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人生》
作者:鷲田清一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5年1月
京都,有腔調。京都人,不好懂。
京都不僅有古寺、民居,也有光怪陸離的新建築。
對了,在京都,怎麼吃?
「有趣」的京都大叔、著名哲學家鷲田清一,帶你走進千面的京都、多層的京都、唯一的京都。
作者簡介
鷲田清一,哲學家。出生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專攻臨床哲學、倫理學。曾任關西大學教授、大阪大學研究生院教授,現為大阪大學校長。著有《梅勒?龐蒂》、《自己?不可思議的存在》、《「弱」的力量》、《臉的現象學》和《感覺的幽暗風景》等。
《京都山居生活》
作者:維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梶山正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2015年4月
一座長滿香草的午後庭院 一段遠離塵囂的詩意時光
親手開闢一座庭院,栽種一百五十多種香草。夏日天靜晝長,聽得到薄荷、羅勒、迷迭香、薰衣草……勃勃生長的聲音;秋之七草隨風搖曳的時節,用古法調製花草茶,製作手工皂,釀造梅子酒。閒時在薄霧籠罩的清晨漫步田園深處,於暮色四合的河畔觀賞流螢點點。
播種、澆水、勞作、收穫。
就這樣,度過一生。
作者簡介
維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1950年出生於一個英國貴族家庭。19歲時,對貴族生活心生質疑,為尋求心靈歸屬,遠赴印度修習冥想。1971年來到日本,做過英語教師。後來認識了現在的丈夫——攝影師梶山正。同樣的遊歷印度的經歷和對生活的共同追求讓他們走到了一起。1996年,維尼夏與丈夫梶山正、兒子悠仁一家三口搬到京都鄉下一棟百年農居,開始了種植和研究香草的田園生活。2001年開始在《京都新聞》的「維尼夏的大原日記」專欄連載隨筆,記下她與香草為伴的詩意點滴,那些徜徉於自然中的美好瞬間,以及生活中的哲思體悟。本書即是這些隨筆的結集。
梶山正
1959年生於日本長崎。攝影師,擅長拍攝山川自然風光。作為登山愛好者,曾在多家地理雜誌連載登山隨筆,與他人合著過多本登山手冊。1984年登上喜馬拉雅山之後,曾為尋求自我遠赴印度。回國後在京都開了一家正宗印度料理店DiDi,在店裡與維尼夏結識,後來結為夫婦。本書中的照片即是他用鏡頭記錄下的美好生活瞬間。
《門外漢的京都》
作者: 舒國治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7
他說的竹籬茅舍,他說的流水長牆,諸多遊賞,被公認是寫京都書裡最有見地的一本。
臺北以外,舒國治唯一專書記錄的城市行走指南,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閒走札記。
在本書中,作者記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氣、旅館,以及他認為京都最大的資產——山門與長牆,感嘆京都就是一個大公園,而你並不急著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來,在京都」。
作者簡介
舒國治
一九五二年生於臺北。原籍浙江。是六十年代在西洋電影與搖滾樂薰陶下成長的半城半鄉少年。七十年代初,原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曾以短篇小說《村人遇難記》備受文壇矚目。一九八三至一九九〇,七年浪跡美國,此後所寫,多及旅行,自謂是少年貪玩、叛逆的不加壓抑之延伸。而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簡淡中深富雅韻,論者鹹認與他的清簡度日有關。常人忽略的清苦生活之美,最受他無盡窺探與詠頌。
著有《理想的下午》《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臺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等。
《三十三年夢》
作者:朱天心
出版社:INK印刻文學 2015年10月
一九七九年開始始到二○一三年,朱天心重回京都故地,幾次漫遊京都時空中。京都,說是故地,其實對它的熟悉已僅次於臺北。這個他方,經由朱天心自身的重疊柔和,被她漸次回想梳理收進。回望三十三年,從中再看過往歲月,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幾番出入,這才發現,記憶深刻、情感強烈執拗,不因時間而流損。
作者簡介
朱天心,山東人,一九五八年生於高雄。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出生於臺灣省高雄縣鳳山市,原籍山東臨朐,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大學畢業後專職寫作。曾任三三集刊主編,其作品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等多項文學獎,現專事寫作,為臺灣文壇上重要的作家。
《有鹿來》
作者:蘇枕書
版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6年1月
作家蘇枕書客居京都七年,深入街巷 靜心體味生活真意,以日常之眼和日常之心,用文字呈現古都的別樣風景,樸實而充滿情趣的私家路線,呈現獨一無二的城市空間感。
作者簡介
蘇枕書,江蘇南通人,客居京都,喜愛養花種菜,出版小說《歲時記》《不許流光入夢來》、散文《京都古書店風景》《藤花抄》等多種,譯著若干。
《京都之心》
作者:曾鬱雯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2015年9月
曾鬱雯耗時十年遊歷京都五大區,以其深情的心靈之眼,透過鏡頭、散文與詩,不僅紀錄了鮮明的四季變化,更捕捉到讓人五感復活、身心安頓之純粹,那是令人傾往的京都之心。旅人與歷史的對話,似與情人傾訴又似獨白的詩篇,有了思念與記憶的溫度,彷若在遊歷間,獲得一種心靈沉澱的療愈。
作者簡介
曾鬱雯,1986年臺大歷史系畢業,知名作家、珠寶設計師,為美國寶石學院之研究寶石專家(G.I.A-G.G)。曾為《皇冠》、《珠寶世界》等執筆撰寫專欄。亦曾主持"火線聊天室""幸福進行曲""鬱見幸福"等多個節目。歌詞創作《幸福進行曲》獲第三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劇本《天馬茶房》獲第三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提名,歌詞創作《阿嬤的雨傘是一朵花》入圍第十六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京都一年》
作者: 林文月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6-12
林文月以一個旅遊者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為讀者呈現了日本的秀美風光、民情風俗、鬼神傳說乃至宗教迷信。用清新動人的筆墨,向讀者轉述自己對日本這個遠東國家古怪而陌生的印象。雅俗共賞的內容與筆觸,不同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的體驗與啟示。
本中主要介紹京都這座歷史文化城市,所涉獵的範圍,雖然沒有一定的系統性,但具有非常及引人的可讀性,有如一幅白描長卷,將日本的歷史生活風貌一一展現在讀者眼前。
作者簡介
林文月,臺灣省彰化縣人。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後,留母校執教,專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教學之餘,更從事文學創作及翻譯。重要著作有:《京都一年》、《讀中文系的人》、《遙遠》、《午夜書房》、《交談》、《作品》、《擬古》(以上為散文集)、《謝靈運傳》、《連雅堂傳》(以上為傳記)及《澄輝集》、《謝靈運及其詩》、《山水與古典》、《中古文學論叢》,並譯註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
《慢漫京都》
作者: 傑利 / 馬蘭達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1-10
京都就是要慢慢走,漫漫地發現好東西……
本書除了深入介紹大街小巷中的京都,更以「人」為出發點,探訪許多具有職人精神的當地老闆。藉由與老闆們互動所發生的趣事,以及作者深受職人對於作品的態度與堅持而感動,這些故事都將在書中一一呈現。
作者精心挑選讀者所喜愛的創意(手作、雜貨)商品、特色小店、Cafe、爵士音樂店、甜點美食……讓讀者能感受到京都最細緻的好物、美食與美景。
本書不僅是「自助」旅遊書、還是搞笑又溫馨的「人文故事」遊記。
作者簡介
傑利,在資訊界打拼十多年,亦因發表攝影作品和旅遊文字,成為臺灣網絡的資深博主。目前兼具旅遊作家、攝影老師、外語領隊、旅遊博客博主等身份。並以「傑利帶路」之名出團至新疆、京都、歐洲等地。
馬蘭達,處女座大女生,龜毛、挑剔,做事認真,愛幻想,愛旅遊,愛搞低調。被老公逼著不僅在網絡上拋頭露面,還出了旅遊書,從記者「變身」為旅遊作家及博客人妻。目前與傑利一起定居臺北。
《京都古書店風景》
作者: 蘇枕書
出版社: 中華書局 2015-8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京都,不僅風景迷人,古蹟眾多,散布於街衢的眾多舊書店也往往令人留連忘返。
作者以遊學之便,一一尋訪,搜羅掌故,漸漸和書店主人們由生分而熟絡,寫 下一篇篇生動有味的隨筆,記錄書店的故事和那些可親可愛的人情,感知歲月的流轉在京都古書店留下的印跡。此外,書中穿插諸多關於京都歷史文化與風土景物的描寫,亦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蘇枕書,江蘇南通人,客居京都,愛看書、買書、逛舊書店。著有《歲時記》《塵世的夢浮橋》《燕巢與花事》《藤花抄》等小說、隨筆多部,出版《浪人》《東京愛情故事》等譯作若干。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歷》
作者: (日)中村雪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譯者: 張富玲 2012-5
去接觸、尋求古老的東西,也就是去知悉舊時代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多小的事情或發現,都顯得無比珍貴。
作者在享受京都的每一天的生活中,寫出這本關於京都風物的悠然閒靜之書。圖文並茂,共收錄了三百六十五篇京都札記,讓讀者彷佛自己也在那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留下美好印記。在京都,三百六十五日,每日都可以是無可取代的美好一天。
作者簡介
中村雪,NAKAMURA YUKI,插畫家。生於日本福岡縣,長於京都嵯峨野。先在東京展開活動,目前定居京都。
工作以散見於廣告、書籍、雜誌的插畫作品為中心,也經手商業設計。
因為非常喜歡雜貨,在京都北白川的工作室經營一間賣法國雜貨的商店兼藝廊「trico+」,不定期舉辦雜貨、咖啡、書籍活動與特展。
主要著作有《京都文具探訪》《三六五日雜貨歷》《雜貨屋食譜》《巴黎雜貨日記》,並擔任雜誌書《京都○七五》的創意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