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藝文新地標──平安神宮旁的ROHM Theatre Kyoto岡崎蔦屋書店

2020-12-14 樂吃購日本

在2016年1月10日盛大開幕的ROHM Theatre Kyoto岡崎蔦屋書店是書店結合咖啡廳機能的蔦屋書店,就位於京都岡崎平安神宮旁。

位於京都「岡崎平安神宮」旁的「蔦屋書店」,有別於KDa、蔦屋創辦人「增田宗昭」及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共同打造的代官山蔦屋書店,是改建「京都會館」,今年重新開張的新複合設施裡的一部分。

舊京都會館其實是建築大師前「川國男」的代表作,也是現代主義建築的重要代表之一。1960年竣工後歷經50多年因為設施老舊,曾在2012年3月閉館進入解體修復改裝,耗費4年的時間,又在2016年1月10日以新名稱「ROHM Theatre Kyoto」重新亮相。

▋ROHM Theatre Kyoto

舊「京都會館」是京都市內唯一能收容2,000人的大型表演廳,另有型小表演廳及會議室。

新的「ROHM Theatre Kyoto」不僅保留它特有的外觀及原有表演廳會議室功能,還增建後重新規劃,加上複合式書店咖啡廳TSUTAYA(蔦屋書店)STARBUCKS(星巴克)及餐廳「京都モダンテラス」(modern terrace)。

「ROHM Theatre Kyoto」表演廳不只有舞臺劇﹑音樂會﹑交響樂團,連維也納少年合唱團、GLAY、加藤ミリヤ…等國內外知名演唱會都曾在此舉辦。舊京都會館過去評價不佳,但改建後「ROHM Theatre Kyoto」洗心革面,除了有可動式Orchestra Pit(樂池)之外,還加上了音響反射板。連世界著名日本指揮家小澤徵爾都曾在記者會上大大讚揚,還欲將此設為新據點,開授小澤徵爾音樂塾,培養新音樂人才。有小澤徵爾背書的ROHM Theatre Kyoto,音場當然不在話下,請一定要親自去體驗看看!

▋BOOK & CAF TSUTAYA(蔦屋書店)×STARBUCKS(星巴克)

是要買了書才能到星巴克買杯咖啡坐下來看嗎?是否也有朋友和記者有一樣的疑問?答案是:只要買杯咖啡找個位子坐下來,到書架上拿本想看的書即可!

為什麼不買書也可以看?不怕喝咖啡把書弄髒嗎?這樣蔦屋書店賺什麼?其實「BOOK & CAF」是蔦屋書店對於書店市場萎縮,而想出的新企劃事業。星巴克並非直營店,是由蔦屋書店的關聯企業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和星巴克締結契約掛名營運的,所以喝杯咖啡書店還是有賺到錢。雖然非直營,咖啡品質還是有星巴克保證。對於消費者的我們來說,咖啡也沒有比較貴,所以一點差別也沒有。聽完緣由,是不是就可以安心買杯咖啡,拿想看的書來悠閒久坐一下午了吧!

1F「BOOK & CAF」書店內的陳列以「文化」、「歷史」、「暮らし(生活)」與「食」四個主題構成「日本の暮らし」日本生活的主要圖書區,次要有「アート」藝文類雜誌和「ON JAPAN」以日本美學為主題選書,及「日本のものづくり」和嚴選的日本雜貨及工藝品。3F以「BOOK & ART GALLERIA」是主打文化與藝術的藝廊圖書區。

▋京都モダンテラス(modern terrace)

2F京都モダンテラス(modern terrace) 是包含早餐、下午茶、晚餐,以季節食材讓您體驗京都四季的餐廳。不僅有披薩義大利麵,也有老鋪「亀屋良長」提供的和菓子當下午茶,是和風洋式融合的創意料理,值得來嘗嘗!

ROHM Theatre Kyoto 京都岡崎蔦屋書店

地址:京都市左京區岡崎最勝寺町13 ロームシアター京都 パークプラザ1F

營業時間:8:00~22:00

京都モダンテラス(modern terrace)餐廳營業至23:00

交通方式:京都市營地下帖 東西線「東山駅」1號出口徒步10分

相關焦點

  • 京都最文藝的事,是在蔦屋書店門口餵鴿子,值得一來
    說起蔦屋書店,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東京代官山的那家。其實如果去京都旅行,也可以來當地新開張的蔦屋書店坐坐。京都的蔦屋書店位於岡崎,其實就在著名的平安神宮對過馬路。去平安神宮參拜完畢的朋友走累了,就可以到這裡來喝咖啡,看書,散步。
  • 日本全國TSUTAYA蔦屋書店點名:由「書店」邁入的「生活提案」
    在代官山的T-SITE裡面囊括了蔦屋書店,星巴克咖啡,照相機店,餐廳,寵物店,與其說是BOOK CAF,代官山T-SITE更是扮演了聚集人群的小社區圖書館的角色,還時常舉辦有趣的活動吸引大家拜訪代官山。不過除了代官山的T-SITE之外,日本各地還有許多超酷的蔦屋書店喔!想要來一趟書香之旅,現在就和我們一起來蔦屋書店點點名吧!
  • 京都發現|岡崎文化探索之旅
    據《京都市的地名》一書所載,「(岡崎)由於其位置在神樂岡(吉田山)和慄原岡(黑谷)以南,又因其緊挨山腳而得名」 。岡崎原本並不是京都市的老轄區,而它能夠成為京都市的新成員,也正是得益於琵琶湖疏水工程。後來,因為這裡遠離舊城老區,開發限制少,岡崎便成為了京都政府施展近代化策略的「試驗田」,相繼建立了京都市美術館、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京都府立圖書館、勸業館、京都會館(後改建成蔦屋書店岡崎店,已於今年1月開始營業)、細見美術館等眾多新式洋風建築的文化場館,岡崎也由此成為了京都現代藝術的寶庫和舞臺。
  • 遷都紀念 平安 · 神宮
    11月6日,天氣陰,岡崎公園,蔦屋書店內。 今年的京都,寒風比紅葉來的更快,秋雨比暖陽來的更頻。八坂神社後方的圓山公園、京都國立博物館的庭院均出自他手。京都御苑、桂離宮、修學院離宮等的打理也是仰仗小川高超的造園技術。平安神宮的神苑從東西北三側圍繞神宮建築群,形成鮮明的回遊式庭院。泰平閣與尚美館是京都御所的舊構,臥龍橋的基礎是中世時三條、五條大橋的橋基。青龍池中棲息著東山的錦鯉,白虎池旁栽滿了八重的垂櫻。平安京的意象在庭院中集合,回遊一圈,便能體會到整個「平安京」的韻味。
  • 從最美書店出發,你一定想不到京都可以這麼走!
    去年剛開業的京都岡崎蔦屋書店,對遊京都而言是個很好的出發點。書店位於文化底蘊豐厚的岡崎區域,主題也是向海內外遊客傳達日本文化的精彩之處。針對當地旅行的特殊性,書店特別推出了電動自行車租借服務。書店內也特設面向國外遊客的「ON JAPAN」區域,除了觀光指南和介紹日本文化的外文書籍,還有以岡崎為據點的京都街道散策信息。你甚至可以毫無計劃地來到京都,讓這場旅行從蔦屋書店開始。
  • 蔦屋書店的中國大陸雙城記
    近期,蔦屋書店在中國大陸的第二家店、上海首店的選址信息在媒體上被披露,書店位於上海延安西路1282號、由萬科開發的「上生·新所」項目內。由於該信息不是蔦屋官方披露的,因此進駐的店型是否為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還需要更多的消息進行確認。
  • 日本蔦屋書店到中國,你真去看書,就輸了
    蔦屋對於國人,一直是神一樣的存在,被各種新零售大神膜拜。但是當我們走訪了2家國內的蔦屋書店後,有驚喜,但更多的是疑惑,甚至會擔心:失去了原來靈魂的蔦屋書店,會無差別地淪為一家普通網紅書店嗎?01老建築重煥新生蔦屋書店所處的上生·新所園區,在上世紀20年代時更加熱鬧。它曾是哥倫比亞俱樂部,上海城裡最著名的社交場所。美國建築師哈扎德設計、建造了這棟建築,供上海的外籍僑民休憩、娛樂。
  • 蔦屋中國,準備「收編」千家單體書店
    來源/上生·新所Columbia Circle微信號   當舊改更新浪潮襲來,萬科把它收入囊中,新晉文藝地標——上生·新所由此而出。   毫無意外,蔦屋選中了百年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落腳。該建築面積約2000平米,西班牙傳教風格與蔦屋的東方美學碰撞,混搭氣質噴薄欲出。   此情此景,可在日本京都崗崎蔦屋書店中略窺一二。這個門店,內置於平安神宮旁的京都會館中,門頭內飾陳列間無不透著濃濃古韻。
  • 絕不該只淪為網紅打卡地的「蔦屋書店」,到底有哪些空間魅力?
    網際網路這幾年兇猛發育,傳統書店也在找出路,開始向著綜合性空間發展了。弗弗西裡,誠品書店,都是箇中翹楚。然而時間追隨到1985年,在當時有這麼一個書店品牌就已經成立。這個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蔦屋書店。35年後,蔦屋書店也首次來到了大陸。TSUTAYA BOOKS, OōEli,HangZhou
  • 蔦屋來中國,真的能讓「急凍」的單體書店賺錢嗎?
    圖片來源:上生·新所Columbia Circle微信號當舊改更新浪潮襲來,萬科把它收入囊中,新晉文藝地標——上生·新所由此而出。改造過程中,萬科並未大拆大建,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孫科別墅、海軍俱樂部3棟老建築翻修後原樣保留,刻錄著歷史記憶。
  • 亞洲這8家蔦屋書店值得逛
    說實話,我逛的第一家蔦屋書店並不在東京,而是臺北蔦屋書店(松山站前店)。後來一家家逛下來,總有想拍的欲望,我想它的魅力就在於每一家店都不一樣吧。梳理了一下這些年行攝的蔦屋書店素材,跟大家分享以下這8家店。
  • 上海網紅新地標 2000平米蔦屋書店揭開神秘面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00平米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網紅地標上生·新所——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Columbia Country Club),並將在12月蔦屋書店所在的這座歷史保護建築曾經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閒場所,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1924年建成,現在更新之後修舊如舊,變身書店新角色。上海上生新所 蔦屋書店店鋪製作人松尾祥平表示,蔦屋書店將在這個沉澱百年歷史風貌的空間裡,開拓下一個百年。在古典與現代、時間與空間融合的建築中,以「美育」為理念,在上海打造出一處能夠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
  • 你和京都之間,還差一輛單車和幾間書店
    在任何時候,單車就是擁有這種把」日常變成風景「的力量,尤其是輕捏剎車,安靜地停在一家書店門口。從河原町出發,沿著鴨川一路向北,越過鴨川三角洲,到達一乘寺,拜訪誠光社、惠文社一乘寺店、京都大學和岡崎蔦屋書店。十公裡出頭的距離,剛剛好,不管是對於不緊不慢的一天,還是京都這座城市。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百年歷史建築變身文化地標
    12月24日,上海第一家蔦屋書店——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正式開業。它位於長寧區上生·新所園區內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面積2000平方米。這座歷史保護建築曾經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閒場所,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此次更新之後變身書店,再度成為熱門文化地標。
  • 蔦屋書店即將落戶上海,就在上生·新所!
    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書店, 終於宣布:落戶上海, 選址在同樣很美很迷人的上生·新所。 作為日本實體零售業的傳奇, 蔦屋書店曾創下銷售額連年翻倍的記錄, 無論走到哪都是當地的文藝地標。
  • 日本蔦屋書店印象
    作者:未酉寅  日本蔦屋書店於1983年在大阪創立,至今已在全國有1500多家分店。現在,日本的實體書店85%面臨經營困境甚至倒閉危機,但蔦屋書店不僅存活下來,而且營業額連年攀升。蔦屋書店是日本最大連鎖書店和人氣最旺書店。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今天正式開業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以下簡稱「蔦屋書店」)坐落於上生·新所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目前書店入店實行線上預約制。上午10時,市民在書店南門有序入場。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有近96年的歷史,曾經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閒場所,如今變身滬上新晉文化地標,可讓顧客在沉澱百年歷史風貌的空間裡閱讀。
  • 通訊:日本蔦屋圖書公寓:打造一個溫馨的「家」
    新華社東京4月22日電  通訊:日本蔦屋圖書公寓:打造一個溫馨的「家」  新華社記者馬崢 鄧敏 張夢恬  沐浴在陽光下的柔軟睡墊、在綠色草坪上支起的鮮豔帳篷、嵌入書架裡的床鋪……有著世界最美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再次賦予書店一種新的定義,將位於東京新宿的一家分店打造成瀰漫著書香和家一般溫馨氣氛的蔦屋圖書公寓
  • 日本最火書店蔦屋書店設計師領銜設計 重慶將打造城市書店文創新地標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 (記者 向菊梅)7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五洲世紀文化投資集團(下稱五洲世紀)獲悉,重慶市「十三五」文化產業規劃項目五洲書店當天舉行「大師設計」籤約儀式,日本最火書店蔦屋設計團隊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俄羅斯冬奧會場館主創建築師Matth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