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現在應該已經推出兩三期了。」剛忙完一輪坐下的範立還來不及多說兩句,又開始為新的會議通知奔走起來。
這樣的繁忙狀態,在示範區執委會政策法規組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下周,由執委會牽頭籌辦的「長三角創新工場」將正式啟動,作為探索一體化制度創新、改革舉措系統集成的平臺和載體,創新工場將開門「頭炮」的話題設定為「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圖說: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政策法規組。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我們這個創新工場還有個英文名,叫『workshop』。」政策法規組副組長禹瀟主要負責首期創新工場的籌備工作,說起創新工場的「靈感」來源,她笑著指著邊上正在和組員探討工作的組長樓戩說:「之前去嘉善做調研的時候,聽嘉善縣政府辦負責人員介紹了他們在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上的經驗和做法,我們姚博士現場提了幾個問題,他們對答如流,非常精彩。回來路上,我們組長的靈感就來了。」
這個「靈感」,讓在場的人都為之興奮。「我記得很清楚,那天回到辦公室已經很晚了,食堂沒吃的,我們組去朱家角聚了個餐,這還是我們組裡第一次聚餐呢。吃飯的時候,大家又進行了激烈的討論,達成了共識。姚博,你還記得那天你問了什麼問題嗎?」同樣忙碌的姚家儒突然被禹瀟問到,轉了轉工作椅的角度,認真地回想起來。
「我記得,他們說『最多跑一次』是刀口向內的改革,法律法規限制、部門數據連通、全科受理人員配置是三大難題,我就問他們這些問題是怎麼解決的。還有就是政務服務異地辦理的必要性。」就在姚家儒和嘉善工作人員的精彩問答間,樓戩看到了創新工場最初的模樣。
推動一體化制度創新是執委會的首要職責,如何搭建跨區域發展的「橋梁」,發揮協調作用?「業界共治」這個詞多次被提到,而創新工場正是執委會基於國家戰略的站位,給示範區「兩省一市三級八方」搭起的集展示、分享、深入探討,從而促進改革措施落地的平臺。作為一個長效機制,議題設置、展示分享、參與人群的範圍,將從示範區輻射長三角,甚至全國。
圖說:示範區執委會。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省一級部門對一網通辦工作高度重視,長三角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示範區理當要做先手棋和突破口,打造區域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旗艦店』。」說到首期議題設定時,禹瀟說,創新工場將在各地優勢經驗分享展示的基礎上,匯集各方智慧,並通過《改革備忘錄》,把示範區互相借鑑、互相融合、複製推廣的經驗做法固化下來,促進各地改革的推進,「首期一網通辦這個議題,老百姓感受度還是很高的。」
協調完手頭的事,樓戩終於坐定,說起了這個「靈光一閃」最終落地的項目。他說,雖然第一期還沒跟大家見面,但後面幾期的議題已經開始籌備。「我們目前確定了大數據、交通一體化、生態與環境協調發展等幾個話題,不論是顯示度還是市民的獲得感都很高,希望可以形成共識,凝聚合力,推動示範區改革形成你追我趕的格局。我們爭取一個月推出一到兩期,以後大家會經常見面啦。」
一轉頭,大家又開始了各自的忙碌。看著他們奔忙的身影,不禁讓人開始對這個長三角「workshop」會「work out」些什麼,充滿期待。那就祝開張大吉,我們下周見!
新民晚報記者 毛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