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渝鈐大地,晚稻金黃,樹木墨綠。驅車從市區出發,出城之後,沿途的村居或屹立於公路兩側,或掩映在青山之下。寧靜,祥和,令人心曠神怡。
進入新餘市羅坊鎮東邊村委東邊村之前,遠遠地便看見眼前的村莊青瓦白牆,高低錯落,猶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鋪陳於鄉野。及至入村,挖掘機等施工車輛轟鳴於耳畔,工人們穿梭於不同的建築材料之間,緊張地收尾作業正在進行。
東邊村的變化是全局性的。村支書宋衛保告訴記者,作為全區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之一,東邊村對全村107戶97棟民居的屋頂和外立面做了改造,並在原先建「三園」的基礎上,對「三園」的圍擋進行了統一樣式的升級改造。
大景融小景,東邊村美麗鄉村建設兼具審美性與功能性。以屋頂的鋼結構青瓦頂為例,既有傳統村落的美觀,又起到隔熱與利水的作用。這樣的追求,亦貫穿於「三園」的改造升級中。此外,該村還利用廢棄的瓦罐、青磚等,在村內道路兩側建設了多處文化圍牆,將鄉愁永久定格。
「房屋、綠化等基礎設施,美麗鄉村的內涵和功能,始終圍繞的是為人居服務。」渝水區投控集團副經理胡云華負責渝水區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曾將良山鎮下保村成功打造為江西省4A級鄉村旅遊景點,對美麗鄉村建設既有個人理解,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他看來,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提升人居環境,是回應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務實之舉。包括民居、村莊環境、基礎設施的改造與建設,根本目的是承載富有詩意、鄉風文明的鄉村新生活。
今年,渝水區先後將羅坊鎮東邊村、南安鄉長塘裡村、下村鎮馬步堎村列為全區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示範點,投入並整合交通、水利、農業、林業等農口資金,於8月份啟動項目建設。目前,三處示範點累計改造房屋240餘棟,覆蓋人口900餘人,整體改造面積233000餘平方米。
按照渝水區投控集團關於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的構想,在實現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改造與建設目標後,進一步完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並繼續指導各村因地制宜,利用鄉村資源發展鄉村旅遊、農副產品產銷等鄉村經濟,以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全面發展,以全面發展反哺美麗鄉村建設,以此實現鄉村人居環境、精神文明、經濟社會同步提升、齊頭並進的美麗鄉村、幸福鄉村目標。
經濟基礎優越的馬步稜村,美麗鄉村建設已然走到前列。該村改造建設全程吸納村民意見,在鄉村人居環境改造之外,還為老年公寓安裝了電梯,進一步完善了相關基礎設施,美麗鄉村的內涵和外延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擴展。
一村一品的探索正在進行。背靠百丈峰,毗鄰錦園,旅遊資源較為豐富的東邊村,已萌生發展鄉村旅遊、農家樂和民宿的想法。在長塘裡村,優美的自然生態,便利的交通環境,加之獨具風格的鄉村面貌,使得該村發展鄉村休閒生態旅遊的端倪初步顯現。
勸君莫嫌冬日短,攬盡渝水好風光。隨著渝水區美麗鄉村建設的不斷推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將不斷實現,作為城市「後花園」的鄉村,亦將以更迷人的景色,迎接八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