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永珩
遊荔波小七孔
漱石穿松誠可愛,飛流斷碣亦稱奇。
此番識得荔波水,異日重來定有期。
第三日,驅車兩百多公裡,前往著名的荔波小七孔。
小七孔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世界自然遺產,國家5A級景區,保存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種景觀於一體,充滿了神秘、奇特的色彩,有「超級盆景」的美譽。
景區在寬僅1公裡、長12公裡的狹長幽谷裡,分布著峽谷、伏流、地下湖等,已開放的景點有銅鼓橋、小七孔古橋、涵碧潭、拉雅瀑布、68級跌水瀑布等。景區北首有一座建於道光十五年(1836年)的小七孔古橋,景區由此得名。
我們從南面進入景區,順溪流流向而下,途經臥龍潭、翠谷瀑布,在翠谷溼地徜徉,過水上森林,感受身在綠谷、人行水上的新奇,復沿響水河飽覽68級跌水瀑布奇觀,在親水棧道戲水,在斷橋瀑布下呼吸,與拉雅瀑布合影,最終到達北門的小七孔古橋,12公裡的奇異風光,移步換景,目不暇接,驚喜迭出,回味不已。
景區入口,山高路仄,天迥雲白。
上遊的臥龍潭瀑布,如長虹臥波,飛瀉而下。
翠谷瀑布群,溪流從陡峭的山崖上衝開繁茂的植被傾瀉而下,瑰麗壯觀。
水上森林長約600米,河谷裡叢生著茂密的喬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從河床的雜木林中穿湧而下。水上盤根錯節,枝間古藤纏繞。遊人手攀曳藤、足踏盤根,沿河穿行,踩瀑踐浪,有驚無險,趣味無窮。
響水河谷是一條在喀斯特地貌上流淌的、由明流和暗河交錯而成的河流。因為河水從高處流下來,經過層層巖石,形成了68級跌水瀑布,水聲隆隆,數裡之外部可以聽見響聲,所以得名&34;。
斷橋飛瀑,激流從一側山崖衝出,由於河谷中間斷開,澎湃的水流飛瀉在河流巖石上,激起層層水霧,氣勢磅礴。
響水河上長1.6公裡的狹窄山谷裡,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錯落著68級瀑布和跌水。層層疊疊的瀑布,淙淙譁譁傾瀉而下,或傾珠撒玉,推雪擁雲,或如匹練飄逸,似銀河瀉地,形態各異,氣象萬千。如此眾多而密集的瀑布、跌水,實屬全國罕見。
拉雅瀑布。瀑寬10米,落差30米,逼近仰視,但見瀑首懸藍天,旁綴白雲,幾疑天河自空而降。瀑勢如山倒,吼聲狀雷,頗為壯觀。瀑布騰空噴瀉,橫向墜落,同響水河縱向錯落的68級跌水瀑布構成一幅絕妙的立體交叉瀑布群景觀。
著名的小七孔古橋,景區因此而得名。這是一座小巧玲瓏的七孔古石橋,橋長25米,橋面寬4米,拱高4米,建於清道光15(1836)年,昔為溝通荔波至廣西的重要橋梁。橋由麻石條砌成,橋身爬滿藤蔓和蕨類;兩岸古木參天,波影千頃;橋下涵碧潭綠波蕩漾,遊魚成群。
【簡介】
羅永珩,網名風二中,別署浣花莊主,閩西客家人,現居廈門。好山水,耽遊冶,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