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a圖解臺灣NFC行動支付生態系統 對比TSM、HCE之間差異

2020-12-13 RFID世界網

  行動支付是近期相當熱門的議題。多數人將行動支付理解為將移動裝置結合信用卡功能,讓用戶透過手機等載具進行刷卡付費。但其實,?行動支付可分為遠端支付以及近端支付。遠端支付是指可提供線上付款的電子商務、手機 App 模式或是電子錢包,而近端支付則是利用 NFC 感應式付款在實體商店消費的商業應用,具體的例子像是 Visa 推出的 payWave 移動感應技術。其中,遠端行動支付主要分為 TSM 與 HCE 兩個流派。前者為目前臺灣多數業者採行的方案,蘋果的 Apple Pay 也是屬於此類(但 Apple Pay 進一步導入了 Visa Token 代碼服務),後者則是 Google 於 2013 年底推出的新架構,在臺灣也引起了一些金融業者的關注。美商維信國際威士卡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總監陳志今日(11/7)針對 TSM、HCE、Visa Token 服務的特點、差異、背後的生態架構,以及 Visa 行動支付在臺灣的現況進行說明。

  【行動支付 Mobile Payment 簡介與生態架構】

  ▲行動支付(Mobile Payment)可以分為遠端與近端兩種。遠端其實已經行之有年,像是網路購物、電子商務、網路銀行等都屬於其中。近年來比較夯的則是近端行動支付中的 NFC 應用,透過內建的 NFC 功能,就能使用手機進行刷卡購物。

  ▲所有的信用卡都內建 EMV 晶片做為安全元件,Visa 導入 payWave 後,在傳統卡片中加入了 NFC 線圈,可透過輕觸進行支付。目前在講的 NFC 行動支付則進一步運用手機內建的 NFC 功能進行付款。

  ▲要實現 NFC 行動支付,必須有一整套的生態系做為後盾。首先手機必須有對應的 App,加上無線網路與商店的配套,同時也必須兼顧資訊安全。目前 NFC 行動支付有兩套較為主流的解決方案,分別是 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r)信託服務管理方案與 Google 主導的 HCE(Host Card Emulation)解決方案。以下簡單介紹兩者特色。

  【行動支付解決方案:TSM 信託服務管理解決方案】

  TSM (Trusted Service Manager)即信託服務管理。這個類型中,用戶必須在手機上透過內建、外接、SIM 卡、microSD 等方式加入安全元件晶片,由手機內的安全元件替代實體卡片,並在手機儲存支付卡上的重要資訊。在 SIM 卡的模式中,由於移動網路業者與發卡機構共用 SIM 卡做為安全元件,但各自也有各自的保密需求,因此需透過公正的第叄方:也就是 TSM 信託服務管理機構來負責中間的資料交換與整合。

  ▲黃色框中為傳統的信用卡支付流程,櫃檯刷卡後,消費資訊會傳送至收單機構,並透過支付網路與發卡機構確認相關資訊,最後依序回傳確認資訊至商家,完成消費。在 TSM 方案中,生態系中除了塬有的四個單位無須改變,還加入了手機供應商、移動網路業者、安全元件供應商與 TSM,分別負責 NFC 手機製造、提供移動網路方案與安全元件協定、製造安全元件與安全的資料轉換。因此,TSM 行動支付表面上只是從實體卡片刷卡轉變為手機刷卡,但整個生態系複雜許多。

  ▲透過 TSM,NFC 手機支付運用於票務、交通、發卡機構與會員忠誠計畫(例如優惠、加值服務)等領域。

  【行動支付解決方案:Google HCE 解決方案】

  HCE(Host Card Emulation)是 Google 於去年底發表的行動支付方案。HCE 功能允許 Android KitKat 版本以上的裝置上透過內建的 NFC 服務與應用程式模擬晶片卡,讓使用者以智慧型手機進行感應支付,同時讓發卡機構將支付帳戶存放在安全與虛擬雲端中管理。相較於 TSM,HCE 方案無須在手機加入安全元件,因此無須移動網路業者(還是要提供網路,但無涉安全機制)與安全元件供應商介入,整體生態鏈較為單純。但 HCE 對於網路的依賴度較高,是這項解決方案的小缺點。

  ▲在 HCE 方案中,傳統支付流程不變。新加入手機供應商、移動網路業者,分別生產具備 NFC 功能並內建 Android KitKat 版本以上的裝置以及提供消費者手機移動網路。消費者的卡片資訊則存放在具有安全功能的雲端支付平臺供應商。因此不需要在手機內部安裝額外的安全元件晶片。電信業者在這個架構中依然存在,但只是扮演網路服務提供者的角色,並不像 TSM 方案中那麼複雜。

  ▲HCE 方案之下,雲端支付平臺會透過網路傳送一次性的加密金鑰,消費者必須通過金鑰驗證才能進行付款,付款完畢或是金鑰過期(金鑰的保存期限約為一小時),就必須連接網路更新金鑰。在某些服務中,HCE 也允許用戶一次取得多組金鑰。不過,由於金鑰為一次性且有使用時間限制,因此若長期處於無網路的環境(例如出國),HCE 行動支付的使用會相當受限。

  【TSM 與 HCE 方案的比較】

  ▲TSM 與 HCE 最大的不同,在於卡片資料的存放位置與安全機置。TSM 將卡片資料存放在手機內的安全元件中,好處是使用過程幾乎無需連接網路,可對應裝置較多也更有彈性,但需要額外的安全元件供應商或是電信業者配合,生態系較複雜。HCE 將卡片資料存放在雲端,並由雲端主機負責安全機制,同時提供浮動的一次性金鑰讓手機進行感應支付。優點是生態系較單純,安全性也很好,缺點是對網路的依賴較重且對應的平臺較受限。不過,兩種系統的讀卡機可以互相相容,因此店家不必因為要滿足兩種機制而需要多準備一套設備。

  【同場加映:Visa Token 代碼服務技術】

  Visa 於 2014 年 9 月推出 Visa 代碼服務技術 Token。Token 代碼服務技術的工作塬理,是通過一串虛擬的數位帳號、或一個可以被安全儲存於移動裝置內的代碼來取代傳統塑膠卡片上敏感的支付帳號資訊。Token 代碼服務技術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店家存放過多卡號而形成金融安全的漏洞問題(例如店家的系統被駭客入侵),也可以降低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資料被盜取的風險。而 Apple Pay 本身採用的是 TSM 的行動支付方案,並加入 Token 代碼服務,因此擁有更高的安全性。

  ▲上圖代表 Token 代碼服務技術的申請與運作流程。首先店家將用戶的卡號,提交給 Visa Token 代碼服務。接著 Visa 代碼服務發卡機請求授權。授權通過後,Visa Token 代碼服務就會將代碼回傳給申請的店家。此時店家可保留 Token 代碼,並將消費者的卡號資料消除,消費者卡號將存放在高安全性的 Token Vault 中。當消費者要結帳時,商家將代碼提供給收單機構,並轉由 Visa 代碼服務網路解碼,接著由發卡機構確認卡號與代碼資訊。最後再由 Visa 代碼服務網路將確認過後的代碼通過收單機構傳送至店家,完成結帳程序。一個卡號也可以對應多組代碼,不會因為某個代碼遭竊而造成更大的損失。

  ▲使用 Token 代碼對於消費者、商家、收單機構與發卡機構都有好處。臺灣目前也有業者針對這項業務進行了解,但受限於法規與客觀環境,暫時還無法在臺灣上線。

  【Visa 談臺灣行動支付現況】

  Visa 認為,NFC 行動支付要在臺灣成功發展,有幾個重要的關鍵因素。首先是支持 NFC 技術的手機在臺灣要越來越普及,同時有越來越多的商家裝置 Visa payWave 之類的感應式讀卡機,再來就是要建立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的習慣。而聯合國際行動支付與中華電信的 NFC TSM 信託服務管理系統已於今年取得 Visa 安全及商用解決方案認證。同時 Visa 也積極與發卡機構、收單機構與科技公司詳細說明 HCE 的運作方式、系統組成元件。Visa 也持續擴大 Visa payWave 感應讀卡機的滲透率,截至 2013/12/31 止,全臺已有超過 3 萬臺 Visa payWave 讀卡機在 12,000 多個商家使用。

  ▲Visa 認為,NFC 行動支付要在臺灣成功發展,有幾個重要的關鍵因素。首先是支持 NFC 技術的手機在臺灣要越來越普及,同時 有越來越多的商家裝置 Visa payWave 之類的感應式讀卡機,再來就是要建立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的習慣。

  ▲美商維信國際威士卡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總監陳志認為,臺灣行動支付的相關配套已經陸續到位,Visa 將會在臺灣持續與業者共同推動行動支付市場的發展。

1

相關焦點

  • 【不得不看】Visa圖解臺灣NFC行動支付生態系統 對比TSM、HCE之間差異
    美商維信國際威士卡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總監陳志今日(11/7)針對 TSM、HCE、Visa Token 服務的特點、差異、背後的生態架構,以及 Visa 行動支付在臺灣的現況進行說明。  【行動支付 Mobile Payment 簡介與生態架構】
  • 線上線下「瞬時」支付
    5月,工行在北京宣布正式與中國銀聯和visa合作推出雲端信用卡產品,成為亞洲地區首家推出這種新型支付產品的商業銀行。其中,工行與中國銀聯合作的hce信用卡是全球首發。  雲端信用卡是工行順應「網際網路+」潮流,站在支付創新最前沿為客戶提供的基於移動互聯生活相關公司股票走勢的一種全新金融服務。
  • HCE手機信用卡 Visa攜6銀行加入臺灣行動支付行列
    繼今2016年8月與10多家銀行推出「HCE MasterCard手機信用卡」,臺灣行動支付公司表示,包括兆豐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新光銀行、永豐銀行及臺新銀行等6家「VISA手機信用卡」,也加入「t wallet+行動支付APP」的服務,只要透過下載「t wallet+行動支付APP」,再將手中的VISA、MasterCard信用卡「拍」進手機,就可走到哪「嗶」到哪
  • 上海商銀推出NFC電子錢包 支持行動支付
    行動網路日益普及,上海商銀表示,手機已成了不裝現金的錢包,只要持有支援NFC功能指定機型Android手機的客戶,到中華電信更換專屬NFC SIM卡,並下載臺灣行動支付數位皮夾-t Wallet APP完成註冊後,至上海商銀官網下載NFC行動信用卡申請書,傳真或郵寄至上海銀即可辦理申請。
  • NFC行動支付市場熱炒 TSM商用服務將上路
    NFC行動支付應用商機,以中立姿態成立授信服務管理(TSM)公司的開南大學,已決定於4月率先啟動商轉;而中華電信等五大電信商與悠遊卡公司合組的TSM公司,也預計於年底開始運作,可望加速臺灣NFC行動支付應用成形。
  • Visa攜手玉山銀推臺灣首個HCE行動支付方案
    Visa領先業界推出臺灣第一個HCE(Host Card Emulation)行動支付解決方案,讓臺灣邁入行動支付的新裡程碑,也滿足消費者對於簡便且客制化付款方式的需求。  HCE支援搭載Android 4.4作業系統裝置上的所有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應用程式可模擬晶片卡,使用者無須加裝額外的硬設備如特殊SIM卡或micro SD卡,便可利用智能型手機進行感應支付,發卡機構也能將Visa卡存放在安全與虛擬雲端中管理,雲端服務管理簡化行動支付的生態系統。
  • 臺灣TSM加速認證 多家手機信用卡支持Visa
    目前臺灣推出的NFC手機信用卡服務多由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業者推動,已營運的TSM業者包括聯合國際行動支付、中華電信,這兩家業者已通過MasterCard與VISA國際信用卡認證。而尚未營運的TSM群信移動、臺灣行動支付兩家業者也正積極籌備中,預計年底前服務正式營運。
  • 倫敦交通即將開啟HCE行動支付 其實國內某行已經支持
    近日,國外媒體確認,巴克萊銀行將於6月在英國推出基於HCE的行動支付服務,通過其銀行的移動APP應用完成空中發卡。這些服務的開通預示著消費者將可以在所有非接環境下使用安卓手機中的虛擬借記卡、信用卡完成行動支付,同時支持倫敦的交通刷卡。據行動支付網了解,HCE在公交領域的應用其實國內也已實現,某銀行早前已經聯合通卡公司推行基於HCE的手機刷交通卡的應用,目前還在內測試點中,具體上線時間未知。
  • 穿戴設備NFC Ring與悠遊卡及一卡通洽談 實現行動支付
    針對失智症以及老人照護需求所開的NFC Ring(永吉電腦開發),不僅獲得本年度Computex創新設計獎的肯定,也很快即將與臺灣兩大捷運卡(悠遊卡、一卡通)結合,讓穿戴式科技更快融入你我的生活中,實現行動支付的便利生活。  永吉電腦所開發的NFC Ring,目前已經上市一般身份識別版本,具備開啟智慧門鎖、交換電子名片等功能。
  • 行動支付升級 遠傳合庫推NFC Visa悠遊聯名卡
    遠傳電信27日與合作金庫宣布共同推出全臺首張NFC Visa悠遊手機信用卡「合作金庫商業銀行悠遊聯名卡」,可支持單筆$3,000以上的刷卡交易,且當悠遊卡餘額用完,也可直接透過信用卡自動完成加值,讓行動支付的便利性及使用範圍大大提升。
  • 臺灣NFC行動支付裡程碑 跨五大電信商的TSM平臺啟動
    由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遠傳電信、臺灣之星、亞太電信等五大電信業者、及悠遊卡控股公司合資成立的群信行動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昨日(25)宣布臺灣首創跨五大電信業者信託服務管理平臺(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 TSM)服務正式啟動,整合電信、交通、金融等領域之行動支付功能,將於2015年Q1開始執行跨電信平臺項目試辦計劃,Q2預計擴大全面正式商轉
  • 來看攪局大陸行動支付的applepay!
    來看攪局大陸行動支付的applepay!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攪局大陸行動支付的applepay。說起大路的行動支付。大家一定都知道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掃碼支付。而且applepay為代表的nfc支付一直不瘟不火。原因有很多。
  • 銀聯hce雲閃付境外首次落地韓國
    近日,銀聯國際與韓國kt集團及其子公司bc卡公司共同宣布,在韓國首次發行銀聯hce雲閃付產品,當地銀聯卡持卡人將可通過手機用「雲閃付」一拍即付,韓國成為雲閃付落地境外市場的第一站。雲閃付是銀聯行動支付新品牌,可實現手機等行動裝置的線下非接支付,也支持遠程在線支付。
  • 中華郵政VISA金融卡加入臺灣Pay行動支付
    中華郵政推出的郵政HCE手機VISA卡成為第一家於「臺灣Pay行動支付」APP提供「VISA金融卡」服務的金融機構,持有郵局「VISA金融卡」約有360萬用戶,可於「臺灣Pay行動支付」APP申請「郵政HCE手機VISA卡」,在全臺約16萬臺「感應式刷卡機」購物消費。
  • 臺灣六銀行攜VISA推HCE手機信用卡
    繼今2016年8月與10多家銀行推出「HCE MasterCard手機信用卡」,臺灣行動支付公司表示,包括兆豐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新光銀行、永豐銀行及臺新銀行等6家「VISA手機信用卡」,也加入「t wallet+行動支付APP」的服務,只要透過下載「t wallet+行動支付APP」,再將手中的VISA、MasterCard信用卡「拍」進手機,就可走到哪「嗶」到哪
  • nfc功能是什麼意思 怎麼開啟nfc功能 手機打開nfc有什麼風險
    一、nfc功能是什麼意思1、nfc功能是什麼意思?nfc是NearFieldCommunication的縮寫,中文翻譯是「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簡單的解釋就是近場通訊功能,可以在行動裝置、消費類電子產品、PC和智能控制項工具間進行近距離無線通信,可以讓消費者簡單直觀地交換信息、訪問內容與服務。
  • 4成臺灣用戶用過行動支付 QR Code接受度高於NFC
    Visa臺灣區總經理麻少華  隨著國際行動支付 Apple Pay、Samsung Pay、Android Pay 登臺,臺灣也掀起另一波行動支付大戰,根據 Visa 國際組織 3 日公布調查結果顯示,逾 4 成臺灣民眾已有行動支付使用經驗,不過,相對國際行動支付採用 NFC 感應支付,臺灣對 QR Code
  • 臺灣行動支付 LINE Pay蟬聯龍頭
    芯科技(文/士心)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布「行動支付大調查」顯示,臺灣網友在2018年最常使用的行動支付由LINE Pay蟬聯冠軍寶座。去年行動支付前5名依序為LINE Pay(22.3%)、Apple Pay(19.9%)、街口支付(19.7%)、Google Pay(9.1%)與臺灣Pay/臺灣行動支付(4.7%)。
  • 看臺灣專家從技術、系統、銀行端三方面暢談行動支付前景
    (臺灣已有多家業者布局行動支付市場,其中群信即以TSM行動支付信託管理平臺作為出發點,不過市場上仍有許多其他系統業者在覬覦這塊大餅。照片來源:蔡仁譯攝)  美國的 PayPal、支付寶,甚至 P2P 支付的 Square 與 Venmo 等新支付工具發展相當成熟,許多人驚覺臺灣的網絡金融服務發展緩慢,隨著第三方支付專法通過,臺灣新的金融市場生態系隨之而起,先前江蕙售票演唱會引起的風波,專家點出是雲端和金流搭配的不穩定所導致,PunProbe磅礡峰會2
  • 臺灣交通大學推出校園QR Code行動支付系統
    交通大學26日宣布推出校園掃碼支付系統,併集結街口支付、Line Pay、橘子支付、支付寶等多元支付方式,數量領先臺灣大專院校;從線上的行動支付繳費網,到實體的電力卡儲值機及文件申請暨自動繳費機,都可以支持掃碼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