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書帶你走進日本京都 感受千年古城魅力

2021-01-19 書香張家港
日本京都,一座以廟宇、神社和花園而聞名的古都。外來者眼中的京都,區分遊客與旅者。遊客匆匆一瞥,只來得及看過最標誌性的建築,旅者則在京都住了不短的日子,他們寫下這些文字,在京都尋找真正的「京味」,這「京味」就是京都的人、京都的文化、京都的日常共同構成的溫煦底色。




《京都人生》


作者:鷲田清一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5年1月


京都,有腔調。京都人,不好懂。


京都不僅有古寺、民居,也有光怪陸離的新建築。


對了,在京都,怎麼吃?


「有趣」的京都大叔、著名哲學家鷲田清一,帶你走進千面的京都、多層的京都、唯一的京都。


作者簡介


鷲田清一,哲學家。出生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專攻臨床哲學、倫理學。曾任關西大學教授、大阪大學研究生院教授,現為大阪大學校長。著有《梅勒?龐蒂》、《自己?不可思議的存在》、《「弱」的力量》、《臉的現象學》和《感覺的幽暗風景》等。



《京都山居生活》


作者:維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梶山正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2015年4月


一座長滿香草的午後庭院 一段遠離塵囂的詩意時光


親手開闢一座庭院,栽種一百五十多種香草。夏日天靜晝長,聽得到薄荷、羅勒、迷迭香、薰衣草……勃勃生長的聲音;秋之七草隨風搖曳的時節,用古法調製花草茶,製作手工皂,釀造梅子酒。閒時在薄霧籠罩的清晨漫步田園深處,於暮色四合的河畔觀賞流螢點點。


播種、澆水、勞作、收穫。


就這樣,度過一生。


作者簡介


維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1950年出生於一個英國貴族家庭。19歲時,對貴族生活心生質疑,為尋求心靈歸屬,遠赴印度修習冥想。1971年來到日本,做過英語教師。後來認識了現在的丈夫——攝影師梶山正。同樣的遊歷印度的經歷和對生活的共同追求讓他們走到了一起。1996年,維尼夏與丈夫梶山正、兒子悠仁一家三口搬到京都鄉下一棟百年農居,開始了種植和研究香草的田園生活。2001年開始在《京都新聞》的「維尼夏的大原日記」專欄連載隨筆,記下她與香草為伴的詩意點滴,那些徜徉於自然中的美好瞬間,以及生活中的哲思體悟。本書即是這些隨筆的結集。


梶山正


1959年生於日本長崎。攝影師,擅長拍攝山川自然風光。作為登山愛好者,曾在多家地理雜誌連載登山隨筆,與他人合著過多本登山手冊。1984年登上喜馬拉雅山之後,曾為尋求自我遠赴印度。回國後在京都開了一家正宗印度料理店DiDi,在店裡與維尼夏結識,後來結為夫婦。本書中的照片即是他用鏡頭記錄下的美好生活瞬間。



《門外漢的京都》


作者: 舒國治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7


他說的竹籬茅舍,他說的流水長牆,諸多遊賞,被公認是寫京都書裡最有見地的一本。


臺北以外,舒國治唯一專書記錄的城市行走指南,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閒走札記。


在本書中,作者記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氣、旅館,以及他認為京都最大的資產——山門與長牆,感嘆京都就是一個大公園,而你並不急著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來,在京都」。


作者簡介


舒國治


一九五二年生於臺北。原籍浙江。是六十年代在西洋電影與搖滾樂薰陶下成長的半城半鄉少年。七十年代初,原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曾以短篇小說《村人遇難記》備受文壇矚目。一九八三至一九九〇,七年浪跡美國,此後所寫,多及旅行,自謂是少年貪玩、叛逆的不加壓抑之延伸。而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簡淡中深富雅韻,論者鹹認與他的清簡度日有關。常人忽略的清苦生活之美,最受他無盡窺探與詠頌。


著有《理想的下午》《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臺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等。



《三十三年夢》


作者:朱天心

出版社:INK印刻文學 2015年10月


一九七九年開始始到二○一三年,朱天心重回京都故地,幾次漫遊京都時空中。京都,說是故地,其實對它的熟悉已僅次於臺北。這個他方,經由朱天心自身的重疊柔和,被她漸次回想梳理收進。回望三十三年,從中再看過往歲月,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幾番出入,這才發現,記憶深刻、情感強烈執拗,不因時間而流損。


作者簡介


朱天心,山東人,一九五八年生於高雄。朱天心,1958年3月12日出生於臺灣省高雄縣鳳山市,原籍山東臨朐,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大學畢業後專職寫作。曾任三三集刊主編,其作品多次榮獲時報文學獎及聯合報小說獎等多項文學獎,現專事寫作,為臺灣文壇上重要的作家。



《有鹿來》


作者:蘇枕書

版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6年1月


作家蘇枕書客居京都七年,深入街巷 靜心體味生活真意,以日常之眼和日常之心,用文字呈現古都的別樣風景,樸實而充滿情趣的私家路線,呈現獨一無二的城市空間感。


作者簡介


蘇枕書,江蘇南通人,客居京都,喜愛養花種菜,出版小說《歲時記》《不許流光入夢來》、散文《京都古書店風景》《藤花抄》等多種,譯著若干。




《京都之心》


作者:曾鬱雯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2015年9月


曾鬱雯耗時十年遊歷京都五大區,以其深情的心靈之眼,透過鏡頭、散文與詩,不僅紀錄了鮮明的四季變化,更捕捉到讓人五感復活、身心安頓之純粹,那是令人傾往的京都之心。旅人與歷史的對話,似與情人傾訴又似獨白的詩篇,有了思念與記憶的溫度,彷若在遊歷間,獲得一種心靈沉澱的療愈。


作者簡介


曾鬱雯,1986年臺大歷史系畢業,知名作家、珠寶設計師,為美國寶石學院之研究寶石專家(G.I.A-G.G)。曾為《皇冠》、《珠寶世界》等執筆撰寫專欄。亦曾主持"火線聊天室""幸福進行曲""鬱見幸福"等多個節目。歌詞創作《幸福進行曲》獲第三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劇本《天馬茶房》獲第三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提名,歌詞創作《阿嬤的雨傘是一朵花》入圍第十六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



《京都一年》


作者: 林文月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6-12


林文月以一個旅遊者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為讀者呈現了日本的秀美風光、民情風俗、鬼神傳說乃至宗教迷信。用清新動人的筆墨,向讀者轉述自己對日本這個遠東國家古怪而陌生的印象。雅俗共賞的內容與筆觸,不同的讀者會得到不同的體驗與啟示。


本中主要介紹京都這座歷史文化城市,所涉獵的範圍,雖然沒有一定的系統性,但具有非常及引人的可讀性,有如一幅白描長卷,將日本的歷史生活風貌一一展現在讀者眼前。


作者簡介


林文月,臺灣省彰化縣人。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後,留母校執教,專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教學之餘,更從事文學創作及翻譯。重要著作有:《京都一年》、《讀中文系的人》、《遙遠》、《午夜書房》、《交談》、《作品》、《擬古》(以上為散文集)、《謝靈運傳》、《連雅堂傳》(以上為傳記)及《澄輝集》、《謝靈運及其詩》、《山水與古典》、《中古文學論叢》,並譯註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



《慢漫京都》


作者: 傑利 / 馬蘭達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1-10


京都就是要慢慢走,漫漫地發現好東西……


本書除了深入介紹大街小巷中的京都,更以「人」為出發點,探訪許多具有職人精神的當地老闆。藉由與老闆們互動所發生的趣事,以及作者深受職人對於作品的態度與堅持而感動,這些故事都將在書中一一呈現。


作者精心挑選讀者所喜愛的創意(手作、雜貨)商品、特色小店、Cafe、爵士音樂店、甜點美食……讓讀者能感受到京都最細緻的好物、美食與美景。

本書不僅是「自助」旅遊書、還是搞笑又溫馨的「人文故事」遊記。


作者簡介


傑利,在資訊界打拼十多年,亦因發表攝影作品和旅遊文字,成為臺灣網絡的資深博主。目前兼具旅遊作家、攝影老師、外語領隊、旅遊博客博主等身份。並以「傑利帶路」之名出團至新疆、京都、歐洲等地。


馬蘭達,處女座大女生,龜毛、挑剔,做事認真,愛幻想,愛旅遊,愛搞低調。被老公逼著不僅在網絡上拋頭露面,還出了旅遊書,從記者「變身」為旅遊作家及博客人妻。目前與傑利一起定居臺北。




《京都古書店風景》


作者: 蘇枕書

出版社: 中華書局 2015-8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京都,不僅風景迷人,古蹟眾多,散布於街衢的眾多舊書店也往往令人留連忘返。


作者以遊學之便,一一尋訪,搜羅掌故,漸漸和書店主人們由生分而熟絡,寫 下一篇篇生動有味的隨筆,記錄書店的故事和那些可親可愛的人情,感知歲月的流轉在京都古書店留下的印跡。此外,書中穿插諸多關於京都歷史文化與風土景物的描寫,亦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蘇枕書,江蘇南通人,客居京都,愛看書、買書、逛舊書店。著有《歲時記》《塵世的夢浮橋》《燕巢與花事》《藤花抄》等小說、隨筆多部,出版《浪人》《東京愛情故事》等譯作若干。



《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歷》


作者: (日)中村雪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譯者: 張富玲  2012-5


去接觸、尋求古老的東西,也就是去知悉舊時代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多小的事情或發現,都顯得無比珍貴。


作者在享受京都的每一天的生活中,寫出這本關於京都風物的悠然閒靜之書。圖文並茂,共收錄了三百六十五篇京都札記,讓讀者彷佛自己也在那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留下美好印記。在京都,三百六十五日,每日都可以是無可取代的美好一天。


作者簡介


中村雪,NAKAMURA YUKI,插畫家。生於日本福岡縣,長於京都嵯峨野。先在東京展開活動,目前定居京都。


工作以散見於廣告、書籍、雜誌的插畫作品為中心,也經手商業設計。

因為非常喜歡雜貨,在京都北白川的工作室經營一間賣法國雜貨的商店兼藝廊「trico+」,不定期舉辦雜貨、咖啡、書籍活動與特展。


主要著作有《京都文具探訪》《三六五日雜貨歷》《雜貨屋食譜》《巴黎雜貨日記》,並擔任雜誌書《京都○七五》的創意總監。


相關焦點

  • 日本旅遊最新攻略,感受京都千年古城濃厚的文化氣息,值得一去
    旅遊向人生追尋的第一站選擇的是日本,提起日本想起的是兒時的回憶,日本堪稱世界上動漫第一生產基地,小時候看過的大多數動漫都是日本製作,犬夜叉、火影忍者、龍珠、海賊王等等,一個個動漫角色在我眼前浮現,讓我身體裡忍不住冒出童年的熱血,讓我想到恨不得現在立馬飛到日本去旅遊,見識一下充滿我童年回憶的國家。
  • 日本的京都千年的古城,走在悠悠石徑上,享受大自然的洗禮
    大家好,我是作者悅盡古今天下事,專注旅遊類文章創作在這座古城中,因為京都在這裡足足有千年的歷史,在這裡一直都是享有「千年古都」的稱呼。在這古城中有一座和京都歷史一樣悠久的神社。所以一直到今天在整個日本都是非常有名氣的,當然每年也都會來大量的遊客來到這裡,香火也是連綿不絕,這裡便是「伏見稻荷大社」。說起伏見稻荷大社的歷史比京都建都還要悠久。遙想伏見稻荷大社初建時,狐狸慢慢被人尊崇為稻荷神的使者,逐漸走進了稻荷神社的殿堂。
  • 京都書單 | 看,這10本書裡有1000種京都的模樣
    (👈戳這裡有詳細介紹)在千年祭典「祇園祭」 等中,深刻地理解他所說的京都的美都在時間變換裡。《第三次的京都》總編輯&攝影家,中島光行。作為N刷京都的攝影師,他推薦千年古建「醍醐寺」,趁滿月和枯山水對話的「正傳寺」,中國風庭院「詩仙堂」等古韻建築。開化堂第六代傳人,八木隆裕。
  • 跟隨攝影和詩,帶你感受千年古城即墨的魅力
    即墨古城前言:到過這座千年古城,被她優美的風景、淳樸的民風所吸引,所以寫下了這首詩,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也留住她的美。圖片來源:攝影家 劉德新《即墨,想為你唱一首歌謠》——肖強虹你唱著古老的歌謠把我帶進你的夢裡訴說著曾經的山高路遙多少故事千裡迢迢你走過千年的古道一直走進我的夢裡路過著古城的前世今朝靈山秀水芳華未老
  • 《京都之謎》,走進故事裡的日本千年古都
    直到1869年明治天皇正式遷都東京,京都大部分時間都是日本天皇以及眾貴族的居所,這座歷史古都見證了日本千年歷史的滄桑變幻。走進京都,細觀京都,就像翻開了一本紙張已泛黃的厚厚的古書,書裡記載了日本文化精髓之所在。書裡的每個故事,都比都市舞臺上最精彩的戲劇,還要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 浮生京都一日閒,在京都看日本情懷,感受穿越千年風物詩
    看過眾多景色,能感知的底蘊便會越來越深厚,小編猜,這也是每個人都想去感受的吧。日本京都在小編印象裡首先想到的就是當地的服飾的儀式感,而與和服最配的就是神社了。神社與和服,在京都清水寺一定會帶來別樣的感覺。去往清水寺的山路上,行人的數量真是不輸於國內許多著名景點的旺季人流量,一路摩肩接踵,終於是來到了山腰的正門。
  • 京都好物展現傳統魅力
    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旅行日本,最不可錯過的目的地之一便是有著古都光環的京都。來到京都,如何挑選實用好看又極具匠人匠心的好物,的確是一門學問。旅行作家駱儀帶來這本《京都好物》,深耕千年古城京都那些數之不盡的百年手藝老店,在實地探訪京都88家店鋪後,為我們介紹22種傳統工藝,並精選200種京都手藝好物,每件好物都極富生活氣息,展現日本匠人文化與傳統手工藝的無窮魅力。
  • 帶你走進櫻花國,日本京都,一座古樸典雅的城市
    今天小編要帶領大家走進日本京都,去探尋日本京都這座城市的美景風情。日本京都,在以前是日本的首都,日本京都的建築,是模仿中國唐朝的首都河南洛陽建成的。在古代之時,日本是我國的藩屬國,在京都可以看到我國古代唐朝時的風土人情。京都可以說是日本人的人文精神地,也是日本文化的發源地。
  • 日本京都篇丨感覺千年古都,體驗別樣京都
    都說心靈和身體總需要一個在旅途,因為人生就像一本書,沒有去旅行的你只是看到目錄。這次小悠介紹的是日本京都,我們從京都的地理位置,TOP3景點、不可錯過的民俗和體驗來感受「千年古都」京都,大家跟隨小悠追尋詩和遠方,開啟雲旅遊吧京都位於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屬於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
  • 我想送你落日下的京都
    由中信出版社出品的《d設計之旅:京都》,是一本深度了解京都的旅行特刊,由淺入深全方位多視角解讀京都,為讀者深入介紹京都的地方風物,傳達這個千年古城的個性與特色。也正是源於此,從他的視角看過去,使《d設計之旅:京都》這本書充滿了其他普通作者所感受不到的別樣的美。
  • 京都風情景點10選,感受京都的魅力!
    對於喜歡體驗傳統京都風情的你,位於京都心臟地帶的四條烏丸就是最佳場所。本次為你介紹京都烏丸幾10選,處景點,從最推薦的觀光景點、私房景點到地道美食,為你徹底做介紹。從烏丸站步行13分鐘左右的位置,就可以到達耳熟能詳本能寺之變的「本能寺」。400多年歲月中,經歷5次火災和重建,雖然歷史地位上有名,但觀光客不多可慢慢來盡情地參觀。
  • 豆瓣8.0以上,去日本你需要讀的18本書
    去過日本幾次,每次看到一些跟歷史人文相關的景點都想起,嗯,如果當時那本書多讀一下就好了。所以這次推薦,就是去日本旅行你可以選擇閱讀的書單,希望你能收藏並喜歡。如果想看其他目的地的書單,也歡迎留言哦。1.
  • 一日看千年!走進四川古城閬中,感受歷史、人文和民俗
    你是不是真的一定能一下子回答上來,因為我們印象裡的古城實在是太多了!這題的正確答案是:安徽徽州古城、四川閬中古城、山西平遙古城、雲南麗江古城。這四座古城的地域分布可以說是蠻分散的,因此都是古城卻有著差異化較大的歷史的人文,這次我是走進了閬中古城,一天時間淺淺感受了一番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千年古都,帶你穿越古今之城——京都
    京都府,位於日本本州島的中部,近畿地區中央以北,北瀕日本海,京都府是日本人口較多的自治體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日本文化的源點,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古都京都是根據歷來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風意識所構建的。京都古都,以神社、佛閣等歷史建築物、庭院、繪畫、傳統活動、京都料理為代表,同時被稱為「千年古都」。京都被日本人稱之為"心靈的故鄉",是日本的文化象徵之地。
  • 春遊京都,感受日本古都春色
    京都是日本的千年古都。千年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如今的京都仍然比較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 攻略 日本京都 經歷千年滄桑的禪意古都
    其中作為日本首都的歲月也超過了千年(794-1868),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都。是一個具有日本風情的地方,同時,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稱為「真正的日本」。來京都幾乎所有的人都說,秋季是京都最好的季節之一。這裡有句話說「日本是世界上最好的賞紅葉的國家,京都是日本紅葉最美的城市,而嵐山則擁有京都最漂亮的紅葉」。
  • 走進京都咖啡館,這裡隱藏著最美的風景!
    京都給人的感覺是古老和守舊。不過老京都人總是會糾正別人,強調自己非常願意接受新事物。「日本最早的路面電車誕生於京都,牛肉的吃法也是在京都開始流行的。」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學習國外的很多東西,包括生活方式。百年之前,京都市內就開始出現咖啡館,有很大一部分發展成了京都式的吃茶店。在連鎖咖啡店大為盛行的今天,吃茶店在不斷減少。全日本過去大概有三萬間吃茶店,現在只剩下一萬間左右。在吃茶文化發達的京都,河原町附近的一家名曲吃茶店,不久前也變成了烤肉店。
  • 小姐姐帶你走進,日本的千年古都「京都」,最經典的都有哪些呢?
    祇園是京都最知名的花街,因境內的八坂神社舊稱「祇園社」而得名祇園。祇園代表了京都傳統的商業文化,每年夏季的祇園祭更是年中盛事,吸引數十萬遊客前來參加。北側為祇園白川,以巽橋一帶小橋流水的景致最為迷人,居酒屋和料亭櫛次鱗比地在小巷裡隱匿著,是感受京都之夜的好去處。此外,在花見小路巧遇藝妓的機率最高,特別是傍晚時分。通常藝妓會乘坐計程車到路口,再走進小路內的某家店中,這期間便可以欣賞到藝妓優雅的神態和華美的和服與妝容了。日本約有1/3的神社屬於稻荷神社,而位於洛南的伏見稻荷大社,則是稻荷神社的總本社,地位崇高、歷史悠久。
  • 史航×止庵:《京都》 ——終極版京都指南
    京都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日本史。平安朝、鎌倉幕府、室町文化、戰國時代、江戶時代、明治維新……日本歷史上的每一個階段都在京都留下了痕跡,剖析京都的歷史,就是剖析日本的歷史。京都緣何堪稱千年古都?從應仁文明之亂後的頹圮,到桃山寬永年間的復興,再鄉土產業帶領下的近代化。日本歷史的鬥轉星移都濃縮在了這座城裡。
  • 初冬,走進隱藏在鬧市中的千年古城
    圖文/舒克在深圳喧鬧的市區中竟隱匿著一座千年古城,這座1700多年的老城樓,你可曾來過?低調了1700多年的南頭古城,有你留下的足跡嗎?今天我們這幫老姐妹相約一起來到在鬧市中古樸的巷子裡,尋找這座古城的歷史。古樸的南頭古城,是嶺南文化的寶貴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