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無論是現在,還是在歷史上,在西方「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面前,已經無數次證明了落後必然挨打,自古「弱國無外交」的真理。今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緊急會議,就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控制的東古塔地區杜馬鎮遭到疑似毒氣襲擊,導致70餘人喪生的事件,為此,與會的各國代表展開了激烈爭辯。美俄代表在會上更是吵成一團,互相指責,敘利亞代表賈法裡在會上發言,否認敘利亞政府軍使用過化學武器,斥責美國以謊言為由發動侵略戰爭。他在發言中還調侃說,根據白頭盔發布的視頻,「化學武器已經學會區分武裝人員」。但是,美英等西方代表根本連聽都不聽,英法美代表們紛紛離場,只留下賈法裡疲憊而沮喪,無可奈何的落寞身影。也許,這張照片,是現今最完美的詮釋,什麼叫「弱國無外交」。
對於」弱國無外交「,歷史上還有無數次實例可以證明,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政府元首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裡尼、齊亞諾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在沒有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參與的情況下,更不管捷克斯洛伐克怎麼想,如何憤怒,直接就籤訂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割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英、法出賣捷克斯洛伐克,以此希望,當然也是作為一個條件,要求德國進攻蘇聯,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一個協定,又稱」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可以說完美地詮釋了」弱國無外交「的真諦,有的也僅是屈辱與無奈。
「慕尼黑陰謀」可以成為「弱國無外交」的代名詞,這種把犧牲弱小國家的利益,企圖引開禍水的做法,在歷史上帶來了相當惡劣的影響。除了歐洲有個「慕尼黑陰謀」,在亞洲還有一個「東方慕尼黑陰謀」,指的是二戰前夕美英的綏靖主義者縱容日本侵華的政策。為此,美國人充當了「東方慕尼黑陰謀」的主角,從1931年日本入侵東北,直至1937年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抵抗。美國政府當時不但不聲援,甚至沒有譴責,反而口口聲聲說要保持「友好公正的立場」。美國務院甚至宣稱,「中日之間的武裝衝突,」雙方應負「共同的責任」。
以當時美國的實力,完全沒有必要對日本軍國主義採取綏靖政策,但是從1941年3月至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美日雙方共舉行了60多次談判,妄圖實現美日妥協,犧牲中國,進行反蘇的「東方慕尼黑陰謀」。在此期間,英美等列強從自身利益出發,都扮演了與西方慕尼黑陰謀同樣醜惡的角色,不惜出賣蔣介石。1939年7月英國駐日大使克萊琪同日本外相有田八郎籤訂《有田—克萊琪協定》,英國承認日本侵華的實際局勢,這是張伯倫政府自慕尼黑陰謀以來在遠東對法西斯勢力的又一次重大妥協,蔣介石民國政府被徹底出賣,即便被出賣,也無任何話語權,有的還是屈辱。
100年前,弱國無外交,100年後,弱國同樣無外交,看看今天的敘利亞。實際上,世界從未真正的和平,戰爭也從未真正的走遠,但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我們有強大的人民子弟兵在守衛著我們的和平,但我們仍要以史為鑑,因為和平從來不是靠乞求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