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商
為改革發聲
為民企立言
微信號:ce_china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教育培訓機構紛紛從今年年初開始暫停了線下的課程。不少機構經營遇「寒冬」,出現裁員、關門停業、跑路的現象,眾多家長為退費事宜四處奔波。
近日,知名早教品牌「巧虎」也出現了問題,其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角門東銀泰百貨商場內的「巧虎KIDS」早教加盟機構日前突然宣布破產,相關負責人目前已經失聯,近400名家長要求退費,總金額達到數百萬元。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不少早教機構加盟店裁員、關門停業、跑路的現象開始不斷在網上被爆出,其原因多是經營不善資金鍊斷裂、盲目擴張,以及店面轉讓出現股權糾紛等。疫情期間,這些門店前期投入和運營成本高,租金壓力、人員成本壓力等問題更是被進一步放大,因此,更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建立社會教育培訓監管體系,加強多方市場監管力度,形成更為健康的經營監管新模式。
北京「巧虎KIDS」早教機構突然宣布破產
近日,北京市豐臺區角門東銀泰百貨商場內的「巧虎KIDS」早教機構發布通告宣布破產。該通告稱,由於公司現金流不能支撐公司運營,公司已經向有關部門提出破產申請,並且,公司已經於7月31日經股東會決議中止經營,現已組成破產清算組進行清算。
據了解,該早教中心7月29日還發布了近期將複課的通知,但僅僅幾天之後,該店就通告破產,此舉引發了該店會員家長的不滿。有家長表示,「通告裡的聯繫電話一直都打不通。工作人員也留下了電話,但也一直聯繫不上。」
在「巧虎複課or維權」的家長微信群中,需要辦理退費的會員家長多達近400名,繳費金額在1萬-2.3萬元不等,退費金額超過數百萬元。
北京大紅門銀泰巧虎KIDS中心相關負責人丁女士回應稱,公司目前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困難,但不會一走了之,正在積極協調處理後續事宜。
對此,有家長吐槽稱,現在申請退費的話,家長要承擔7%違約金,已上課程要按照原價計算。按照這種計算方式,申請退費的家長非但退不到一分錢,還要倒貼。據悉,除退費外,巧虎總部還提供了另外一種處理辦法,即學生可以轉到其他門店上課。
早教加盟是把雙刃劍
巧虎官方客服表示,巧虎KIDS中心是由上海鯡魚寶寶教育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運營,而此次宣布破產的北京銀泰百貨大紅門店巧虎KID中心則是冠名運營,屬於加盟模式,由加盟商北京思凱文科技有限公司運營。截止至2019年11月,巧虎KIDS已全國授權170家門店,遍布77個城市。目前全國已開設近百家中心,分布在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北京、深圳、成都、常州、長春、武漢、鄭州、哈爾濱、瀋陽等。
採用加盟模式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實現快速規模化,近幾年,很快成為了大多數早教企業進入高速擴張發展期跑馬圈地的慣用方法。
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加盟模式的擴張效率往往能夠高於直營數倍,且加盟模式具有靈活性、自主性強,能夠縮短資金回籠時間,但牽扯其中的管理和品控問題,也帶來了不少隱疾,同時,再加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高額的加盟費和租金壓力、人員投入壓力等問題就被進一步放大,讓部分早教機構復甦乏力,甚至面臨關停的窘境。
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早教類企業一共新增192家,吊銷註銷220家,整體負增長。其中,1月新增96家,註銷吊銷111家。相比去年,早教類企業新增量同比降低86.9%。
為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加盟模式走到今天,仍有很多局限性。加盟一個成熟的品牌,在創業初期的確能對招生、宣傳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但由於教育行業的門檻較低,品牌商提供給加盟商的支持實際非常有限,甚至很多情況下變為了單純「賣牌子」。加盟商想要得到管理、營銷、教研、產品、技術等方面的更多支持是較難的。
規範準入門檻 市場監管待加強
據了解,此次宣布破產的北京銀泰百貨大紅門店巧虎KID中心的加盟商北京思凱文科技有限公司於7月16日進行了變更。變更前企業名稱為北京啟樂星銀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0萬元。而變更後企業名稱為北京司凱文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也變成了10萬元。
此舉有家長猜測,企業突然變更,可能是為了避免前法人承擔股東責任、減少債務清償責任。
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書南表示,今年7月份該公司進行過減資行為,需要查閱公司的工商內檔了解減資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如果不符合規定,要求公司承擔責任的金額就不能按照現在的認繳出資金額追究公司責任。股東如果沒有履行出資義務還可以追究股東的責任。
對於加盟引發的行業亂象,學易時代諮詢創始人呂森林認為,加盟商和品牌方都要「自正其身」。品牌方在具有連鎖經營資質的前提下,開展正規加盟,規範加盟商的準入門檻,同時應對預付金進行第三方監管。
「如果大量加盟店因經營不善而閉店,也會對品牌本身造成傷害,並成為惡性循環。而如果造成社會性事件,對品牌更可以說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在經營管理、師資培訓和招生上的『重度』服務也該成為必然。『管理+教學+營銷標準化整套方案』將成為品牌總部所提供的『標配』。」呂森林說道。
而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則認為,解決行業亂象必須要加強市場監管。首先,從準入資質入手,對相關機構進行註冊時的實際資本等進行調查、確認,從市場的入口對於撈筆錢就跑的惡劣情況進行防止;其次,嚴格審核辦學資質,建立健全行政監管、信用管理、行業自律等制度,建立社會教育培訓監管體系;第三,加強市場巡查力度,工商、稅務等定期、不定期對相應領域的單位進行專項執法檢查,對經營情況通過年審年報等進行監測。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除註明出處的文章外,均為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轉載自中國民商,ID : ce_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