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地,最迷人、最溫婉的風光就屬皖南山水了。它就像是一幅中國畫,畫中有雲霧繚繞的山澗林海,山林深處有古老人家與村落。
此番風景,吸引著無數遊客和攝影師,也令城裡的人開始在這裡尋找一處養生、養老的地方。位於安徽石臺縣仙寓山的大山村就是這麼一個勝地。
大山村是中國三大富硒村之一,其土壤含硒量,比一般地區高出5~10倍,為全國罕見。因而,大山村又叫富硒村,距離石臺縣城45公裡。村裡有3個村民組,分別是王組、李組和洪組。
其中,相傳,王姓村民組是西漢政治家王莽的後裔所在,這個組有240多人,男性全部姓王。記載為王莽後代的王氏族譜,至今還保存著呢。
從深入仙寓山,到抵達大山村,眼前是一條由青石板鋪就的古道,四周古木參天,隱約可見不遠處的白牆灰瓦,這就是人們所嚮往的「富硒村」(以下統稱大山村)。
大山村的村民們世代廝守大山種茶、種米,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日子恬靜而古樸。
直到有一天,外面世界的人發現這裡居然是一個「長壽村」。
據資料顯示,大山村的村民多長壽,且不肥胖,數十年來,沒有發現一例癌症患者,被譽為「長壽村」。村裡的許多八九十歲的老人依舊充滿精氣神。去年來這裡的時候,還在遇到了一位107歲的老人,老人家口齒清晰,非常健談。
大概正是如此,這個自然風景極為優美的小村落,吸引了全國各地遊人來此養生、療養。即便它掩藏在崇山峻岭之間,古樹茂林深處,即便是溝澗縱橫,流泉飛瀑,大山村依然是被外界所發現,所熟知。有的人來到這裡,短住十天半個月,長住半年、一年。
「世外桃源」一旦被發現,蜂擁而至的是八方遊客。為了讓八方遊客有地方住,有地方吃,不少村民紛紛開起農家樂、民宿。古樹林中,蜿蜒著一條山谷深處,這個原本古樸、原始的村落逐漸發展為一個療養、旅遊勝地。
這裡的水、這裡的空氣、這裡的米、這裡的茶……這裡的一切風物深深吸引著外面的人。
「憑欄觀山色,近澗聽泉聲」。每逢盛夏,這裡涼風習習,微風中夾帶著滄溪河的溼潤氣息,清新撲面而來,閉上眼睛,深深呼一口氣,心曠神怡,超然物外。
相傳,大山村的村民之所以如此「長壽」,是因為有「龍脈」庇佑。在大山村的背面有一座名為來龍山的山脈,當地人稱它是龍脈,像是一條蒼龍盤踞於大山的山脊。
這座山也被當地人視為「風水山」,千百年來,人們既不去來龍山上動土,也不在來龍山上動一根樹木。就像是一條古訓,人們始終恪守,並對自然產生無盡敬畏之心。
山風大作,驚濤駭浪,意欲捲起千堆雪一般。而山下的村子卻波瀾不驚,靜若處子。當質樸敦實的村民與背著相機、帶著行李的遊客擦肩而過、迎面相對時,緩慢與匆忙形成鮮明對比,前者有著堅定和沉著,後者帶著新奇與探索。
大山賦予了村民們無法掩藏的氣質與神韻,大山也給外面世界的人帶來了無限風光和魅力。
正所謂青山綠水才是金山銀山,大山村除了是養生勝地,這裡產出的米、茶等風物也十分稀有,像富硒米、富硒茶,這些在含富硒土壤中生長出的風物不僅具有高營養,而且極為美味,尤其是用富硒神泉(當地的一種泉水)泡過的茶、煮過的米飯,其口感更佳。
每次在大山村的農家樂吃飯的時候,我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食慾,真的是敞開喉嚨,恨不得把山裡的風物全部吃到肚子裡。那一瞬間,我放佛變成了饕餮。
吃完飯,喝點茶,看著山腰上那滿目翠綠茶園、層層梯田,真是心曠神怡,有與世隔絕之錯覺。聽著山風,聞著花香,閉上眼睛,這裡儼然是一個充滿神韻和魅力的人間天堂。
只是遊客太多,村民建了太多新房子,有的甚至是拆了老宅,破壞了古村的完整性。但換個角度想想,其實也能夠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