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特獨家丨眾多專家傾情解讀香港頒發數字資產牌照,一個時代開啟了

2020-12-18 巴比特資訊

12月15日,香港發出第一張加密貨幣牌照。BC科技集團成員企業 OSL率先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

此次事件意義重大,數字資產洪流勢不可擋,香港順應潮流,敢為人先,勢必會對其他地區或國家下一步動作產生積極影響。

針對此事,巴比特聯繫到從事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資產相關的專家谷燕西、正在籌備香港加密貨幣牌照的項目方HKVAX(有可能是香港第二家獲得加密貨幣牌照的機構)和探針集團以及已經和OSL合作的加密金融服務平臺Amber Group等,他們從不同的視角對此事發表了評價。

美國力研諮詢公司創始人谷燕西認為,成立數字資產交易所是符合趨勢發展的。但數字資產交易所需要其他的配套基礎設施和制度。譬如使用數字貨幣才能實現交易的DVP結算模式,才能充分發揮分布式記帳技術帶來的優勢。另外,更加主要的是,市場中需要以通證的方式代表的資產來進行交易。如果沒有在法規方面明確說明現實中的資產和權益能夠用通證的方式進行交易流通,那麼證券型通證交易所就缺少可交易的數字金融產品。

探針集團聯合創始人、首席數字資產官曹元認為,從積極意義看,香港批准了第一家數字資產交易所,推動了數字證券的發展。同時一些問題應該引起注意,一方面,OSL是否有推動數字證券形成能力?香港的牌照允許開展加密貨幣的交易,最後還是靠加密貨幣賺錢,那麼對火幣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形成衝擊。另外,投資者門檻很高,會造成流動性很差,很難支持數字證券的交易,在相當長時間可能還是聚焦在加密貨幣的交易上。

數秦科技CEO俞學勱認為,這意味著香港開始合規監管代幣交易了,是一個比較好的範例。另外一個信息是,新加坡星展銀行DBS的數字貨幣交易系統也是BC科技集團提供的技術服務,所以其實BC和合規交易走得非常近,有可能成為大中華區數字貨幣合規的一個模板。當然,反過來也說明相關資源還是聚合在BC身上,對於其他中小型的交易所機會並不一定大。

Amber Group CBO 宇豪認為,一方面,各主要金融中心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已經逐步納入主流監管的範疇,甚至各地監管之間也在相互較勁暗中競爭,力圖吸引更多從業者進駐以大力推進新興金融市場的發展。另外,越來越多傳統的金融行業已經將觸角延伸到了數字貨幣行業,隨著越來越多傳統金融機構的入場,數字貨幣金融行業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與前所未有的挑戰。

HKVAX 戰略負責人Matt認為,虛擬資產(數字貨幣)已經成為了一個不能忽視的市場,但數字貨幣的定義和解釋從某方面來說,仍然是一個哲學問題。

以下是詳細採訪內容:

如何通過OSL交易所合法交易?

谷燕西:需要看這個交易所的政策以及國內是否允許。

曹元:

正常通道,人民幣外匯管制,一年最多5w美元。

LABS Group CEO Yuen WONG:

我有朋友參與幫他們規劃, 所以據我所知, 現在出來的條例規定只能針對香港專業投資者, 也就是Professional Investor (簡稱』PI』)。香港對PI的定義是除了專業機構, 還有財富達到指定水平的個人與財團。完整的KYC與AML是必須的。至於香港以外的海外投資者, 如何能參與, 還是要經過Public Consultation 這一個過程, 也就是通過公眾諮詢以完整條例。

宇豪:

OSL交易所的牌照是根據香港證監會在2019年11月6日頒布的《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立場書》獲批的,立場書規定了持牌交易所必須獲得證監會頒發的1號以及7號牌才可以從事數字貨幣交易所業務,另外立場書還規定了發牌條件和後續監管要求。其中針對交易所客戶需要根據進行「認識你客戶」即KYC的流程,包括採取一切合理步驟,以確立每位客戶的真實和全部身份、財產狀況、投資經驗以及投資目標。另外持牌交易所還需要對每位客戶確認專業投資者以及風險測評,確保客戶有足夠的淨資產來承擔風險和可能招致的交易損失,這就意味著與OSL這樣的持牌交易所合作,就必須根據證監會的指引提供與傳統金融行業開戶一致標準的KYC文件與其他相關信息。

Matt:

恭喜OSL的團隊,過去幾年他們一直緊密的跟香港監管機構(SFC)溝通,當之無愧地成為了香港的第一個獲得虛擬資產(數字貨幣)交易所牌照的公司。他們的牌照是根據現有的SFO(證券和期貨條例),Type 1(證券交易)和Type7(提供自動交易服務)許可證授予的。根據現有框架,有牌照的公司能夠為來自16個國家/地區的專業投資者(擁有港幣$800萬以上投資組合人仕)提供服務。要成為合選客戶,必須通過合規程序,包括KYC和AML,並聲明自己是專業投資者。

對國內交易所意味著什麼?

曹元:

對國內的監管方可以是種參考,國內很多地方也在看,但監管擔心風險,海外做的好可以借鑑。

Yuen WONG:

無可避免的, 這將催化國內的數位化生態進程, 包括交易所與金融方面。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也已表態說加密資產風潮將持續下去,數字資產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與其選擇逆之而為, 不如選擇主動擁抱但又同時適當監管。

宇豪:

中國大陸尚無類似交易所牌照的相關規定出臺,所以像火幣、幣安這樣頭部的交易所也輾轉出徵海外謀求監管落地。雖然香港作為離中國大陸最近的境外金融中心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但我們也留意到,與新加坡相比,香港證監會在立法力度和對數字貨幣監管的友好程度上還略輸一籌,包括上文提到的立場書和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在今年11月推出的《有關香港加強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規管的立法建議公眾諮詢》對交易所以及交易平臺的持牌條件較為嚴厲,這些監管要求從長遠來看是不符合數字貨幣行業的現狀和要求,也明顯比其他主要金融地區的監管要求更為嚴厲,我們期待監管當局能逐步放寬持牌條件,發揮香港的地緣和國際金融中心優勢,進一步吸引更多從業者選擇香港市場開展數字貨幣金融業務。

Matt:

我們應為未來充滿著無限的機會和可能性,但同時我們明白現在合規管數字貨幣仍處於起步階段,在作出任何承諾之前,還有一些程序需要澄清和確認。但是我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類似深港通、滬港通這一類型的概念也會適用於國內投資者。香港有牌照的交易所將提供各類型虛擬資產產品,透過劵商,中國投資者可以在受監管的環境中接觸到不同的數字貨幣證劵產品。

此次事件與此前新加坡星展銀行宣布提供加密數字資產服務之間有何關聯?

谷燕西:

兩者都是建立數字資產交易所,而且現在都開始提供一些主要的加密數字貨幣的交易。所以這些點是共同的。兩者的主要區別是,一個是商業銀行,另外一個是金融科技公司。我認為作為一個商業銀行,星展銀行案例更加值得借鑑。

曹元:

數字證券勢不可擋。

Yuen WONG:

我本身是新加坡人, 當初意外洩露這事件, 還是令我很驚奇的。 據說是溝通出了問題, 才導致PR公司意外地先對外宣發了。 但現在是鐵板釘釘的了。 這裡的意義非同小可, 因為DBS是新加坡四大銀行最大的, 而政府也是最大股東。這也說明了新加坡政府對數位化金融是採取擁抱態度的。這一切對我來說, 就是就算你不改變, 世界環境會逼著你變。

宇豪:

我們至少可以捕捉到兩個信號:一是各主要金融中心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已經逐步納入主流監管的範疇,甚至各地監管之間也在相互較勁暗中競爭,力圖吸引更多從業者進駐以大力推進新興金融市場的發展;二是越來越多傳統的金融行業已經將觸角延伸到了數字貨幣行業,比如DBS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業務以及SBI收購B2C2業務,這無疑都是對整個市場的重大利好信息,我們堅信隨著越來越多傳統金融機構的入場,數字貨幣金融行業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與前所未有的挑戰。

Matt:

香港和新加坡一直是友好的競爭對手。新交所與星展銀行之間的合作無疑是一則重大的新聞,我們每天都接到鄰近地區其他銀行的電話,詢問有關的事情。與此同時,DBS和OSL之間的合作也很有趣,據我了解,OSL將在新加坡專屬為DBS提供虛疑資產有關的技術。以我個人的猜測,是因為過去的兩年半,OSL跟我們一樣一直跟SFC緊密溝通,交易系統己經經過了SFC嚴格的審查。因此如果香港的SFC應可了,系統理應同樣受到新加坡的MAS接納。

大陸方面在數字貨幣合法交易方面,下一步有何想像空間?

曹元:

大陸肯定不會推出數字貨幣交易,要交易也是法定數字貨幣的交易,就跟現在的外匯交易一樣。但是數字證券的交易是一定會出現的,早或者晚的問題。

Yuen WONG:

我們上面所提到的都是證券數位化或數位化證券為主, 不包括一般的數字資產例如比特幣與以太坊。 但毫無疑問的,人們對這些的關注度都會加強加大, 但同時政府也會加強加大監管力度。 我覺得這都是好事。加上人民幣已經開始數位化, 會有很大想像空間。但同時內地有外匯與資金管控, 所以還是會雙管齊下的。

宇豪:

2020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也正式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領域,中國有著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體系,有全球遙遙領先的5G基站建設,中國央行一旦推DC/EP數字貨幣,我們相信中國政府在推進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支付的力度必將也是全球遙遙領先的,我們認為將來在央行數字貨幣(CBDC)尤其是人民幣數字貨幣(DCEP)的國際化應用/金融需求甚至是基於這類新興技術的新型結構性產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機會。

Matt:

人可以擁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但就我個人而言,我對實際行動較感興趣。虛擬資產(數字貨幣)已經成為了一個不能忽視的市場,但數字貨幣的定義和解釋從某方面來說,仍然是一個哲學問題。應該定義為付款嗎?還是應該將其定義為證券?以電子人民幣為例,它把數字貨幣用作支付的方式;而在香港,我們則定義為證劵,受SFC監管。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全球化的情況下,我們將有一個更加清晰的定義,屆時將會出現更多的機會。

對國際數位化金融會產生什麼催化?

Yuen WONG:

以上的一切, 都說明了數位化金融與投資和區塊鏈, 會像當初網際網路一樣的顛覆方方面面。 它甚至會無形無影地存在但卻深深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以後的貨幣、股票、債券甚至資產都會以數位化地存在。 這包括房地產資產的投資方面。到時人們不管身處何處, 只要有數字錢包就能很輕鬆地、跨境地、小額化的交易例如Facebook或Google股票以及世界各地的數位化房地產了。

Matt: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跟不同監管機構溝通和合作,得出了一個結論,每個監管機構的對數字貨幣定義稍有不同,很難說誰對誰錯,因為這是一個新興行業。作為人類,當我們預見新事物時,我們總帶點興奮,一點緊張,一點害怕,甚至一點猶豫。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我們留意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都在積極探索數字貨幣這領域,我相信像SFC頒發牌照這些帶象徵性的事情肯定會令數字貨幣加快發展。所有幣圈的朋友們,未來就在眼前。

相關焦點

  • 終於頒發數字資產牌照,香港踏出歷史性一步,首家持牌數字資產交易...
    12月15日,OSL數字資產平臺宣布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首個數字資產牌照,即1號牌(證券交易)和7號牌(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OSL數字資產平臺是港股上市公司BC科技集團(863.HK)子公司,也是亞洲最大的數字資產平臺。這是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監管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對於亞太地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香港證監會也進一步證明了其監管數字資產行業的決心和能力。
  • 數字資產監管進程加快!香港首個持牌數字資產交易所誕生,對內地...
    數字資產交易正在不斷向合規化、合法化發展。12月15日,BC科技集團(863.HK)旗下OSL交易所宣布,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頒發的首個虛擬資產牌照,牌照類型為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該牌照允許OSL Digital Securities經營受規管的數字資產經紀和自動化交易服務。
  • 數字資產監管進程加快!香港首個持牌數字資產交易所誕生 對內地...
    「這意味著在香港運營或者為香港投資者提供服務的虛擬資產平臺,都將受到香港證監會的監管,為在港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安全、合規的加密資產交易渠道。」   香港數字資產監管裡程碑   事實上,2020年8月,香港證監會已原則上同意向OSL Digital Securities頒發牌照。除香港牌照外,根據新加坡《支付服務法》,OSL還已正式向新加坡融管理局申請數字資產牌照。
  • 從瑞士數字資產交易所看美元穩定幣
    瑞士金融監管頒發的7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牌照中的6個是頒發給了SIX集團。所以SIX集團不只是提供證券交易服務,而且也提供瑞士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服務。SDX的創建以及經營目標因此也可以認為是瑞士金融行業集體的選擇。最近,瑞士央行同國際清算銀行的創新中心合作在SDX的基礎設施之上測試了其CBDC。在美國市場中,現在已經有一些數美元穩定幣在市場中流通。
  • 香港發出首張加密貨幣牌照 限八百萬以上專業投資者
    12月15日BC科技集團(863.HK)旗下OSL交易所宣布,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頒發的首個虛擬資產牌照,牌照類型為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這意味著香港發出了第一張加密貨幣牌照。
  • 數字貨幣許可牌照直布羅陀DLT牌照介紹
    數字貨幣許可牌照直布羅陀DLT牌照介紹數字資產金融牌照156一般是指在某個國家或地區6991,運營數字資產相關業務的許可牌照3780。擁有數字資產金融牌照則代表此機構可在發放當地進行與數字資產有關的業務和衍生服務。如開設數字資產交易平臺、支付、數字資產金融衍生品等等。
  • BC集團旗下OSL正式獲批牌照 香港金融科技產業持續發力
    12月15日,OSL數字資產平臺獲得香港證監會批出的首個虛擬資產牌照(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牌照),標誌著香港在金融創新上取得重大進展。
  • 香港首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誕生 可以24小時交易
    12月15日,OSL率先獲得中國香港證監會頒發牌照(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這意味著香港首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誕生。香港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香港證監會批准了首家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牌照意義非常重大,可以說是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這對未來整個亞洲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且積極的。同時也能為中國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和安全保管樹立一個業內的合規標準。」
  • 香港首家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誕生 僅限機構和專業投資者交易
    香港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香港證監會批准了首家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牌照意義非常重大,可以說是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這對未來整個亞洲數字經濟發展的影響是巨大且積極的。同時也能為中國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和安全保管樹立一個業內的合規標準。」
  • OSL獲得香港證監會牌照,可交易BTC、ETH 和經過篩選的證券型代幣
    OSL 獲得香港證監會牌照,可交易 BTC、ETH 和經過篩選的證券型代幣12月15日消息,OSL率先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香港證監會)頒發牌照{第1類(證券交易)和第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
  • 火幣科技旗下子公司獲香港證監會頒發4號及9號牌照,將提供證券諮詢...
    8月3日,火幣科技控股有限公司(1611.HK,下稱「火幣科技」)發布公告,表示其全資資產管理附屬公司火幣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已於2020年7月31日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頒發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資產管理)牌照,獲許進行有關的受規管活動
  • 想在香港申請虛擬資產牌照 需要滿足哪些人員配置?
    對於香港的金融行業,這是個前所未有的突破。對於全球虛擬資產從業者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重大的機會——因為一旦拿到香港證監會的牌照,就可以合法合規地在香港從事虛擬資產業務。 現在的問題是,一家公司如果想在香港從事虛擬資產業務,需要聘請什麼樣的人才符合香港證監會的發牌條件?其實財庫局的諮詢文件並沒有就此給出準確的信息。
  •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GCA全球數字資產管理集團介紹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生產力關係,誕生了一個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加密數字貨幣、加密數字資產的通證經濟時代。 從統計的數據來看,目前全球的加密數字貨幣超過3000種,總市值超過2500億美元,用戶規模達上千萬,僅服務於交易環節的交易所就超過20000家,而專業幫助用戶管理數字資產的機構卻寥寥無幾,並且這裡面良莠不齊,充滿不可知的風險。
  • 38家網站集體停售彩票 整頓後可能頒發新牌照
    網際網路彩票行業政策越收越緊,第5次行業整頓繼續升級。通過一系列資產重組,公司將退出紡織業務,主營業務變更為網際網路彩票等業務。凱瑞德周跌幅為4.39%。   而在其他涉彩公司大跌之時,中體產業逆市暴漲,周漲幅達8.67%,大有挑戰前期新高之勢。市場認為理由很簡單,中體產業不做網際網路彩票,只做紙質彩票。   也有股友議論,網際網路彩票停售,是為了迎接彩票網絡銷售牌照。
  • 肖鋼:數字貨幣將成為數字經濟時代各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的重要載體
    來源:巴比特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中國資本市場變革》一書中指出,數字資本市場的發展不僅可以有效擴展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未來還可以為發行數字貨幣奠定重要基礎,兩者的協同發展是數字金融發展的基礎動力和重要標誌。
  • 綠地、螞蟻斬獲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海外數字金融...
    據悉,此次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的財團一共有21家,其中不乏雷蛇、字節跳動、AMTD等巨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給其中4家財團發布了數字銀行運營牌照,除上述兩家財團外,網約車公司Grab與新加坡電信公司組成的財團,以及東南亞電子商務和遊戲公司Sea旗下全資子公司組成的財團獲得了新加坡完全數字銀行牌照(DFB)。
  • 綠地拿到的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含金量如何?
    但據知名評級機構的報告,新冠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讓東南亞數字銀行的主要客戶群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市場後續待觀察。相較於新加坡,香港於2019年已經發放了8張數字銀行牌照。儘管市場給予了較高的期待,但八家數字銀行去年仍處「燒錢」狀態。不過,業內人士對市場持樂觀態度,認為在未來3至5年內數字銀行服務會成為主流之一。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含金量如何?
  • 綠地、螞蟻金服斬獲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 海外數字...
    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含金量如何其實,數字銀行並非新鮮事物,幾年前我國就已做出數字銀行的嘗試,網際網路巨頭們也早已入局此領域。螞蟻金服投資的浙江網商銀行,背靠騰訊的微眾銀行都是典型。此外,日韓等國也已有數字銀行業務。在此情形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的出現是不是「雞肋」?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呢?
  • 交易所的牌照局:一面是生死符,一面是吉祥物
    第二類是面向泛區塊鏈/加密貨幣業務的牌照,例如直布羅陀地區頒發的分布式分類帳技術(DLT)許可證、紐約金融管理局頒發的BitLicense牌照等。這類牌照目前僅有較少國家與地區發放,屬於監管部門探索加密貨幣監管的早期產物,但同樣對交易所們具有較強吸引力。
  • 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申請結束,參選機構陸續揭曉
    2019年12月31日,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申請如期結束。2020年年中,這場數字大戰的結果就將最終揭曉。而在答案正式公布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參與這場競爭的到底有哪些機構?Grab & 新加坡電信2019年12月30日,共享出行平臺Grab正式確認攜手新加坡電信(Singtel)申請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