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稀土資源的最大儲存和開採國,長年以來,中國以佔世界不到4成的比例承擔著世界上超過9成的稀土供應,由於稀土資源在軍事上的戰略價值極高而且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所以,針對這種資源的爭奪也愈演愈烈,我國在早些時候為了短期的利益而對稀土資源進行了掠奪式的開發,不僅將大量的戰略資源拱手讓人,而且也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稀土資源到底有多珍貴?可以這樣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了中國供應的稀土,美國的F-22/F-35這些四代機就根本造不出來,無論是這些戰機裝備的光電瞄準系統、雷射測距儀還是隱身塗層都無法離開稀土元素的運用,即便是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與製造也同樣如此,加入了稀土元素的發動機擁有更強的強度,能夠抵禦更高的燃燒溫度,也能夠大大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軍事專家對此表示,如果離開稀土資源,那麼當今世上的上百種現代化武器幾乎都無法使用,從各種戰機到飛彈再到坦克等都無一例外,但是相對稀土來說,中國還有一種特別重要的戰略資源比稀土都稀缺,因為稀土的開採尚且能夠持續100年左右,但這種金屬的開採量卻只能維持10餘年左右,即便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儲量。而且,它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金屬,這種金屬就是銻。
銻在軍事領域中的應用範圍很廣泛,絕大部分的銻都被用來生產阻燃劑和合金材料,阻燃劑在坦克、艦艇和戰機上的運用相當廣泛,而合金材料常常被用來製作彈藥以增強金屬硬度,此外,軍事領域中的合金材料、半導體光電元件等也都需要銻化合物的運用,所以,這種金屬也被稱為戰略金屬,是軍火生產中必不可少的金屬元素。
世界上已經勘探出來的銻礦僅有400萬噸,其中250萬噸在中國,又以湖南居多,而在全球每年18萬噸左右的開採量中,中國貢獻出了15萬噸(每年開採量還在不斷增加,所以250萬噸也僅夠開採10餘年),佔比超過8成,無論是儲量還是產量和出口量,中國都是位列第一,但是近年來,中國也意識到這種戰略資源的重要性,開始逐漸收緊稀土和銻的開採和出口,一方面儘可能的實現可持續化發展利用,另一方面也能夠保護環境發展。
但是,美日歐針對中國的這種做法,卻徹底慌了,因為一旦這些戰略資源被限制收緊,那麼相當多的武器生產都會受到嚴重影響,雖然其它國家也有這些資源,但是無論是輸出量還是價格都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為此,美日歐不惜數次聯合起來向中國施壓,甚至投訴到WTO要求中國繼續放開相關資源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