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號稱高原大陸,地形雖高但是較為單調,一個沙漠(撒哈拉)、一個高原(南非高原)、一個盆地(剛果盆地)這三個大塊頭就佔據了大約非洲一半的面積,想想一個撒哈拉相當於多少個塔克拉瑪幹、一個南非高原相當於多少個黃土高原吧?除了這幾個大塊頭,剩下的也多是面積更小些的高原、盆地、沿海平原,面積小是相對的說法,如果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體量也足夠超越出很多。畢竟非洲這塊完整大陸如此龐大,即便把我國最龐大的地形單元青藏高原放到非洲,也只能佔一個不算大的角落,更不要說只有幾十萬平方公裡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了。
非洲山脈很少,降雨總體不高而且蒸發量大,所以河流也不夠發達。山是大地的骨架、水是大地的血管,湖是大地的眼睛,少了山水湖泊的非洲大地總體比較乏味,這麼大的面積論地形似乎不如只有非洲三分之一面積的中國豐富多樣。然而放眼整個非洲,卻也不缺少山脈的高峻、河流的奔騰。
先看非洲的山脈吧,非洲的山脈,西北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有德拉肯斯山,東部有吉力馬札羅山。
阿特拉斯山隔開大洋與大漠,面向大洋的一側氣候宜人,為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區,沒有它,大漠會否侵入沿海平川,摩洛哥的橄欖園海會否變成黃沙漫漫?沒有它,卡薩布蘭卡會否變為沙漠孤城?
德拉肯斯山東望浩浩印度洋,西接莽莽南非高原,迎接印度洋溼潤氣流,營造出農田廣布、牧場如茵的依據場景。
吉力馬札羅山,拔起於東非高原,雪峰突兀,植被充足,塞倫蓋蒂大草原就在它的山腳,擁有地球上最大的動物群落,野生動物大遷徙是它的不息脈動。
再看看非洲的河,非洲的河不像歐洲的萊茵河、多瑙河充滿詩意但氣象狹小。非洲地形完整,少分水嶺,因而非洲多大河,雖然放在非洲大陸這個巨無霸背景下並不突出,然而它們的確是大河。
世界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流域面積三百多萬平方公裡,比長江黃河珠江總和還要廣闊,從東非高原一路向北,跌宕奔湧,留下磅礴的瀑布,流入地中海,衝出肥沃三角洲,澆灌出五千年前古遠燦爛的埃及古國,堪稱養育埃及的母親河,至今其河口三角洲仍是非洲人口最密集地區,開羅仍是非洲最大城市。沒有尼羅河三角洲的沃土,埃及會是怎樣的荒涼?
最大河流剛果河,呈扇形分布,流域面積三百多萬平方公裡,比尼羅河還多,長度四千多公裡,論流量更是超過長江!流域內雨林密布、礦藏豐富。
西非尼日河,位於幾內亞灣北部,全長四千多公裡,流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孕育出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奈及利亞。
南部非洲的贊比西河,全長兩千多公裡,流域面積一百多萬平方公裡,徑流量在非洲僅次於剛果河。流經安哥拉、納米比亞、波札那、尚比亞、辛巴威,流域內礦藏豐富,最後在莫三比克匯入印度洋。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