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引導教師關注課程資源的開發,關注遊戲資源與幼兒發展的關係,關注生活中廢舊物品和自然物的利用,調動幼兒教師研發區域遊戲材料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進一步推進《指南》和幼兒園課程遊戲化的實踐,近階段,無錫金橋實驗幼兒園開展了主題名為「變廢為寶——幼兒園區角遊戲資源設計展示活動」的園本教研。
該園業務副園長程倩就「遊戲環境的創設與《指南》中目標的實現」為主題,和全體教師分享了區域材料的投放方式與幼兒行為的關係。隨後,教師們在研討中釐清了區域材料投放的開放性與封閉性,解讀材料結構化與目標的關係等,也進一步明晰了遊戲與學習的關係。
此次活動共收到了50多個的區域遊戲設計作品,遊戲材料資源庫中涵蓋了各年齡段包括語言區、科學區、益智區、美工區、角色區、表演區、建構區等。教師們遵循《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廢舊物品和自然材料,設計的區域遊戲材料體現了牢固性、原創性、開放性、層次性、操作性、變通性、安全性。通過小組觀摩教師分享設計思路、發展指向、遊戲玩法等,在研討中教師發表自己的觀點以及對遊戲材料調整建議。
最終,幼兒園選送了張蔚、毛曉燕、季冬妮三位老師合力設計並製作的「病毒大作戰」紙盒系列遊戲材料,參加了梁溪區第十屆「變廢為寶—嗨翻運動場創意大賽」,在梁溪區60多所幼兒園中脫穎而出,榮獲梁溪區第十屆「變廢為寶—嗨翻運動場創意大賽」一等獎。據了解,該系列體育遊戲材料不僅關注身邊的廢舊紙盒、紙箱、紙板,還巧妙結合這次疫情出現的冠狀病毒作為遊戲情景元素,從立足兒童體能發展的需求出發,極富童趣和創造性,因此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本次活動關注幼兒園區角遊戲材料的研發,聚焦兒童的發展,幫助教師進一步認識幼兒遊戲的重要性和遊戲精神的深刻內涵,通過材料的特性發掘、結構呈現、變化演繹等滿足幼兒的遊戲意趣,展現豐富適宜的體驗路徑和學習機會,進而促進了幼兒經驗的生成與能力的提升。
無錫市文史編纂中心主任
無錫民營經濟年鑑總編輯
王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