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康美食:好吃莫過臘肉

2021-02-17 安康旅遊

陝南有句老話,叫「好親莫過母舅,好吃莫過臘肉」。臘肉不僅是待客的主菜,也是顯示主東殷實與否的佐證,最大的優點是易於保存。製作方法是先將新鮮豬肉用鹽、白酒、花椒粉裡裡外外塗抹一遍,然後用木缸醃5-7天,待肉中水份通過鹽浸漬出,就可取出掛在火爐或灶房之上,用柴火慢慢燻炕。

若用艾蒿、柏枝、香椿樹枝燒燻,不僅可以防蟲,而且可使肉的香味更濃,成色更美。吃時將幹肉皮燒焦,置於盆中浸泡洗淨,煮熟後就像臘汁滷過一樣,肉皮黃裡帶紅,瘦肉條紋暗紅,真是色香兼備,胃口頓開。趁熱在菜板上切下一片放進嘴裡,原汁原味,濃香撲鼻,這叫「吃砧板肉」。

也有將肉切成方塊兒,放在吊罐中燉,佐以香菇、幹筍、幹四季豆、幹洋芋果,連湯食用,肥而不膩,蓬鬆爽口,既可當菜也可當飯吃。臘肉最好烹調,不分親疏,不講名份,非常隨和,什麼東西只要與它沾上邊,頓時就會高看三分。隨便點幾個名都是上等的好菜,如豆豉、豆瓣醬、豆腐乾、豬血粑粑、煎洋芋片、洋芋耳子、洋芋粑粑、洋芋粉皮、洋芋粉條、雞蛋皮、渣辣子、幹鹽菜。

與臘肉最理想的搭配是渣辣子,幹辣椒扎碎,拌上金黃色的包穀糝,再佐以花椒麵、薑末,放進有壇鹽水的醃菜罈內,半個月後倒出,在蒸籠裡蒸熟,涼至半乾又裝壇密封。臘肉炒出油後,再放扎辣子,小火邊炒邊炕,倒少許料酒,焐幾分鐘後就可出鍋。扎辣子炒臘肉色香齊備,松沙爽口,味道醇厚,是吃米飯、苞谷糊湯的上等下飯菜。

編輯/小驛(小編微信:3363866385 來調戲小編吧~)

大家都在看

● 「秦巴明珠」安康,再次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 美國辣妹來安康拍了這段視頻,驚呆了所有人!

●  抓緊看,安康馬上就要在全國出名了!

●  安康人都是喝出來的,太能喝了!

●  快看,安康馬上就要在全國出盡風頭了!

●   又是一年荷花開,琵琶島裡美如畫

●   西安都限行啦,來秦巴明珠生態安康洗肺吧!

相關焦點

  • 舌尖上固始系列之-臘肉
    舌尖上固始系列之-臘肉每年進入農曆十一月十五日,老家固始縣家家戶戶有殺豬宰羊醃製臘肉習俗,這種習俗祖祖代代一直延習至今,究竟從何年代開始有這個習俗?母親在世時,每年進入農曆十一月半,都會把她辛辛苦苦餵養的豬、雞、鴨、鵝等家禽宰殺後,用鹽醃製晾乾掛在屋子裡,我和弟弟從外地打工回老家過春節時食用,每年春節,吃著母親端在桌上的臘肉,覺得滿口都香噴噴的,母親去世後,再也吃不到那種香噴噴的味道臘肉了。
  • 地道湘西臘肉!上過「舌尖」,一份用時間燻出來的好滋味!
    從味遇見,以美味的名義去發現,巡味一座城池,感受一方文化,留香一縷舌尖。 湘 西 臘 肉如果你冬天來到湘西,尤其是山裡農家,沒的說,冷。但唯其冷,才能看到只有冬天的湘西才獨有的風情 —— 家家戶戶一起燻制臘肉,留影《舌尖上的中國》的臘肉。
  • 地區文化 | 舌尖上的拉薩之一篇「正經」的美食攻略
    地區文化 | 舌尖上的拉薩之一篇「正經」的美食攻略 2020-12-05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舌尖上的美食——鎮巴臘肉
    這裡風土多樣,孕育著品種豐富的美食,那種原產地的樸素和家常,滿滿的都是人間幸福溫暖的煙火味。真實又平淡的煙火氣,不過一筷一碗,一菜一飯間。鎮巴燻制臘肉的技術當行出色,她們將一門最平凡的技術登峰造極,已臻化境。這裡的美食就像她們的胸懷,包容、隨性、大方、樸素,又時刻彰顯歷史文化的底蘊。鎮巴人愛吃,會吃,捨得在吃上下功夫,耗時間。每年一到冬月,鎮巴人就開始忙碌,準備來年一年的腊味。
  • 舌尖上的崇義|「梯田宴」,好看!好吃!
    梯田宴以上堡梯田實景為背景,融入深厚的梯田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結合傳統的客家菜餚製作而成,在餐桌上即能領略「上堡梯田」之美、品嘗最地道的當地美食。好看的梯田宴好吃的梯田宴1舞春牛(蒸上堡臘肉)舞春牛屬社會風俗非物質文化遺產。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目前上堡鄉唐氏家族仍保留有祖傳春牛和演奏器具。
  • 安康這四種特產美食,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你吃過哪幾種?
    安康是中國最大的富硒區,且硒純淨、無不良礦物質伴生,富硒食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其中紫陽富硒茶、平利絞股藍、嵐皋魔芋、白河木瓜被國家質檢總局實施原產地域保護。這裡特產種類繁多,今天給大家隨便介紹幾種這裡的特產。安康蒸面安康蒸面是陝西省安康市的特色小吃。說起安康小吃,蒸面是要排第一位的。
  • 舌尖上的鎮坪美食:洋芋粑粑炒臘肉!吃了還想吃!
    隨著人們經濟意識的增強,不少鎮坪人身懷製作洋芋粑粑的技藝,在鎮坪菜場,安康菜場現做現賣「洋芋粑粑」, 洋芋粑粑炒臘肉不但寫進街頭巷尾小飯館菜譜,而且登上市內賓館酒店的大雅之堂。製作洋芋粑粑要用擦子,用鋁製作的擦子約學生作文本大小,上鑿許多小孔,至反面凸起而糙。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映 百姓網上買食材線下排隊吃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央視熱映,「吃貨」們在電視機前一飽眼福的同時,也在網際網路上購置節目中的美食。據統計,節目開播的1小時間,200萬人在手機天貓上邊看邊買,整個周末累計540餘萬人訪問天貓食品舌尖2合作頁面。節目中提及的雷山魚醬,上線僅僅半天,1000份全部賣完,四川臘肉也累計賣出1萬份。此外,節目中提及的上海三林本幫館也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
  • 安康這5條精品線路+美食美景帶你玩轉安康!
    以上好的蓮藕、豬腳、雞塊和蛋餃分層疊放,配以獨特的佐料,用大鍋隔火慢蒸而成,肉爛湯濃,是來安康必須品嘗的一道美味。吃蒸盆子,拜悟真觀,上茶山,聽民歌,紫陽味道定讓你回味無窮。 ,特色美食主要有富硒魔芋、嵐皋吊罐肉,鎮坪藥膳雞、臘肉,平利茶宴等。
  • 寧波最好吃6道美食,其中一個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你吃過嗎?
    導語:寧波最好吃6道美食,其中一個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你吃過嗎?天氣漸漸回暖,疫情也被控制得很好,大部分地方都已經慢慢恢復成以前,各地的旅遊之地也慢慢相繼對大家開放,其實說到旅遊除了是看各種各樣的美景之外,更多的人也比較在意希望可以嘗到當地的美食,要說美食你認為哪裡比較有特點呢?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寧波的美食,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品種多樣,口味不同。
  • 舌尖上的美食,臘肉這四種做法,你知道哪幾種?
    #美食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並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鹹肉的主要區別。臘肉禁忌人群:老年人、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禁食。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今天將為大家介紹臘肉的四種做法。小炒臘肉臘肉具有保護神經系統的功效。
  • 懷念外婆家的味道,好吃又美味的臘肉,簡單幾步教你做風乾臘肉
    大家好,我是二黃子,關注我每天更新美食圖文和有趣視頻臘肉是一個充滿時代和回憶的食物,小時候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到外婆家美味好吃的臘肉。一年四季,土灶旁的牆壁上都懸掛著臘肉,依靠每天的柴火煙燻。臘肉燻的時間越久,肉質越緊實越好吃。
  • 安康留您過大年 | 這些安康忒色美食,才是吃貨的過年標配!
    這些安康忒色美食才是吃貨的過年標配!
  • 舌尖上的安康!家鄉的美味,你吃過哪些?
    在經歷幾十年變化後,安康又重新湧現出一批受人歡迎,味道可口的上等蒸面。如安康市東關的「馬家」、城關南馬道的「翁家四弟兄」、西關的「蘭家」、新城北門口「焦家」及培新街「譚記」等。作法是:取剛剛宰殺的羊雜,放入大鍋,加上些牛羊骨頭,慢火熬,待肉熟撈出剃骨,骨頭入鍋再熬至湯成乳白色,這才算是羊湯熬成。吃的時候,先將炕饃掰成碎塊,講究儘量掰碎些,把熟肉或羊雜切成片,放在碗中,澆上三、四遍滾燙的熱湯,將肉、饃燙熱,放上香菜或芹菜、蒜苗以及花椒大料水等佐料,添上滿碗湯,調上鹽、油波辣子,即可食用。真是湯鮮肉酥,釅而不羶,醇香綿長。
  • 你未曾了解過的陝西安康,居然有這麼多特色美食
    #安康蒸面安康蒸面是漢水飲食文化的代表,是安康一種獨特傳統的美食,是陝南人早點之首選,也是外地遊客頗具口碑的風味小吃,是男女老少、普通百姓家最喜歡的美食之一。安康蒸面因其勁道、耐嚼、爽口,而成為安康飲食大觀中的「寵兒」。
  • 舌尖上的徽州,從傳統時令美食清明果開始
    中國人飲食講究不時不食,清明果作為中國的傳統美食,以前的時候,在清明前夕才會吃得到。春天來到江西婺源水墨上河,水墨上河位於江西婺源的秋口鎮漁潭上河村,距離縣城的高鐵站8公裡,上河村已經擁有920年的古老歷史,依山傍水,環境清幽。
  • 「舌尖上的童年」第七彈:湖南的臘肉
    最想念的美食,不是山珍海味,不是米其林三星,卻通常是普通的一個點心,一道小菜。
  • 舌尖上的湖南邵陽美食
    很多城市也都有獨具特色的美食小吃,比如北京的炸醬麵、烤鴨、天津的麻花、濟南的油旋、鄭州的燴麵等等。當然今天咱們的主角邵陽也不例外,這裡除了有美麗的風景之外,美食也是數不勝數。邵陽米粉:邵陽米粉分為乾粉和溼粉兩種,粉比一般的地方有勁道,厲害的就是上面的碼字木耳、豆腐、雞雜、排骨、牛肉、牛肚、三鮮、百葉等等,只是盡責而不越界地完成了迎賓的戲份。
  • 安康美食,安康最值得去的燒烤店,你去過幾家?
    安康,這裡物華天寶,地理位置優越,美食也是非常出名,安康的美食形形色色,燒烤作為美食最受人歡迎,但是燒烤也有好吃的,亦或者不好吃的。因此我們在吃燒烤的時候,首先選對一家燒烤店非常重要,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來安康最值得去的幾家燒烤店,讓你吃到最美味的燒烤,看看你去過幾家?
  • 臘肉究竟有多好吃?舜帝親自命名,盤點臘肉的前世今生
    遇到雨天的時候,他們就將肉放在火堆上烤乾食用。 命令手下去尋找惜日吃過的那種野豬肉,其手下將其命名為惜肉。這也從旁印證了臘肉最開始的名字。席間,這位吃慣了山珍海味的漢中太守,卻對一盤炒得焦黃的醃製豬肉讚不絕口,張魯隨口就說:「這種肉每年農曆臘月醃製、燻烤﹐可以吃到來年臘月;我看不妨叫臘肉吧。」 村長連忙叫好,並讓人拿出一包臘肉,準備送給張魯。張魯擺手說:「我軍大敗,何來明天?」後來,張魯降曹後隨大軍北遷洛陽;雖然再也沒吃到過臘肉,但也無憂無慮過完下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