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這首題為《山行留客》的詩是唐代書法家、詩人張旭的作品。不少人只知張旭是唐代大書法家,草聖,卻不知道他的詩也寫得這麼富有韻味,耐人咀嚼。
全詩通過淺顯的描寫,抒發了對客人的真摯情誼,表達了無論欣賞風光還是做別的什麼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淺嘗輒止,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和困難,都不應該輕言放棄的哲理,是以出世之語寫入世之思,情濃理更深。
張旭一生所作的官不大,卻以草書著稱,每每醉酒後狂草,世稱「張顛」,與懷素並稱「顛張醉素」,與張若虛等並稱「吳中四士」,還與賀知章等人並稱「飲中八仙」,其草書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唐朝「三絕」。
張旭現存詩不多,卻與其草書一樣不按常理出牌,不拘一格,另闢蹊徑。你看這首《山行留客》,僅第一句寫春景,「弄」字可稱為詩眼,最為傳神,「弄」得此詩頗有境界。山光物態本是順季節而變化,而春光明媚正是桃紅李白菜花黃、櫻杏競放又海棠的因,「弄」字十分有趣,既是擬人手法的運用,又一反常理,不是春暉弄山光物態,卻是山光物態弄春暉,讓人覺得奇峰突起,妙趣橫生。全詩僅此一句寫景,卻意涵豐富,包羅萬象,惹人遐想,所有春天的一切美景似乎都在眼前了,泉水淙淙,百鳥和鳴,蟲聲唧唧,繁花競豔,草木蔥蘢,山青水秀。這大好的春色怎麼能辜負呢?
「弄」有戲弄、捉弄的意思。對人世有造化弄人的說法。我覺得這裡為後面提升為哲理埋下了伏筆。第二句寫「輕陰」,說天氣變化了,起雲了,快要下雨了,客人打算要回去了,詩人就勸客留客,好不容易冬盡春來,萬物復甦,草長鶯飛,花香鳥語,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繁榮興旺的好風光,怎麼也看不夠,你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美麗的風景還多的是,你何必因為天氣的一點小變化,就不往前走了,要放棄這難得的踏青賞春之旅呢?
表面是說客因輕陰欲離去,他在做挽留,其實有其更深層次的意思,不妨把輕陰看作人生路上遭遇的坎坷曲折,為人處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這裡的客就代表了那一類做學問幹事業不持之以恆,遇到點挫折和失敗就喪失信心,止步不前或打退堂鼓的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世間哪有一帆風順的呢?
後面兩句先假設就算天氣一直晴朗,在這深山峽谷之中,露氣蒸騰,雲霧瀰漫,也會沾衣欲溼,就算下點雨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何況春雨中觀山景,也是別有一番情趣呢。這裡用反證之法說理,令人信服,詩人勸化人卻不露痕跡,委婉含蓄,讓人覺得入情入理,易於接受。
全詩就仿佛一篇三段論式的論文,論據充分,論證有力,論點鮮明,說理透徹,卻毫無說教之嫌。這就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了。這樣委婉含蓄的勸導,是說理卻又並不刻意說理,富有啟發性,讓人覺得舒服,不忍心拒絕。收到了欲揚先抑、欲摛故縱之效。這也正說明了詩人對待客人真誠,希望對方多留些時間,一同觀花賞景,增進情誼。當然,從全詩來看,留客只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解,本質還是要表達勸化人們不畏艱險,積極向上,努力進取,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觀點。
我們也不妨這樣來理解,張旭用出世的風景承載入世的思想,留客是在山中,春暉漸起輕陰的天氣,春和景明,風光如畫,入雲深處,可聯想到此非人間美景,應是仙境,這是出世的; 說人間仙境正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需要克服一些困難,經受一些輕陰帶來的風雨這樣的歷練,人生就是用來奮鬥的,切不可蹉跎歲月啊,何不一鼓作氣,勇往直前呢?這是入世的思想。
這首言淺意深的哲理詩,可以說是張旭人生經驗的總結,也反映了詩人追求高遠,不懈奮鬥的人生態度,其景可觀,其情可感,其理可悟,對當今社會的人們,尤其是對年輕人具有現實的鞭策指導意義。#遇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