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肩擔道義 網絡共傳情
石家莊市譽興小學 高紅梅
新春,希望的代名詞。在這個充滿綠色的時節,我們本該相聚在溫馨優雅的教室一起快樂學習,本該放飛心情,去呼吸新鮮泥土的氣息,去撫摸春花仙子的溫柔,去親吻萬物復甦的生靈。
但是新冠疫情的突然來襲,打破了一切美好和寧靜。社會各界的逆行者在戰疫情的阻擊戰中盡顯擔當。作為教育系統的一線教師,積極響應黨中央「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抗疫工作,「隔屏不隔愛」,在一網連心的隔空教學中,用創新和智慧扛起教育使命,用溫情和大愛詮釋師者道義。
一.縱隔千裡,一網牽掛無助娃
疫情肆虐,班主任老師每天最要緊的任務就是第一時間填報各種表格。
我班有一個福建籍的女孩兒,寒假放假前,她媽媽說要轉回老家上學,開學就不來了。由於她的學籍沒有轉走,疫情期間,還需要家長每天填各種報表。疫情初期,上級發的各種表格又不斷改進、完善和增加,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孩子所在的福建老家是偏遠農村,信號不佳,耽誤班級上報任務和學校匯總報告。孩子所在的小組總是因為她耽誤匯報工作。於是,我每天一大早親自、多次打電話提醒家長,耐心地給她解釋上級的規定,時局的嚴重性和報表的重要性,規勸她要以大局為重,並一次次錄視頻、發語音教家長如何快速準確填表和及時報表。
除了每天準時的多種報表,班主任還要提前在家進行備課辦公。沒有教科書和教師用書,就利用各種教育平臺搜索電子課本,觀看各地的教材培訓直播活動進行教研學習,視頻會議進行集體備課......真可謂「十八般武藝齊上陣」。
在開通網絡直播課學習之時,我總不見這個女孩兒上線,也看不到她提交作業。好不容易聯繫上家長,說:「我們開學不去河北上學了。這裡信號不好,我也不會輔導,她就先不學了。」
我在心裡反覆思量,總不是滋味兒,總有一份牽掛在心頭。如果我們這邊不管她,老家那邊還沒接收她,這孩子不是兩邊都耽誤了嗎?白衣戰士不會因為患者拒絕治療而放棄,快遞小哥不會因為封城而拒絕配送,社區工作人員不會因為居民不解而放任自由......因為那是一份職業的堅守,更是一份真情的傳遞。「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千裡隔不斷你我師生的緣!
我真誠耐心地多次說服家長,跟我好好配合,我想辦法保證孩子在入學前的學習不耽誤。接下來的網絡教學,我多了一份任務,那就是除了白天給其他學生直播後,晚上七點把白天學習的內容儘量拍成圖片發給她家長,我根據每一張圖片內容進行相應的語音講解和提問,讓孩子一部手機看圖片,一部手機進行聆聽和語音互動,檢查課前預習,指導課文朗讀,啟發思考理解,評價作業修改......
就這樣,用簡單而繁瑣的教學方式我堅持著、重複著。一天,我突然收到了女孩兒媽媽的聊天視頻:「老師好,孩子要跟您說話。」我感到很驚訝,怎麼那裡的信號好了,能視頻了?仔細一看,我看到視頻裡面有一座山林。我不解地問:「你們這是在什麼地方?」孩子高興地說:「老師,這是我們旁邊村子的山上,聽說這裡信號好點,能視頻,就讓媽媽帶我來了,我想見見您,謝謝您老師......」
網絡,不再是冰冷,而是火熱,它維繫著學生的惦念,更丈量著師者的道義。
二.放眼社會,感恩力量助成長
記得西南聯大校長蔣夢麟說過:「強國之道,不在強兵,而在強民。強民之道,惟在養成健全之個人,創造進化的社會。」教師平時對學生語重心長的說教,不如在真實的生活閱歷中引領其思考,從而懂得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什麼叫義無反顧,什麼叫逆流而上,……學會感恩社會,珍惜當下,勤勉學習,做「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承人。
感恩,有多久被浮躁和麻木所疏遠和遮蓋,這次不曾預兆的衝擊,震撼著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同時也是不可錯失的感恩教育契機。我及時開展網絡心理健康課,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變危為機,淨化思想,凝聚感恩的力量,催進心理情感的健全。
我利用校本功能,給學生發布課前任務,關注時事新聞,利用網絡資源搜集社會各界逆行者的感人事件,尤其搜集自己身邊的榜樣和感動人物事件,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
在「敞開心扉」的分組活動直播中,我採用多種形式展現學生的所想所思。如,學生傳送鍾南山爺爺逆行武漢的素描作品,並解讀創作意圖,聆聽稚嫩的童聲對「國寶老人」發自內心的敬重;利用連麥,學生滿含熱淚地講述「白衣媽媽去打怪獸的天使故事」,瞬間蕩滌著聽者的心靈;播放網約司機愛心車隊志願接送醫護人員的段段視頻,白衣戰士的一個空中擁抱,隔屏都能聽到學生感動的哭泣聲......
而在這次心理健康課活動中,我被感動最深的是小宋的改變。小宋頭腦靈活,酷愛讀書但是缺乏踏實,學習主動性不夠,尤其作業偷工減料,平時沒少讓父母操心。
抗擊疫情中,我了解到小宋的爸爸媽媽在不同的社區一線奮戰晝夜,更無暇顧及老人和兩個兒子,尤其小宋的學習狀態很讓父母擔憂。我跟小宋媽媽溝通,把她執勤檢查工作的照片發過來,並錄一段視頻給小宋。在分享活動的最後環節,我先播放一組小宋父母抗疫工作的照片,讓大家猜猜這兩位身邊的逆行英雄是誰?抓住學生的好奇時刻,再播放小宋媽媽的隔空視頻:「親愛的兒子,這段時間爸爸媽媽不能照顧爺爺奶奶、你和弟弟了。因為爸爸媽媽都在社區一線工作。疫情當前,需要我們每天加班,在小區門口站崗,測體溫,勸返,爬樓挨家挨戶摸排調查,還要進行逐戶登記。也怕帶給你們危險,所以爸爸媽媽這段時間就不回家住了。你要聽爺爺奶奶的話,像男子漢一樣照顧好爺爺奶奶和弟弟,爸爸媽媽相信你可以的。媽媽也不在你身邊監督輔導你的功課了,自己按時上好網課,做好作業認真檢查,不會的主動問同學和老師,他們會幫助你的。爸爸媽媽愛你們,想你們......」最後媽媽的一個隔空擁抱,讓我都不忍淚目,相信小宋的內心一定是波濤洶湧的。
之後的在線學習中,小宋總是積極互動,作業提交最早、質量進步最大。在每周的勞動技能任務上傳中,周周都有新技法的完整視頻展示。在學校推送的「我們身邊的逆行英雄」的公眾號中,小宋父母的抗疫事跡赫然其上。我及時發送到班級群,學生和家長的點讚瞬間爆滿,紛紛轉發。小宋媽媽還給我特意發來小宋認真學習和幫助老人做事的各種照片,感動地說:「老師您看到了嗎?您的辦法真的起作用了。小宋改變挺大的。我們兩口子就能安心工作了。」
常懷感恩之心。感恩大自然的饋贈,感恩社會的安寧,感恩師長的教誨,感恩父母的無私。感恩這個世界一切的美好,以夢為馬,以汗為泉,不忘感恩,不負韶華。
三.危情之下顯身手,網絡教學立奇功
在新冠疫情的阻擊戰中,從大數據統計到小範圍定位,從教學資源搜索到操作技能運用,從交流互動平臺到測評結果展示,網絡盡情地發揮了它極速快捷、方便準確、全面豐富的時代作用。不僅拉近了教與學的時空距離,也連結了師生和家校之間的情感紐帶。
白衣戰士以高超醫術為鎧甲,以醫者仁心為使命,在逆行抗疫中斬妖除魔。作為一線教師,緊跟時代終身學習,手握網絡信息化技術的新式教學武器,在當下和未來的教育高峰上披荊斬棘!
來 源:石家莊市教育局
監 審:張志剛 蘇 燕 陸紅綱
編 輯:趙若雲
運 營: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