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歐)為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學校對口幫扶的甘孜州藏族自治區巴塘縣的普及推廣,了解藏族學生的漢語能力與水平,助力巴塘縣教育的脫貧攻堅,促進巴塘縣教育發展,經學校扶貧辦協調聯繫,西華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武小軍教授及2019級研究生姚蘭、王豔一行,於6月28日至7月4日在巴塘縣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語言扶貧」調研工作。
在該校掛職巴塘縣教育局的副局長許宇生的具體協調下,武小軍教授一行克服高原反應等困難,深入康南中學、巴塘中學、人民小學、竹巴龍小學、黨巴小學、措拉小學等縣、鄉、牧區學校,舉行了六場一線語文教師普通話教學座談會,收集了近400份學生普通話語音朗讀樣本、拼音書寫樣本、作文樣本,獲取了數千份網絡調查問卷,全面了解了巴塘縣教師的普通話教學和藏族學生的漢語學習情況。
「語言扶貧」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漢語水平與能力的提高是其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一個重要基礎,貧困問題的一個根源之一就是語言貧困。武小軍教授一行本次調研採集的樣本,將通過進一步量化分析,形成研究報告,向政府相關部門提出策略建議,進一步推進藏區「語言扶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