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消息,來自日媒報導的消息顯示,日本經濟產業省已經在著手對國內新車銷售策略進行調整,力爭在2030年代中期實現對汽油車新車的銷售。
2030年代中後期,在日本銷售的新車將全部轉換為混合動力車(HV)和純電動汽車(EV)等電動車型。汽油新車的停止銷售,將削減大量來自汽車尾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助力日本政府實現到2050年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
來自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的日本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來自汽車的排放佔到了16%,而飛機、船舶及鐵路等其他運輸部門合計不到總量的3%。想要實現2050年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對汽車排放進行限制無疑時最有成效的。
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公布了相關計劃的國家基本上都將時間定在2030年代左右。11月18日,英國首相詹森宣布一項涵蓋10個方面的「綠色工業革命」計劃,其中包括在2030年前實現停止銷售新生產的汽油和柴油車的目標。
不久前,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宣布,到2035年,新銷售車輛將全部為電動汽車(EV)等新能源汽車(NEV)和混合動力汽車(HV)。其中,NEV將在新車銷售中佔據50%以上的份額,而汽油發動機汽車將被排除在市場之外。
不過,在中國和歐美市場上風靡的純電動汽車,在日本市場上卻並不多見,一方面是目前日系車企的油電混動技術非常先進,燃油性更佳,性能更完美,成為了日本用戶的首選,此外,目前日本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的配套並不算完善,純電動汽車還有很多弊端無法解決,用戶使用起來也並不方便。
在汽油車和混動車之後,日本車企對於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反而比鋰電池純電汽車更加上心,而日本政府也非常支持氫能源發展,無論氫能源電池最終是否會成為日系車最大的武器,但目前經濟產業省的政策都將倒逼日本車企加快向鋰電純電動車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