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麗江-香格裡拉」路線的旅途中,香格裡拉是我們最期待和嚮往的一站,不僅僅因為這裡是張杰和謝娜的那場盛世婚禮賦予了它愛情的純淨和美好,還因為這裡是離天空最近的地方,這裡的民族、文化都充滿了鮮明的色彩,邊牧民族的熱情好客,載歌載舞能讓人忘卻煩惱,有信仰的人的心靈會得到洗滌,如果說旅行的意義是一切美好的開始,那香格裡拉則是靈魂深處的喚醒,心靈感悟的升華。
香格裡拉
除了我跟小夥伴,此次同行的還有4個高中畢業生一起拼車,司機是香格裡拉的藏民,雖然未穿藏民服裝,通過口音也可辨識確實是雲南人,小哥說只有在家才著藏服,便裝時隨身佩戴著犛牛角藏刀即可,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身份越高貴,藏刀越精緻,說著還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呢~
早上7:00在麗江古城集合出發,駕車到香格裡拉的月光之城需要3.5h左右,途中經過虎跳峽、帕納海大草原、哈巴雪山等景點,加上遊玩和吃飯休息的時間,大概下午17:30能到達目的地。自駕的路線還是比較難走的,路段狹窄,車流量大,彎道多,大貨車還特別多,藏族小哥還時不時超車,坐車的人是膽戰心驚,為了安全我是不建議新手司機自駕的。
藏族小哥除了開車,一路上也會給我們講解當地風俗等,很是有趣。在迪慶藏區稱男子為「扎西」,女性為「卓瑪」,聽過老歌《卓瑪》的人應該都不陌生,一開始有人叫我卓瑪的時候一臉茫然,後面入鄉隨俗習慣就好。
觀景臺
行駛了一個小時左右我們就到了虎跳峽,門票50元/人,一下樓梯就看到宏偉壯觀的場景,除了人山人海,波濤洶湧的大浪拍在巨石上發出的陣陣巨響讓人頓時安靜,嘆為觀止,我們是7月份去的,正逢雨季,水流量較大,場面一度震撼。我們在虎跳峽的左邊修築的人工通道觀浪,右邊已經不開放了,原來是給極限運動愛好者建的,地勢十分險峻,不得不佩服當年的大神,大概遊覽35分鐘結束。
虎跳峽
在前往哈巴雪山的路上,感受到了氣溫下降,等到了之後一下車,風中夾帶著細細小雨,格外的冷,觀景臺望過去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由於太冷,所以決定拍照打卡就走。
中途吃飯後繼續行駛到帕納海大草原,距離目的地也很近了。據說草原裡有一處淺灘,能拍出天空之境,不過我們去的時候天氣不好,只看到被裝扮的犛牛和蒙古包,有一些遺憾,草原有騎馬項目280元/人,不強制,想體驗的朋友可以一試,風景還是不錯的如果是晴天那就更好啦。
帕納海大草原
到達香格裡拉的第一站是逛月光之城。以前的月光之城在經歷一場大火後被燒得面目全非,現在看到的是後來修復過的,雖然少了一絲歷史古韻,遺憾中還是透露出它神秘國度的美,我們在大佛寺轉金色大鐘祈福,品嘗風乾犛牛肉,天氣太冷所以還買了一塊民族特色的披肩。
月光之城
晚上體驗了當地的美食,紅土豆、酥油茶、酥油粑粑、90度就能開的火鍋等,酒席過程中還有歌舞表演,力與美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快結束時當地人家點起了篝火,在一場熱情的歡呼後,藏族小哥把我們安全送回酒店,順便交代明天的行程。
篝火晚會
普達措國家公園,一個保留了原始森林,春夏秋冬美如畫,值得去並且每次體會都不同的地方。
在乘坐大巴車進入人工開發區的路上,看到眼前未被開發的景色,像進入了電影畫面中,不禁想起電影《海蒂和爺爺》的那種嚮往的感覺,隨意的木房子,流動的小溪,野兔松鼠隨處可見,是一種不忍心打破的平靜。
公園分為三個區,去的時候只開了屬都湖,其他區休養生息,每個季節可看到的植物動物都不一樣,七月去旱季剛過,在雨水的灌溉下,萬物復甦,綠意盎然,語言已經無法描繪出它的美,還未出景已經期待下一次與它邂逅的樣子。
香格裡拉的最後一站是塔中塔,古城最顯眼的建築。寺中有義務講解員,他們皆來自佛學院,因為家庭等各種原因,從小便在寺中學習,白塔寺更像他們的家,宗教信仰在這裡體現,聽一場義務學者的講解,會感覺茅塞頓開,煥然大悟,之前想不通的種種都變得渺小,或許這就是旅行中追求的內心平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