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獨」廢青們出來鬧事
什麼武器都能使出來
比如這種
這種
這種
這種
但是有一種武器出人意料
居然是……
……
在此前某次非法集會
一名戴著黑色口罩的年輕女子
在與防暴警察對峙時
竟高舉BNO護照
態度十分囂張
不知道是BNO護照的稀有程度使人膨脹
還是此時此刻證明自己是BNO護照持有者能有不壞金身?
「我雖是一弱女子,手無縛雞之力,沒有炸彈、摩託車和雨傘
但我有BNO護照一本!」
真令人哭笑不得
究竟什麼是BNO?
BNO護照其實是指屬於由英國政府發出的旅遊證件
英國首相詹森不久前公布,將向300萬名有資格申請BNO的香港人提供入籍途徑。英國將修改入境規則,準許符合申請BNO的香港人,在英國居住及工作的期限由半年延長至五年,五年後可以申請定居,再居住12個月後可申請入籍。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7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對英方此舉表示強烈譴責。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追問「英方行為被指違背備忘錄,該備忘錄指的是什麼」,趙立堅回答道:「20世紀80年代,中英雙方曾就相關問題互致備忘錄,英方在備忘錄中明確承諾不給予BNO旅行證件持有者在英居留權。中方強烈譴責英方給予持BNO護照港人更多居英權利,強調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一切後果由英方承擔!」
英方此舉明顯是蠱惑人心
但不少港人竟如獲至寶
而吃瓜群眾已一語道出「真相」
不少港人真以為英方會「罩著」他們,卻不知移民英國只能淪為「二等公民」,加上英國生活成本更高,且BNO持有人及其子女抵英後,也不能即時享受公共醫療及義務教育等福利,使費用百上加斤。
那麼讓我們來理一理這筆費用:
居住:面積300多平方米的住宅,價格平均40-50萬英鎊,折合400-500萬港元。三室的房屋每月租金2103英鎊,折合2萬港元,所以一年租金約24萬港元。
飲食:以倫敦為例,英國超市的新鮮食品,一公斤大米約14港元,一公斤馬鈴薯約11港元。按一人每月開支200英鎊計算,一家四口的一年膳食費用為9600英鎊,折合9萬港元。
交通:以倫敦地鐵為例,車費按區域計算,每程2.4英鎊,折合約23港元。按一家四口每日來回一次計算,每年交通費約7萬港元。
教育:按私立小學每學期學費平均6000英鎊,一年三個學期計算,兩名孩子每年學費約34萬港元。
醫療:由於前六年沒有醫療福利,必須購買移民保健費用(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IHS),每人一年625英鎊,折合約6200港元,一家四口每年約2.5萬港元。
以上開支
還未計算衣服及日用品等開支
要在英國等六年入籍
便要耗盡500萬港元!
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後,英國一些政客又按捺不住了,粗暴幹涉香港事務,擺出一副假惺惺的「救港」姿態,老調重彈炒作所謂的「護照問題」,實則是為自身利益謀劃,算盤打得比誰都精。
漫畫:凌興
月初英國政府提出將為持英國海外公民護照(BNO)的香港居民提供「訂製」的移民途徑,7月6日,該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BER)「美滋滋」地算了筆帳,稱倘若最終有100萬名香港人選擇移居英國,可為英國帶來高達400億英鎊(約350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效益。
智庫官網截圖
英國智庫這番「春秋大夢」,果真能夠實現嗎?
7月6日,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BER)發布分析報告,異想天開地指出,若政府提出的特殊移民途徑被採用,香港潛在勞動力的流入可帶來高生產力,以及其為移民而努力工作,將對英國的經濟產生重大刺激,增加英國的財富。
不過,顯然不是所有符合申請條件的人都會移居英國,該智庫假設潛在的移民總數在30萬-100萬人。據此,報告推算:若有30萬人移居英國,可為英國帶來120億英鎊的經濟刺激;倘若5年內有100萬人移居英國,將為英國帶來400億英鎊的經濟刺激。
報告還稱,這批移民者多是中年人和年輕人,他們目前的生產力水平可能略低於香港的平均值。2019年,香港平均經濟生產力為6.99萬英鎊(約61萬元人民幣)。
報告指出,香港移民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這些,這些移民人士可能有家屬,他們一旦完成學業,還會為英國經濟作出貢獻。
此外,CEBR智庫創始人道格拉斯·麥克威廉斯(Douglas McWilliams)表示,香港移民者離開舒適圈來到英國後,可能會更努力工作,激發創造力和提高生產力。另外他們還會為了便利和定居,把資產轉移到英國。
報告最後總結稱,香港移民對長期提振英國GDP的影響遠遠超過上述估計。鑑於此次疫情引發的經濟低迷,以及無協議脫歐帶來的短期影響,香港移民湧入或給英國經濟帶來一絲希望。
圖自港媒
曾居英的過來人搖頭慨嘆,在當地只能做低端勞工,捉襟見肘,最終悻然離開,回流香港。
屢屢打「護照牌」,英國這些政客真的是關心香港人麼?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當年,中英即將就香港問題進行談判,香港一些人出於對未來的擔憂,想移民英國。英國擔心會因此增加其本國的就業困難,便急急忙忙修改國籍法,規定「英國屬土公民」沒有在英國的居留權。隨後,英國以法令形式明確,香港回歸後,香港的「英國屬土公民護照」改為「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它不僅同樣沒有在英的居留權,還不能傳給下一代。以此而言,BNO護照,這個如今被英國一些政客拿出來,作為假裝關心香港人的東西,恰恰就是把香港人拒之門外的東西。如此反諷,也恰恰說明,英國政府從來就沒有真心實意替香港人考慮。
今年4月份,部分香港人滯留秘魯,在中國駐秘魯大使館的協調之下,香港特區政府派專機接這些港人回家。然而,秘魯政府要求,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人,需要英國大使館的同意才能登機離開。結果,英國大使館根本不樂意管持有BNO護照的8位香港人。
更別說,當時英國脫歐公投,一些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人,也想參加投票。結果,英國官方直接「打臉」,指出其並無投票權。
去年,有港人籤署聯名信,呼籲英國給予持BNO護照的人「全面英國居民身份」,英國政府明確表示拒絕。僅過一年,英國一些政客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改口要為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人提供更多居留權利。「變臉」比翻書還快,這樣的套路,也充分說明,英國這些政客不過是想把BNO護照政治化,想把持有這些護照的香港中國同胞作為政治籌碼。為香港人考慮是假,以此威脅中國才是真。
針對英國政府此次粗暴幹預香港事務的做法,我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7月2日回應稱,所有香港中國同胞,不論其是否持有「英國屬土公民護照」或者「英國國民(海外)護照」,都是中國公民。
我使館發言人還表示,若英方執意單方面改變有關做法,不僅違背自身立場和承諾,也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中方敦促英方客觀公正看待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問題,尊重中方立場和關切,不以任何方式幹涉香港事務。
關於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問題,中英雙方早有共識、互換了備忘錄,英方也明確承諾不給予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現在出爾反爾,嚴重違背自身承諾;拿中國公民要挾中國,嚴重違背國際道義;以此幹涉香港事務、幹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編 輯丨陳 葵、周藝涵
校 對丨趙 迪
校 審丨肖 健
值班編委丨徐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