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因 | 西域考古圖記

2021-02-08 佛像雕塑藝術






點擊上方「佛像雕塑藝術」→點擊右上角「...」→點擊設為★

設置星標後,從此再也不會錯過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此書為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著《Serindia》(西域考古圖記)卷四(卷一至卷三為文字部分,卷四為圖版,卷五為地圖)。共收圖175幅,其中包括敦煌寫本、絹畫、塑像、碑銘等資料的彩色或黑白照片。這部學術著作較之旅行記更為系統、詳細,是研究敦煌學以及西域文物考古的最基本資料。此書出版於1921年。


斯坦因 中國沙漠中的遺址






匈牙利裔英籍考古學家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第三次中亞考察時,在吐魯番發掘阿斯塔那古墓,盜揭柏孜克裡克石窟壁畫,被入藏於英國博物館東方印本與寫本部。這一套《Wall Paintings from Ancient Shrines in Central Asia》(斯坦因在中亞古寺遺址發現的壁畫)由Fred H. Andrews編釋,展示了柏孜克裡克石窟壁畫的部分原貌。此英文本出版於1948年,卷一為文本,卷二為圖版。



來源: 看碟聽雨公眾號


回復文字閱讀歷史文章,如回復:北齊01 可閱讀文章:北齊的佛像(珍藏版),也可「查看歷史消息」查閱。

近期點擊量較高文章:

北齊01 |北齊02 |金01 唐01 |唐02 |唐03 |唐04 |唐05 |北周01 |北周02 |北朝01 |遼01 |隋01 |隋02 |北魏01 |北魏02 |北魏03 |北魏04 |北魏05 |北魏06 |西魏01 |宋01 |宋02 |相01 |相02 |相03 |相04 |力士01 |天王01 |韋陀01 |藏01 |藏02 |藏03 |藏04 |道01 |千手01 |千手02 |釋01 |日本01 |柬埔寨01 |柬埔寨02 |柬埔寨03 


長按關注:[佛像雕塑藝術]


 ↓↓↓ 來一場純粹的藝術之旅,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巨匠遊學!

相關焦點

  • 乾貨|那個被斯坦因發掘的于闐裸女竟是鬼子母?
    價值連城的木板畫和壁畫斯坦因在獲得了大量浮雕、文書之後,沒有想到發生了更使他驚喜的事情:他發現了幾幅價值連城的唐代木板畫和壁畫。這幾幅畫就是後來轟動世界美術界並在解釋上引起爭論的《鼠神圖》、《傳絲公主》、《波斯菩薩》和《龍女圖》。頗為神奇的是,除了《波斯菩薩》之外,其他三幅圖的內容完全與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符合。
  • 被斯坦因盜掘的西域文物
    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西方文明的交匯處,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這裡匯合,醞釀成古代文明中一個個耀眼的明珠。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發現,把這一民族瑰寶推向世界,也使西方搶掠的巨手伸張在這塊處女地。大量珍貴文物被迫離開滋養她們的土地,流亡海外,用一個個沉默的聲音述說著古老東方民族往日的輝煌,也讓一個個華夏兒女在痛心之餘,牢記弱國的無力與悲涼,知恥後勇,知弱圖強。以下為斯坦因盜走的部分西域文物。
  • 揭秘雙面斯坦因 是文物大盜還是考古專家?
    1 盜掘文物還曾受地方歡迎斯坦因本是匈牙利人,他於1862年11月26日出生在布達佩斯,排行老三。在他赴英國倫敦大學、牛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主攻東方語言學和考古學後,就加入了英國籍,併到英屬印度教育部工作過。從1900年開始,斯坦因將全部生命都獻給了亞洲探險事業,直到1943年去世為止。
  • 出使西域 張騫因何去了成都?
    或因其傳奇的經歷,後世學者在寫傳弄志時,將他帶入了牛郎織女的神話中,以神話與史實的嫁接,體現他們對巴蜀與絲綢之路關係的深刻記憶。張騫是否真的來到了成都?又是否見過道家學者嚴君平?2017年12月20日,著名考古學家王仁湘圍繞著一系列謎團進行了梳理。據他考證,張騫遇見織女的傳說,不足為信。但據史書記載,他的確曾通西南夷,因之行蜀到達成都。
  • 新書|是考古探險家也是第一大盜!斯坦因100多年前是如何探尋樓蘭...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1900至1901年、1906至1908年、1913至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20世紀上半葉享譽世界的考古探險家奧雷爾斯坦因(1862—1943),曾先後到我國新疆及河西地區進行探險考古,並先後出版了這三次探險考古報告:《古代和田——中國新疆考古發掘的詳細報告》《西域考古圖記》《亞洲腹地考古圖記》。
  • [文化名人]考古史上的長徵者——記四進新疆的黃文弼(圖)
    這期間,他漸漸對當時新興的考古學發生了興趣,由此將自己的學術轉向考古,取得了輝煌成就。他就是中國現代西域考古事業的奠基者黃文弼。從1927年夏天首次進新疆起,到1966年冬天離開人世,39年間黃文弼四進新疆,總行程38300公裡,可謂中國考古史上的長徵。
  • 出使西域 張騫因何去了成都?
    或因其傳奇的經歷,後世學者在寫傳弄志時,將他帶入了牛郎織女的神話中,以神話與史實的嫁接,體現他們對巴蜀與絲綢之路關係的深刻記憶。張騫是否真的來到了成都?又是否見過道家學者嚴君平?2017年12月20日,著名考古學家王仁湘圍繞著一系列謎團進行了梳理。據他考證,張騫遇見織女的傳說,不足為信。但據史書記載,他的確曾通西南夷,因之行蜀到達成都。
  • 《西域史地考古論集》絲路考古的奠基之作
    原標題:《西域史地考古論集》絲路考古的奠基之作朱玉麒《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6月08日 第 11 版)對於吐魯番盆地的陶製品、磚志、文書,黃文弼的採集品自成系列,在他後續出版的《高昌專集》增訂本(1951年)、《吐魯番考古記》(1954年),都給予了出色的研究。他的《獸形足盆形象考釋》《高昌疆域郡城考》《高昌國官制表》《高昌國麴氏紀年》《寧朔將軍麴斌造寺碑校記》《張懷寂墓志銘校記》和《亦都護高昌王世勳碑復原並校記》等論文,奠定了高昌史研究的基礎。
  • 西域奇城: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西域疏勒城為何如此傳奇?
    引言2019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入選項目公布,包括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廣東"南海1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在內的十大考古新發現全部公布,為我們展示了最新的考古成果。
  •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探秘尼雅考古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佉盧文退出印度的歷史舞臺後,卻傳入塔裡木盆地南緣的于闐、精絕、鄯善等西域地區。直到公元5世紀,佉盧文才最終湮滅於歷史的長河中,變成一種死文字。 18世紀末,佉盧文被學術界發現。又過了大約100年,西方學者解譯了這種文字。 受過東方語言學訓練的斯坦因一眼便認出,木牘上的文字與公元1世紀流行於貴霜王朝的佉盧文如出一轍。
  • 西域考古應沿著「黃文弼之路」走出去
    回顧黃文弼,「一個人的考察隊」《東方早報·藝術評論》(下簡稱「藝術評論」):黃文弼先生被稱為中國的「新疆考古第一人」,您認為主要原因是什麼?朱玉麒:因為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對中亞包括西域考古歷史的研究工作做得最多的還是外國的一些探險家,包括斯文·赫定、日本的大谷(光瑞)探險隊等。
  • 書籍推薦:關於了解西域新疆的66本書
    12、《大唐西域記》:玄奘歷時17年,途經西域(新疆)、沿途講法後達到印度取經並帶回印度佛教典籍657部的西域等地人文文化和風土人情的珍貴歷史典籍。13、《發現西部》,楊鐮著,此書為曾生活在新疆並對新疆、西域人文歷史有極深研究的楊鐮先生對多部西域考古探險書籍的序言匯集。
  • 西域出土「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是驚天預言?
    尼雅遺址其實是漢代西域的精絕國古城遺址。位於新疆和田民豐縣以北大約90公裡的尼雅河下遊,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心。在東漢時期隸屬於鄯善(樓蘭)附庸。《大唐西域記》稱呼為尼壤城。《漢書·西域傳》曾記載:"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裡,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
  • 昔黃文弼孤身西域考古,今絲路申遺成功重提中國考古走進中亞
    朱玉麒:因為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對中亞包括西域考古歷史的研究工作做得最多的還是外國的一些探險家,包括斯文·赫定、日本的大谷(光瑞)探險隊等。而黃文弼是參加了1927年中瑞西北聯合考察團進入到新疆來的,此後又有三次新疆的考察活動,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就成為我們中國西北考古的第一號人物。
  • 《大唐西域記》中的波斯古錢幣
    通過考古資料、傳世文獻、出土文書和錢幣學來考證《大唐西域記》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所見西域錢幣。認為,玄奘將其所見的西域138國流通貨幣分為四個部分,這些貨幣與當前出土中亞、印度、伊朗等區域錢幣學研究相符,由此說明了《大唐西域記》對西域錢幣的描述基本可靠。
  • 唐代西域與吐火羅
    相關資料刊布於《古代和闐》(Ancient Khotan)、《西域考古圖記》之中。1989年11月,長期從事新疆考古工作的王炳華先生及肖小勇、劉文鎖一行,作為塔克拉瑪幹沙漠綜合考察隊考古組成員,也曾進入沙漠,步入安迪爾古城廢墟,在遺址實施了全面踏查,隨即還刊布有調查報告9。本文的分析,也是依據此報告。安迪爾古城廢墟,位於安迪爾河下遊,已淪入沙漠。
  • 西域遊歷叢書:從克什米爾到喀什噶爾
    本期薦書書名:《西域遊歷叢書01 從克什米爾到喀什噶爾(知新)》 作者:奧雷爾·斯坦因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簡介:1900—1901 年、1906—1908 年、1913—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奧雷爾·斯坦因先後到我國新疆及河西地區進行探險考古,並先後出版了這三次探險考古報告
  • 新疆啟動龜茲故城考古 探秘漢唐西域都護府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2日電(記者 劉傑)記者22日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為進一步探秘龜茲古國歷史,了解絲路古道必經之地的經濟文化交流狀況,做好龜茲故城保護和搶險加固,龜茲故城考古發掘項目於近日正式啟動。
  • 《大唐西域記》: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貴資料
    《大唐西域記》,中華書局出版。《大唐西域記》應運而生,玄奘所述內容經弟子辯機編次整理,成為後人所見的十二卷本。此書記錄了138個國家與地區,其中玄奘西行親歷國家達110個,另外28個國家的記錄述自聽聞與傳說。《大唐西域記》的敘事沿襲中國史書作品中的地域志模式,但較之更加豐富詳細,記錄了所遊歷國家、地區的情況,內容豐富駁雜,不僅有宗教文化、政治生活方面的敘述,而且還簡述山川水文、氣候物產、風俗語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