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入汛以來,全市上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全員上崗到位、嚴陣以待,確保了水庫運行安全、河道行洪安全,1029個山洪災害村未發生人員傷亡、財產損失事件。
據悉,市委、市政府日前下發了關於做好近期強降雨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的相關通知,並對各縣(市、區)強降雨防範應對工作進行再調度、再部署,要求各級各部門堅決扛起防汛責任,密切關注重點部位,切實保證防範措施落實到位,認真做好防汛搶險救災各項準備工作。8月5日,我市啟動了山洪災害、地質災害四級氣象預警,啟動了水旱災害防禦、防汛四級應急響應。8月6日,我市向8個山區縣(區)派出督導指導組,協助指導此次強降雨防範應對工作,進一步壓實8個山區縣、88個鄉(鎮)、1029個村的3087名行政責任人和1029名村級預警責任人的防汛職責,確保「縣包鄉、鄉包村、村包組、組包戶、黨員幹部包群眾」的「包保」責任體系落實落地。
與此同時,我市繼續加強監測預警設備維護。堅持做好縣級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的日常維護,指派專門技術人員負責管理工作,確保平臺汛期運行正常。加強我市380處自動雨水情站點的巡查檢測工作,保證雨情、水情觀測數據全面準確。加強對無線預警廣播站點、手搖報警器、銅鑼、口哨等預警設施的保管保養,確保預警信號及時準確發出。同時,繼續做好通訊保障工作,對60個受山洪災害威脅的重點村莊衛星電話進行充值和調試,安排專人對衛星電話進行抽查測試,確保通訊暢通。
按照「預案到村、責任到人」的要求,我市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山洪災害防禦預案,落實監測、預警、轉移、安置各項措施,明確預警責任人、轉移路線、安置地點,形成嚴密的群測群防網絡,切實提高預報預警和快速反應能力。確保遇到險情第一時間預警,按照「方向對、跑得快」的要求,及時組織群眾避險轉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繼續做好人防、物防準備工作。目前,全市組建了519支各類搶險隊伍,共計2.31萬人;儲備了價值2600餘萬元的防汛物資,主要包括編織袋、鐵鍬、木樁、救生衣、塊石、反濾料等50多個品種。儲備部門加強了物資的日常管理、保養、培訓工作,保證防汛物資隨時能夠調得出用得上。
此外,我市嚴格落實24小時領導帶班、幹部值班制度,監測平臺24小時運行。 (首席記者 吳 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