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行至背街小巷深處,此時「煙火氣」正濃。
自從金悅巷提升改造完成,巷頭那家金浦樓的小推車就「退休」了。
金悅巷位於薌城區天下廣場美食街內巷。然而,這條巷子曾因年久失修,道路坑坑窪窪,雨汙管道混雜,車輛肆意違停,儼然成了一條「鬧心巷」。
過去五年,陳老闆在金悅巷經營著金浦樓,他最怕下雨天。「載食材的貨車要是隨意停放,擔心被處罰,只能停到遠處,再利用小推車將食物一車車運向店裡。哐當哐當,一不小心車軲轆還容易陷入小坑裡,濺得一身泥。」陳老闆回憶說。
今年8月初,金悅巷開始改造提升,9月底完工。乾淨整潔的道路,規範有序的停車位,綑紮捋順的「蜘蛛網」線路,點綴其中的綠化,讓周圍商戶群眾看到了新景象、新希望。
現如今,陳老闆每天上午買回新鮮食材,把車停至距離店門口僅有5米的停車位上,再把海鮮、蔬菜等食材搬至後廚。一路上,「噠噠」的車軲轆聲消失了,換來爽朗悅耳的談笑聲。
「改造真是又快又好,整條巷子乾淨整潔平坦。店裡生意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有盼頭!」陳老闆說。
小巷深處通「民心」。「十三五」以來,我市堅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從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改起,著力加快背街小巷提質改造步伐,推動「問題清單」變為「暖心清單」。
漳州堅持「一街一景一方案」,對背街小巷涉及的雨汙分流、照明亮化提升、電動車停放點、環保垃圾屋設置等每一個細節進行現場研究、布設,並引入「共享綠化」「共杆共箱」等理念打造街巷亮點,破解老舊街巷提升改造難題。
背街小巷等整治類項目現場變化大,怎麼辦?漳州積極制定出臺《漳州市特殊類別工程建設管理辦法》,簡化項目審批流程,從頂層設計做好項目保障。
2019年,漳州完成老城區柑仔市、人市路、東湖路等18條背街小巷整治;2020年,完成炮仔街、芳華北路、民主路西段等12條背街小巷整治。
「老」巷子有「新貌」,「老」城區煥「新生」,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高——
出行更便捷。位於漳州三中南側的東湖路,取消汽車停車位,局部邊角地設置約50個非機動車停車位,路面通行能力有效提高。前鋒市場西側通道,拆除「兩違」、清理佔道擺攤經營,利用兩處空地設置非機動車停車位103個。
功能更多樣。東湖路打通漳州三中南門,因地制宜設置家長接送等候區。聯盟巷的改造融入極簡現代風與復古年代風,在各大社交平臺「圈粉」無數,成為一新晉拍照「打卡地」。
環境更宜居。打錫巷通過纜線整理、佔道清理、榕樹節點和寺廟廣場節點改造提升,街景煥然一新。新西市場周邊通道,拆除佔道建築,貫通環狀通道;設置蓋板排水溝接入市政汙水管,解決路面排汙問題。
記者 廖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