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責編/洛克小可愛 圖/維克多
幾十年前接地氣又充滿煙火氣的老街,也許就是這條街現在的樣子吧......
前段時間在長安區時路過這裡,之前一直對這條街有所耳聞,卻從未踏足過,帶著好奇南叔第一次走進了韋曲老街。
寶藏美食街從頭香到尾
剛一走進韋曲老街,就被左右兩邊緊挨著的美食所吸引,一到飯點整條街從頭到尾都散發著香味,來這裡覓食的人們更是絡繹不絕。
每家小店的美食幾乎不帶重樣,而且都很有特色。從關中再到陝北、陝南的小吃都能在這條街找到,小店門口擺著的大盆麥飯菜卷、漿水魚魚,就像是小時候奶奶在家裡做出來的感覺。
平時只有在夜市才能吃到的串串麻辣燙,此時看起來都是那麼誘人。紅油漂浮在湯的表層,想必吃起來一定特別入味香辣過癮。
現炸的小土豆和油糕出鍋了,雖然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美食,口感卻是一致的表皮焦脆內裡軟嫩,一個鹹一個甜有種莫名的CP感~
南叔在這裡意外發現了西翻有名的炒涼皮,婆婆在西翻旁邊開了將近30年,然後把手藝傳給媳婦,就有了長安的這家分店,如今光味道就有六種。
記得一定要加饃塊!饃塊才是炒涼皮的靈魂!饃塊吸滿了醬汁和調料味,涼皮軟滑入味,強烈安利火鍋味和糖醋味,真的絕了啊~
位於韋曲老街中段的丁字路口,有一座叫「怡悅坊」的雙面水泥彩繪大牌樓,附近有好幾家店都以「怡悅」命名,在牌樓下也有不少美食在此扎堆兒。
經過一個賣「石磨嫩玉米餅」的小攤,看到很多人在排隊,大家都在等著現做的玉米餅出鍋,看著小男孩渴望的眼神,南叔也排起了隊。
問了老闆才知道他是從外地學來的,難怪在西安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小吃。用新鮮玉米現磨的玉米漿,不加糖和任何添加劑,完全靠玉米自帶的香甜味。
就連廣式腸粉都能在這裡找到,好幾種不同餡料的腸粉都是現做的,重點是不到10塊錢就能吃到。
這年頭兩塊五一份的涼皮上哪兒找,在韋曲老街隨處都能看到,便宜且種類繁多的涼皮,麵皮、米皮、擀麵皮、蕎麥餄烙這麼多年來就沒怎麼漲過價。
路邊隨意一家小店賣的滷麵也很好吃,滷麵這種東西要的就是家常味,肉香油香和鹹香的滋味交織在一起,吃完整個人滿足感爆棚~
市井氣息幾十年未變
韋曲老街曾是長安區的「商貿中心」,已經有幾十年歷史的街道,雖然90年代經過了翻新修整,卻依舊難掩它復古的味道。
除了小吃美食,韋曲老街在從前就有集市的功能性,如今已經是常態集市的老街,還保留著「韋曲供銷社」,可以想像這條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有多繁華。
一條街完全解決了衣食住用,新鮮的蔬菜水果隨時都可以買到,有些甚至比在菜市場買到的還要便宜,突然有點羨慕住在這裡的人。
破舊的水產店、擺放整齊的各種餅和饃、路邊賣乾貨的大媽,一切都像極了小時候牽著奶奶的手去趕集,記憶中的畫面真的令人懷念~
賣書的大叔咧著嘴笑著,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好事;抱著孩子的寶媽,又在為家裡購置綠植;小鳥在籠中啼叫,響聲在安靜的街道間迴蕩~
趁著暑假的時間,姐弟倆在為自家的生意開始叫賣,略顯稚嫩的童聲,此起彼伏的喊著「只要39元一件「~
你有多久沒見過這樣的修鞋攤和配鑰匙攤了,這些傳統老手藝,已經逐漸消失在這個年代,變得無人問津。
初秋時節樹蔭下已是微涼,午後的韋曲老街忽然安靜下來,修鞋師傅靠在路邊睡著了......
這個周末,抽空去韋曲老街轉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