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藝無界,大愛無疆,花為天地展容。花,有各種名花奇卉,也有路邊的無名小花,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花開花落,各展現其美麗芬芳,無論是奇卉異珍或叫不出名的小草花都給人們帶來無限生機和樂趣。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中國文人自古愛花卉,特別是梅花、蘭花、菊花、竹子,把梅蘭菊竹比做四君子,把梅推為四君子之首,歷史上無數文人騷客詠梅、賦梅、寫梅、畫梅留下浩瀚的翰墨丹青,詩詞歌賦。梅花在冬天開放,傲霜鬥雪不畏嚴寒,萬花皆寂寞,獨俏一枝春。
自古以來天地萬物花自獨開,但時代替進,文風變化,今天我們對梅花的審美不同於古人。我長期從事中國畫書法創作,喜歡畫梅,孩提梅花開時漫天雪花飛舞,穿著布鞋外面捆綁上幹稻草漫山遍野地跑,當時並沒有古人踏雪尋梅的底氣和雅興,只是對飛雪梅花開的好奇和衝動。
記得早在部隊時期,總政組織建國五十周年的美術創作,我畫了一件《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畫面表現毛澤東和柳亞子兩位主要人物,背景以「沁園春·雪」的詞為意境,畫了傲雪的構線梅花鋪滿畫面襯託人物的性格和時代背景,作品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十年以後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我又創作一件以梅花為題材的作品《融》,這作品表現方式和傳統表現形式完全不同,意境還是小時候對雪中梅花的深刻記憶。
那個年代的意境一直縈繞在創作的思維中揮之不去,但梅花花鳥這樣的題材要衝刺全國美展談何容易,創作中不落俗套不步後塵有新意是最難的。如何用現代的表現技巧把握時代審美藝術語言?創作中我採用滿構圖的方法,前面的梅花造型用雙勾的技法,後面的梅花用水墨為之,墨稿完成後,最後用銀色鋪滿整個畫面,讓畫面形成梅花開放、滿天飛雪銀灰色的效果,作品完成後點題也非常關鍵,用古詩詞為題目太多太普通,當時的時代背景正是文化、經濟的融合,梅花開放時節,冬去春來,冰雪消融,春意盎然,後來確定為《融》,這個題目有新意,有思想,既點題又深化作品主題內涵,作品榮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提名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點點梅花天地心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卉不僅體現花本體面目,還體現為花的廣泛意義文化內涵,體現人和自然和諧共存的關係。去年秋冬之交市文聯組織一檔「一花一世界」的名家畫百花現場寫生創作活動,時節正好是梅花初放,我作為第一名畫家參與梅花寫真。自古對梅寫生不是很多,而且這次用現代媒體傳播方式,採用線上線下直播進行,我也是平生第一次。奉賢海灣國家森林公園有兩株宋梅開放,仲冬時節,天氣寒冷,寫生當天天氣晴朗,工作團隊搭好架子,我用六尺整紙直立進行寫生,現場美術創作人員和遊客有百餘人參與觀摩,我一邊寫生一邊介紹梅花的特點;介紹寫生創作要注重掌握的造型、筆墨、構圖;介紹寫生與創作的關係等。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寫生,一件六尺整紙寫生作品終於完成,後來聽說當時線上有近萬人在關注傳播,這也許是現代藝術最快最有效的傳播方法。(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