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這次,臺灣抱美國大腿失敗了!
臺媒:美貿易代表否決與臺籤訂「自由貿易協定」
據臺媒援引美國媒體消息,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致力推動臺美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但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無意放行,他認為臺灣限制美國肉品進口,在貿易上採取保護主義。
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截圖
臺媒報導截圖
中美兩強衝突,臺灣可否乘機開啟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臺灣「中時電子報」援引美媒報導稱,美國鷹派勢力抬頭,其中,美國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提議推動美國與臺灣籤訂「自由貿易協定」,認為「可打到北京痛點」。然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認為,臺灣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否決了這項提案,為看似躍進的美臺洽籤FTA進程踩了煞車。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資料圖)
「中時電子報」稱,知情人士透露,萊特希澤近日致函德克薩斯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康寧(John Cornyn)稱,「美臺雙方仍面臨長期的貿易壁壘。臺灣限制美國牛肉與豬肉產品進入巿場,儘管臺灣先前曾承諾解決這些問題。」
「中時電子報」等臺媒援引《華爾街日報》報導稱,臺美「籤署自由貿易協定」,雖然在經濟上影響有限,但可能被北京視為美國對臺的重大政治承諾。
自民進黨上臺執政以來,所謂「臺美關係」似乎成為全黨口頭禪。民進黨當局也在多個場合明確表示希望強化「臺美」經貿合作與投資,洽籤所謂「臺美自由貿易協定」(FTA)。
按照民進黨方面的說法,與美國籤這份協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減少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實現兩岸經濟的「脫鉤」。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跟美國方面談判三十幾年了,如果要跟美國籤FTA,絕對會剝臺灣好幾層皮。他表示,美國絕對不只要臺灣進口美國豬肉、美國牛肉而已,美國要的東西太多了。
臺灣中興大學教授袁鶴齡此前接受採訪時也認為,臺美籤訂FTA可能不大。
袁鶴齡(資料圖)
袁鶴齡說,蔡英文在外交上採親美路線,無非是想藉由臺美關係友好,從中獲取利益,不過從現實層面來看,臺美若能籤FTA可能性偏低。
袁鶴齡表示,臺美能否籤FTA並非只涉及美臺關係,美國還要考慮到其他國家意見與態度,臺灣當局在這當中幾乎沒有話語權。因此他認為,美國不會單向的讓步給臺灣。
早在2018年11月,就臺灣方面提出了所謂的「臺美自由貿易協定」,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回應稱,我們多次重申,堅決反對我建交國與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外交部已經就此向有關方面提出了嚴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