放寬稀土出口 稱影響全球生產鏈條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鄧小平在1992年說的一句話。然而,比石油還珍貴的稀土,卻未能為中國換來可觀的財富。倒是日本、美國等稀土資源使用大國,通過購買中國的廉價稀土,建立起「深藏不露」的戰略儲備。有消息稱,日本存於海底的稀土至少可供其使用20年。
  • 中國一座全球最大稀土礦,為何挖了60多年鐵?稀土定價權很重要!
    作為重要戰略資源,稀土一直是熱門話題,尤其是在當前的環境下。稀土被譽為「工業黃金」、「萬能之土」,被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在軍事領域也有重要應用。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出口國、消費國,擁有稀土資源與市場兩大優勢,但最近卻被曝光了一件讓人十分痛心的事,位於我國的世界最大稀土礦在過去60多年竟一直被當成鐵礦開採。
  • 中國禁止稀土出口,美國聯合盟友給中方戴高帽,小把戲不值一提
    稀土的重要性,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尤其在軍工領域更是被稱為萬能土壤。可惜的是,在早期國人不知其重要性,多次以超低價對外出口,中國稀土儲量在1996至2009年間大跌37%。等到回過神來,發現大量稀土資源已被流到國外。
  • 中國地下發現大寶藏,重要性遠超石油,中國儲量世界第一
    在人們的印象中,擁有豐富自然資源的國家,都是挺富裕的,就比如澳洲、俄國等等,如今中國地下再發現大寶藏,重要性遠超石油,中國儲量世界第一!在這些高科技產品中,軍工產品對稀土的依賴尤為突出,比如美國的F-35隱身戰機,據統計一架F-35戰機的生產需要耗費掉400公斤以上的稀土,單單一架飛機消耗的稀土資源就如此龐大,所以世界各國國對稀土都是十分渴望的。
  • 日本發現海底「寶藏」,1600萬噸稀土,卻讓我們轉讓開採技術
    但由於其在全球的分布極不均勻,開採和萃取都有很大難度,所以目前很多國家都需要從我國進口,或是將開採出來的稀土送往我國工廠加工。因此其他國家在擔憂如果中國斷供或是不幫忙加工的話怎麼辦?西方國家擔心我國斷供稀土金屬由於其具有獨特的磁性、發光和電化學特徵,在很多技術中都有利於減輕重量,減少排放,降低能耗消耗,還可提供更高的效率、性能、小型化、速度、耐用性和熱穩定性。所以為了滿足對稀土的需求,以美國為首的多個國家組成了「稀土聯盟」,共同合作加緊建造除中國之外的大型稀土加工廠。
  • 新疆地區發現稀有資源,價值完勝稀土,網友:天佑我國
    像鎢、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銅、銀等儲量均居世界第一。雖說在資源總量上是排名靠前的位置,但是在人均方面,我國是比較靠後的,不僅如此,我國還是一個資源消耗大國,每年都需要從外國進口來滿足本國的需求。
  • 中國僅稀土一張底牌?國內又一「罕見資源」現身,一噸價值13億
    不過中國的稀土總量佔有全世界總量的41.36%,並且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所以說在稀土供應問題上,我們大可不用擔心,不但不用進口,還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出口國之一,佔到了全球供應量的1/3左右,日美等國對中國稀土的依賴程度更接近80%。
  • 日本人急得團團轉:如果中國不賣這個材料,日本的戰鬥機就別想飛
    自稀土科技被運用於軍事以來,就對軍事科技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冷戰後的美軍之所以能夠在武器裝備上領先於世界並且取得了幾次局部戰爭的勝利,正是得益於稀土科技的高人一等。金屬鎢也是現代科技的一種重要材料,而且被稱為是一種「戰略金屬」,其特點就是熔點高,而現代的一些武器裝備例如飛機、飛彈等飛行速度越來越快,摩擦產生的高溫已經讓普通材料無法承受。
  • 我國稀土出口不斷減少,美國想改從蒙古國進口,但要怎麼運出去?
    文/龍小林稀土資源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許多高精尖的技術產品,尤其武器裝備都需要用到稀土。我國不僅是世界稀土資源儲量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出口稀土較多的國家,佔據全世界90%的市場。以前,在我國還沒意識到稀土資源的重要性的時候,曾廉價出口了大量的稀土,但如今,這種局面已經徹底改變了。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0月份僅出口了3639噸稀土,1-10月份一共也才出口了4萬噸左右,出口金額總計不到26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我國的稀土資源無論是出口量還是出口金額都下降了7%左右。
  • 美抱怨中國減少稀土出口,懷疑中國哄抬物價,法國:給出合理解釋
    懷疑中國哄抬物價美國開始報怨中國減少稀土出口,而法國《費加羅報》6月12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已經牢牢地控制住了國際稀土市場。該文章分析稱,在以前,中國都是以低價直供的方式向世界各國提供稀土,而現在,國際稀土的價格卻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出現了上漲的現象,這非常詭異。
  • 英媒稱非洲稀土礦產業潛能巨大 但難撼動中國主導地位
    參考消息網站3月8日報導 英媒稱,非洲大陸擁有生產稀土的巨大潛能,但打破中國的主導地位仍是遙遙無期。 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7日報導,對這麼多現代技術至關重要的稀土仍然是地球上最搶手的礦物質。最近美國科學促進會建議,應該深入海床來開採這種物質。
  • 日本團隊推測南鳥島海底稀土儲量超1600萬噸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和東京大學的團隊4月10日宣布,對太平洋南鳥島近海深海海底發現的含稀土泥的濃度進行調查,從其結果推測2500平方公裡範圍內的儲量超過1600萬噸。據日本共同社4月10日報導,該團隊表示該海域周邊位於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內,資源量之大相當於全球數百年的稀土消費量。然而由於達到實用水平的開採技術尚不存在,目前尚無能夠利用的預期。東大教授加藤泰浩表示:「希望與企業和研究機構推進討論,在今後10年開發能夠實際使用的開採技術。」
  • 不簡單:中國十大國寶級礦產之都,每一個都貢獻了大量戰略性礦產
    比如稀土在目前已探明的稀土儲量中,我國仍居第一,約佔世界總儲量21000萬噸的43%,而中國的稀土主要來源於包頭;位於雲南蘭坪的鉛鋅礦儲量位於全國之首,世界之二,蘭坪因此獲得「鋅都」之稱;此外還有錫都、鎳都、鉬都等因豐富的礦產資源而聞名的地區。
  • 美國想買格陵蘭島,但丹麥卻把最大開採權「送給」中國
    ,氣候寒冷,格陵蘭島的絕大部分地方是不適宜人類居住的,現在的格陵蘭島,人口不過7萬多,但是格陵蘭的戰略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想要格陵蘭島的原因。這裡地處北極,氣候惡劣,當地的法律也不許被人去勘測開採,怕破壞環境,即便如此,人們還是在這裡發現了近500億桶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且品質較高的鐵礦、紅寶石礦、礦石和其他寶石、金礦和鈾礦資源,還在島南部的可凡地區發現了「可能是世界蘊藏量最大的稀土礦床」。
  • 除稀土外,又一「王牌」被賤賣,美日感慨:中國地大物博!
    毫無疑問,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世界上很多東西的儲存量都是第一位的,但是有些人不知道如何珍惜它們,這使得這些資源逐漸流失。就拿過去兩年被國家嚴格控制的稀土資源來說,這樣的事情就發生了。中國,的稀土蔣泉龍,是中國的稀土之王,但這已經成為過去。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蔣泉龍,但有一個「天價法案」之前,黨命名蔣鑫是蔣泉龍的兒子。
  • 2019年各國稀土產量:美國為2.6萬噸、印度約0.3萬噸,那中國呢?
    中國的稀土消耗量也是全球最高這原因大體有兩點,首先稀土是包括「鑭、鈰、鐠、釹、鑥、鈧、釔……」等多種金屬元素的礦產總稱。咱們中國的稀土儲量雖是全球第一,而部分元素的礦產並不具備最強競爭力,合理進口國外稀土礦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 中國發現超級金屬"錸" 還有哪些稀有金屬?又有什麼用處?
    2010年,這家公司在其下屬的陝西省洛南縣黃龍鋪鉬礦區礦山中斟探到錸,儲量達到176噸,約佔全球儲量的7%,僅次於智利、美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近年來,隨著航空工業的發展,錸消費量的年均增長率為3%,雖然價格不菲,卻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