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海拔四千米高原上的巖羊

2020-09-04 荷塘月色影像專欄

去稻城亞丁,在亞丁景區央邁勇雪峰腳下,遇到一群羊,問藏民什麼羊,答巖羊。

巖羊,或三五隻或成群,穿越在雪峰腳下灌木叢間,尋找食物。初秋的亞丁,秋色還不是太濃,綠鬱蔥蔥的草、樹上的葉子都是巖羊的美食。在海拔4000多米的亞丁,遠處的雪山、覓食的巖羊,構成一幅原生態的美好畫面。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巖羊又叫崖羊、盤羊。形態介於野山羊與野綿羊之間,外貌也兼有這兩類羊的一些特徵。分布於我國青藏高原、 四川西部、雲南北部、內蒙古西部、甘肅、寧夏北部、新疆南部、陝西等地。列入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巖羊棲息在海拔3500—6000米之間的高原地區,有較強的耐寒性,因為這些區域自然條件太過惡劣,生存競爭的壓力也會比較小,也能最大限度地躲避獵食者以及人類的騷擾。

巖羊以青草和各種灌叢枝葉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們還常到固定的地點飲水,但到寒冷季節也可舔食冰雪,無固定獸徑和棲息場所。它們在懸崖峭壁只要有一腳之稜,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達2、3米,若從高處向下更能縱身一躍10多米而不致摔傷。

巖羊的體型很像綿羊,不過它的角不盤旋,而近似山羊,但雄獸的下頜又沒有鬍鬚,也沒有羶味。它的體型中等,體長120—140釐米,尾長13—20釐米,肩高70—90釐米,體重為60—75千克。頭部長而狹,耳朵短小。通身均為青灰色,吻部和顏面部為灰白色與黑色相混,胸部為黑褐色,向下延伸到前肢的前面,轉為明顯的黑紋,直達蹄部。腹部和四肢的內側則呈白色或黃白色。體側的下緣從腋下開始,經腰部、鼠鼷部,一直到後肢的前面蹄子上邊,有一條明顯的黑紋。臀部和尾巴的底部為白色,尾巴背面末端的三分之二為黑色。冬季體毛比夏季長而色淡。雄獸的四肢前緣有黑紋,而雌獸則沒有。

雄獸和雌獸都有角,雌獸的角很短,僅有13釐米左右,基部扁,角形直,往上逐漸變得尖細,橫切面幾乎為圓形。雄羊角粗大似牛角,長度約為60釐米左右,先向上,再向兩側分開外展,然後在一半處稍向後彎,橫切面為圓形或鈍三角形,但也因為特別粗大,顯得十分雄偉。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圖文原創/荷塘月色

相關焦點

  • 探訪西藏日喀則學校:海拔四千米高原上書聲琅琅
    【同期】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班覺倫布村村民 巴桑  我上過小學,上到小學三年級。  【同期】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班覺倫布村村民 拉巴次仁  我上過小學,上到五年級。  【解說】巴桑和拉巴次仁的父輩們從未接受過教育。後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兩位老人學習了小學文化。能上學,讓老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 紅原屬於川西高原大草原,海拔三四千米,緊連九寨溝黃龍寺
    走進紅原,紅原大草原國家公園風景區位於四川省阿壩州中部,緊連九寨溝、黃龍寺,距省府成都450公裡,因紅軍長徵走過的大草原而聞名,是世界上最秀美的溼地大草原,犛牛之鄉,花的世界,綠色的海洋,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就是紅原的真實寫照。
  • 行走在海拔4000米高原上
    草茂牛肥,水系發達,涓涓細流、小河流淌、湍急的江水,或直或曲,堪稱「高原水鄉」和牛羊牲畜的天然「大糧倉」。車過治多縣進瑪多境內,一座高聳入雲的紀念碑矗立廣場中央處,碑下一塊天然巨石上刻有「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
  • 為什麼世界上有些「平原」的海拔,比一些「高原」的海拔還要高?
    不過,當你站在一個廣闊平坦的平原和一個廣闊平坦的高原上,實際上是不容易區分的,你的感受可能是差不多的。比如以我國為例,我國主要的平原有三大平原,分別是總面積約為35萬平方千米的東北平原,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總面積約為30萬平方千米的華北平原,平均海拔約不足50米;總面積約為20萬平方千米的長江中下遊平原,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我國的三大平原都十分符合地表平坦開闊,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基本要求,但是,你知道嗎?世界上還有一些「平原」的海拔比一些「高原」的海拔還要高?
  • 海拔近四千米高原上的漂流啥感覺?看這8支隊伍雅礱江支流裡漂流追逐
    不過,這些漂流大多在平原河道上,鮮有在高原上進行的,那麼,在將近四千米的高原河道上漂流是怎麼樣的感覺?↑單人槳板繞標追逐賽在海拔3900米的理塘縣高原河道裡,乘著小艇,順流而下,卵石河床,原生原態,牛羊遍地,時而疾馳,時而輕緩,肆意東西,天高水長,陽光普照,四面青山環繞,漂流其間,迎面而來的是一種期待——期待刺激!期待驚險!期待與自然的搏鬥!期待"有驚無險"後的輕鬆!
  • 行走在海拔4000米高原上——三江源國家公園見聞
    共玉高速穿過巴塘草原。車過治多縣進瑪多境內,一座高聳入雲的紀念碑矗立廣場中央處,碑下一塊天然巨石上刻有「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中午飯後,匆匆「過客」的我們繼續「享受」上下顛簸、凍土草地和穿行千山萬壑間帶來的高原反應。這條路上系好安全帶是非常必要的,原因是犛牛、羊群攔路「截道」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
  • 海拔那麼高的高原和高山上的湖泊是怎麼來的?
    平原上分布著許多湖泊,在一些高原、高山上也有許多湖泊。青藏高原是我國最高最大的高原,在海拔四五千米的群山起伏的高原上,有上千個湖泊星羅棋布期間,據統計湖泊面積有30974平方公裡,大約有我國湖泊總面積的37.2%,是我國湖泊分布最稠密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
  • 賀蘭山裡有個巖羊司令
    冬日的賀蘭山,披著黃褐色的外衣,一道道山梁縱橫交錯,山頭隨風快速移動的雲朵和山間淡藍色的薄霧似乎是生命的脈絡在跳動,遠處山頂上的皚皚白雪,為賀蘭山增添了獨特的神韻,這裡山巖裸露、峭壁嶙峋,適合巖羊攀爬跳躍。
  • 被解救的18隻巖羊安全回歸林區
    本報訊(記者 寧亞琴)近日,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森林公安局在一處林區放歸了之前解救的18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巖羊,如今這批身體狀況良好的巖羊在林區自由的奔跑。據了解,這18隻巖羊是同德森林公安在取締一家非法養殖野生動物場所時查獲的,收繳後檢查發現18隻巖羊身體狀況較好,具備在野外生存能力,達到了放生標準,隨後同德森林公安根據巖羊的生活習性及棲息地,反覆斟酌放歸地點,最終選擇在同德縣一處林區將其放生。
  • 三江源國家公園見聞 行走在海拔4000米高原上
    ① 每一片垃圾都得到回收從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啟程,汽車經過巴塘大草原,便開始了蜿蜒起伏的爬山過程,這裡是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峽谷地帶。車盤旋至山頂似有摸天觸雲之感,俯瞰谷底,草甸沼澤相伴。草茂牛肥,水系發達,涓涓細流、小河流淌、湍急的江水,或直或曲,堪稱「高原水鄉」和牛羊牲畜的天然「大糧倉」。
  • 三江源國家公園見聞 行走在海拔4000米高原上
    9月,一場場雨帶我們走進了高原秋的深處。① 每一片垃圾都得到回收從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啟程,汽車經過巴塘大草原,便開始了蜿蜒起伏的爬山過程,這裡是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峽谷地帶。車盤旋至山頂似有摸天觸雲之感,俯瞰谷底,草甸沼澤相伴。
  • 青海本土攝影師李愛民作品《巖羊》獲國際金獎
    新華網西寧3月30日電(汪曉青)近日,記者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宣傳部獲悉,在2017年第11屆馬其頓庫馬諾沃國際攝影展活動中,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攝影師李愛民在龍羊峽谷拍攝的作品《巖羊》榮獲自然組FIAP金牌獎,這也是海南州本土攝影師近年來獲得的最高級別獎項。
  • 青藏高原湖區:地球上海拔最高、數量最多和面積最大的內陸湖區
    根據湖泊中湖水的鹹淡形狀,我們又可以把湖泊分為淡水湖和鹹水湖兩大類,當然世界上還有存在湖泊水一半鹹一半淡的湖泊。我國的青藏高原湖區我國是一個湖泊數量眾多的國家,面積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數量超過2800多個,總面積約為8萬平方千米。
  • 西藏:不怕人的巖羊
    一隻巖羊在西藏山南市洛扎縣色鄉海拔4000米左右的盤山路邊,悠閒地吃著野果青草(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在西藏山南市洛扎縣色鄉海拔4000米左右的盤山路上,一群巖羊悠閒地吃著野果青草,完全不介意來往的車輛、行人和近在咫尺的鏡頭。 巖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來,隨著西藏生態保護力度加大,巖羊數量不斷增加。
  • 高原精靈 來自雪域之上的神奇動物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這裡雖然氣候嚴寒冷酷,空氣稀薄,但卻是生命的樂園。
  • 攝影家在青海拍攝到雪豹捕食巖羊珍貴畫面
    央廣網發 馮剛 攝今年10月份,馮剛初次到青海,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他和朋友每天駕車起早貪黑拍攝各種野生動物。他說:「雪豹是我夢寐已久的拍攝對象,但是在我23年野生動物攝影生涯中從未見過野外的雪豹,這次能拍到雪豹太令人激動了。青海此行雖然辛苦,但收穫不小。」
  • 青海祁連近千隻巖羊現身 雪後覓食萌態十足
    近日,位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連縣一場降雪後,四、五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巖羊在山區內自由覓食,總數多達千隻。巖羊,常年生活在海拔2100至6300米的高山裸巖地帶,耐寒性較強,具有極高的攀巖技術,可以在絕壁、高山峭壁上自跳躍,被稱為「巖壁上的精靈」。(新華網發蘇金元攝)
  • 同德森林公安查獲18隻巖羊 收繳後放生
    3月23日上午,同德縣森林公安局在居布林區放歸了18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巖羊。 據了解,18隻巖羊是同德森林公安在取締一家非法養殖野生動物場所時查獲,收繳後檢查發現18隻巖羊身體狀況較好,具備在野外生存能力,達到了放生標準,隨後同德森林公安根據巖羊的生活習性及棲息地
  • 西藏拉薩:思金拉措周邊,夏日高原「萌物」出沒!
    2020年5月29日,西藏拉薩,夏日時節,思金拉措周邊,各類高原動物出沒。思金拉措,當地群眾稱為"財主百龍之王"居住的神湖。位於墨竹工卡縣日多鄉東南、山南地區桑日縣增期鄉以北,距川藏公路(318國道)約6公裡,距墨竹工卡縣城66公裡,距拉薩市區124公裡。
  • 高原上有座拉雞兒山
    拉雞山是貴德縣與湟中縣(現西寧市湟中區)的界山,由西向東蜿蜒,最高峰海拔4524米,北坡險峻,山巖多有裸露,除夏季外,山坡常常被白雪覆蓋,山尖尖戴起白帽子。南坡平緩,宜牧草生長,是海南地區著名的高山牧場,此處最醒目的一處自然景觀,當屬格薩爾的「拴馬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