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來自於武漢斯巴魯車主營會長dongxia4202 冬夏--《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二)》。
內容十分精彩,由於篇幅較長,我們將連載推出。
點擊圖片閱讀 《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一)》
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二)
D5:秋那桶-松塔村-察瓦龍-目若村
今天開始,才算是真正踏上丙察察穿越之旅,從2年前的無功而返,到今年的各種塌方斷道修路限行,加上察察線埡口大雪直到前天才清除通車,真是不容易,這應該也是丙察察穿越的魅力之一了。出門到處都是工地,一路沿怒江小道向察瓦龍進發。
這裡路修好了,應該是個不錯的景點。
要是路再往裡修一點,我們就可以免費洗車了。
斯巴魯作為工地行政車輛,應該還是基本稱職的。
這一段修好了,那個外國人禁止通行的進入藏區的牌子也沒了,根據地圖和定位,這裡應該就是滇藏界了,停車照相留念。西藏,我們又來啦!第四次!
進入西藏,路就一直爛了,感覺年底滇藏新通道通車的目標有點懸。
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現代的工程手段高效得多,看炸山的炮眼。請無視小張奇駿車內的面膜。
看看下邊坡的處理,難度和危險係數都很高,再次向滇藏新通道的建設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混凝土加固的下邊坡,工程過半。
著名的老虎嘴到了,快完工的下邊坡加固拓寬,改造前,老虎頭可以俯視怒江,那景致,會讓人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
過老虎嘴就進入隧道,丙察察目前唯一的隧道,好野性。
出隧道一刻鐘,就到達松塔村,進藏後的第一個村莊。
一路到處是工地,剛倒了一車土和碎石,硬著頭皮走啊,真擔心車胎。
今天沒有雨,一路風塵僕僕,好在是頭車,沒怎麼吃灰。
這裡耽誤了一下,施工佔用了車道,下邊坡已經完工,山區修路真是不易。
著名的怒江銳角彎,還有半個小時就到小流沙了。
小流沙到了,坡面長了好多植物,感覺穩定了很長時間了。危險性減少了很多。
小流沙前行半個小時,就到達大流沙,丙察察線上最著名的地點,這裡不願用景點來稱呼,什麼最好選擇在上午通過,什麼單車通過,什麼通過前觀望上面有沒有煙塵,通過時密切關註上方狀態...所有的資訊,都顯示這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遠遠望去,從山頂下面一點,大山捶碎了巖石向怒江傾瀉半公裡寬的沙土,平平展展,蔚為壯觀。傾瀉又是隨機的,這又讓人平添敬畏。
凡是走過大流沙的車車,都可以坦然接受別人的仰視。
早上出發4個小時後,到達察瓦龍邊防檢查站,奇駿左後胎癟了,當時真擔心車胎廢了,還好只是扎了個釘子,緊急加氣,在察瓦龍吃飯的時候補好了。
檢查站旁邊瑪尼石堆,上面都是動物和藏文,老鼠、蛇、貓、狗、牛啥的,不知道啥意思。
察瓦龍有兩個加油站,私人的站正好有油,趕緊加滿。8塊1一升,這麼偏遠的地方,完全可以接受。
加完油直奔老陳的四川飯店。對關注丙察察的人來說,察瓦龍的四川飯店是和大流沙齊名的所在,陳老闆紮根偏遠的察瓦龍,熱情接待穿越歷險的驢友,隨時通報導路狀況,大部分都是先問路,後拜訪,我前年就和陳老闆通過電話,了解路況,這次終於一睹尊榮,多謝陳老闆。
丙察察,到這裡我們已經完成了丙察,為我們的斯巴魯車標揭幕,以示慶祝。
聯盟手旗,是聯盟河南分會的靜水深流臨出發前緊急快遞過來,多謝靜水兄弟!
我們把聯盟手旗留在了察瓦龍四川飯店的牆上,從此,斯巴魯車友聯盟躋身眾多硬派穿越車隊之中,後面再去的車友可以去添上自己的名字了。中間的,就是四川飯店的老陳,丙察察線風雲人物。
在四川飯店吃過午飯,別過老陳繼續出發,出察瓦龍就遇到岔道,右邊的左貢,是我們的第二方案,也就是萬一察察線無法通行,我們就走丙察左,命運之神開始眷顧我們,察察線2017年5月24日首次通車,加上丙察線周六周日放行,我們將會成為2017年第一批穿越丙察線的人!左邊,向察隅進發!
下午2點一刻,我們在玉曲匯入怒江處通過怒江大橋,我們要和怒江分手了。
我們依依不捨陪著怒江來到目巴村,在這裡,陪伴我們兩天的怒江將繼續向北奔流,我們則向西進入察隅縣的高山叢林。不過,我們和怒江在3天後,還會又一次重逢的機會,在邦達。
過目巴村不到10分鐘,就來到這個迴轉陣列。
上去後就開始下雨,風景和察瓦龍完全不同,感覺進入熱帶雨林了。
這條小河溝,叫讓舍曲?
離開察瓦龍後第一次來到風格迥異的地域,趕緊照相留存。
穿行在原始叢林中,不知不覺開始爬山了,雨一直下。終於,開始穿越雪山了,齊馬拉雪山,丙察察線3個埡口的第一個。
下午5點40分,我們登上齊馬拉雪山埡口,海拔4670米。
埡口下山處,老蒲樹了個目若賓館的牌子,我們就去他家過夜了。
俯瞰下山的路,九轉愁腸。
一個小時後,山坡上出現一頭犛牛,一動不動凝視我們,不知道是不是在歡迎我們,哈,目若村快到了。
終於,在天黑前,我們滿身泥水順利抵達目若賓館。
和目若賓館的老闆老蒲合影留念。據說由於察察線大雪封山,老蒲也就2天前才到的賓館,我們是他今年接待的第一批穿越者。
目若賓館沒有房間了。T T 好多還在路上的車隊,都提前電話老蒲定下了房間,給我們找了個村裡的空房子,我們今晚就在這裡安營紮寨。
目若村,雖然沒有名列丙察察,但是在路程上,它算是整個丙察察線的中點,因此,我們第二個聯盟手旗,就留在目若賓館的餐廳了。吃晚飯時老蒲跟我們說,前面雪山埡口雪崩,有車輛被困,人員已經隨道路施工人員在工棚過夜,讓我們明天過去的時候幫忙施救。我心裡咯噔一下,這明天路能通麼?我們車,能過去麼?進藏4次,第一次睡帳篷。
老蒲夫婦非常熱情,看村裡的空房太破,就讓我們在餐廳露營了,照明、熱水都有,很方便。其實兩人的人品更好,後面的車隊定了6間房,他們信守承諾,堅決不安排其他人入住,我們3車6人,2人睡帳篷,4人睡車上,連老蒲夫婦倆都睡在車上,可是,預定的哥們,一夜未到,也沒個電話,6間房空了一夜.在此,為目若賓館老蒲點讚!
D6:目若村-察隅-下察隅-察隅
一大早,打聽道路通行正常,昨夜被困車輛也已經脫困,吃完早餐,別過老蒲,繼續趕路,看這工程機械能耐的。
畢竟進入春季,雪還是以化為主,看這奶牛山。
一路雨雪不斷,快到小雪山埡口的時候,路變得泥濘不堪。
終於,前方堵車了。
原來前面出發的途銳,陷入泥坑。
所有車輛都停下來幫忙,在遙遠的丙察察小雪山埡口前,在海拔4500多米的雨雪泥濘裡,無越野不兄弟!真是路越遠,心越近!
這路,看著讓開斯巴魯的皺眉頭。
有了前車之鑑,我們避開泥坑,硬著頭皮走深深的車轍,順利通過難點。
看到右方通訊天線和經幡沒有?小雪山埡口到了,海拔4519米。
下山幾分鐘,前幾天進藏群裡刷屏的雪牆出現了!
都在照相留念。
仍然是一路雨雪,不過遠處的山坡上可不是雪,那是漫山遍野的杜鵑,杜鵑樹啊,很高大的杜鵑樹,正在組團怒放。
新橋還沒修好,老橋就掛了,我們只好走還沒完工的橋。
這處雪沒有推出通道,都走的旁邊跨過溪流的新開的便道,感覺有點困難,呼叫阿海,讓尾車陸風前面帶路,萬一陷進去了還可以拖,小森在這裡經歷了考驗。看的奇駿的女友要哭了。
過了第一個溪流,沒想到還有第二個,等待時,正好處在推開的雪鋒面上,感覺像冰河浩浩蕩蕩襲來。緊接著的第二處過水,小森高反嚴重,動力損失巨大,水裡鵝卵石打滑,差點沒爬上去。事後第二天才發現,後槓被拉破。
千辛萬苦爬出來後,又是連綿不絕的雪牆,都是工程機械推出來的,雪牆,我愛你!我再不要走過水路!
不經意之間,到了比小雪山埡口更高的雪牆,哇塞!
冥冥中,開車拿出手機錄下雪了,然後拐彎直接就走進這壯觀的雪牆。
過了雪牆,就來到大雪山埡口,海拔4780米,丙察察線上最後一個埡口,山頂留爪。
丙察察線最高海拔,和雁哥合影歡呼。
小雪山埡口下山過水陰影猶在,所以大雪山埡口過後的下山路一直心懷不安,好在一路平順,雨中松林松蘿杜鵑不絕於眼、美不勝收。現在放大看小森屁屁,就可以看到後槓下部裂開了,當時注意力全在路上沒有發現。
這松蘿,都爬杜鵑樹上去了。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這是在獎賞我們衝出險境。
杜鵑帶雨,格外嬌豔。
下午2點,我們抵達察隅縣城,歷時2天,全程270多公裡的丙察察線,終於被我們徵服!一路千難萬險,自不用說,看看車牌,真怕被察隅交警攔下。
車牌說明不了問題看看我的腳丫子,這是開車的我的腳丫子。
在察隅吃飯時抓緊辦了下察隅邊防證。只用身份證本人去就行。裡面麥克馬洪線上的沙瑪村、竹尼村,硬是不讓去啊,白磨蹭半天。
察隅到下察隅之間的省道S201,好多路段都是單車道,遇到來車就得倒車避讓,好麻煩,足見來往車輛之少。這是路途清水河景點,江南園林風格的小亭子在顏色深淺分明的桑曲邊,還是蠻有江南園林詩畫意境的。
到下察隅,骨子裡是想去麥克馬洪線邊上走走,順帶看看沙瓊村僜人部落,這邊境不讓去,只好專題逛僜人部落了。
這個境內只有1000多人的小民族,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號稱中國第57個少數民族。
村子裡轉悠一圈,碰到了頭人阿魯松,這個據說曾經有9個老婆,當過全國人大代表的村委會主任,還有個腰挎長刀上飛機參加全國統戰部會議的傳奇故事。
阿魯松要下山開會,不便去家裡參觀,正好用我們的小森送他下山了。
去不了麥克馬洪線,其他地方也不想去了,告別阿魯松,我們掉頭返回察隅,直奔高登酒店。
雁哥在高登酒店樓梯口釘上斯巴魯車友聯盟的手旗,籤名留念。
高登酒店的美女老闆。我們今晚就睡她家。
D7:察隅-然烏-拉古冰川-八宿
走過艱難丙察察,洗去一身塵土,漂漂亮亮出發。
不對,後面怎麼裂了?想起來了,就在下小雪山第二個過水路,磨嘰半天一咬牙衝上去後,看到旁邊圍觀的有人低頭看我的後保險槓,就是在那裡拉破的。
昨天,就是從右邊桑久村這條路過來的,往左就是去然烏湖的路。
久違的藍天白雲雪山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這是義大利的飛地麼?
高原的微風吹拂著轉經筒,祈禱的經文在大山峽谷裡飄蕩。
這個經幡比較特別哈。
好大的迴轉上山車道。
爬一半已經被美景震撼了。
歷盡艱辛後的壯美,讓人讚嘆不已,遠處山坡有個藏民。
是不是挖蟲草的?
果然,這是兩天的收穫,一根要賣50塊,這收入很可觀哈。
新鮮出土的蟲草,有多少人見過?
雁哥興致盎然,同一地點明顯海拔比別人高1米,真是遇到美女經驗不足。
沿線斑駁的雪山近在咫尺,不絕於眼,美不勝收。
太陽還在半空,我們已經到達最高埡口--德姆拉山口,海拔4900米,也是我們此次進藏經過的最高海拔了。
過去一直驚豔大北線的壯美,沒想到,這察隅到然烏一線有這麼美!強烈推薦!
前方是冰川麼?叫什麼名字?是仁龍巴冰川麼?
一路藍天白雲雪山綠草,美的不想走了。
要看雪山,建議5月份來察然線啊,然烏到察隅一線,風景絕美!
連遠山的犛牛,都陶醉在這美景中。
大家走走停停,移步換景,步步美景,不知不覺來到然烏湖,開春的然烏湖,已經是渾黃的顏色了。
就在這裡,我們要分手了,阿海陸風要去雙湖探險,小張奇駿第一次進藏,要去拉薩,我們先去來古冰川,然後前往昌都、玉樹。丙察察穿越,一路同行,有苦有樂,感謝緣分,一路平安。
巍峨的雪山,配上綠草奔馬,經典美景。
20多公裡,很快就到了景區,然後租了2匹馬上來古冰川觀景臺,天氣在變壞,要下雨了,美景失色。
進景區的時候,下來的遊客推薦我們,一定要去白塔那裡,那裡景色最美,我們當然要去。
來到白塔,果然景色不一般,雪山、冰川、冰磧湖、綠水,蒼松,要是有藍天白雲,又是絕色美景!天公不作美,可惜了。
從這裡可以看到整個冰川的冰舌斷面。
藍天白雲有多重要自不用說了,這也影響了我們下一步行程決策。
我跟牽馬的藏族小孩說錢照給不騎回去了,我們要去冰磧湖邊轉轉。
藏族小孩給我們指的路,從這裡過橋,就可以到湖邊。
矮油,望山跑死馬,看著不是很遠,其實好遠啊,在亂石中穿行很耗體力,把我累屎了。雁哥長期徒步穿越鍛鍊,精神真好!
今天的步數創了記錄,快3萬步了,主要是在來古冰川貢獻的。快下雨了,趕緊返回。
從來古冰川出來,很快回到然烏湖,不久就到了這個路口,阿海和小張他們,都左轉了,我們要往成都方向去邦達,然後走214國道去玉樹。
又見防落石的長廊。
天空陰雲密布,嚴重影響了318國道的美感,難道是因為我們剛看過察然線那驚豔的美景審美疲勞了?
下午5點來到安久拉山口,海拔4475米,第二次來了。
下山一路開始下雨,6點多到達八宿。
D8:八宿-邦達-昌都-類烏齊
今天是進藏的第八天,也是端午節,早上和雁哥吃了鹹鴨蛋。
出城就是檢查站。
這是我們此行第一個限速條,也是唯一一個限速條。
從目巴村和怒江分別3天後,我們在邦達和怒江再次重逢,重逢是喜悅的,也是短暫的,幾公裡的伴行後,我們將再次告別。
揮別怒江,很快經過72拐。
14年進藏錯過觀景臺,沒有看到72道拐的全貌,今天又泡湯了。T T
觀景臺不遠就是業拉山埡口,海拔4658米。
11點多,到達邦達,繼續沿318國道直行就是成都方向,我們要左轉,走214國道。
雨霧中美麗的邦達草原,草甸中流淌的是玉曲,也就是在察瓦龍目巴村匯入怒江的玉曲,怒江最大的支流。
一個小時的連續緩坡後,爬到浪拉山口,海拔4572米。
又一個多小時,到了大腳印景點,好牽強,那個片巖,估計也老往下掉渣,所以,大腳印基本看不到了。
中午2點多,到了昌都,電力天路廣場必須來。
因為,這裡是瀾滄江的起點,昂曲和扎曲在這裡匯合,合流後的大河就叫瀾滄江。左邊是昂曲,中間是瀾滄江上遊扎曲,右邊是匯合後的瀾滄江。我們先前從大理出發沿G56杭瑞高速跨過瀾滄江並伴行一小段後,今天從察雅縣察俄村開始又和瀾滄江伴行,直到走到昌都瀾滄江起點。
去年沒有去的強巴林寺,這次也要補課了。強巴林寺是康區建寺最早、規模最大的格魯派寺廟,於1437年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弟子向森.西繞桑布創建。寺廟真大!車可以開進去。
從昌都出發,繼續趕路,繼去年跨越昌都-類烏齊這段317線上最難道路後,我們今天又將進行難點複習。和去年相比,今年難度更大,一路下雨,道路泥濘溼滑,和半掛貨車會車險情不斷,多次長線倒車讓行,幾次在懸崖邊差點被大貨車蹭到,終於在下午5點半到達沿線高點--珠角拉山埡口。
從這個埡口開始,我們就進入類烏齊地界。下半年,珠角拉山隧道將貫通,這段317和214併線的高難度國道埡口,將會被永久封印在這康藏秘境。
從珠角拉山下山後,康區獨特的瑪尼石堆開始展露尊榮。
每個村莊,都有這樣規模宏大、色彩鮮豔的瑪尼石堆,一開始還以為是路邊攤賣石頭的,真是罪過罪過.
天黑前,我們冒雨順利抵達類烏齊縣城,今天是端午節,上午在八宿吃了鹹鴨蛋,下午在類烏齊,餐廳老闆贈送了粽子,雁哥也破天荒啤酒慶賀,慶賀我們順利完成丙察察穿越,慶賀我們有驚有險、全身而退走出珠角拉山,本次遊歷從此再無險途,慶賀我們短暫而精彩的進藏旅程的最後一天,慶賀我們在西藏過端午節,明天,我們將離開西藏,重走當年文成公主的遠嫁之路。
...未完待續...
以上就是【斯巴魯遊記】《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的第二部分。相信大家閱讀完後的感覺一定是盪氣迴腸、回味無窮,請想像如果您也在這段旅途中,那會有什麼樣的體會和感悟呢?歡迎留言給我們!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轉發給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愛遠行愛生活的朋友看到我們的精彩文章!
精 彩 遊 記 推 薦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霾行》《初夏周末烏蘭哈達火山群--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來自川藏北線和新藏線的少數派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