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中國移動推出無限流量手機上網業務,吸引了眾多用戶,為移動數據業務拓展打開了市場;如今,這一業務的存廢問題,卻讓中國移動與全國成千上萬的「神卡」用戶陷入僵持狀態。
一場網民自發的「神卡」保衛戰
「憑什麼讓我去求他談判,應該想辦法逼著他們來求我。」7月19日,網友「吳京」告訴記者他維權的經驗。像很多擁有「2005版15元不限量手機上網套餐」的用戶一樣,在本月手機流量超出15G之後,吳京發現不限量業務在不知情的前提下被設置了封頂。
吳京所謂的「辦法」,實際上就是在網絡上聯合了30多位有同樣遭遇的用戶,到成都最大、最繁華的移動營業廳循環取號辦業務,有多少窗口就「佔領」多少,重複諮詢為什麼給用戶設置封頂這一個問題,讓現場辦理其他業務的用戶排不上隊,抱怨連連,導致營業廳秩序完全失控。
「我們30多人才去了兩次, 就把移動老總逼瘋了,四川移動的相關人員主動給我打電話,要和我們談和解。」作為四川此次維權的帶頭人,吳京認為自己「佔領」營業廳的做法極為有效。
「移動的領導解釋說是操作失誤,我們認可她的說法,所以才順水推舟要求補償」,他所謂的補償就是每位用戶得到當月兩倍的套餐費用,同時恢復不限流量業務。在他看來,這樣的結果意味著四川「神卡」維權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突圍。
四川的勝利給其他地方帶來信心,在移動談判中完勝的吳京,還被請到河北無限卡QQ群來支招。
7月19日,來自各個縣市的河北用戶在QQ群中或激動、或調侃、或嚴肅地表達著自己的意見。雖然一片嘈雜,但一些用戶還是決定在周末組織人去移動營業廳抗議。7月21日,保定的一些用戶打著「移動無誠信,私改我套餐」的橫幅,在位於金迪路的移動營業廳抗議。
與此同時,石家莊卻傳來當地的「神卡」用戶原有業務被恢復的消息,但心細的用戶還是看出了其中貓膩。用戶們原有的業務「全省CMWAP15元包月優惠」在恢復之後,後綴名中多了一個「新」字,且業務生效日期被改為2013年7月21日。
「大家不要小看業務名稱和生效時間的變化。」網友晨琛發現,凡是中國移動2009年之後辦理的上網套餐都會有15G封頂限制。意味著即使現在他們被取消封頂,今後如果中國移動再次限制的話他們就無能為力了。
和很多用戶一樣,他們都認為,河北移動此舉的真正意圖是以現在幫他們解封為由,修改他們的業務名稱和生效時間,為他們將來封頂甚至取消無限流量業務找理由。而且,首先解封石家莊,也被用戶們認為河北移動是想分化用戶,逐個瓦解他們。
關於「神卡」的正反方辯論
一直以來,擁有「2005版15元無限流量業務」的中國移動手機卡被稱為「神卡」,相對於現在每月15元只能買到不足200M的移動數據套餐來說,「神卡」足以讓所有移動用戶們為之瘋狂,在淘寶網上價格一度被炒到了上萬元。
近年來,「神卡」的光環逐漸散去,多地移動公司都試圖通過封頂等措施,對它進行限制,有些在用戶的一片抵制聲中恢復,有些則仍然處在互不退讓的僵持之中。
「為什麼不光明正大地通知客戶改了套餐?移動的行為就是明知理虧,做賊心虛」,一位名為「有些煩惱」的用戶這樣認為。
上限封頂對用戶影響有多大?從吳京的口中可以得知,據他說四川當地手機上網的速度可達到每秒200K,如果24小時開機上網的話,每月需要接近500G的流量,15G的上限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極大限制。如果用戶通過熱點設置,把平板電腦和其他手機與安裝了無限流量業務的手機連接,共用一個網絡,消耗的流量也就更大。
「15G流量對於普通人來說非常多了,他們這些用戶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本來已經是特殊利益的受益者了,就應該成為移動逐漸清理的對象。一個業務不是說不能改變,要考慮當下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在記者隨機採訪的多位普通移動用戶看來,這些用戶的維權做法就是在為自己的特權辯護,失去了特權,讓他們手裡價值上萬的電話卡大打折扣。
「既然公開推出了這項業務,收了客戶的費用就要遵守協議,移動單方面毀約就是侵犯了用戶的合法權益」, 「李永輝」的想法則代表了眾多維權者的立場。
與各地維權者們聲勢浩大的行動來比,處在爭論漩渦中的中國移動卻可以用「極為低調」來形容,其僅有的一次官方正式表態還是出現在北京移動與無限流量卡用戶的一起官司中。
官司始於北京移動於去年5月發布的一條公告,公告表示,正在使用15元不限量CMWAP上網套餐的客戶仍可按照 2005年7月業務開始提供時的服務水平繼續使用該套餐。如果客戶希望享受更高質量的上網服務,可選擇其他移動產品。
這一明顯針對「神卡」的限速行為,被用戶們認為是變相逼迫他們放棄無限流量業務,因此這些用戶一紙訴狀把北京移動告上了法庭。
北京移動作為被告在法庭上辯稱,他們2005年7月提供GPRS上網服務水平與現在基本持平,且雙方訂立合同時被告即按2005年7月水平向原告提供服務,現公告中恢復至2005年7月水平並不違約,且只是改變了月扣費方式,並未增加費用。最後,法院判定用戶無法提供移動公司確實對網絡進行限速而敗訴。
雖然中國移動在此事件中始終保持沉默,但是他們清理無限流量卡的行動卻並沒有停止過。網絡上流傳的一份《2011年廣東移動公司市場部移動網際網路業務發展規劃》中,更是把「清理低價值套餐,對歷史遺留的不限量或者超高流量套餐,引導其遷移為當前標準套餐」,作為核心發展的六大措施之一。
在這份報告中顯示,廣東省移動數據使用200MB以上的客戶數佔比低,只有總量的2%,流量佔用卻高達27%,流量收入佔比只有8%;尤其是1000MB以上客戶,客戶數佔比0.06%,流量收入佔比0.8%,但卻佔用了11%的流量。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移動公司要下決心清理無限流量卡了。這也成為一些普通用戶支持移動公司的原因,「無限卡用戶可以用如此低廉的費用,佔用本該屬於大眾的資源,移動公司限速或者封頂的做法,一方面是為了自己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兼顧其他用戶使用的公平性。」
僵局該如何化解?
數據顯示,2005年12月,我國網民總數為1.11億。2012年12月底,網民總數已經達到5.64億,僅僅手機網民數量為4.2億。手機網民數量的成倍增長超越了所有人,包括中國移動的預想。
「當年中國移動並不看好GPRS業務。那時候用手機上網的人還不多,加上手機上網速度慢,要不了多少流量,移動公司為發展用戶就開通了無限流量套餐。」一位熟悉移動數據網絡發展的人士表示。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化解中國移動與「神卡」用戶之間的僵局?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成員、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認為,在清理無限流量卡過程中,一些地方移動公司的做法確實存在問題,比如單方面變更合同,明顯違反了合同法相關規定,確實侵犯了用戶的合法權益。
他認為,移動公司和用戶之間這一僵局的出現,反映的是當前通信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變更帶來的矛盾。隨著通信手段的進步,用戶通過手機網絡接收的信息,已經由單純的文字向音頻、視頻,甚至是高清畫面轉變,隨之而來的是流量使用的變化。
「當無限流量卡用戶絕對數量在下降,已經不能代表技術發展趨勢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法律上情勢變更的原則,解決雙方問題,使糾紛得到合理解決。」胡鋼表示。
情勢變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情勢變更,導致合同之基礎動搖或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原有效力顯失公平,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者解除合同。
胡鋼解釋,「情勢變更是目前大家比較認可的原則,具有很大的原則性和靈活性,因此在執行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也就更加有賴於利益雙方的妥協和理解。」
對於已經出現的「神卡」用戶直接與移動公司發生對峙或者對簿公堂的做法,胡鋼認為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人民法院的調解判例也不能適用於大規模用戶的糾紛中。
他介紹,今年初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已經把有關消費者權益的公益訴訟作為一種重要的制度安排,明確了消費者協會作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組織,可以成為公益訴訟的主體。因此,他建議類似糾紛中,消費者可以通過中國消協或地方消協,使用集體協商等有效途徑,一攬子解決這一問題,起到化整為零的作用。
同時他認為,移動公司作為國內通信巨頭,具有能力強、影響力大、經濟實力雄厚的特點;無限卡用戶具有分散性,同時對通信政策也具有較強的敏感性。雙方的實力明顯不對等,因此更加需要雙方本著善意、理解、溝通的態度來協商解決問題。
在胡鋼看來,一方面,移動公司應該既滿足用戶需求,又順應技術發展,發揮自身靈活性,適時推出引導性的套餐,通過給予優惠和合理解釋,贏得用戶理解;另一方面,用戶也應逐漸成熟和理性起來,不應永遠沉浸在無限利益的美夢中,自覺進行心理調適。
7月20日,記者聯繫到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公關部,對方工作人員稱已經將記者的問題提交給了公司相關部門處理。但是,截止記者發稿前,關於地方移動公司對用戶單方面設置封頂等做法,以及如何與用戶溝通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移動仍然沒有給出任何答覆。(光明網實習記者 吳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