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大幅改善 潭江變清了

2021-01-17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水步鎮大嶺河道內鋪設的「生態基」。 林立竣 攝


潭江牛灣斷面碧水婉轉流去,景觀美不勝收。 楊興樂 攝


「看,又飛過一隻白鷺。」在潭江牛灣斷面處,順著村民所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一隻只鳥兒低飛掠過碧波蕩漾的潭江河面。「有白鷺就證明這些水草肥美,漁獲豐富啊!」住在附近的村民向記者感慨道。

潭江蜿蜒流淌,滋養著僑鄉大地。

經過近3年碧水攻堅奮戰,潭江牛灣國考斷面水質大幅改善,達優良水體。截至目前,牛灣國考斷面涉及區域內主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國考、省考斷面均達到Ⅲ類水體及以上,為國家實行採測分離以來最好水平。

文 江門日報記者/林立竣 通訊員/江曉峰

抓住治理「牛鼻子」

潭江幹流自西向東流經恩平、開平、臺山、新會,全長248公裡,流域涵蓋了江門三區四市,是江門的生命河、母親河。

回顧潭江的歷史變遷,它經受了時代的創傷:在經濟社會調整快速發展時期,這條母親河曾飽受工業廢水汙染、農業養殖汙水汙染、生活汙水汙染。雖然幾經整治,但水環境質量惡化現象時有反覆。2018年上半年,在省考以上斷面中,潭江牛灣斷面水質下降至Ⅳ類,部分月份甚至出現了劣Ⅴ類水質。

為推動牛灣斷面水質達標,全面改善我市江河水質,2018年以來,我市按照上級部署,持續深化碧水攻堅戰,聚焦潭江牛灣國考斷面達標這一核心任務,全力攻堅。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我市高規格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實行黨政主要領導「雙主任」制,率先推行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制,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度,強化「雙公開」「雙考核」「雙問責」措施。圍繞目標任務,先後印發《潭江牛灣國考斷面水質達標2018年攻堅實施方案》《潭江牛灣國考斷面水質達標2019年攻堅實施方案》《潭江牛灣國考斷面水質達標2020年攻堅實施方案》,持之以恆抓好重點工作,堅決打贏潭江牛灣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攻堅戰,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潭江治理,關鍵要抓住『牛鼻子』,圍繞牛灣國考斷面,從控源截源入手,紮實推進工業汙染、農業面源汙染等治理,堅持系統治理,久久為功。」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科長歐陽衛華向記者介紹。

強化工業廢水集中處理

位於羅坑鎮錦豐工業園的江門市新會區冠華針織廠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針織企業,集紡織、漂染、整理於一體。為減少汙水排放,提高中水回用比例,冠華針織與中廣核達勝加速器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建設了目前全球最大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項目,日處理廢水能力達3萬噸。

「印染廢水化學需氧量從約200mg/L降到50mg/L以下,色度從80至100倍降到10倍左右,且不返色,廢水回用比例提高到70%以上。同時外排廢水濃度進一步降低,減少了汙染物的排放。」該企業項目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由於提高和保障了中水回用率,在外排廢水不增加的情況下,企業生產廢水的產生總量可以提高,產能就可以上去。真正做到增產不增汙,甚至增產減汙。

此外,冠華針織還承擔了羅坑鎮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任務。

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如何在治汙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潭江兩岸人民既要生態也要生存的重要問題。據介紹,根據潭江有關攻堅實施方案,我市要求潭江沿岸的11個重點工業鎮強化工業園區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目前,基本所有鎮已完成任務,從而真正在源頭上減少工業汙水流入潭江造成水質的汙染。

狠抓農業面源汙染治理

鶴山宅梧鎮綠湖農莊有限公司位於潭江上遊,走進這家企業,綠蔭環繞,園林建築和田園風光相映成趣。與傳統連片的養殖場不同,該養殖場的豬住進四棟五層樓高和一棟六層樓高的新型環保高層豬舍。

「我們向來重視綠色生產,建場以來堅持立體式環保生態循環生產模式,建成了『農林牧副漁+沼氣發電』的立體循環農業生態系統。」綠湖農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馮旭告訴記者,一般豬場最大的汙染物是豬糞。綠湖農莊先採取固液分離法,分離出來的固體糞汙製作有機肥,用作場區內綠化用肥;分離汙水則進入黑膜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等其他後續深度處理工作,最後用來澆灌場內數百畝的象草等其他經濟作物。明年,綠湖農莊將在糞汙資源利用化進程再上一個新臺階,固液分離出來的固體糞汙將通過高溫水解和高效厭氧制沼,構建沼氣熱電聯產,產生沼氣併網發電和餘熱再利用。「我們不產生任何的汙染廢物、廢水外排。」馮旭說。

狠抓農業面源汙染是治理潭江水的關鍵一環。為此,我市一方面完善和規範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另一方面,嚴格落實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斷提升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

大力開展河道治理

為提高河流自淨能力,加快河流內汙染物的降解,臺山大江鎮在龍田、三仙排洪河開展生態修復工程,採用微生物底泥修復劑,提高底泥對上覆水體的生物降解能力,安裝8臺太陽能噴泉曝氣機增氧。同時,在河床岸坡等地種上人蕉、珍珠蘭、紙沙草等植物,既吸附了水體內有害重金屬,也為水生動物提供小型棲息場所,並且遏制了藻類惡性增殖。

「水好了,景觀改善了,生態環境自然也好了。」大江鎮副鎮長容惠漢不無感慨地說。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市共開展77個潭江支流河道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大大改善了支流水質。2020年潭江支流考核斷面達標率由2018年的37.7%提高到了81.7%。

創新生態補償機制

為適應新形勢下對水體保護和治理,我市還出臺了《江門市潭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聚焦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同時,為配合條例實施,去年3月,我市正式發布《江門市潭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辦法》,對因承擔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而使經濟社會發展受到限制的地區給予適當補償,成為全省率先出臺並實施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地級市。

水步鎮大嶺河是潭江的二級支流,它流經兩個村委會最後匯入潭江河。站在岸邊,人們可以看見河道內鋪設的「生態基」沿著河流婉轉而去,連綿不斷。

「2019年,江門市潭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資金安排了267.5萬元給水步鎮,用於水步鎮河湧綜合治理工程以及水環境汙染生態基技術綜合治理項目。」水步鎮副鎮長蔡子昂介紹,根據以往監測數據,未整改前大嶺河斷面主要超標是氨氮、總磷指標,水質為劣Ⅴ類。「隨著生態基工程和河湧治理工程的完成和運行,目前大嶺河水質已經達到Ⅳ類水質,氨氮、總磷得到有效削減。」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發放補償資金4500萬元,對潭江生態流域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此外,我市還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整治違法排汙行為。3年來,市生態環境局按期完成列入省、市清單的5463家「散亂汙」工業企業(場所)綜合整治任務;組織開展「尖兵」系列專項執法,成立水環境執法專班,共出動執法人員近3000人次,檢查工業企業800多家次,嚴厲打擊流域環境違法行為,有力地維護了潭江水生態環境。

一江碧水穿城而過,十裡景觀美不勝收。一步步補上「生態帳」的潭江,正逐漸恢復當初的美麗圖景,重新煥發母親河的光芒。

相關焦點

  • 普寧推動練江水質持續改善
    然而,隨著流域兩岸紡織印染、種養殖業的過度發展,每日近8萬立方米印染廢水、15萬立方米生活汙水排入練江,致使水體變成「黑臭油」,白練變成了「黑腰帶」。練江成為粵東五大河流中汙染最嚴重的河流,成為普寧人的一大心病。  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2016年督察意見時尖銳指出練江治理計劃年年落空,練江汙染長期未得到改善。
  • 淥江「變清記」:菜地變花海 水質三類變二類
    淥口區淥口鎮政府農村辦副主任 黃進:「現在好了,花開了,岸美了,通過幹群齊努力,目前我區已由類水質提升至類水質。」據了解,淥口區開展集中整治專項行動以來,清除了淥江北岸40多畝菜地以及數千噸垃圾,取締了走排16個、釣魚平臺29個,還鋪設了汙水處理管道。開展了「4+1」輪值執法巡查行動30餘次,重點對非法垂釣、非法捕魚等影響淥水水質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處置。記者:李博 淥口臺:曾鋼
  • 全力以赴推進潭江牛灣斷面水質達標攻堅工作 大力推廣產業園區集中...
    近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副總河長、潭江幹流市級河長劉毅到開平市督導牛灣斷面水質達標攻堅工作時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搶抓黃金施工期,全力以赴加快汙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工作,按時保質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堅決打贏汙染治理攻堅戰。
  • 市政府召開長潭水庫水質提升匯報會
    市政府召開長潭水庫水質提升匯報會 2020-05-11 2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Ⅰ類河道保潔標準到位 那平江水質明顯改善
    經過黑臭水體治理後,如今的那平江水質明顯改善河水變清、兩岸樹木變綠、各項便民基礎設施也在日益完善……這些改變得益於青秀區紮實推進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並建立健全日常整治長效工作制度,黑臭水體治理工程也成為贏得居民點讚的惠民工程。
  • 水環境明顯改善 會城河喜扒龍舟
    隨著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推進,會城河消除了黑臭,水質不斷改善,部分岸線還進行綠化提升,會城河裡扒龍舟的盛況才開始回歸……文/嚴建廣 城管宣1    傳統節日盛況多年後再現會城河東起與江門水道相接的上淺口,向西南流經會城城區,在河口水閘處匯入潭江,全長約9公裡。其中,目前覆蓋段約5.5公裡。在20世紀80年代,當地人還經常在河邊洗衣服、釣魚、遊泳。
  • 劉毅市長督導牛灣斷面水質達標攻堅工作:全力以赴攻堅,大力推廣...
    近日,江門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副總河長、潭江幹流市級河長劉毅到開平市督導牛灣斷面水質達標攻堅工作時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搶抓黃金施工期,全力以赴加快汙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工作,按時保質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 用心14年監測水質 見證滇池由濁變清
    用心14年監測水質 見證滇池由濁變清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在昆明,一條條河道穿城而過,它是否被汙染?水質如何?水質監測數據能告訴人們準確的答案。取樣、檢測、分析數據……14年來,昆明城市排水監測站水質監測高級工程師白濤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樣的工作,監控著河道水質狀況,讓老百姓放心的同時,也為河道水環境的整治提供依據。為得出準確監測數據反覆取樣十幾次2001年,昆明城市排水監測站(以下簡稱「排水監測站」)成立,白濤被調到排水監測站,負責對滇池、入滇河道、排水管網等水質的分析監測。
  • 廣東練江國考斷面水質1-7月達V類標準,支流水質持續改善
    廣東練江國考斷面水質1-7月達V類標準,支流水質持續改善 微信公眾號「廣東生態環境」 2020-08-24 12:17
  • 松花江水質持續改善重現水清魚肥珍禽飛
    新華網長春4月22日電(記者張建)經過多年治理和休養生息,松花江水質持續改善,這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正在重現水清魚肥珍禽飛的美麗畫面。吉林市市民任建國說:「隨著松花江水質的變好,不光是赤麻鴨、綠頭鴨等已成為吉林市松花江段的常客,就連中華秋沙鴨等對水質要求極高的珍禽也不時光顧這裡。」
  • 蓮花以河長制為抓手改善水質
    蓮花以河長制為抓手改善水質 發布時間:2020-12-10 15:19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12月4日,蓮花縣龍山口國控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數據顯示:該縣國控斷面水質常年優於Ⅲ類。
  • 【水治理·經典案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南湖水質改善工程治理...
    古時,它是茅橋江(邕溪水)舊河道,每當南湖逢邕江水漲,洪水倒灌進來,使城南受淹。唐景雲年間(710年~711年)邕州司馬呂仁徵集民工,在此興建分流蓄洪工程,聚水成湖,以減輕洪水災害。湖水淺幹之處,又成了農田。新中國成立後,幾經疏浚,並沿湖植樹種花,逐漸建設成為風景區。南湖也是一座飽受風霜的湖泊。當你第一次來到這裡,你很難想像她最初的模樣,讓我們褪去眼前的美景,回到一年之前。
  • 錢江95%水域達到Ⅲ類標準 沿岸居民10年見證水變清
    3年來,江水越來越清,綠道逐漸貫通,風情小鎮疊起,農家餐飲薈萃,一條黃金生態旅遊線漸漸成型。  3年來,「三江兩岸」整治關停搬遷各類汙染企業667家,拆除各類砂石碼頭176個、排汙口16個、關閉採砂和制砂場19家。
  • 治汙染 提水質 一江清水潤彝鄉
    近年來,我州持續加大對境內龍川江等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以「治水」為主要突破口,全面修復和提升龍川江流域水生態,讓一江清水澆灌幸福彝鄉。 而龍川江流域卻面臨生活汙水直排入江,河流生態系統破壞嚴重等諸多治理難題。
  • 曹娥江流域水環境持續改善 「一江兩岸」景觀建設開啟
    「曹娥江的水更清了,河道景觀更美了,處處青山綠水,遊山玩水自然多了好去處。」繪製這張地圖的是上虞的中學老師阮佳波,他用了兩年時間,用特殊的方式記錄下家鄉環境發生的翻天覆地之變。曹娥江全長197公裡,是紹興的母親河, 主幹河道有三分之一在上虞區,流域面積達649平方公裡。近年來,以曹娥江整治為核心的上虞治水工作成效明顯。
  • 常州溧陽一鄉鎮自來水變「醬油色」,水務公司:水質達標
    居民們向多個部門反映了自來水渾濁的問題,當地水務公司回復「水質達標,可放心使用」。8月18日,現代快報記者現場探訪發現,自來水已明顯變清。 不少居民把這一情況向當地多個部門進行了反映,但連續多日未有改善,居民們又改在網上發帖求助。 8月13日,有網友在溧陽當地論壇發帖稱,社渚自來水汙染已經有半個月了,打過市民熱線,又反映給了水利局,地方讓找社渚鎮政府相關部門,但幾天過去了,水質還是沒有改善。
  • 網箱養魚汙染潭嶺天湖水質,連州星子鎮專項清理!
    春看梨花夏品果,秋遊森林冬賞雪——如此四季如畫的美景,說的就是連州市潭嶺天湖(潭嶺水庫)。潭嶺天湖是廣東海拔最高的人工湖,憑藉優良的生態環境一直備受遊客青睞。不過,因為有部分村民在潭嶺水庫發展網箱養魚,不僅導致水質遭汙染變黑臭,破壞了水體生態平衡,其網箱養魚設施更對水庫的洩洪造成了影響。近日,連州市星子鎮聯合市漁政大隊、鎮派出所組成的100餘人聯合執法組,根據相關整治方案,對潭嶺庫區養殖網箱和養殖筏架等漁業養殖設施進行清理整治。
  • "治不好"的黑水如何變清 探訪通順河跨界治理
    黑水是如何變清的?7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從通順河起點出發,一路踏訪,探尋究竟。  看上遊  黑色的河水變清了  「廢水,主要參數CODcr,參數值28.40,達標;廢水,主要參數氨氮,參數值12.37,達標……」  7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通順河起點——潛江竹根灘鎮的澤口閘畔,這裡化工企業林立。
  • 先行探索創新機制全域治水構建「水美僑鄉」 「江門經驗」變「河長...
    河湖面貌得到改善、市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日漸提升,我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從「有名」邁向「有實」,一批「江門經驗」的誕生,變「河長制」為「河長治」,「水美僑鄉」畫面越發清晰。同時,我市是全國較早將流域水質保護、河長監督考核等機制納入地方性法規的地級市。2016年,我市出臺《江門市潭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2018年,結合河長制工作,我市對保護條例進行了修訂。
  • 一湖清水入江 一江清水東流——鄱陽湖九江湖區水質達「十三五...
    今年1~10月,江西鄱陽湖九江湖區平均為Ⅲ類水質,水質優良率為62.5%,同比上升12.5%,總磷濃度為0.048mg/L,同比下降17.2%。特別是鄱陽湖蚌湖斷面,總磷平均濃度為0.04mg/L,同比下降61.5%,水質類別由去年同期Ⅴ類提升為Ⅲ類。鄱陽湖九江湖區水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