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遊記】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二)

2021-02-19 斯巴魯車友聯盟

本篇內容來自於武漢斯巴魯車主營會長dongxia4202 冬夏--《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二)》。

內容十分精彩,由於篇幅較長,我們將連載推出。

點擊圖片閱讀 《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一)》


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二)


D5:秋那桶-松塔村-察瓦龍-目若村


今天開始,才算是真正踏上丙察察穿越之旅,從2年前的無功而返,到今年的各種塌方斷道修路限行,加上察察線埡口大雪直到前天才清除通車,真是不容易,這應該也是丙察察穿越的魅力之一了。出門到處都是工地,一路沿怒江小道向察瓦龍進發。

這裡路修好了,應該是個不錯的景點。

要是路再往裡修一點,我們就可以免費洗車了。

斯巴魯作為工地行政車輛,應該還是基本稱職的。

這一段修好了,那個外國人禁止通行的進入藏區的牌子也沒了,根據地圖和定位,這裡應該就是滇藏界了,停車照相留念。西藏,我們又來啦!第四次!

進入西藏,路就一直爛了,感覺年底滇藏新通道通車的目標有點懸。

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現代的工程手段高效得多,看炸山的炮眼。請無視小張奇駿車內的面膜。

看看下邊坡的處理,難度和危險係數都很高,再次向滇藏新通道的建設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混凝土加固的下邊坡,工程過半。

著名的老虎嘴到了,快完工的下邊坡加固拓寬,改造前,老虎頭可以俯視怒江,那景致,會讓人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

過老虎嘴就進入隧道,丙察察目前唯一的隧道,好野性。

出隧道一刻鐘,就到達松塔村,進藏後的第一個村莊。

一路到處是工地,剛倒了一車土和碎石,硬著頭皮走啊,真擔心車胎。

今天沒有雨,一路風塵僕僕,好在是頭車,沒怎麼吃灰。

這裡耽誤了一下,施工佔用了車道,下邊坡已經完工,山區修路真是不易。

著名的怒江銳角彎,還有半個小時就到小流沙了。

小流沙到了,坡面長了好多植物,感覺穩定了很長時間了。危險性減少了很多。

小流沙前行半個小時,就到達大流沙,丙察察線上最著名的地點,這裡不願用景點來稱呼,什麼最好選擇在上午通過,什麼單車通過,什麼通過前觀望上面有沒有煙塵,通過時密切關註上方狀態...所有的資訊,都顯示這可不是什麼好地方。

遠遠望去,從山頂下面一點,大山捶碎了巖石向怒江傾瀉半公裡寬的沙土,平平展展,蔚為壯觀。傾瀉又是隨機的,這又讓人平添敬畏。

凡是走過大流沙的車車,都可以坦然接受別人的仰視。

早上出發4個小時後,到達察瓦龍邊防檢查站,奇駿左後胎癟了,當時真擔心車胎廢了,還好只是扎了個釘子,緊急加氣,在察瓦龍吃飯的時候補好了。

檢查站旁邊瑪尼石堆,上面都是動物和藏文,老鼠、蛇、貓、狗、牛啥的,不知道啥意思。

察瓦龍有兩個加油站,私人的站正好有油,趕緊加滿。8塊1一升,這麼偏遠的地方,完全可以接受。

加完油直奔老陳的四川飯店。對關注丙察察的人來說,察瓦龍的四川飯店是和大流沙齊名的所在,陳老闆紮根偏遠的察瓦龍,熱情接待穿越歷險的驢友,隨時通報導路狀況,大部分都是先問路,後拜訪,我前年就和陳老闆通過電話,了解路況,這次終於一睹尊榮,多謝陳老闆。

丙察察,到這裡我們已經完成了丙察,為我們的斯巴魯車標揭幕,以示慶祝。

聯盟手旗,是聯盟河南分會的靜水深流臨出發前緊急快遞過來,多謝靜水兄弟!

我們把聯盟手旗留在了察瓦龍四川飯店的牆上,從此,斯巴魯車友聯盟躋身眾多硬派穿越車隊之中,後面再去的車友可以去添上自己的名字了。中間的,就是四川飯店的老陳,丙察察線風雲人物。

在四川飯店吃過午飯,別過老陳繼續出發,出察瓦龍就遇到岔道,右邊的左貢,是我們的第二方案,也就是萬一察察線無法通行,我們就走丙察左,命運之神開始眷顧我們,察察線2017年5月24日首次通車,加上丙察線周六周日放行,我們將會成為2017年第一批穿越丙察線的人!左邊,向察隅進發!

下午2點一刻,我們在玉曲匯入怒江處通過怒江大橋,我們要和怒江分手了。

我們依依不捨陪著怒江來到目巴村,在這裡,陪伴我們兩天的怒江將繼續向北奔流,我們則向西進入察隅縣的高山叢林。不過,我們和怒江在3天後,還會又一次重逢的機會,在邦達。

過目巴村不到10分鐘,就來到這個迴轉陣列。

上去後就開始下雨,風景和察瓦龍完全不同,感覺進入熱帶雨林了。

這條小河溝,叫讓舍曲?

離開察瓦龍後第一次來到風格迥異的地域,趕緊照相留存。

穿行在原始叢林中,不知不覺開始爬山了,雨一直下。終於,開始穿越雪山了,齊馬拉雪山,丙察察線3個埡口的第一個。

下午5點40分,我們登上齊馬拉雪山埡口,海拔4670米。

埡口下山處,老蒲樹了個目若賓館的牌子,我們就去他家過夜了。

俯瞰下山的路,九轉愁腸。

一個小時後,山坡上出現一頭犛牛,一動不動凝視我們,不知道是不是在歡迎我們,哈,目若村快到了。

終於,在天黑前,我們滿身泥水順利抵達目若賓館。

和目若賓館的老闆老蒲合影留念。據說由於察察線大雪封山,老蒲也就2天前才到的賓館,我們是他今年接待的第一批穿越者。

目若賓館沒有房間了。T T 好多還在路上的車隊,都提前電話老蒲定下了房間,給我們找了個村裡的空房子,我們今晚就在這裡安營紮寨。

目若村,雖然沒有名列丙察察,但是在路程上,它算是整個丙察察線的中點,因此,我們第二個聯盟手旗,就留在目若賓館的餐廳了。吃晚飯時老蒲跟我們說,前面雪山埡口雪崩,有車輛被困,人員已經隨道路施工人員在工棚過夜,讓我們明天過去的時候幫忙施救。我心裡咯噔一下,這明天路能通麼?我們車,能過去麼?進藏4次,第一次睡帳篷。

老蒲夫婦非常熱情,看村裡的空房太破,就讓我們在餐廳露營了,照明、熱水都有,很方便。其實兩人的人品更好,後面的車隊定了6間房,他們信守承諾,堅決不安排其他人入住,我們3車6人,2人睡帳篷,4人睡車上,連老蒲夫婦倆都睡在車上,可是,預定的哥們,一夜未到,也沒個電話,6間房空了一夜.在此,為目若賓館老蒲點讚!


D6:目若村-察隅-下察隅-察隅

一大早,打聽道路通行正常,昨夜被困車輛也已經脫困,吃完早餐,別過老蒲,繼續趕路,看這工程機械能耐的。

畢竟進入春季,雪還是以化為主,看這奶牛山。

一路雨雪不斷,快到小雪山埡口的時候,路變得泥濘不堪。

終於,前方堵車了。

原來前面出發的途銳,陷入泥坑。

所有車輛都停下來幫忙,在遙遠的丙察察小雪山埡口前,在海拔4500多米的雨雪泥濘裡,無越野不兄弟!真是路越遠,心越近!

這路,看著讓開斯巴魯的皺眉頭。

有了前車之鑑,我們避開泥坑,硬著頭皮走深深的車轍,順利通過難點。

看到右方通訊天線和經幡沒有?小雪山埡口到了,海拔4519米。

下山幾分鐘,前幾天進藏群裡刷屏的雪牆出現了!

都在照相留念。

仍然是一路雨雪,不過遠處的山坡上可不是雪,那是漫山遍野的杜鵑,杜鵑樹啊,很高大的杜鵑樹,正在組團怒放。

新橋還沒修好,老橋就掛了,我們只好走還沒完工的橋。

這處雪沒有推出通道,都走的旁邊跨過溪流的新開的便道,感覺有點困難,呼叫阿海,讓尾車陸風前面帶路,萬一陷進去了還可以拖,小森在這裡經歷了考驗。看的奇駿的女友要哭了。

過了第一個溪流,沒想到還有第二個,等待時,正好處在推開的雪鋒面上,感覺像冰河浩浩蕩蕩襲來。緊接著的第二處過水,小森高反嚴重,動力損失巨大,水裡鵝卵石打滑,差點沒爬上去。事後第二天才發現,後槓被拉破。

千辛萬苦爬出來後,又是連綿不絕的雪牆,都是工程機械推出來的,雪牆,我愛你!我再不要走過水路!

不經意之間,到了比小雪山埡口更高的雪牆,哇塞!

冥冥中,開車拿出手機錄下雪了,然後拐彎直接就走進這壯觀的雪牆。

過了雪牆,就來到大雪山埡口,海拔4780米,丙察察線上最後一個埡口,山頂留爪。

丙察察線最高海拔,和雁哥合影歡呼。

小雪山埡口下山過水陰影猶在,所以大雪山埡口過後的下山路一直心懷不安,好在一路平順,雨中松林松蘿杜鵑不絕於眼、美不勝收。現在放大看小森屁屁,就可以看到後槓下部裂開了,當時注意力全在路上沒有發現。

這松蘿,都爬杜鵑樹上去了。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這是在獎賞我們衝出險境。

杜鵑帶雨,格外嬌豔。

下午2點,我們抵達察隅縣城,歷時2天,全程270多公裡的丙察察線,終於被我們徵服!一路千難萬險,自不用說,看看車牌,真怕被察隅交警攔下。

車牌說明不了問題看看我的腳丫子,這是開車的我的腳丫子。

在察隅吃飯時抓緊辦了下察隅邊防證。只用身份證本人去就行。裡面麥克馬洪線上的沙瑪村、竹尼村,硬是不讓去啊,白磨蹭半天。

察隅到下察隅之間的省道S201,好多路段都是單車道,遇到來車就得倒車避讓,好麻煩,足見來往車輛之少。這是路途清水河景點,江南園林風格的小亭子在顏色深淺分明的桑曲邊,還是蠻有江南園林詩畫意境的。

到下察隅,骨子裡是想去麥克馬洪線邊上走走,順帶看看沙瓊村僜人部落,這邊境不讓去,只好專題逛僜人部落了。

這個境內只有1000多人的小民族,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號稱中國第57個少數民族。

村子裡轉悠一圈,碰到了頭人阿魯松,這個據說曾經有9個老婆,當過全國人大代表的村委會主任,還有個腰挎長刀上飛機參加全國統戰部會議的傳奇故事。

阿魯松要下山開會,不便去家裡參觀,正好用我們的小森送他下山了。

去不了麥克馬洪線,其他地方也不想去了,告別阿魯松,我們掉頭返回察隅,直奔高登酒店。

雁哥在高登酒店樓梯口釘上斯巴魯車友聯盟的手旗,籤名留念。

高登酒店的美女老闆。我們今晚就睡她家。

D7:察隅-然烏-拉古冰川-八宿

走過艱難丙察察,洗去一身塵土,漂漂亮亮出發。

不對,後面怎麼裂了?想起來了,就在下小雪山第二個過水路,磨嘰半天一咬牙衝上去後,看到旁邊圍觀的有人低頭看我的後保險槓,就是在那裡拉破的。

昨天,就是從右邊桑久村這條路過來的,往左就是去然烏湖的路。

久違的藍天白雲雪山美景,讓人心曠神怡。

這是義大利的飛地麼?

高原的微風吹拂著轉經筒,祈禱的經文在大山峽谷裡飄蕩。

這個經幡比較特別哈。

好大的迴轉上山車道。

爬一半已經被美景震撼了。

歷盡艱辛後的壯美,讓人讚嘆不已,遠處山坡有個藏民。

是不是挖蟲草的?

果然,這是兩天的收穫,一根要賣50塊,這收入很可觀哈。

新鮮出土的蟲草,有多少人見過?

雁哥興致盎然,同一地點明顯海拔比別人高1米,真是遇到美女經驗不足。

沿線斑駁的雪山近在咫尺,不絕於眼,美不勝收。

太陽還在半空,我們已經到達最高埡口--德姆拉山口,海拔4900米,也是我們此次進藏經過的最高海拔了。

過去一直驚豔大北線的壯美,沒想到,這察隅到然烏一線有這麼美!強烈推薦!

前方是冰川麼?叫什麼名字?是仁龍巴冰川麼?

一路藍天白雲雪山綠草,美的不想走了。

要看雪山,建議5月份來察然線啊,然烏到察隅一線,風景絕美!

連遠山的犛牛,都陶醉在這美景中。

大家走走停停,移步換景,步步美景,不知不覺來到然烏湖,開春的然烏湖,已經是渾黃的顏色了。

就在這裡,我們要分手了,阿海陸風要去雙湖探險,小張奇駿第一次進藏,要去拉薩,我們先去來古冰川,然後前往昌都、玉樹。丙察察穿越,一路同行,有苦有樂,感謝緣分,一路平安。

巍峨的雪山,配上綠草奔馬,經典美景。

20多公裡,很快就到了景區,然後租了2匹馬上來古冰川觀景臺,天氣在變壞,要下雨了,美景失色。

進景區的時候,下來的遊客推薦我們,一定要去白塔那裡,那裡景色最美,我們當然要去。

來到白塔,果然景色不一般,雪山、冰川、冰磧湖、綠水,蒼松,要是有藍天白雲,又是絕色美景!天公不作美,可惜了。

從這裡可以看到整個冰川的冰舌斷面。

藍天白雲有多重要自不用說了,這也影響了我們下一步行程決策。

我跟牽馬的藏族小孩說錢照給不騎回去了,我們要去冰磧湖邊轉轉。

藏族小孩給我們指的路,從這裡過橋,就可以到湖邊。

矮油,望山跑死馬,看著不是很遠,其實好遠啊,在亂石中穿行很耗體力,把我累屎了。雁哥長期徒步穿越鍛鍊,精神真好!

今天的步數創了記錄,快3萬步了,主要是在來古冰川貢獻的。快下雨了,趕緊返回。

從來古冰川出來,很快回到然烏湖,不久就到了這個路口,阿海和小張他們,都左轉了,我們要往成都方向去邦達,然後走214國道去玉樹。

又見防落石的長廊。

天空陰雲密布,嚴重影響了318國道的美感,難道是因為我們剛看過察然線那驚豔的美景審美疲勞了?

下午5點來到安久拉山口,海拔4475米,第二次來了。

下山一路開始下雨,6點多到達八宿。

D8:八宿-邦達-昌都-類烏齊

        

今天是進藏的第八天,也是端午節,早上和雁哥吃了鹹鴨蛋。

出城就是檢查站。

這是我們此行第一個限速條,也是唯一一個限速條。

從目巴村和怒江分別3天後,我們在邦達和怒江再次重逢,重逢是喜悅的,也是短暫的,幾公裡的伴行後,我們將再次告別。

揮別怒江,很快經過72拐。

14年進藏錯過觀景臺,沒有看到72道拐的全貌,今天又泡湯了。T T

觀景臺不遠就是業拉山埡口,海拔4658米。

11點多,到達邦達,繼續沿318國道直行就是成都方向,我們要左轉,走214國道。

雨霧中美麗的邦達草原,草甸中流淌的是玉曲,也就是在察瓦龍目巴村匯入怒江的玉曲,怒江最大的支流。

一個小時的連續緩坡後,爬到浪拉山口,海拔4572米。

又一個多小時,到了大腳印景點,好牽強,那個片巖,估計也老往下掉渣,所以,大腳印基本看不到了。

中午2點多,到了昌都,電力天路廣場必須來。

因為,這裡是瀾滄江的起點,昂曲和扎曲在這裡匯合,合流後的大河就叫瀾滄江。左邊是昂曲,中間是瀾滄江上遊扎曲,右邊是匯合後的瀾滄江。我們先前從大理出發沿G56杭瑞高速跨過瀾滄江並伴行一小段後,今天從察雅縣察俄村開始又和瀾滄江伴行,直到走到昌都瀾滄江起點。

去年沒有去的強巴林寺,這次也要補課了。強巴林寺是康區建寺最早、規模最大的格魯派寺廟,於1437年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弟子向森.西繞桑布創建。寺廟真大!車可以開進去。

從昌都出發,繼續趕路,繼去年跨越昌都-類烏齊這段317線上最難道路後,我們今天又將進行難點複習。和去年相比,今年難度更大,一路下雨,道路泥濘溼滑,和半掛貨車會車險情不斷,多次長線倒車讓行,幾次在懸崖邊差點被大貨車蹭到,終於在下午5點半到達沿線高點--珠角拉山埡口。

從這個埡口開始,我們就進入類烏齊地界。下半年,珠角拉山隧道將貫通,這段317和214併線的高難度國道埡口,將會被永久封印在這康藏秘境。

從珠角拉山下山後,康區獨特的瑪尼石堆開始展露尊榮。

每個村莊,都有這樣規模宏大、色彩鮮豔的瑪尼石堆,一開始還以為是路邊攤賣石頭的,真是罪過罪過.

天黑前,我們冒雨順利抵達類烏齊縣城,今天是端午節,上午在八宿吃了鹹鴨蛋,下午在類烏齊,餐廳老闆贈送了粽子,雁哥也破天荒啤酒慶賀,慶賀我們順利完成丙察察穿越,慶賀我們有驚有險、全身而退走出珠角拉山,本次遊歷從此再無險途,慶賀我們短暫而精彩的進藏旅程的最後一天,慶賀我們在西藏過端午節,明天,我們將離開西藏,重走當年文成公主的遠嫁之路。

...未完待續...

以上就是【斯巴魯遊記】《穿越千難萬險丙察察、神遊亙古通今唐蕃道--小森藏域淺遊》的第二部分。相信大家閱讀完後的感覺一定是盪氣迴腸、回味無窮,請想像如果您也在這段旅途中,那會有什麼樣的體會和感悟呢?歡迎留言給我們!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轉發給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愛遠行愛生活的朋友看到我們的精彩文章!

精 彩 遊 記 推 薦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霾行》

《初夏周末烏蘭哈達火山群--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湄公河密碼之慢享清邁自駕之旅》


《來自川藏北線和新藏線的少數派報告》

相關焦點

  • 神遊西藏 「丙察察」「阿里北線」
    無緣身臨其境,跟著「探險·探秘」者的車轍足跡,來一番「神遊」!五位英勇的90後美女,四位英俊的中年俊男,三輛越野「戰車」,這是一個被稱作「水手探險拍攝俱樂部」的一個小團隊。他們的目標是,探險「丙察察」,穿越西藏阿里「小北線」。
  • 穿越丙察察
    我將陸續記錄我的這次行動發文分享,一來給自己留下腳印,二來希望能幫助到朋友們。為此準備了數年之久,因為種種原因推遲至今,如果不是一些空穴來風以至於還沒有下定決心前往,但是,關閉了三年之久的丙察察線路如同強力的磁鐵,始終牢牢吸附在我們心裡。
  • 穿越丙察察公路的地理記錄
    丙察察公路,為雲南連接西藏的第二條省際主線通道。南起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折向西北行,穿越橫斷山脈,經察瓦龍、目若等村鎮聚落後,抵達西藏林芝市察隅縣。丙察察公路的起點—丙中洛鎮,位於雲南省貢山縣北部,怒江西岸一塊臺地緩壩上,其地名來歷結合了藏語(丙中:藏寨/村)及傈僳語(洛:地方),連貫俗稱「藏族人的村子」。
  • 從拉薩到昆明,成功穿越丙察察
    結束了阿里大環線的行程,今天(10月9日)起開始第二段從拉薩到昆明的旅途,穿越丙察察所謂「丙察察」,是指滇藏線丙中洛~察瓦龍~察隅的一段路線。在察隅的酒店飯館,到處都是從丙察察穿越進藏遊客的留言,可見成功穿越丙察察是多麼艱苦和值得驕傲的事情。
  • 我們穿越了丙察左, 走過了藏山南
    2018年3月28日,從大理出發我們穿越了丙察察、走過了藏山南,經歷了18天的穿行隧道、高原、湖泊、冰川、雪山、村莊、無人區、沼澤冰路及交通管制的泥濘修路道(一段難於忘卻的路面),於4月14日八輛車平安達到拉薩。
  • 穿越丙察察(二)
    結尾鏡頭關於行前裝備,我自己依然是一個70升登山包加攝影背包,睡袋戶外爐具三腳架對講機GPS和生活必須日用品,裝備上我帶了一臺單反一臺微單兩臺相機三個鏡頭和一架大疆御2,飛機將是一個好玩的東東,特地買了保險,但是汪總告訴我掉水裡遊走了或者掛懸崖不下來了則免賠,看來怒江上空的風險還是有點的,GPS裡導入了全部的丙察察和瀘亞東線航跡,這些航跡將保障我不偏離航線和及時糾錯,昆明機場預訂好了二輛
  • 國慶特輯 | 滇藏線+丙察察穿越「西天瑤池」
    那一抹低調的湖泊是多少人夢中的 「西天瑤池」我們為尋你而來滇藏線+丙察察穿越+絕美「西天瑤池」推薦理由1丙察察線不乏天險、崎嶇的山路、陡峭的山崖,俱樂部自駕多次線路,在保證您安全的同時,可以欣賞美景2最美的風景在路上,遇到美景一腳剎車,把難忘帶回家,讓眼睛去旅行,讓身體去受罪3裹括了滇藏的自然景觀和民族人文的精華,峽谷,冰川,森林,湖泊
  • 穿越丙察察,探訪獨龍江秘境,獨闖德貢公路
    行程安排1、自駕天數:9天2、自駕裡程:約2500公裡3、路線概覽:丙察察線或丙察察,是丙察然公路東段,連接雲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鄉-(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察隅縣城,全長270公裡,屬G219國道,2009年修通的極簡易險路,也是屬等外公路
  • 如何穿越丙察察(天時,地利、人和3要素)
    如何穿越丙察察:天時,地利、人和3要素,你知道嗎?丙察察被認為最險的進藏路線(新滇藏線)。雖然海拔不高,距離最短(305公裡),但路難走,充滿危險。下面談談穿越丙察察的3個方面的問題,供想走丙察察朋友參考一、天時指天氣合適:進西藏最好的時間應是5月及10月,5月冰雪消融了,但未下雨路面較好走,7、8月份是雨季,這時比較危險,下雨很易導致山體滑坡,造成公路中斷無法通行,或者要等待很長時間才通車。
  • 你「丙察察」了嗎?
    「丙察察「,是一個地理概念,指從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至西藏境內察瓦龍鎮、再到察隅縣的一條崎嶇險路。 這條被國內所謂「越野人」,奉為《聖經》般存在而膜拜的終極越野之路,山路崎嶇,沿途四面環山、臨怒江峭壁而行,翻越三座海拔4千米以上的雪山,跨越滇藏兩省,道路狹窄險峻。
  • 「生死線」最後的丙察察,不為到達,只為體驗!
    這條路線在09年9月才開通簡易道路,而冬天大雪封山不通車,雨季遇塌方不通車,一年中到有多半時間不通車,所以只有不多的駕駛越野車的人穿越了丙察察。  丙察察線全程約為290公裡,其中「丙察」線87公裡,察察線約200公裡,參考已走過這條線的網友遊記,我們計劃分三天走完:第一天貢山到察瓦龍;第二天 察瓦龍到日東
  • 【胖哥遊記】重走丙察察 勇闖西藏腹地
    等了這麼多天,胖哥遊記第十一季終於上線,大家久等了!第一集的節目中胖哥和兩位攝像同學從北京出發,一路自駕至麗江與其它的小夥伴匯合,並踏上進藏之路。胖哥再次走進五年前的某個深夜曾到達過的地方——丙中洛,這一路他們還遇到了哪些情況嗎?話不多說,快看節目!
  • 如何穿越丙察察(天時,地利、人和3要素)
    如何穿越丙察察(天時,地利、人和3要素) 丙察察被認為最險的進藏路線(新滇藏線)。雖然海拔不高,距離最短(305公裡),但路難走,充滿危險。下面談談穿越丙察察的3個方面的問題,供想走丙察察朋友參考 一、天時指天氣合適
  • 玉樹、昌都進藏,丙察察出藏
    說走就走,玉樹、昌都進藏,丙察察出藏!
  • 滇藏新藏大環線第六天穿越丙察察之雅魯藏布江沿岸風光:加查山南
    滇藏新藏大環線第六天,穿越丙察察之雅魯藏布江沿岸風光:加查、山南由于波密到林芝這個季節實在沒有看頭,在帕隆藏布江邊短暫停留了一下,隨手拍了幾張照片。遇到一堆騎行的驢友。穿越丙察察,要到處留情。藏民的村莊,房屋很特色。看見兩邊巨石了麼,山上垮下來的。在這裡被堵了十幾分鐘,修路。雅魯藏布江在這裡變得很窄。偶遇賽馬大會,絕不能錯過。停車、上長焦、準備戰鬥!
  • 與眾不同滇藏紀行,穿越丙察察,探訪獨龍江秘境,獨闖德貢公路
    丙察察公路俗稱:丙察察線或丙察察,是丙察然公路東段,連接雲南省貢山縣丙中洛鄉-(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察隅縣城,全長270公裡,屬G219國道,2009年修通的極簡易險路,也是屬等外公路(是便道上走汽車,因此舊路不在公路等級)。包括丙察線(即丙察公路)和察察線。
  • 穿越丙察察 走最險的進藏路線 看沿途最美的風景 02 察瓦龍
    線進入西藏境內的第一個鄉,也是滇藏新通道裡,丙察察這一段公路的中間點。看來,穿越丙察察的人,也間接帶動、促進了了西藏一些鄉村的發展呢。來到預訂好的四川飯店老陳驛站,這裡可是察瓦龍的網紅店哦。自駕丙察察的車友汽車壞了,一個電話打過來,老陳立即開上車前去救援。
  • 魔鬼進藏線與天堂秘境:丙察察與墨脫公路
    「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線」是連接雲南和西藏的「進藏新通道」,從大理到拉薩,全程約1860公裡,其中,「丙察察公路」全長約270公裡。丙察察公路全長約270公裡,被稱為第7條進入西藏旅行的公路,也是進藏路線中最為艱險、風景也最優美原始的路線。丙察察以前是一條在地圖上查不到的路,從雲南的丙中洛經西藏的察瓦龍至察隅(簡稱丙察察),所以這條路也名為「丙察察」。
  • 穿越丙察察 走最險的進藏路線 看沿途最美的風景 01 丙中洛
    「丙察察」,指滇藏新通道裡的丙察察這一段公路。「丙察察」,就是丙中洛——察瓦龍——察隅,全長約270公裡。只有一些喜歡冒險、熱愛越野的人,才能成功穿越丙察察。原來,他們是要騎著摩託車,將要穿越丙察察,走新藏線,不由對他們肅然起敬。
  • 穿越滇藏線丙察察,史上最難進藏公路,雨季驚險美景更勝一籌
    丙察察,最難進藏線,雨季也沒法阻擋,我來了~丙察察一個優美得像音符在跳躍的名字,卻以險而聞名,被譽為「越野聖地」,雨季,更是無人敢於涉足。如今,丙察察經過幾年大刀闊斧的改建,我們人車完好成功穿越了。丙察察的美景絲毫「不縮水」,絕壁千仞的懸崖危巖還在;樹木蔥鬱的高山峽谷還在;森林聖湖、雪山冰川、隱世村落……這些「遠在天邊」的景點都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