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高鐵上直播帶貨是啥感覺?10月5日,現代快報 + · ZAKER 南京"坐著高鐵看中國 · 八天八線八大高鐵直播間"大型融媒體行動,帶著大家走進徐宿淮鹽高鐵直播間。來自宿遷、淮安、鹽城的三名老鄉走進直播間,為家鄉代言又帶貨。國慶假期,一部《我和我的家鄉》中「神筆馬亮」支援鄉村的故事,讓觀眾收穫了很多感動。宿遷的主播周炳均也是這樣一個放棄高薪回鄉的書記,帶領村民走出一條「新絲路」。
大包小包帶上高鐵,網紅書記為家鄉代言又帶貨「老鐵們,大家好啊。宿遷是江蘇最年輕的市,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還是中國酒都.....」10月5日,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蠶桑社區黨委書記、村委員會主任周炳均走進徐宿淮鹽高鐵直播間,多肉、蠶桑、茶葉、酒.......他大包小包,帶來了家鄉許多農副產品。
「這是我們宿城區耿車鎮的多肉植物,漂不漂亮?親,這盆叫吸錢樹,帶上一盆,保你今年發財......」周炳均說,耿車鎮曾因「玩轉」廢舊塑料加工聞名全國。2015年之前的耿車鎮,全鎮幾乎家家都有人參與廢舊物資回收加工,然而,這樣的產業也破壞了環境。這幾年,耿車努力轉型,打造家庭時尚園藝產業,建成生態農業園,這一盆盆漂亮的多肉就是出自這裡。
書記帶貨是認真的,還很專業,這個黝黑的蘇北漢子一直面帶微笑,賣力吆喝,網絡詞一個接一個蹦出來。直播間的網友連連給他點讚:「書記帶貨很專業啊!」「書記接地氣。」「書記,李佳琦的直播沒少看吧。」
要知道這可不是周炳均第一次為村裡代言帶貨了,疫情後,村裡的農產品一度滯銷,周炳均開始在各大平臺給老鄉們帶貨。這次能來到高鐵上為家鄉代言帶貨,他很感慨:「看著大家乘著高鐵回家探親、團圓、旅行,車廂裡傳遞著一股濃濃的年味,國慶像過年,真好。」
從企業管理層到一村書記其實,2015年以前,周炳均還是蘇州一家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在蘇州有房有車。2015年,宿城區招聘第一批職業化村書記,34歲的他決定回村當書記,建設家鄉,想把他多年在蘇南學到的經驗用在家鄉建設上。這一想法曾經遭到父親和妻子的極力反對。「父親覺得回鄉當書記,重頭開始,是一條艱辛的路。可大家都往大城市跑,誰來建設家鄉呢?」周炳均上任後,大刀闊斧改革,將全村2600畝土地都用來種桑樹,當起「蠶爸爸」,帶領村民走出一條「新絲路」,如今村裡擁有了宿遷規模最大的蠶桑生產基地。
高鐵直播間內,他又賣力給蠶桑村的產品吆喝,「我們村有著百年的栽桑養蠶歷史,以前村民養蠶,一到結繭時,都是小販來收,價格壓得很低。」他說,現在村裡搞起合作社,和南通一家企業籤訂了合同,保底統一收購,讓村民有了穩定的收入和銷路。同時從蠶種到養殖都由技術人員指導,規範化操作,生產的蠶絲達到5A級以上標準,是最高端的絲。
說著,他已經忙不迭拿起蠶絲,給大家展示。『』今年初,『埠子蠶繭』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全村人高興壞了。我們還有大片的桑樹林,除了桑葉供蠶吃外,瞧瞧,我們還開發製作了桑葚酒、桑葚蛋、桑葉茶、全鏈開發,套養套種。」他拿起桑葚幹嘗了一口,"好吃!」
讓他開心的是,家鄉經濟上來了,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在家門口開起公司,做起電商。2019年村裡電商銷售額突破1億元。
加油幹,家鄉跑出高鐵速度2019年12月16日,徐宿淮鹽鐵路通車,這是江蘇首條全線均在蘇北地區的鐵路客運專線,像一條「金腰帶」把徐州、宿遷、淮安、鹽城串成一線,大大縮短蘇北地區與南京、上海的時空距離,對優化蘇北乃至全省的鐵路交通網絡、加速蘇北地區融入長三角經濟圈具有重要意義。
「原來從宿遷開車到徐州需要1個半小時,如今高鐵來了,只需要40分鐘。」周炳均興奮地說,徐宿淮鹽鐵路的通車,讓家鄉宿遷終於盼來了高鐵,而他的蠶桑村離宿遷南僅2.5公裡距離,更是搭載上了高鐵速度。「宿遷正在向南發展,而我們村就和高鐵商務區相鄰,以後一定會增加村民的就業,有利於招商引資,帶動村裡的經濟發展。」周炳均說,村裡正在進行社區環境治理,打造更美的田園風光,公共資源配套設施也將更齊全。「從2017年開始,我們每年都舉行蠶桑旅遊文化節。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坐著高鐵來宿遷,騎著自行車來我們村。我在宿遷蠶桑村等著大家,來看這裡的『蠶』海桑田。」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馬壯壯 季雨 趙丹丹 /文 吉星 劉暢/攝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