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俄羅斯的遠東海洋夢

2020-12-13 地緣谷

俄羅斯總統普京想要改變海軍的頹勢,在2006年時曾說要在10年內建設6艘航母,結果到了2015年,俄國一艘航母都沒建造成功,到了2019年,唯一的一艘配屬北方艦隊的「庫茲涅佐夫」航母甚至因為造船廠而無處維修。

NO.199

鐵騎如風/文

走向太平洋

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

對於世界面積第一的俄羅斯而言,要想保持其大國地位並謀求向外開拓,除了要保證本土陸軍的強大外,還得發展出能夠與歐美列強於大洋之上爭雄的海軍力量。因此俄羅斯從沙俄時代開始,就建設了世界上第一支「太平洋艦隊」。

風風雨雨三百年,從西伯利亞艦隊到太平洋艦隊的變化,反映的是俄羅斯海軍,乃至整個俄羅斯國家的興衰變遷

鄂霍茨克區艦隊:沙俄東擴太平洋沿岸的產物

沙皇俄國自16世紀伊凡雷帝時代開始,就不斷地向西伯利亞地區開拓。至17世紀末,沙俄的遠東探險隊和哥薩克騎兵的足跡,便已經到了勘察加半島的太平洋沿岸

在大航海時代,對於那些只有少許土著部落居住的地盤,往往只需數百殖民者就可以全部徵服。從保住這些新開拓的殖民地角度來說,只有遠東地區的那些強盜一般的騎兵是不夠的,還需要「禦敵於國門之外」,防止周邊國家坐著軍艦從海上也來插一腳。

沙俄在與西部的強國瑞典、奧斯曼帝國等國的戰爭中,海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沙俄的一代雄主彼得一世在遠徵亞速的戰役中,深刻認識到了建設海軍的重要性,於是喬裝打扮前往西歐各國學習海軍經驗和技術,竭力建設波羅的海和亞速海海軍,最終為沙俄在包括大北方戰爭在內的一系列戰爭中爭奪到了波羅的海的出海港口,從而在與歐洲各國的爭霸當中爭取到了更多的主動權

彼得一世對俄國人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領土方面的擴展,還在於為沙俄的強大制定了「走向海洋」的戰略方針。其中,往太平洋沿岸地區擴張是延續先皇的既定政策,南下打通通往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是他的首創,而要實現和鞏固這兩個戰略目標,都以建立強大的海軍作為基礎。

彼得大帝為了迅速的實現「走向海軍」的目標,不惜放下身段在荷蘭鹿特丹造船廠做一個虛心的學徒

對於一個雄踞歐亞大陸北疆,面積已經超過2000萬平方公裡的龐大帝國來說,國土東西部距離太過遙遠,僅僅有西部的波羅的海、亞速海艦隊是不行的,必須要建立一支能夠橫行東方的太平洋艦隊,才能夠滿足沙俄帝國的東方安全需要

彼得一世壯志未酬身先死,其子嗣在經過了5年的政治內鬥後,其侄女安娜一世於1730年繼任沙皇。她在太平洋沿岸的鄂霍茨克建立了第一支艦隊——鄂霍茨克區艦隊,在當時這支艦隊被稱為「遠東海軍」。不過這支海軍雖然號稱艦隊,但卻只是一些武裝民船,搞搞海岸巡邏和保護漁船還可以,讓它們去戰場上只能是挨炮彈。

儘管裝備差勁,但有總比沒有好。當時沙俄在太平洋地區還是以探險為主,比如探險家白令奉沙皇之命,越過海峽到達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進行殖民活動,這才有了白令海峽之名。沙俄以此為基礎,建立了一個類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俄美公司,便於推進美洲地區的殖民事業。

探險家維塔斯·白令,白令海峽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直到1799年,沙皇保羅一世才從別的艦隊抽調三艘護航艦和三艘小船被派往鄂霍次克,終於算是組成了一支像模像樣的海軍艦隊,也就是後來俄國太平洋艦隊的雛形

西伯利亞艦隊:「外戰外行,內戰內行」

俄國的主要人口和城市都在烏拉爾山脈以西的歐洲地區,因而其戰略重心也是放在與歐洲和西亞國家打交道上,其海軍建設的重點也是發展波羅的海艦隊、北方艦隊、黑海艦隊和亞速海艦隊,太平洋地區艦隊的建設是其薄弱環節

此外,沙俄東部沿海地區的一個大問題是,缺乏一個冬天不會結冰的不凍港,這個麻煩使得鄂霍茨克區艦隊每年都要為過冬的事發愁。1849年,艦隊駐地移動到了港口條件更好的,今俄羅斯沃勘察加邊疆區南部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似乎只是更好

但是隨著英國等西方列強用武力打開了清王朝的大門,沙俄也開始了對清朝北方領土的侵略。1850年,俄國軍事佔領了黑龍江的入海口廟街,將其改名為阿穆爾河畔尼古拉耶夫斯克,並將鄂霍次克區艦隊的基地移動到這裡。

此時第一次工業革命接近尾聲,沙俄海軍的近代化水平卻沒有跟上來,主體為風帆戰艦的俄軍落後於大規模採用蒸汽動力的英國戰艦。

在1856年結束的克裡米亞戰爭中,沙俄由於技術和戰術落後,慘敗於英法聯軍之手,整個黑海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全軍覆滅的黑海艦隊

鄂霍茨克區艦隊在戰爭中由於實力薄弱,不能支援黑海戰區,只能起到保護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的作用。在黑海地區勢力的退卻,使得沙俄加快了在遠東地區的擴張。1856年,沙俄將鄂霍次克區艦隊改名為西伯利亞艦隊,進一步彰顯其往遠東地區擴張的野心

1860年,剛揍完沙俄的英法聯軍轉道東方,攻破了清朝的北京城。沙俄奈何不了英法,卻深諳趁火打劫之道,在同年武力逼迫清政府籤訂《北京條約》,奪取了從黑龍江到烏蘇里江的大片地區以及庫頁島,其中就包括一個重要的不凍港——海參崴,將其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沙俄於1871年又將西伯利亞艦隊移駐海參崴。

北京條約

沙俄本以為能夠獨佔中國東北,不料這時候崛起了一個新的強鄰——日本帝國。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國力大漲,於1894年的甲午戰爭擊敗了清朝的北洋水師。日本本想奪取遼東半島,將遼東半島當做自己勢力範圍的沙俄當然不答應,調動西伯利亞艦隊連同德國和法國的軍艦,武力威脅日本放棄了遼東半島的權益。

沙俄以幫助清廷要回遼東有功,於1897年佔領了另一個不凍港——旅順港,還把西伯利亞艦隊的司令部搬到了這裡。在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沙俄通過旅順港的便利,很快將俄軍運到了天津。此時俄國鑑於在太平洋沿岸地區勢力範圍的大幅擴張,決定將西伯利亞艦隊改名為太平洋第一分艦隊。

洋洋得意入駐旅順港的俄軍,不知道自己很快又要被攆出去了

該艦隊所有力量包括七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57艘魚雷艇、2艘水雷巡洋艦和7艘炮艇,分別駐紮在海參崴、旅順港和朝鮮的仁川港(仁川港當時是列強海軍共用的基地)。這支艦隊還設置了軍事分區,分成了西伯利亞區艦隊和阿穆爾河區艦隊。

強大的「蘇沃洛夫」級戰列艦

日本對於沙俄之前組織的「三國還遼事件」,以及在中國東北地區擴張的行為愈加不滿,日俄的一戰在所難免。之前的甲午海戰,日本把皇家的首飾都典當了,拼命湊出一支強大的日本聯合艦隊。到了吸收了清朝大量的戰爭賠款的1904年,日本海軍的實力更上一層樓,已經超過了沙俄太平洋第一分艦隊的實力。

沙俄看到了自己在遠東海軍實力與日本逐漸加大的差距,但是卻無可奈何。首先,沙俄的造艦能力不如德國等引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歐洲國家,無法短期內造出足夠的軍艦補充太平洋第一分艦隊。

其二,在西部黑海和波羅的海地區,面對德國和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壓力比較大,俄國必須優先保證黑海和波羅的海地區的海軍實力,對新得的旅順港基地的建設都尚未完備

其三,俄國國土東西距離過長,而西伯利亞大鐵路尚未建成,俄國無法及時運輸足夠的兵力和軍事裝備到遠東地區與日軍對峙。其四,此時沙俄政府腐朽不堪,軍隊也暮氣沉沉,不同於受武士道精神感召,士氣高漲的日軍。

俄軍對戰爭缺乏把握,但日軍信心十足。1904年2月,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效仿甲午海戰時偷襲清軍運兵船,偷襲沙俄的旅順港基地和仁川港的俄國艦隻。

開始時俄國的防禦嚴密,擋住了日軍一波又一波進攻,但是之後日軍採用陸軍迂迴的戰術,合圍旅順港並最終攻佔,擊沉和俘獲了38艘俄軍艦艇。剩餘的俄軍艦艇試圖突圍到海參崴基地,結果在黃海再次遭遇日本艦隊阻擊,最終只有6艘戰艦逃到了中國和越南。

蔑視敵人的沙俄海軍早早畫好了勝利的宣傳畫,不曾想卻是倒過來的

在太平洋第一分艦隊遭遇毀滅性打擊之際,沙俄上演了一出「千裡送人頭」的鬧劇。沙俄從波羅的海艦隊抽調了一支「太平洋第二分艦隊」,繞過半個地球馳援遠東戰場。這支艦隊官兵在路上就聽說了第一分艦隊被日軍擊潰的消息,還聽到了日軍派軍艦航行北歐的謠言,使得士氣大挫,還沒遇到日軍艦隊就胡亂開炮。等到在對馬海峽真正遭遇了日軍艦隊後,結果可想而知:8艘鐵甲艦沉沒,28艘大型軍艦被擊傷,其餘的幾艘分別突圍到海參崴和馬尼拉。

對馬海戰的勝利,東鄉平八郎那句「此戰關乎帝國命運,全體隊員加倍努力」也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金句

日俄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沙俄在太平洋的艦隊基本報銷,中國無意之中靠著日本的力量驅逐了沙俄在東北的勢力。這場戰爭引爆了沙俄積累已久的國內矛盾,導致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革命活動開始提上日程。

隨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僥倖逃脫的幾艘艦艇已經無力再參加「一戰」,但是其中有一艘著名的軍艦「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在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中打出了第一發信號炮,代表蘇俄這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成立。

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爆了沙俄積重難返的內部矛盾

阿穆爾河區艦隊和西伯利亞區艦隊在蘇俄平定國內白匪勢力,統一國家的內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蘇俄的建立,遭到了西方列強和日本的武力幹涉。其中日本夥同英美兩國,趁蘇俄內戰之機佔領了海參崴,控制了從黑龍江到烏蘇里江,即當年沙俄從清朝東北搶去的土地。蘇俄被迫在遠東地區成立了一個「遠東共和國」,同當地軍民一起與日本展開周旋。

蘇俄處境實在太過窘迫,就連腐朽的北洋軍閥都敢大搖大擺的派軍隊去海參崴」武裝撤僑「

新生的蘇俄軍隊面貌確實大不同於腐朽的舊沙俄軍隊,日軍沒有討到便宜,只能撤出了這些之前侵佔的地區。然而阿穆爾河區艦隊和西伯利亞區艦隊的船隻全部被日軍俘獲,等於說日軍在撤退前順便終結了蘇俄在遠東地區的海軍力量。

蘇聯太平洋艦隊:盛極一時的紅海軍

歷經5年戰亂,蘇俄終於平定了國內局勢並驅逐了外國幹涉軍,並成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新生的蘇聯不能甘於遠東海軍被摧毀的局面,於1922年在海參崴建立了符拉迪沃斯託克艦艇支隊和阿穆爾河區艦隊。1923年,蘇聯在海參崴專門設立了一個遠東海軍局,開始建設太平洋海軍艦隊和遠東軍區。

到了史達林時期,蘇聯的工業實力迅速增長,不斷擴充自己的海軍艦艇實力。1929年,蘇聯就中東路與奉系軍閥張學良的東北軍發生衝突,剛成立幾年的太平洋艦隊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蘇聯決定從波羅的海和黑海,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向海參崴等地區運輸了大批武器裝備和移民,在遠東軍區修築了兵營、機場、船廠和各類防禦工事,以及潛艇、炮艇和魚雷艇的建造,大大加強了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以及遠東軍區的防禦力量

蘇聯的未雨綢繆是正確的,到1938年時已經建立了2個水面艦艇編隊,4個潛艇支隊,1個魚雷艇大隊,數個獨立潛艇大隊和一些航空兵部隊等等。1939年,日本試圖入侵當時蘇聯實際控制的蒙古地區。在諾門罕一戰中,太平洋艦隊配合蘇聯陸軍擊退了日軍的進攻,改變了日軍對當年日俄戰爭時俄軍腐朽的看法,迫使日本改為南進政策。

興奮的蒙古人民軍檢閱日軍丟下的戰利品

1943年,為了抗擊納粹德國的需要,蘇聯國防部從太平洋艦隊把一艘重驅逐艦、兩艘驅逐艦和一支潛艇分隊分配到了北方艦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共有14.3萬名太平洋艦隊的官兵參加史達林格勒戰役等陸上戰鬥,這也是沙俄時代以來,海軍參與陸戰的傳統。

到了1945月,太平洋艦隊有2艘巡洋艦、1艘驅逐領艦、10艘驅逐艦、2艘魚雷艇、19艘巡邏艇、78艘潛艇、10艘布雷艇、52艘掃雷艇、204艘摩託魚雷艇和1459架戰鬥機。剛參加完衛國戰爭的太平洋艦隊戰鬥經驗豐富,士氣高漲,配合蘇聯陸軍南下橫掃日本關東軍,奪回了當年日俄戰爭時被日本篡取的全部地盤,進而佔領北朝鮮和日本的北方四島。

蘇聯背著中國與英美籤訂《雅爾達協定》,使得太平洋艦隊可以繼續在旅順港駐紮。新中國成立後,蘇聯才根據兩國籤訂的《關於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將旅順港交還中國。

雅爾達協定的三巨頭

赫魯雪夫時期,太平洋艦隊的實力迅速增長。蘇聯的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堅定的推行海軍「下餃子」計劃,借著飛彈和航天時代開始的契機,大力發展飛彈水面艦艇、飛彈核潛艇、魚雷核潛艇以及海軍陸戰隊。到了赫魯雪夫下臺的1964年,蘇聯海軍的噸位已經達到160萬噸,相當於美國海軍的一半。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的軍事實力和美國並駕齊驅。1978年,蘇聯海軍的噸位達到了330萬噸,僅落後於美國的360萬噸。太平洋艦隊的實力此時也到達巔峰,擁有700多艘各型艦艇,已及蘇聯的第二艘「明斯克」號航母,成為了蘇聯僅次於北方艦隊的第二大艦隊

金蘭灣的蘇聯太平洋艦隊

擁有這麼強大的海軍力量,當然不能只由著美國海軍在四大洋橫行了。太平洋艦隊的艦艇入駐越南戰爭後,美軍撤走的金蘭灣港口,並在此修建潛艇和飛彈基地。

憑藉和印度的友好關係,艦隊往來印度洋巡航成為常態,在葉門、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等國家建立了海軍基地,加強對馬六甲海峽和波斯灣的控制,今天幫這個國家排個雷,明天和那個國家一起軍演。這就是擺出了和美國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區分庭抗禮的態勢,迫使美國艦隊的活動收斂了不少。

在葉門進行地勤維修,準備軍事演習的蘇聯噴氣機

俗話說盛極而衰,蘇聯的太平洋艦隊也沒躲過這個命運。1981年,蘇聯組織了一次震動世界的大規模各兵種軍演,其中陸軍軍演給歐洲各國造成了強大的心理震懾,沒想到海軍軍演攤上大事了。

太平洋艦隊的高級將領團,從列寧格勒乘坐圖-104A噴氣式客機返回海參崴海軍基地途中,因飛機超重等原因失控墜毀,包括太平洋艦隊司令杜爾特上將在內的52名將軍和機組人員身亡。這場意外事件讓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畢竟艦艇沒了可以再建,人才(特別是經驗豐富的將軍)沒了卻難以培養。

出事前的專機機組

墜毀的飛機與落難的杜爾特上將在內的52名將軍和機組人員

今俄羅斯太平洋艦隊:養不起航母,核潛艇厲害

並肩美國的軍事力量,並沒有挽救蘇聯解體的命運。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受「休克療法」所累,經濟情況十分不好,根本無力維持蘇聯時期那麼強大的太平洋艦隊力量。而且蘇聯時期重要的海軍基地和造船廠,很大一部分在烏克蘭境內,不能為俄羅斯海軍製造艦艇。

無奈之下,俄羅斯只能大規模裁減海軍。兩艘「基輔」級航母被低價賣給韓國,大批海軍裝備和艦艇被白菜價倒賣給其他國家,海軍人員也紛紛下崗,使得太平洋艦隊的規模大幅萎縮。到了21世紀初,太平洋艦隊僅剩400餘各類艦艇和6萬餘兵力,僅相當於美軍在亞太地區海軍力量的2/7和日本海上自衛隊的1/2,可謂雄風不再。

還有一艘」明斯克「級被深圳人民買下來做航母樂園

俄羅斯總統普京想要改變海軍的頹勢,在2006年時曾說要在10年內建設6艘航母,結果到了2015年,俄國一艘航母都沒建造成功,到了2019年,唯一的一艘配屬北方艦隊的「庫茲涅佐夫」航母甚至因為造船廠而無處維修

雖然沒有航母,但是俄國仍舊保持著一支能與美國匹敵的戰略和戰術核潛艇力量,最有名的是裝載能夠打遍全球之潛射洲際飛彈的「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而這些潛艇分別配屬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保證了太平洋艦隊仍舊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小視的海上力量。

強大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正如馬卡諾夫在回應造艦問題時所說的:「需要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他。」如今的俄羅斯不僅資金和人員短缺,吃蘇聯的技術老本也快吃光了,顯然難以重續曾經太平洋紅海軍的輝煌了。

參考資料

沙俄時期俄國海洋擴張問題研究 . 張凱

海洋大國與海權爭奪 . 王生榮

俄國的對外政策與白令的兩次探險 . 徐景學

浮沉幾時休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悲慘命運之前前後後 . 楚水昂

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的鬧劇 . 李國輝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相關焦點

  • 海參崴已經是俄羅斯遠東第一大城市,它的遠東太平洋艦隊就在這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功勳潛水艇,可以入內參觀,陳設完好,保養的比較到位,位於無名烈士墓前,背後有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大樓,具有濃厚的歷史意義。「C-56」號潛水艇曾榮獲紅旗勳章和近衛軍稱號,而今矗立在海參崴「太平洋艦隊的戰鬥榮譽紀念碑」廣場上。
  • 俄羅斯遠東最大的港口:曾名叫海參崴,俄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
    符拉迪沃斯託克原名海參崴,後被沙俄更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思為統治東方,因為當時俄羅斯準備實行黃俄羅斯計劃,後因日本幹涉失敗!海參崴位於亞歐大陸東面,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既是俄羅斯遠東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有事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地方;這裡生活著大約60萬居民,其中有非常多的中國商人,以及中國俄羅斯族人,而且海參崴不僅是俄羅斯東方最大的軍事經濟重地,還是遠東地區主要文化中心,這裡有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遠東聯邦大學等多所高等學校
  • 跟我走進金角灣,多角度近距離探秘俄羅斯太平洋艦隊
    來海參崴旅遊最不能錯過的就是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眾所周知的是全世界各國的軍事基地都是不可能隨意讓遊客近距離接觸的,但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是個例外,所有的軍艦就擺在金角灣的海港裡,想怎麼看就怎麼看,這對於軍迷來說應該是天大的好消息。
  • 「華沙女人」將抵遠東,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升級,四代核潛艇在列
    今日,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海軍總司令葉夫梅諾夫對外公布稱;俄羅斯方面正在對太平洋艦隊進行裝備更新,包括水面和潛艇部分以及空中和海岸部分。目前俄羅斯方面正在給太平洋艦隊更新6艘專屬定製的636.3型柴電潛艇。據稱,該潛艇根據遠東地區的特點進行了針對性的改造。
  • 俄羅斯島交通中斷 太平洋艦隊援助運輸受困居民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島大橋因懸索掛冰已關閉數天,導致進出島通道中斷。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發言人12月1日表示,該艦隊登陸艇將加入運送島上受困居民的行動。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9日,在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一輛汽車駛過結冰的樹木。俄羅斯島大橋由於懸索掛冰脫落,於當地時間11月21日上午關閉。政府組織了輪渡,把民眾疏散回陸地。輪渡每次可以容納20輛車,2小時一趟,搭乘難度較大,大量民眾排隊等候。大橋通行時間多次被推遲,最後一次被延後是在11月30日。
  • 俄2萬士兵3大艦隊遠東軍演 稱不針對任何國家
    29日,俄羅斯武裝部隊開始在遠東和西伯利亞舉行大規模演習。這次名為「東方-2010」的演習是俄歷史上在遠東舉行的最大規模戰略戰役演習,將有兩萬士兵和30艘軍艦參演。據悉,俄三大艦隊包括旗艦在內的軍艦將在演習中會師日本海。這一演習將持續到7月8日。烏克蘭防長將受邀觀看軍演。
  • 推薦| 萬裡茶道·俄羅斯遠東最大的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
    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州首府,西伯利亞大鐵道的終點,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現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亦為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總人口約60萬,主要是俄羅斯人和中國俄羅斯族人。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溼潤氣候為主。
  • 地圖看世界;俄羅斯太平洋出海口符拉迪沃斯託克
    1871年俄羅斯在此建設軍港,且將太平洋艦隊駐地從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遷於此地。 但由於海參崴離莫斯科距離達上萬公裡,發展緩慢。1903年起西伯利亞大鐵路莫斯科至海參崴直達鐵路線建成後,城市發展迅速,成為俄羅斯在遠東的重要城市和港口。
  • 俄新型護衛艦現身海參崴,太平洋艦隊迎來新悍將,誓要讓日本膽寒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迎來了新悍將,這就是20380型守護級飛彈護衛艦,這是俄羅斯全新的水面艦艇,採用了俄羅斯自行研製的新型陣相控陣雷達,並且配備了垂直發射系統。
  • 西伯利亞大鐵路:撬動遠東戰略平衡的槓桿
    西伯利亞鐵路在亞歐大陸上的地位另一方面,居於亞歐大陸腹地的俄羅斯帝國原本面臨來自東、西、南等方向的威脅,但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加強了俄國的機動能力,增加了它對邊緣地帶特別是太平洋海岸的的進取優勢的確,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一條改變世界格局的鐵路。對俄國國內而言,它是連接西伯利亞與俄國歐洲母體的鎖鏈,是俄羅斯帝國成為世界性帝國的脊梁,對世界而言,它是俄國遠東政策的基點,是俄國撬動遠東戰略平衡的槓桿,20世紀發生的很多改變亞洲、影響世界的大事件,都與這條鐵路有著千絲萬縷的淵源。
  • 西岸整支艦隊,比不過東岸一個航母編隊,太平洋艦隊差距這麼大?
    同樣是太平洋艦隊,為何差距會如何大?俄羅斯整支艦隊居然比不上美一個航母編隊?全球這麼多國家中,大多數國家都是靠海的,但是海軍強國卻沒有幾個,美國和俄羅斯除外。美俄分別組建了太平洋艦隊,哪國實力更強?有意思的是,分別位於太平洋東岸和西岸的兩國,居然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太平洋艦隊。之所以組建這支艦隊,主要是為了掌握在太平洋的話語權,到底哪支艦隊的實力更強呢?
  •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計劃接裝新型「稜堡」岸基飛彈系統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謝爾蓋•阿瓦基揚茨海軍上將稱,太平洋艦隊計劃接裝新型「稜堡」岸基飛彈系統,用以武裝海岸飛彈部隊。阿瓦基揚茨在接受俄羅斯武裝力量機關報《紅星報》採訪時說:」在重新武裝太平洋艦隊海岸部隊的計劃中,新型『稜堡』海岸飛彈系統將作為現代先進軍事武器加入。」採訪內容周一刊載在《紅星報》上。阿瓦基揚茨指出,太平洋艦隊已積累使用」稜堡」和」舞會」兩套岸基飛彈系統的豐富經驗。他表示,太平洋艦隊海岸部隊將接裝的不只移動飛彈系統。
  • 裏海艦隊:養在魚缸裡的艦隊
    裝載了Kalibr NK飛彈系統的俄羅斯海軍飛彈護衛艦「達吉斯坦」號。該護衛艦已編入俄羅斯裏海艦隊服役。成立近300年來幾乎很少有實戰機會的裏海艦隊,一戰成名。  ——文字:李明波  裏海位於歐亞大陸交界處,緊鄰中亞與西亞,是世界最大鹹水湖。相比海洋軍事戰略意義,裏海的價值更多體現在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還有漁業資源。  俄裏海艦隊1722年由彼得大帝下令創建,總部設在阿斯特拉罕這座以出產西瓜和魚乾聞名的海濱城市。裏海艦隊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艦隊之一。
  • 波羅的海、黑海與太平洋:俄羅斯為何對出海口如此執著?
    ,俄羅斯人開始將「凱撒」也就是沙皇這一原本是拜佔庭皇帝使用的稱呼,加到蒙古可汗的頭上,兩百年的蒙古統治,使俄羅斯人的性格發生了變化,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歷史開始分離。此時的俄羅斯已經是陸地第一大國,但是在海洋方面,所獲仍然有限。整個北冰洋和太平洋沿岸,竟沒有什麼可以使用的海岸線。
  • 海參崴對俄羅斯來說有多重要?
    海參崴雖然面積僅有600平方公裡,但是卻是俄羅斯在遠東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俄國濱海邊疆首府。海參崴還建有太平洋國立醫科大學,遠東國立漁業技術大學,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海關等高等院校,以及俄羅斯自動化和控制過程研究所、俄羅斯應用數學研究所等科教所。
  • 太平洋艦隊眼皮下俄船遭劫 俄韓日聯手海上反恐
    11月19日深夜,從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託克(海參崴)傳出消息稱,一群不明武裝分子在日本海域從懸掛柬埔寨國旗的「科爾夫」漁船上,強行登上俄羅斯的「土倫」號漁船,綁架了船上的所有俄船員。隨後,日本海上保安廳和俄羅斯遠東濱海區聯邦邊防局對此起「劫船」事件予以了證實。
  • 託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州首府,西伯利亞大鐵道的終點
    託克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州首府,西伯利亞大鐵道的終點,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著名港城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最大城市,城市人口約100萬(2012年),城市總面積為700平方公裡,城市海岸線達100多公裡。遠東區主要文教科研中心之一,有符拉迪沃斯託克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遠東分部、太平洋漁業與海洋學研究所及多所高等學校符拉迪沃斯託克是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俄遠東科學中心、俄太平洋艦隊的基地,也是俄遠東地區最大的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面積56154公頃,人口約100萬,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人。
  • 俄羅斯艦隊穿越宮古海峽,向日本傳達出了什麼信號?
    圖為俄羅斯軍艦近日,據媒體報導,近期東海突現危險一幕,有大批軍艦高速殺向海峽,隨後美艦連忙拉響警告逃離,這就是俄海軍在宮古海峽的航行活動,根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部發布的消息稱,有3艘俄羅斯軍艦穿越日本宮古海峽,分別是隸屬太平洋艦隊的
  • 華盾:為促進遠東開發 普京不惜開出這條件
    廣義上,它是14-17世紀歐洲全球殖民語境下,由歐洲中心主義衍生出的、帶有冒犯性甚至種族主義色彩的亞洲三大次區域之一(按距離歐洲的遠近分為「近東」、「中東」、「遠東」)。狹義上,「遠東」至今仍是俄羅斯的官方概念,並具有兩種含義:行政意義上作為俄羅斯九個聯邦區之一的「遠東聯邦區」,和地理意義上包含太平洋沿岸地區的「俄羅斯遠東地區」。
  • 俄羅斯遠東一城市,原名海參崴,現為俄羅斯遠東最大、最重要城市
    符拉迪沃斯託克,位於亞洲東部,阿穆爾半島最南端,東臨日本海,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首府。符拉迪沃斯託克不僅是濱海邊疆區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最重要的城市。由於海參崴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海參崴迅速成為俄國在遠東的重要軍事基地。符拉迪沃斯託克是著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終點,也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港口,著名的太平洋艦隊就駐紮於此。符拉迪沃斯託克風景秀麗,是俄羅斯僅次於黑海、波羅的海沿岸的第三旅遊療養勝地,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