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郊外,竟藏著建築大師隈研吾用瓦片設計的美術館,超好看

2020-12-16 趣旅探長

關於隈研吾,想必即便是沒有接觸過建築學的人都聽過他的名字。他是日本乃至世界的著名建築大師,在中國也有很多建築作品,是近代建築界影響中日兩國建築最大的設計師。我們熟知的三裡屯SOHO就是他的作品,如今成為網紅打卡地。可見,他的設計是多麼的出眾,也非常適合拍照。而今天探長要講的就是他在成都郊區操刀設計的一座絕美的美術館—知美術館。

提到知美術館,想必很多成都本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其位於成都新津縣老君山下,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寶藏美術館。雖然位於郊區,但卻是建築大師隈研吾的作品,其VI設計也來自於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大師聯合操刀,必然是佳作。

整座建築採取瓦片的形式呈現,將水景和中國傳統建築中的瓦相結合。瓦片全部就地取材,外立面的瓦片全部由特製的繩線串聯起來,宛如漂浮在空中一般。又好像整座美術館都在呼吸一樣,給人通透又奇妙的感覺。在陽光的照耀下,光影的變幻也更會讓人著迷。沿著美術館外圍走一圈,你會發現整座建築輪廓流暢,動靜相宜,非常鮮活。

隈研吾的設計理念是「讓建築消失」,而他讓建築消失的方式就是與自然融合,所以知美術館就是與自然融合的典範之一。古舊的瓦片本就沒有鋼筋水泥的那種堅硬感,是屬於鄉村和自然的產物。瓦片間的縫隙,給了建築呼吸的空間,周邊的自然環境也隱約可見,不會被建築完全擋住。而通過水來連接天和地,讓建築與自然融合到一起,達到天、地、水相融的境界。

館內的陳設也十分的簡潔,沒有繁複的裝潢。也不需要任何語言去表達,只是簡單地擺放在那兒就已經很有儀式感。透過一片巨大的落地窗,也可以將外面的美景盡收眼底。是一個可以讓人逃離城市,靜心呼吸和感受自然的地方。館內還會定期舉辦美術展覽,喜歡建築和藝術的人一定不要錯過。

你去過哪些很具有設計感的美術館或是博物館嗎?歡迎留言分享!我是趣旅探長,網羅新鮮有趣目的地,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成都郊外竟藏著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的作品,外牆用瓦片建成!
    像城市美術館這樣的建築,一般都會選擇建在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或者是位置優越的區域,這樣有利於對公眾開放,增加觀賞人數,同時也推動場館知名度。不過在成都周邊,卻有一個美術館反其道而行之,在新津縣的老君山下,用尋常人家裡最不起眼的瓦片完成了整個美術館的設計。
  • 知·美術館 隈研吾的成都「詩意」
    近年來,在高速發展的中國,隈研吾已參與了多個項目。今夏,他把設計作品首次呈現在四川——7月21日,由他設計的知·美術館在成都新津開館,隈研吾也親臨現場,引發眾多文藝界、設計界人士趕赴老君山下「追星」。    據悉,知·美術館也是目前隈研吾在中國設計的唯一的美術館建築。這地處新津縣老君山下的四層建築,總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遠看呈深灰色,並不顯眼。
  • 〔讀城〕隈研吾:在成都感受到「一種漢詩的韻律」
    知美術館位於四川成都新津老君山腳下,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運用流水、瓦片等元素,使建築與自然有機相融,空靈寂靜,動靜相宜,盡顯生生不息、道法自然的東方哲學,「知美術館」是他在四川唯一的作品。隈研吾在開館時說,知美術館所在成都老君山,有幽然的山水風光,老君山則賦予了這裡「很深的道教文化底蘊,是傳統而莊嚴的地方。」登山,一路平緩,洞穴神龕,直到山頂廟宇,平穩置於平臺中間,放眼望去,美術館應該「放在哪」?或者是「長在哪」呢?在山水環抱中,用當地青瓦,隱其鋒芒。隈研吾來到新津時,對老房屋的瓦片感興趣。
  • 建築大師隈研吾在滬提出自然建築新理念
    隈研吾認為,不安定的事物是無法靠表面的固定來改變的,它最需要的反倒是柔軟性。柔和的建築自有另一種堅強。「人類歷史上,每一回建築革命的發生幾乎都是在遇到新的災難時。20世紀是混凝土時代,這樣的建築太過生硬,將內與外截然分隔開來。21世紀的建築是該進入新時代了!」日前,日本建築設計大師隈研吾做客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於在此舉辦的「隈研吾2013中國展」上提出了他的建築設計理念。
  • 花蓮貨櫃星巴克後,建築大師隈研吾臺中再打造「勤美之森」
    這封情書是建築大師隈研吾親手建下,勤美集團攜手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發表「勤美之森」設計概念,透過負建築創作手法,全面串接臺中草悟道藝術文化生活軸線,透過從11月3日起開始的隈研吾的材料公園展覽,以戶外大型及互動參與的作品,打造大型展覽空間。開始隈研吾的材料公園展覽,建築大師隈研吾。
  • 神級建築大師隈研吾又出新作,日本首個中國藝術大師美術館今日開業!
    設計發展到極致,我們還能做些什麼?設計大師與藝術家走到一定階段,這兩個疑問一定會圍繞其終生。對於王傳峰與隈研吾來說,亦是如此。一個是建築界的神奇,一個是美術界的大家,當他們聯手又會發生什麼?今日,隈研吾設計的王傳峰美術館落座日本銀座正式開幕。
  • 美術館與城市(三)|「消失在自然中」的成都知美術館
    知美術館外景坐落在成都南郊新津區老君山下的知美術館是一座極富地域特色的現代建築,美術館的設計者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之一隈研吾,其設計風格融合古典與現代為一體,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隈研吾極其重要的理念「讓建築消失」,在知美術館的設計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建築大師隈研吾領銜牛首山文旅度假酒店設計
    12月25日,建築大師隈研吾先生及三菱地所設計團隊來牛首山文化旅遊區考察牛首山文旅度假酒店綜合項目。隈研吾先生對牛首山的設計建設成果給予非常高的評價——牛首山是中國人工藝、匠心的體現,向世界展示了高超的中國建築技藝,他表示,對有幸參與到牛首山文旅度假酒店綜合項目的設計表示感謝,他的團隊將盡全力進行設計工作,為牛首山繼續向世界展現中國建築藝術之美做出努力。
  • 在國內就能巡禮隈研吾、安藤忠雄的作品是什麼感受?
    01 - 跟著隈研吾的腳步品味自然隈研吾的作品大多時候還是挺好辨認的,因為他非常愛用木質結構來包裝建築,比如太宰府星巴克、根津美術館、富士積木咖啡館……為啥這麼愛用木材?這和隈研吾堅持的「負建築」理念有很大關係。
  • 世界建築大師隈研吾領銜牛首山文旅度假酒店設計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建築大師隈研吾考察牛首山。&nbsp&nbsp&nbsp&nbsp12月25日,建築大師隈研吾先生及三菱地所設計團隊來牛首山文化旅遊區考察牛首山文旅度假酒店綜合項目。
  • 東京一日遊:用五感體驗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城市美學
    東京,是讓全球設計迷都很喜愛的地方,世界級藝術總是存在於城市各個角落。而這次的聚焦主角,是以「禪意、溫暖」風格聞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在本次東京一日旅行中,我們將在食、住、樂各個方面發現隈研吾的作品。
  • 隈研吾:國際大師在中國的建築作品令人失望
    全世界範圍內有60多個同時進行的項目,隈研吾對「完美」的追求到了極致—他沒有一天不在工作,有時候甚至分析修正已經完工的項目。在上海喜馬拉雅美術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前間隙,隈研吾還在與他的團隊討論建築方案,面對白色的建築模型,數十張工地環境照片,他一臉嚴肅地塗塗畫畫。
  • 安藤忠雄、隈研吾、磯崎新……當他們的設計來到中國
    不用飛日本,或許在你身邊就能欣賞到建築大師們的巨作!由隈研吾設計的這座建築,傳統中式風格,隨著山勢而起伏,有幾分「悠然見南山」的寫意之美。建築大師隈研吾以「融入自然」的設計理念,用代表雲南的6種石頭,尤其是當地著名的火山石,打造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石頭紀」,也完美地詮釋了他提出的「負建築」概念。
  • 隈研吾設計酒店落子武漢,地標級作品致獻千年老街
    這位世界建築大師在中國最新的酒店作品就坐落於此。▲隈研吾建築事務所:慕尼黑郊外的冥想聖地(Photography by Erieta Attali)作為世界最富盛名的建築師之一,隈研吾的作品以自然和禪意聞名。
  • 超像哈利波特奇幻場景!建築大師隈研吾作品「角川武蔵野博物館」
    建築大師隈研吾又有新作品可以朝聖了!埼玉縣所澤市的複合型藝文設施「角川武藏野博物館」於2020年8月1日開幕,設施內有圖書館、美術館與博物館,建築本身則是由約2萬片花崗巖打造而成,設施裡的「書架劇場」更像是電影《哈利波特》裡的魔幻場景一樣,從裡到外都充滿看點,這裡絕對會成為大家打卡的潛力人氣景點唷!▋與國立競技場同時並進的隈研吾作品!「角川武蔵野博物館」從裡美到外!
  • 韓嶺老街新開隈研吾美術館奠基
    &nbsp&nbsp&nbsp&nbsp國際建築大師、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會場設計者隈研吾也來到現場,為他的作品韓嶺美術館奠基。「不同於以收藏藝術品為主的美術館,韓嶺美術館更像一個城市客廳,向公眾開放。觀眾可以在這裡從不同角度欣賞古村的風光。」在當天的發言中,隈研吾處處流露對錢湖山水、村落的欣賞。
  • 活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2018年的5個建築設計作品
    活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2018年的5個建築設計作品 隈研吾在 2018 年頻頻有新消息,設計項目完工、方案公布、辦展……讓人感嘆他的精力之旺盛。
  • 由隈研吾打造的中國最美客運站,喜提世界建築大獎
    它位於陽澄湖度假區的「美人腿」半島中部,佔地36.5畝,總建築面積共7759平方米,由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陽澄湖旅遊集散中心 施崢遠看三角屋面像起伏的小山丘,並且與周邊的樹林環境融合十分協調。▼陽澄湖旅遊集散中心 施崢兩座建築之間的聯繫,靠一條二層長廊維繫。長廊在茂密的屋頂掩蓋下,顯得很隱蔽,頗有一種建築大師賴特的草原式住宅風格。
  • 中國美院民藝館正式開館 其建築設計為隈研吾最滿意作品
    「讓建築消失」是隈研吾秉持的設計理念,這座建築幾乎滿足了他所有的構想,因此這座館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9月20日,中國美院民藝館正式開館,第一個展覽名為「天工開物——江南鄉村工藝的世界」。展覽用100張椅子、100扇窗格、100件日常生活器具以及48000餘件皮影和與皮影相關的工具、樂器、手抄本,呈現了別有韻味的江南風物。
  •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蒞臨清華大學 完美詮釋「層次感」設計理念
    北京,2017年3月10日 今天,日本大師級建築設計師隈研吾蒞臨清華大學,開展以「以小見大,油然而生」為主題的講座活動。  隈研吾首次面向中國觀眾詮釋其建築理念與全球作品,由宏觀至微觀,深入淺出地講述了他的創作歷程和設計靈感,並和清華建築學院教授、建築大師傾情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