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廚界名嘴柯俊年:大陸美食節目大手筆 臺灣沒法比

2020-12-15 人民網福建頻道

柯俊年,是臺灣出鏡率最高的美食節目主持人之一,入行15年,被網友譽為「臺灣最佳吃貨」。他不但擅長教人做菜,更懂得各類食材的健康營養搭配。不久前,他亮相央視《中國好味道》,演出別樣的臺式「廚房秀」。認識柯俊年的人都知道,他不但廚藝好,更能說會道、極具綜藝天賦。與導報記者聊起在央視的「演出」,他感慨良多。

柯俊年,臺灣著名美食家,中華美食交流協會監事,法國美食協會臺灣分會評審,在臺灣東森、中視、華視等電視臺的多檔美食節目中擔任策劃或嘉賓,出版美食叢書30餘本。

臺灣美食節目稍顯「簡陋」

導報記者(簡稱「記」):從《舌尖上的中國》開始,大陸蜂擁出現很多美食節目。您在臺灣做節目那麼久,這次加盟大陸節目,有什麼不同的體會和收穫?

柯俊年(簡稱「柯」):我是第一次與央視合作,央視以「徵集最佳吃貨」模式,串聯美食烹飪過程,要求嘉賓既要懂吃,更要演出做菜的過程。我以前在臺灣時,除了參與美食節目外,也上過其他綜藝節目,很懂得如何營造節目氣氛。從節目首期播出效果看,大陸觀眾還算是喜歡我這種喜樂的廚師角色。

記:那在投入方面,兩岸美食節目有什麼不同呢?

柯:大陸做此類節目投入很大,這是臺灣沒法比的。在臺灣,一個人要管幾類工作,而大陸一類工作好幾個人管,很能體現烹飪「慢工出細活」的精髓。儘管臺灣美食節目盛行快20年,可現在仍稍顯「簡陋」。

從「洗碗工」到廚界名嘴

記:您最初不是廚師,可後來不但成為很資深的「吃貨」,更擅長在電視上教人做菜,什麼機緣讓您走上這條路?

柯:因為我從小就愛吃,從小就喜歡學做菜!我在臺北艋舺街頭菜市場長大,小時候周圍的婆婆媽媽們,很喜歡交流做菜心得,耳濡目染之下,我也逐漸具備了「吃貨」的潛質。長大後走出艋舺,我也吃過很多東西,總覺得味道都不對,我就琢磨可用什麼辦法,把我吃過的美食分享給大家。

那時候臺灣美食節目剛盛行,我以助理身份進入這類節目,在劇組洗了七八個月的碗,一邊洗一邊看別人怎麼做,回家後再不斷練習。一次偶然機會,一位老師臨時不能來,我便上臺了,沒想到效果還不錯。慢慢地,我就成為了固定嘉賓。

記:教人做菜,與自己當廚師很不一樣吧?

柯:當廚師,成就在於讓大家愛吃。而這個「大家」可能數量很有限,可在節目上當美食老師,傳播面就很大。一家餐廳菜品若70%來客都愛吃,那就了不起。可我在電視上教人做菜,不但不需要去配合別人,我還可以在菜品上有無限的創意,還可以告訴大家如何吃好、吃出健康。

樂於給別人當「墊腳石」

記:除了吃之外,您最開心的還有什麼啊?

柯:若去一個陌生的餐廳,吃到熟悉的東西,我心裡會想怎麼和我做的差不多。然後,老闆看到我,會說「柯老師,我們就是看您的節目,才做出來這些」。那我就會非常開心,畢竟做美食推廣,當看到自己的創意被在地化運營,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白費,就更有動力做下去。在美食推廣上,我樂於給別人當「墊腳石」。

還有一次,一個臺商通過關係找到我,說在大陸開的餐廳都按照我教的菜來經營。我雖然沒參與具體事務,但與有榮焉。想到別人因為我的節目而發現商機,我比自己賺錢還得意。

記:您那麼多徒弟都有自己一片天,您有沒想過藉助自己的影響力開實體店?

柯:之前我也有開過燒肉店、日本料理店等,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我發覺在電視上教人做菜才是我的興趣所在,後來便關了實體店。我的觀點是,專注才能做出真美食。

至於那些徒弟,我現在還是會以顧問的方式幫助他們,甚至也會帶著他們到大陸、日本及東南亞等各地去開拓視野,交流取經。

俗話說「教學相長」,我很多時候也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大家相互學習,這樣才能共同進步。(海峽導報記者 張燕娟/文 資料圖)

相關焦點

  • 臺灣廚界名嘴:臺灣美食節目顯簡陋和大陸沒法比
    柯俊年,是臺灣出鏡率最高的美食節目主持人之一,入行15年,被網友譽為「臺灣最佳吃貨」。他不但擅長教人做菜,更懂得各類食材的健康營養搭配。不久前,他亮相央視《中國好味道》,演出別樣的臺式「廚房秀」。認識柯俊年的人都知道,他不但廚藝好,更能說會道、極具綜藝天賦。與導報記者聊起在央視的「演出」,他感慨良多。
  • 「舌尖」總顧問沈宏非、臺灣美食名嘴柯俊年來廈 點讚正港廈門味
    上周六,應思明區商務局和廈門晚報主辦的「大咖思明GO」活動邀請,《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沈宏非和臺灣美食節目主持人柯俊年來廈,體驗了廈門人一天的生活,並大讚思明美食「還是當年的味道」。而柯俊年則更專注於蝦,一路上看到蝦的攤位他都要停下來看看,他要為下午的美食分享會採購食材。柯俊年笑著說,「這應該是我第八次逛八市了。」  除了逛,吃也是此行重要的一部分。阿傑五香配上廈門甜辣醬,沈宏非連稱「好吃」。隨後一行人來到了友生風味小吃,一品魔湯的魅力。柯俊年說,臺灣也有沙茶麵,但是做法不同,是在清湯麵上加沙茶醬。廈門的沙茶麵味道更濃,沙茶醬和花生醬熬出來的湯加上配料,很營養。
  • 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的臺灣名嘴到底是為何
    【兩岸快評第157期】近日,有所謂的臺灣「名嘴」黃世聰在臺灣的一檔電視節目中大放厥詞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於是,榨菜被推向了繼辣條、茶葉蛋之後的新的「炫富高度」。為什麼之前民進黨的編造的詆毀大陸的謊言有那麼多臺灣民眾會相信,就是因為這些臺灣民眾沒有來過大陸,他們心中的大陸形象,完全就是靠這些名嘴和政客說什麼就是什麼,同時,島內媒體也分為藍綠,很多綠營媒體也充斥著對大陸的虛假新聞。特別是在選舉的關鍵時刻,這些綠色名嘴更是會為了自己支持的對象而在電視上大說特說,說話時的引導性與傾向性,都不言而喻。
  • 臺灣名嘴為什麼老是講一些有關大陸的怪事情?
    今天《誰與爭豐》要聚焦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臺灣名嘴的亂象怪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大陸跟臺灣的朋友經常跟我微信或發麥討論一個話題,那就是臺灣名嘴所講出的一些怪事情。有一位臺灣名嘴說,「三峽大壩結構體的厚度只有16.5公分。」當然,她在談這事情的時候應該有一個前後文,但是「16.5公分」這樣一個數字的概念讓我嚇了一跳。
  • 名嘴稱臺灣綜藝不能向大陸開放:文明人對抗流氓
    近日有人在微博稱,之前批評大陸綜藝「金錢堆砌」的臺灣綜藝一哥吳宗憲,在臺灣某節目稱「到大陸賺錢是為向臺灣繳稅」,這引起部分網友批評。  然而小編找到當晚的完整節目視頻,卻有了新的發現。吳宗憲的這段話略有被斷章取義之嫌,他是在節目中受到攻擊後,為自己與大陸合作的工作做一些基本的辯護。而更離譜的其實是節目主持人的說法:臺灣綜藝不與大陸合作是法治社會對抗不法治的社會,是文明人對抗流氓……  此前吳宗憲曾說:「綜藝節目是用金錢堆砌的。」言外之意是,臺灣想堆砌但沒錢。
  • 臺灣名嘴為何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 賈靜雯說出實話
    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臺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一把。原來幾天前,他在某政論節目談到榨菜股價下跌時,認為是因為大陸人吃不起。而當五糧液股價上漲時,另一位名嘴說是因為需要借酒消愁。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而喝得起五糧液,這個邏輯也真夠清奇的。幾年前,看到臺灣名嘴說大陸民眾吃不起茶葉蛋時,心裡還在嘀咕,他們也算是有頭有臉有見識的人物,怎麼會如此無知?
  • 臺灣名嘴誇起了大陸,背後有何原因?
    提到臺灣名嘴,大家腦海裡定會閃現很多的搞笑的段子: 「大陸吃不起榨菜。」 「三峽大壩壩體扭曲,面臨潰壩。」 「大陸城市沒有下水道,下雨就淹。」 「大陸派無人機是因為經濟差,以後只能射紙飛機。」
  • 臺灣美食電視節目主持人 回廈門尋找"源頭的味道"
    當柯俊年談起思明區美食及文化時說道。受思明區商務局的邀請,臺灣知名美食電視節目主持人、《康熙來了》座上客柯俊年即將來廈,參加思明區商務局和廈門晚報社聯合主辦的2016思明區生活美食節「大咖思明GO」活動,走進傳統街巷品嘗地道小吃,尋覓最佳食材,現場製作美食及分享美食故事。
  • 臺灣美食電視節目主持人 回廈門尋找「源頭的味道」
    當柯俊年談起思明區美食及文化時說道。  受思明區商務局的邀請,臺灣知名美食電視節目主持人、《康熙來了》座上客柯俊年即將來廈,參加思明區商務局和廈門晚報社聯合主辦的2016思明區生活美食節「大咖思明GO」活動,走進傳統街巷品嘗地道小吃,尋覓最佳食材,現場製作美食及分享美食故事。
  • 大陸「以後只能用紙飛機」巡臺?臺灣「名嘴」雷煞人
    對於解放軍軍機近期頻繁出現在臺灣周邊空域一事,臺灣「名嘴」屢屢曝出奇葩言論。10月22日,臺軍發布消息稱,解放軍首次派出無人機到臺灣西南空域。當天,在島內一檔電視節目中,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範世平聲稱,「我覺得現在大陸經濟開始下滑,過去大陸經濟好的時候,或許國防經費夠」,「派出無人機是成本考量」等。
  • 臺灣名嘴陳敏鳳評論電信詐騙:怪大陸系統有漏洞
    最近,肯亞向大陸遣返了45名臺灣的詐騙犯,讓我們見識到了臺灣政論節目中不少諸如「下次大陸人來臺灣,我們也擄走幾個」的謬論。昨晚(15日晚),臺灣另一檔政論節目《新聞追追追》又出現了神奇的言論:臺灣名嘴陳敏鳳在節目中說,中國電信詐騙猖獗,是因為公安或法務系統有漏洞,「你怎麼把這種事情怪到臺灣的詐騙集團橫行無阻」呢?臺灣人輕易才不會上警察的當,「我們都是一些你兒子不見了、你女兒不見了之類的」……
  • 臺灣「名嘴」稱「大陸經濟崩潰,人民在飢餓邊緣」惹酸諷
    臺灣「名嘴」稱「大陸經濟崩潰,人民在飢餓邊緣」惹酸諷。(圖片來自於網絡) 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訊 據臺灣《世界日報》報導,近日有一臺灣「名嘴」吳國棟在電視節目中聲稱「大陸內部經濟已經大崩潰了」,還說「大陸人民已經在面臨飢餓的邊緣了」,視頻傳到大陸後被網友調侃「他再聲情並茂一點,我就信了」。
  • 繼「吃不起茶葉蛋」後,臺灣名嘴又調侃:大陸人連榨菜也吃不起
    推薦語:這些所謂的專家,都不了解大陸的情況,在臺灣高談論闊,實在是不應該,你們怎麼看呢?下文轉載自作者:美食星推薦話說現在網絡是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我們不僅能在網上看到海內外的新聞,而且還能關注到物價上漲,消費水平上漲的情況。
  • 為什麼臺灣名嘴總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與茶葉蛋?賈靜雯竟然說出了...
    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臺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一把。幾天前,他在某政論節目談到榨菜股價下跌時,認為是因為大陸人吃不起。而當五糧液股價上漲時,另一位名嘴說是因為需要借酒消愁。大陸民眾吃不起榨菜而喝得起五糧液,這個邏輯也真夠清奇的。
  • 臺灣小姐姐現場打臉臺灣名嘴:「大陸商場都關門了?」
    臺灣小姐姐現場打臉臺灣名嘴:「大陸商場都關門了?」 你都聽過臺灣名嘴造過的哪些謠言?
  • 臺灣「名嘴」又語出驚人:大陸的大城市都沒下水道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泡麵加榨菜」等各種奇葩言論後,向來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臺灣島內名嘴這次又一次放出「驚人」言論:大陸的大城市全都沒有下水道7月2日,臺灣親綠學者範世平在政論節目《鄭知道了》中「高談闊論」,稱大陸的大城市只要一下大雨就會淹水,是因為都沒有下水道,連北京市都沒有。甚至還一本正經的跟主持人說「北京過去幾百年來城市規劃從來沒有挖過下水道」,「只要北京雨下的大,那肯定淹水」。
  • 為什麼臺灣名嘴總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賈靜雯」竟說出了這樣的實話
    借著收到大陸廠家寄去的榨菜,這位臺灣名嘴又在網上炒了一把。幾年前,看到臺灣名嘴說大陸民眾吃不起茶葉蛋時,心裡還在嘀咕,他們也算是有頭有臉有見識的人物,怎麼會如此無知?這幾年臺灣政論節目看多了,發現這些人不僅腦洞大開,而且肢體語言豐富,說起話來氣勢如虹。
  • 臺灣名嘴頻出大陸荒唐言論 背後有推手
    節目中,主持人將美國與中國大陸海軍進行比較,談到解放軍「軟實力」時語出驚人:「大部分的士兵,多來自農民家庭,少有小學以上的學歷。」這樣缺乏常識的言論自然引來大陸網友的各種嘲笑。有意思的是,12月23日臺灣東森財經新聞的一期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對比分析兩岸基礎科研和產業實力時,聊到了民視這個節目,兩位嘉賓都表示了對同行的嘲笑。不過,民視節目中的那類言論遠非特例。
  • 臺灣"名嘴"語出驚人:大陸大城市沒下水道 下雨就淹
    臺灣「名嘴」又語出驚人:大陸的大城市都沒有下水道,一下雨就淹了) 繼「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吃不起泡麵加榨菜」等各種奇葩言論後,向來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臺灣島內「名嘴」又一次放出「驚人」言論:大陸的大城市全都沒有下水道,連北京市都沒有......
  • 「大陸吃不飽穿不暖」,臺灣「名嘴」成了謊話蠢話笑話製造機
    其實,臺灣「名嘴」醜化大陸言論由來已久,前些年教授高志斌說「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後來財經專家黃世聰說「大陸人吃不起榨菜」。前段時間解放軍無人機到臺灣所謂「防空識別區」巡航,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範世平在電視節目中對此進行了「神」解釋:「解放軍之所以派出無人機,就是大陸經濟不行了,大陸的軍費不夠,沒有錢進行巡航了,只能派出無人機。解放軍裝備如果再便宜點的話,那就只能使用紙飛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