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有些人做人做事的態度是這樣的:自己一個人去面對,一個人去完成,才覺得安心,才覺得問心無愧,不會允許別人摻和自己的事,因為那樣會讓自己不舒服。
而有些人則與之相反,做人做事的態度是這樣的:很怕一個人去面對陌生的人和事,總覺得身邊有人陪著才心安,不管幹什麼,都希望拉上別人。如果有人主動願意陪自己做事,他們更是求之不得。
雖然上面兩種人代表的是不同的人生態度,但不得不說:人活一世,有很多事需要自己獨自去完成,只有在你獨自去面對,才能彰顯你個人的價值。
尤其是與人相處這種事,如果你跟別人相處的時候,還非要拉上另一個人陪著自己,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沒主見。
比如相親這種事,如果一個人總是攜家帶口去相親,總是讓父母陪著去相親,很難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就算你父母跟你一起去相親不發表意見,對對方來說也是一種壓力。如果他們發表意見了,會更顯得你沒有主見。
02
下面這個男人曾經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種「沒主見」的人,好在他經歷了之前的一次相親之後,被相親女罵醒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麼回事:
『曾經的我,是個很沒主見的人。或許是長期以來養成了習慣,任何事都有父母為我鋪路,任何事都有父母幫我一起幹,所以無形中我沒有意識到自己沒主見。
在走上相親這條路之前,我有過愛情,而且還發展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是,在帶著女友去家裡見父母之後,我爸媽卻不同意我跟女朋友結婚,說了很多冠冕堂皇的話,我的愛情就這樣丟了,我非但沒去挽留,還覺得父母是為我好,我應該聽他們的話。
之後走上了相親這條路,每一次去相親,我父母都跟我一起。我之所以不排斥,就是因為我沒主見,我覺得有父母陪著我正好,一來可以讓我心安,二來可以直接幫我把關,省得我自己選擇了又被他們反對。
前面幾次相親還好,沒有遇到詬病我的人,雖然一直沒有相親成功,但我只是覺得還沒有遇到對的人。直到前段時間相親遇到了一個不好惹的女人,我才意識到我一直感情不順利的根源在哪裡。
這次的相親對象我很喜歡,給我的第一印象特別好。但是,我媽卻要求很苛刻,全程問東問西,而且吃飯花了三千讓女方買單。我明明意識到了我媽這樣做有可能讓對方對我有意見,但我全程跟個木頭一樣一動不動,一句話也沒說。
當時我見女方爽快答應買單了,鬆了一口氣,覺得既然她爽快答應了,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結果,相親結束之後,她開始發朋友圈吐槽我:
「我今天相親遇到了奇葩,居然攜家帶口去相親,一頓飯花費三千讓女方買單,真可笑。我不知道他們家是窮瘋了還是怎麼,我能確定的是:無能的男人,才會攜家帶口去相親。我不會嫁給這種無能的男人,我之所以爽快答應買單,是想讓他繼續犯錯,有朝一日他遇到了不好惹的女人,就知道自己錯得有多離譜了!」
我讓她別罵了,說把錢還給她,接著直接轉帳給她了。雖然她收了錢,但並沒有刪除那條朋友圈,讓我心裡很不舒服,感覺無地自容,感覺顏面掃地,感覺心如刀絞。
此時我回頭去翻了之前那些相親對象的朋友圈,有的已經把我拉黑了,有的則同樣滿腹怨言,說「攜家帶口去相親的男人如何如何」。
這次相親經歷對我的打擊很大,我覺得我必須要做出調整,不然的話,繼續攜家帶口去相親,非但無法順利結婚,還會毀了自己的名聲,讓自己一直沒主見,等到以後年紀大了,我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03
上面那個男人對待感情的態度,很容易讓人想到「媽寶男」和「啃老族」。
對於這種人自身而言,因為他們身處一個依賴父母的環境中,所以他們自己可能意識不到自己對父母的依賴有多重。但是,這瞞不過外人的眼睛,因為很多人都是對別人的認知比對自己的認知更加清晰,任何一個旁觀者都很容易看出他對父母的依賴有多重。
子女依賴父母,可以理解,是人之常情。但是,這種依賴在不同年紀,不同事情面前應該有所調整,有些事需要你獨當一面去面對,去完成,你就不能太依賴父母,不然就很難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感情的事最是如此,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父母認不認同你的感情,依據的是他們自己的標準,你只能當作參考,不能盲目認同。你需要有你自己的標準,需要通過自己的標準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感情。
畢竟,父母可以給你愛,但他們無法代替你去愛。婚前選擇婚姻的時候,你就全盤讓父母替你做主,那你結婚之後呢?過日子這種事還讓父母替你去過嗎?有朝一日父母不在了,誰來替你?
文/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你的感情會讓父母全盤做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