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都城是隨著早期國家的建立而誕生的,而在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的都城則產生得更早,如山西臨汾是我們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稱平陽,傳為帝堯建都之地,史稱「陶唐古都,伊祁舊地」。山西省最西南端的永濟縣相傳為舜都。公元前21世紀,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建立,相傳其都是於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東),這樣我國最早的全國性都城誕生了。後因各種歷史的原因,古都數目不斷增多,據《水經注》載,到北魏時止,都城約有180處,加上以後各朝都城,總數應在200處以上。在所有的王朝都城之中,特別著名的是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和安陽七處。在歷代古都之中,以七大古都所統治的地域最為廣大,經歷的年代最為悠久,在歷史上所產生的影響最為重要。
北京:北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豐富,為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古城。這座古城歷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北京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7處)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個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北京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達200多處,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頤和園和圓明園,還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蹟。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蹟7309項,9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北京段)、32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地質公園、15處國家森林公園。
西安:西安,古稱長安、鎬京,現為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北),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 。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西安位於關中平原渭河南部,原名長安,曾有周、秦、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建都於此。
西安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西安的文化遺存具有資源密度大、保存好、級別高的特點,在中國旅遊資源普查的155個基本類型中,西安旅遊資源佔據89個。西安周圍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周、秦、漢、唐四大都城遺址,西漢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大小雁塔、鐘鼓樓、古城牆等古建築700多處。
開封:開封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歷史上的開封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東京開封更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開封亦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開封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包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38處,市級26處,縣級136處。聞名遐邇的鐵塔、相國寺、包公祠、延慶觀、禹王臺、繁塔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作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開封館藏和各名勝古蹟中保存著上自漢代、下止民國的各類石刻珍品1000餘件,是研究歷史、科學技術和書法藝術的寶貴資料。
洛陽:洛陽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隋唐大運河的重要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截至2015年洛陽擁有三項世界文化遺產,沿洛河兩岸分布著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等五大都城遺址。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堯、舜、禹等居住於此。 同時,洛陽也是中國3000多年文明的帝都王城,華夏,中華,中土,中原,中州等稱謂均源自於古老的洛陽城和河洛文明。1960年在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上層發現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洛陽十大文化符號:河圖洛書;二里頭遺址;杜康;周公;白馬寺;關林;龍門石窟;牡丹;水席;「東方紅」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