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遭多位名人起訴對加密貨幣欺詐不作為,蘋果聯合創始人和...

2020-12-21 火星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巴比特

原文標題:YouTube遭多位名人起訴對加密貨幣欺詐不作為,蘋果聯合創始人和比爾·蓋茨均為受害者

據周三的一份文件顯示,蘋果(Apple)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以及其他17位個人正在起訴YouTube和谷歌(Google),因為他們沒能在平臺上監測到比特幣「空投」騙局。

起訴書稱,「數千萬美元的加密貨幣在這場騙局中丟失了」,這一切本可以由YouTube阻止。

空投騙局在這個視頻分享平臺上已經運行數月,他們人要求獲得賠償,代表他們的是Cotchett, Pitre & McCarthy,一家位於加州的律所。

沃茲尼亞克表示,他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比爾·蓋茨(Bill Gates)等其他科技企業家的照片被用於YouTube上的比特幣空投騙局。具體的形式就是在直播中插入欺詐性的信息,誘使觀眾發送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並承諾高回報。毋庸置疑,受害者沒有收到任何錢。

(騙局示例)

原告方表示,他們曾多次向YouTube和谷歌舉報該類騙局,但沒有得到回應。他們指控這兩家公司在故意為詐騙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廣告的情況下,積極宣傳並從誹謗中獲利。 沃茲尼亞克說:

「如果YouTube能夠儘早採取行動阻止其影響範圍,我們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與谷歌一樣,YouTube似乎也依賴於算法,而且在這些犯罪案件中,違法者不需要付出特別的努力,就能快速使用定製軟體。」

他補充說,此類騙局已經並將繼續對他和其他原告造成名譽損失。

YouTube為什麼不能學學Twitter?

沃茲尼亞克的一位代表律師喬·科切特(Joe Cotchett)似乎稱讚了Twitter,因為其在上周的比特幣騙局中迅速採取了行動,停用了相關的帳號:

「當130位名人的Twitter帳號被大規模攻擊之後,他們很快在一天內停止了這場比特幣騙局。」

但他抨擊了YouTube在這方面的無能: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YouTube在知情的情況下讓比特幣騙局持續了數月,對其進行宣傳,並通過銷售有針對性的廣告獲利。」

該律師事務所的另一位合伙人布萊恩·丹尼茨(Brian Danitz)說,這種騙局規模龐大,影響了所有地區的用戶。 「YouTube上的比特幣空投騙局規模龐大,而且仍在繼續。提起訴訟的欺詐受害者來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馬來西亞、中國以及整個歐洲。」

Whale Alert本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欺詐者在2020年前6個月賺了2400萬美元,其中一個YouTube廣告一天就賺了13萬美元。 Whale Alert還提到,許多騙局仍在繼續。在過去的24小時裡,其報導稱,有人騙走了1.9個比特幣。這一切什麼時候才會結束?

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Ripple CEO身上……

Ripple公司及其執行長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於今年4月起訴了YouTube,聲稱這家谷歌旗下的平臺未能阻止欺詐者將其照片用於欺詐空投。當時,該公司聲稱:

「由於YouTube蓄意且未能說明其中的原因,沒有解決其平臺上普遍存在的損害性欺詐行為,Ripple和加林豪斯先生的公眾形象、品牌和聲譽受到了並將繼續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害。」

對此,YouTube已經請求美國聯邦法院駁回Ripple對其提起的訴訟。 YouTube在4月份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將嚴肅對待濫用我們平臺的行為,並在發現欺詐或造假等違反我們政策的行為時迅速採取行動。」

7月20日,YouTube以駁回其申請作為回應。根據公共記錄,YouTube反對Ripple公司主張的核心論點是,它對其網站上的內容不承擔責任,而且一旦被告知惡意內容,它歷來會採取行動刪除這些內容。YouTube援引了美國《通信規範法》(CDA)第230條,該條款有效地為網站提供了一個針對其平臺上發布內容的責任保護罩。

「原告起訴YouTube未能採取足夠措施防止第三方欺詐者劫持多個YouTube用戶帳戶,並通過被盜帳戶實施加密貨幣騙局。YouTube並沒有策劃或參與這一騙局,在被劫持的帳戶發布了欺詐內容後,YouTube刪除了這些內容。原告的州法律索賠因CDA第230節失效,並且他們的所有索賠都是失敗的。」

「原告承認YouTube的社區準則禁止類似的欺詐和欺騙行為。起訴書明確指出,當原告(或其代理人)標記出詐騙內容,或被劫持的帳戶進行詐騙時,YouTube會不斷刪除這些內容。但原告認為,YouTube在部分情況下沒有對原告的投訴做出足夠快的回應,YouTube應該主動承擔責任,找到並刪除原告沒有特別提交給YouTube的詐騙內容。」

據法庭聽審人員透露,有關該訴訟的動議聽證會將於8月27日舉行。 由此可見,YouTube的態度比較強硬,可能不會對此作出任何賠償方案。對於加密貨幣用戶來說,還是要擦亮眼睛,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相關焦點

  • 萬事達卡、Visa等「退群」 Facebook加密貨幣聯盟再遭打擊
    (財經天下)萬事達卡、Visa等「退群」 Facebook加密貨幣聯盟再遭打擊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電 (夏賓)繼PayPal退出Facebook的加密貨幣Libra協會後,這一加密貨幣聯盟再遭打擊:北京時間12日,
  • 菲律賓參議員:有必要對加密貨幣欺詐嚴懲
    就在本月初,有報導稱一對夫婦Arnel和Leonardy Ordonio因為欺詐了幾十人而被捕,而他們就是假借其公司NewG組織了加密貨幣旁氏騙局,並且承諾投資人在十五天內便可獲得大量回報。鑑於此,萊拉•德•利馬目前正在敦促國會加快審議法案通過,旨在對加密貨幣行業中的犯罪行為實施更加嚴格的處罰措施。據悉,本次提交的第1694號菲律賓參議院草案對加密貨幣非法活動的打擊力度很大。
  • 各國加密貨幣稅法一覽
    加密貨幣正越來越多地被世界各地的人們用作支付工具和投資機會。有錢的地方就有稅收。 儘管稅收規定在大多數國家並不存在或相當模糊,但稅務機構已經開始醒悟。 許多國家已經提出了關於加密貨幣的稅收政策,一些國家使加密貨幣完全免稅,另一些國家則向加密貨幣徵稅,就如股票和其他財產一樣。
  • FCA:投資欺詐猖獗 外匯和加密貨幣投資者損失慘重
    外匯天眼APP訊: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主席查爾斯.蘭德爾(Charles Randell)在劍橋經濟犯罪研討會上表示,金融犯罪,特別是針對個人的欺詐,已十分猖獗。「最具破壞性的金融犯罪之一是投資欺詐,人們被騙取了他們的積蓄,」Randell稱。毫無疑問,金融業內的欺詐行為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威脅。全球監管機構幾乎每天都在警告可疑的詐騙和未經授權的實體。
  • 來自各界的12位知名人士,緣何進入加密貨幣領域支持比特幣、以太坊...
    鑑於金融科技能提供的所有好處,越來越多的名人開始以投資者和品牌大使的身份進軍區塊鏈。精通技術是新的性感點,如果您認為非技術人員不懂數字科學,請觀看瑪格特·羅比(Margot Robbie)在《大空頭》電影中洗著泡泡浴、喝著香檳給大家解釋金融術語的片段。聰明名人的這一趨勢會被證明越演越烈嗎?
  • 將加密貨幣作為官方貨幣,委內瑞拉會「成功」還是「成仁」?
    ,該貨幣政策也成為世界上將加密貨幣作為官方貨幣的首例。   今年1月,馬杜羅籤署了石油幣Petro的白皮書,隨後石油幣在6月左右上線,僅僅歷時不到三月,石油幣就已經成為委內瑞拉的官方貨幣。   期間,市場對石油幣的質疑之聲從未中斷過。美國彼得森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認為,委內瑞拉政府正在愚弄民眾,因為政府自身都不理解加密貨幣的基本知識。
  • 除去起訴BitMEX外,美國CFTC今年仍創下加密貨幣訴訟新紀錄
    文:KOLLEN POST 編譯:Zion 責編:Rose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在加密貨幣執法方面收穫頗豐。
  • 電子貨幣是什麼,與加密貨幣有何區別
    加密貨幣是什麼? 加密貨幣是多種數字貨幣。 加密貨幣是用來交換的一種資產。它被認為是可靠的,因為它基於密碼學。 密碼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通信和如何使它們安全。它創建並分析了算法和協議,因此在第三方的對話中沒有信息被更改或中斷。密碼學是大量不同學科的混合體,數學是最基本的。它把嚴重程度和可靠性與算法和協議連接起來。
  • 幣安協助烏克蘭警方破獲4200萬美元加密資產欺詐案
    幣安協助烏克蘭警方破獲4200萬美元加密資產欺詐案 根據Cointelegraph8 月 18 日報導,幣安近期協助烏克蘭警方破獲一起涉案金額超過 4200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欺詐案,涉及勒索軟體
  • 各國加密貨幣稅法一覽
    加密貨幣正越來越多地被世界各地的人們用作支付工具和投資機會。有錢的地方就有稅收。 儘管稅收規定在大多數國家並不存在或相當模糊,但稅務機構已經開始醒悟。 許多國家已經提出了關於加密貨幣的稅收政策,一些國家使加密貨幣完全免稅,另一些國家則向加密貨幣徵稅,就如股票和其他財產一樣。
  • FCA:投資欺詐猖獗 外匯和加密貨幣投資者損失慘重
    外匯天眼APP訊: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主席查爾斯.蘭德爾(Charles Randell)在劍橋經濟犯罪研討會上表示,金融犯罪,特別是針對個人的欺詐,已十分猖獗。「最具破壞性的金融犯罪之一是投資欺詐,人們被騙取了他們的積蓄,」Randell稱。毫無疑問,金融業內的欺詐行為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真正的威脅。全球監管機構幾乎每天都在警告可疑的詐騙和未經授權的實體。
  • 深度學習ICO詐騙鑑別系統:你的加密貨幣有價值嗎?
    隨著區塊鏈的熱潮,加密數字貨幣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注意。然而,面對層出不窮的新「幣種」,我們很難判斷其投資價值,甚至會面臨很大的欺詐風險。近日,香儂科技創始人、史丹福大學博士李紀為聯合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史丹福大學共同提出了一種基於深度學習的加密數字貨幣 ICO 詐騙鑑別系統 IcoRating,試圖幫助解決這一問題。這種新方法評估了市面上絕大部分加密貨幣的生命周期、價值變化與其 ICO 信息(包括白皮書、github 庫、創始人信息)之間的關聯,去預測並實現了很高的準確率。
  • 繼炒幣則犯法後,越南監管機構再次嚴令禁止機構基金遠離加密貨幣
    證券監管機構要求公司遵守反洗錢規則越南國家證券委員會(SSC)要求相關公司和基金不從事與加密貨幣相關的任何活動4月,越南國家銀行(SBV)禁止商業銀行,支付服務提供商和中介機構進行涉及加密貨幣的交易。中央銀行還發出警告,稱此類活動可能會增加洗錢,恐怖主義融資,貿易欺詐和逃稅的風險。越南監管機構告訴公司和基金遠離加密貨幣,SBV宣布加密貨幣不代表亞洲國家的「合法支付手段」。
  • 加密貨幣遭嚴打 美國證監會連續兩場起訴 比特幣和以太幣是「中國...
    2017年底至2018年初,該公司向200多名投資者出售了1.45億枚SHIP代幣。早期的一份項目白皮書解釋說,收益將為研究、開發、營銷、法律——基本上是所有業務提供動力。這一舉動一開始就引起了美國證券監管機構的憤怒。ICO結束後不久,南卡羅來納州證券監管機構下令ShipChain停止運營。該公司聲稱,SHIP未註冊擔保違反了州法律。但是ShipChain反擊了。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聯合推出「準加密貨幣」
    英國《金融時報》4月12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聯合推出了一條私鏈和一種所謂的「準加密貨幣」。根據該報導消息,這枚名為「學習幣」的加密貨幣只有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內部才能獲得。
  • 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所遭調查!加密貨幣全線重挫 印度還在「火」上...
    CNBC的報導中稱,Tether是一種以1:1的比例與美元掛鈎的加密貨幣,因其能提供一個穩定的價值,也被稱為「穩定幣」。Tether也通常被用作政府支持的加密貨幣的替代品。加密貨幣業內網站CoinDesk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4小時內,Tether的價格下跌了1%,全球流通市值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下跌了4%,另外兩種加密貨幣以太和瑞波也分別下跌了6%和3%。
  • 蘋果聯合創始人稱已清倉比特幣:買入價 700 美元 / 枚
    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透露,厭倦了人們炒作比特幣價格,並已經賣掉了手上的所有比特幣。▲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Steve Wozniak沃茲尼亞克去年夏天透露,當一枚硬幣以700美元的價格出售時,他買進了加密貨幣,並稱:「我想試驗它」。
  • 庫克:蘋果無意推出加密貨幣 貨幣應由國家掌握
    網易科技訊10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
  • 推特遭大規模黑客入侵,多位名人政要推特被黑;D站創始人被批捕...
    ,多位名人政要推特被黑 CNN當地時間15日報導,推特遭大規模黑客入侵,多位名人政要和官方帳號受影響。另有知情人士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也在與嗶哩嗶哩就測試進行磋商。(彭博) 律師二度起訴愛奇藝,不認可愛奇藝調取個人信息和數據 36氪獲悉,此前因超前點播而起訴愛奇藝的律師吳聲威15日在微博發文《二戰愛奇藝,談談我的初心和使命》,表示15日已向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遞交了立案材料,將再次起訴愛奇藝。吳聲威表示,和愛奇藝之間的糾葛有了續集也是意料之外。
  • 韓媒:韓國加密貨幣犯罪升溫 兩年經濟損失約23億美元
    據韓聯社7月21日報導,根據韓國法務部的數據顯示,從2017年7月到2019年6月,涉及加密貨幣的詐騙活動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69萬億韓元。韓國法務部稱,有132名與加密貨幣有關的犯罪分子和詐騙犯遭起訴並被關押,另有288人受到起訴,但沒有被關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