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佛山市工商局發布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報告,名為《佛山地區商標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陶sir對這份《報告》很感興趣,因為在陶瓷界,「佛山陶瓷」是個金字招牌,長期以來都有很多品牌都爭相在佛山註冊,進一步推動了「佛山陶瓷」的繁榮,也造成了很多亂象。
果不其然,通過《報告》,陶sir發現了一些「貓膩」。
據悉,自2012年以來,佛山市工商局開發和運用了全國首個地區商標監測與預警系統,為全市30萬戶企業的相關商標進行預警監測,如商標搶註、商標初審公告及使用策略、商標續展、商標初審、商標被異議、商標被撤銷等七項商標預警。
《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9月30日,佛山市共發出各類商標預警通知書77630份。陶sir注意到,其中商標搶註預警通知有1981份,除了有「黃飛鴻」、「石灣」、「詠春拳」等公共資源被搶註之外,一些屬於企業的馳、著名商標也被多次搶註。
在「馳、著名商標搶註排行」中,搶註量前十的商標有5個出自建築陶瓷及衛浴行業,如「ARROW」、「東鵬」、「王者」、「法恩莎」、「美陶」,搶註量分別為58、53、39、37、36(具體見下圖),合計數量超百次。
該《報告》還公布了近期監測到的部分與佛山市裝備製造業商標及馳名著名商標在類似商品中被他人搶註、目前正處於初審公告期的商標。陶瓷機械行業知名品牌「科達」,陶瓷行業知名品牌「冠珠」、「宏宇」,以及衛浴行業的「浪鯨」均被監測到存在被他人搶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