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中國買些啥

2020-12-10 瀟湘晨報

隨著老外對中國的了解日漸增多,那些標籤化的禮品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好奇,今天的他們,喜歡在中國買些啥?

據說,中國人已成為世界範圍內消費的主力。其實,全球化的潮流是雙向的,世界各地的老外也越來多地湧向中國,他們,又在中國買些什麼呢?

絲綢、瓷器、文房四寶、家具……這些典型的中國元素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但在現實生活中,它們只能算是早期的禮品概念。我曾在土耳其伊茲密爾的大巴扎、號稱「絲綢之路」終點的古老市集裡,看到中國絲巾與土耳其本地的紡織品混放在一起,並沒有像我希望的那樣佔據C位;歐洲街頭的大小古董店精品鋪,中國瓷瓶也往往悄然佇立鮮有問津……老外對中國的了解日漸增多,那些標籤化的禮品滿足不了他們的好奇,他們的要求不斷更新迭代,越來越具體化實用化。於是,一波日用品在國際舞臺悄然崛起。

去過非洲的人都有體會,清涼油、風油精十分搶手,送金送銀都不如送一盒藿香正氣水。而「馬應龍」在美國亞馬遜上創下刷屏級的紀錄,則令人解頤。最不可思議的,是上海人家夏日必備的隨身小物六神花露水,踏上美國土地霸氣變身「中國神油」。「六神」在愛荷華香水論壇上掀起熱議;再接再厲東進紐約藥店……我特地去請教一位美國朋友。這位在上海生活了5年的工程師,就像對待他的機械零件一般思考再三,在微信上鄭重回復道:「剛到上海的第一個夏天,的確有熱心同事送給我一瓶。打開聞聞感覺身心舒泰,就順手放在浴室裡充作香薰,直到5年後離滬回家,我把它轉送給了鐘點工阿姨。」中國的日用品實實在在地進入了世界人民的生活。

再說說我身邊的真實經歷。

有一位來自北歐的英語老師,自從我帶他到淮海路上「哈爾濱食品廠」,他就成了「哈氏」的常客。我推薦的蝴蝶酥和杏仁排他感覺一般,還告訴我他家鄉也有類似的點心,叫「Elephantear」(大象耳朵)。這名字聽起來實在沒什麼美感,比起「蝴蝶酥」的意境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他最愛的,是一款芝麻薄片,一邊咔嚓咔嚓咀嚼一邊興奮地讚不絕口:「米道哈贊,呱啦鬆脆。」每次回鄉都要掃空櫃檯,帶回去跟七大姑八大姨分享。聖誕節他在朋友圈幸福地曬出家庭聚餐,白雪皚皚的小木屋裡,烤熟的火雞旁邊,一盤「哈氏」、一瓶「老乾媽」赫然在目!這叫什麼神搭配?

還有一位法國外交官,在上海居住十年,早已成精。滿足他的要求有點難度,既要有中國特色,又要不落窠臼,還要得體。我琢磨半晌,想起一物。次日陪他來到音樂學院門口的民族樂器店,琵琶二胡笛子鈸鑔木魚應有盡有,還有專為禮品而設計的迷你版。外交官果然興致大好,摸摸這個撥撥那個,滿意地選了一支梆笛。他兒子就讀的當地小學有個小樂隊,這份禮物再合適不過了。2個月之後外交官回上海,我收到了他兒子的回禮——一張畫有龍和故宮的鉛筆畫。可見,來自中國的禮物既滿足孩子的童心,又勾起他對中國的好奇心,傳遞效果超出了我的想像。

有趣的是,這些年老外的購物車,漸漸從有形的實物禮品,發展到無形的生活創意。最近看到一則視頻,一個在上海讀書的加拿大留學生突發奇想,把自己裝進箱子裡「快遞」回家。打包的程序重點渲染,當然,飛行運輸過程是模擬的,父母收到禮物打開時的驚喜卻是真真切切的。也許這個年輕的「老「外並沒意識到,這一次他從中國帶回來的禮物,其實不是他自己,而是中國的idea——世界首屈一指的、無所不能的快遞。(湘君)

【來源:新民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日本有壽司,韓國有泡菜,在老外眼裡,那中國的「代表菜」是啥?
    那在老外的眼裡,中國的代表作又是什麼呢?在美食界,「壽司」是日本的名片。而最有代表性的可數生魚片壽司。雖然西方國家,帶著血水的三成熟牛扒也常有人吃,但說到吃生魚片哪國能比日本更野?新鮮的海魚經過一番處理以後肉骨分離,切成什麼厚度每個廚師心裡都有一把尺。看似簡單的幾下捏、壓、握動作過後,一塊近乎標準的長方體就生魚片壽司誕生了。有韓國人的地方就泡菜。
  • 老外按中國菜譜做菜,卻做成這樣,網友:菜譜就能做要大廚幹啥?
    中國的美食流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所以中國的美食是非常耐人尋味的,並且中國的美食有很多的精髓支出,講就的就是一個精細,還有對食材的百變做法,在中國各地都有很多代表性的美食,並且終歸還有四大菜系,每一種都代表著當地的飲食文化和獨特的風俗習慣,如今的中國美食也逐漸的走向了全世界,
  • 老外在中國遇老外對話火了,網友:掌握了大媽嘮嗑精髓
    近日,一段視頻在網上走紅:一位在大連生活了多年的老外遇到另一位來中國沒多久的老外,兩人對話內容讓人笑噴!視頻中,只見有著在中國多年生活經驗的的老外對新來的老外格外地「照顧」:時不時搭話:「不懂啊?>@小宅醬醬: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句句問到要害@不放香菜蟹蟹:對面老外:他擱那叭叭啥呢,我咋聽不懂?
  • 老外遊中國也能手機支付了,北京gaga哈哈
    以往,如果沒中國銀行帳號和本地手機號,外國人很難在中國使用行動支付。今天第二屆進博會金融科技分論壇上,螞蟻金服表示:面向外國遊客的「支付寶海外版」已推出。本周起,外國遊客來中國也能用支付寶了,需海外手機號註冊+小程序內綁定國際銀行卡+給電子消費卡充值。
  • 韓國有生章魚,日本有生魚片、生雞蛋、生牛肉,老外:中國有啥?
    韓國有生章魚,日本有生魚片、生雞蛋、生牛肉,老外:中國有啥? 說起美食,各個地區都有各個地區不同的標誌。就像中國的南北方,各種的美食就大不一樣。無論是菜系、麵條還是各種小吃,南北方都會有一定的口味差異。連南北方都如此,不同國家內的差別就更大了。
  • 審美觀點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標準 老外眼中的中國美女長啥樣?
    什麼樣的美人才是中國美女呢?是身輕如燕的趙飛燕還是體態豐腴的楊玉環?也許每個時期的美女都有不同的標準,當然,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人們審美觀點的不同,也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標準。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外眼中的 大「中國美人」長啥樣。呂燕。
  • 這幾種美食雖然是中國菜,但卻只有老外才能吃得到,究竟是啥菜
    這幾種美食雖然是中國菜,但卻只有老外才能吃得到,究竟是啥菜外國人對於中國美食的接受度到底如何,這在我看來這始終是個「謎」。因為說很多老外喜歡中國美食的人有很多,說很多中國的美食不對老外胃口的人也有不少,但是不管怎麼說,中國的美食不斷地走出國門已經是事實,也是一種趨勢。說到中國美食在海外的大型「根據地」,就不得不說到美國的唐人街了,在那裡各式各樣的中餐館應有盡有。不過在那些中餐館裡賣的還能不能算是中國菜其實也很難說。
  • 揚我國威,又一辣醬風靡國外,老外:這是啥啊,太好吃了吧!
    歡迎大家來到食吧,我是食吧的小廚,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揚我國威,又一辣醬風靡國外,老外:這是啥啊,太好吃了吧!我們現在都已經知道了老乾媽的威力,老乾媽的好吃程度非常的受大家的喜愛,這麼多年來一直陪伴著無數人的成長。
  • 老外究竟青睞哪些「中國製造」
    來到中國旅遊的海外遊客在中國的購物也經歷了一些變化,從最初純粹的「旅遊紀念品」,逐步擴展到中國製造的商品。不妨看看來華旅遊、留學的老外們都愛買些什麼帶回國。  俄羅斯:中藥、書法、傳統飾品  大多數外國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的傳統特色產品,俄羅斯女孩克裡斯蒂娜在中國生活了7年,購買最多的是中藥。「中藥很神奇,一種藥甚至有多種功效。」
  • 10元人民幣,可以在亞洲最窮的不丹買些啥?答案有些出人意料
    而在亞洲陸地上,就有這麼一個與世隔絕的國度,這個國度夾在中國與印度的中間,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雖然國土面積小,但其自然風光卻曠麗奇絕,這個國度稱之為不丹。據歷史記載,不丹源自於梵語,意為"吐蕃的邊陲",不丹在清朝後才從中國獨立出去。由於不丹國家面積領土極小,歷史上的不丹總是受到其他國家的政治幹擾,導致其國內自身發展滯後。
  • 油炸過的史萊姆是啥樣?老外掏出油鍋測試,瞬間胃裡翻江倒海
    油炸過的史萊姆是啥樣?老外掏出油鍋測試,瞬間胃裡翻江倒海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解壓玩具,而這類玩具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史萊姆。你知道油炸過的史萊姆是啥樣嗎?老外掏出油鍋測試,瞬間胃裡翻江倒海。期初小夥兒只是在一個平底鍋上放了一點點油,當油溫升高後他把史萊姆放入鍋內,隨後像煎雞蛋一樣,將史萊姆均勻翻炒。經過幾次翻炒史萊姆竟然把油都「吃」掉了。隨後鍋裡冒出了黑煙。史萊姆也糊成了黑色,還有一部分粘到了鍋底,難以清理。
  • 日本有壽司,美國有牛排,韓國有泡菜,老外:中國有啥?
    日本有壽司,美國有牛排,韓國有泡菜,老外:中國有啥?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像我們中國一直都是美食大國,尤其是我們中國本來就地大物博,每一個小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簡直讓人眼花繚亂,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驕傲,不過很多沒有來過我們中國的外國朋友,就會很疑惑中國到底有什麼好吃的,也從來沒見過沒吃過啊,甚至有些外國朋友還會懷疑,中國的美食之國的名頭是不是真的,畢竟他們有最好的牛排,中國有什麼?
  • 中國又一城市被「霸佔」,老外不肯走,紛紛想要常住
    90後旅行,只為遇見:中國又一城市被「霸佔」,老外不肯走,紛紛想要常住!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在對外交流也是相當的頻繁,而中國對待外賓的政策又是很好,所以現在許許多多的外國朋友都想來中國,甚至還有很多人想要移民中國,並且以移民中國為一種炫耀,但是中國的移民政策還是相當嚴格的,所以絕大多數的外國人都沒有成功,而在北上廣這些城市,外國遊客可以說是相當多,雖然他們的樣子和我們不一樣,但是他們講中文甚至是習慣啥的都一樣,除了外貌其他的都融入到了中國,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座也很受外國朋友的歡迎
  • 奇葩的中國菜英文翻譯,老外看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十分懵逼
    隨著文化輸出,中國菜也是遠近聞名,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在大多數國家都可以看見中餐館。由於緊跟潮流,縱使是在國內,也不乏一些商家給自家的菜品另做一下翻譯,以此促進中外交流。但是翻譯過來的英文菜名可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實在是把老外嚇得慌,這又是為啥呢?一起來看看吧!1、夫妻肺片 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納尼?翻譯成這樣,你確定有人敢來吃?
  • 老外到中國吃飯,看到菜單的翻譯,夫妻肺片,虎皮青椒……犯怵了
    導語:老外到中國吃飯,看到菜單的翻譯,夫妻肺片,虎皮青椒…犯怵了愛上網的人應該知道曾經有這樣一個非常出名的梗,「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瑟瑟發抖」,同樣會瑟瑟發抖的是外國人到中國吃飯,看到菜單的翻譯,夫妻肺片,虎皮青椒
  • 80年代中國遊,老外愛幹啥?拍照第一,中國菜頂呱呱
    1986年的桂林城郊,典型的中國傳統休閒納涼風光,吸引了一位外國遊客的注意,忍不住按下了快門。此情此景,現在看著都懷念,更別說80年代來中國旅遊的老外了。當年來一趟中國,還是一件挺值得自豪的事情。畢竟很多地方很多景物,對外國遊客來說都是與眾不同的。五千年的文明傳承,中國人住什麼房子?吃什麼美食?以前在書裡看過,近距離感受了,才更真切。你看這位大哥,蹲在二樓拍個不停,得有多興奮。
  • 老外給出「差評」的3種中國美食,看到吃法,國人:能好吃才怪!
    我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上有八大菜系,下有各個地方的特色美食,不僅是從外觀還是味道上來講,都不會差,色香味俱全就對了,就連很多老外都會為了品嘗我國當地的美食,特地跑來中國享用呢。當然,咱中國的美食有千千萬萬種,但也有一些美食卻遭到了還外國朋友們的差評,不過老外之所以會給出差評。
  • 打開中國農村脫貧「工具箱」——四個老外的大別山「田野調查」
    在老外們看來,中國的脫貧攻堅既達到了標準,又超出了標準。例如Wi-Fi等基礎設施並非必需,卻對經濟社會發展很有幫助,尤其疫情期間,有網絡的優勢十分明顯。正如肖恩所說:「有些國家的減貧重點還停留在保障飲用水和衛生,而中國政府給予老百姓更多保障、更多機會,讓脫貧更可持續。」「更想把日子過好」肖恩父女在行程第一天就感受到全村人的熱情。
  • 老外:我給中國女服務員小費,她為何很生氣?「shabi」是啥意思
    最近幾年,中國越來越強盛,這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不過,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還是讓不少老外吃盡了苦頭。然而在中國,則完全沒有這些東西。如果貿然給服務員消費,則會被服務員認為是在侮辱他。這不,就有一個老外,因為不了解中國的文化,就貿然給了服務員小費,沒想到女服務員罵了一頓,這個老外才悻悻的走了,事後感到非常不理解,只能尋求網友的解答了。
  • 老外覺得中國食物怎麼樣?瞧瞧老外怎麼說,評價很精彩!
    既然中餐和西餐不同,那麼老外覺得中國食物怎麼樣?現在我們就來看看老外是怎麼說的 ,有老外的評價很精彩!有老外評價中餐道:就像漢語一樣,中國菜是另一種食物,東北菜和湖南菜都是極好的菜系。但是中國最好的菜是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