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會澤捲菸廠物流信息科的一名員工,2016年2月至2018年,我被廠黨委安排到紅雲紅河集團扶貧掛鈎的會澤縣田壩鄉板坡村委會擔任駐村工作隊員。快要兩年時間過去了,沉澱下來回憶自己的扶貧路程,內心很充實,也很自豪,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農民和農村工作,更與村民們結下了濃厚的情誼,今天我把扶貧故事與大家分享。
我清楚記得那是2月16號,我一人驅車前往板坡村委會報到,一路還下著雪,車速很慢,有些彷徨,將要面臨新的工作環境,心裡真是沒底氣。為儘快適應新環境、新角色,報到第二天,在同企業掛職第一書記卞宗祥的帶領下,我深入重點貧困戶家中調研主要致貧原因,田壩鄉是國家級貧困縣會澤縣的偏遠鄉鎮,條件非常艱苦。
我到崗後深知自己肩上擔子責任重大,首要任務就是到戶走訪,對其宣傳扶貧政策,深入了解致貧原因,同時儘量消除老百姓「等、靠、要」思想。
走訪的同時,所有扶貧工作隊員共同學習扶貧政策,提升業務水平,加強業務交流,和村委班子形成工作合力,找準方法制定扶貧方案。
為了將企業專項扶貧資金854.85萬元真實有效用到老百姓需要的地方,我們需要通過走訪入戶調查,摸清情況,精準幫扶。這個地方致貧的原因主要是缺勞力、缺技術、缺崗位、缺資金、因病、因殘、因學等。找準致貧因素後,通過因戶施策,我們幫助全村實現了道路硬化9.8公裡,切實解決了老百姓出行難問題;安裝村內「亮化工程」照明路燈;為村民提供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從根本上斬斷「窮根」;給予因學致貧家庭助學補助,大學生每戶給予助學金4000元,高中學生及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均給予助學金3000元;每戶發放牲畜購買補助:豬2000元,牛3000元;建蓋豬圈補助3000元,建蓋牛圈補助7500元,為殘疾家庭貧困戶補助1000元。實現了專款專用,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我妻子是一名教師。來到鄉鎮時,妻子已懷孕,還獨自帶著女兒在家,知道我扶貧工作辛苦,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承擔起家裡家外所有事情,直到妻子臨盆我才抽時間回家,待二寶平安出生後又匆匆返回到自己脫貧攻堅工作崗位上……此時的我想想妻子確實不容易,沒有她的支持就不能安心駐村抓好工作,此時的我,真想說一聲「老婆,你辛苦了!」
在板坡駐村兩年多時間,作為一名回族扶貧工作隊員,我克服了吃飯不便的困難,把板坡村當做第二個家,經常走村入戶,餓了就泡碗方便麵、煮個雞蛋或洋芋……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在板坡村,每一戶貧困戶家裡都留有我們堅實而溫暖的足跡。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我奮力演奏著充滿意義的人生樂章。
兩年時間裡,我的工作得到當地政府和幹部群眾及集團的肯定。
2017年,我被田壩鄉表彰為「優秀工作隊員」,2018年,被曲靖市級表彰為「優秀工作隊員」。
如今回想,入青山,雖辛苦,不後悔。
統籌策劃 譚晶純
雲報全媒體記者 陳鑫龍 浦美玲/文 陳飛 普建彬/圖
責任編輯:樂誠弘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