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建設高質量森林城市

2020-12-06 騰訊網

春回莞邑,金燦燦的黃花風鈴木、翩然靈動的宮粉紫荊、鮮紅似染的木棉樹,依次逐春而來,逸態橫生,花香輕溢……疫情逐漸好轉,城市正在復甦,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出家門,人們驚喜地發現,分布在東莞各處的一片片彩色林如期帶來了春天,更給人帶來了心靈的慰藉。

近年來,東莞堅持「國際製造名城、現代生態都市」的城市定位,從喜獲「國家森林城市」榮譽,到一批批新建成的森林公園與溼地公園融入市民生活,綠色宜居成為「美麗東莞」的特質與符號。

當前,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的新階段,東莞正在奮力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大力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城市發展格局。為提升城市生態空間品質,今年東莞將大力推進「升級版」森林城市建設——打造高質量森林城市,讓市民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塑造「半城山色半城水」格局

在「小鳥天堂」銀山溼地公園,春光大好、清風撲面,白鷺或在淺灘溼地覓食,或在搖曳水草間飛舞,與青山綠水構成了一幅唯美的畫卷。銀山溼地公園是今年年初東莞新落成的一座市級溼地公園,位於謝崗鎮。原先,這裡是一片100多公頃的低洼河漫灘涂溼地。作為2019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一年多時間的建設,將荒灘變為集恢復自然生態、溼地保育涵養、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閒旅遊娛樂於一體的公園,昔日被遺忘的角落搖身成為市民的「新寵」。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進森林進城、綠道穿城、綠意滿城,走出了一條與傳統林業不同的道路,實現了城市與生態的均衡發展,昔日的「世界工廠」美麗羽化。在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之後,東莞繼續優化城市布局,2017年全市實施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建設三年行動,繼續將昔日「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森林、溼地改造為高品質公共綠地,讓森林、溼地走進城市,讓城市融入森林、溼地,市民盡享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放鬆與愜意。

作為城市的氧吧與綠肺,在中心城區,黃旗山城市公園、同沙生態公園、植物園、水濂山森林公園功能完備、景觀優美。如今,沿著綠道賞景、運動,不僅是享受城市生活的新範式,也是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綠色追求」。

東莞還不斷加力森林公園的規劃與建設,構建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綠色生態屏障,鼓勵發展森林生態旅遊,提升森林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去年,大嶺山森林公園建成石洞科普園棧道;大屏嶂森林公園改造並開放遊客服務中心;銀瓶山森林公園啟動三期項目建設,其中樟木頭景區完成一半建設;紅花油茶、寶山森林公園進入規劃階段……

森林溼地,相互依存。東莞形成了以華陽湖溼地為龍頭的特色溼地生態圈,去年又新設立了銀瓶湖、東清湖、清湖頭等溼地公園,積極開展涵養水源、淨化水質等水生態修復,標誌性河岸打造等項目建設,彰顯嶺南水鄉醇美風情。以華陽湖溼地公園為例,建成後,園內水質告別了「黑臭」,植物種類從138種上升到426種,生態效益綜合評價達到2億元/年。

水鄉有好景,山林覓幽靜。在東莞,一幕幕綠美山水嵌於樓宇間,「綠色」早已成為這座城市的發展底色。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7.4%,建成森林公園20個總面積達331.1平方公裡,溼地公園23個總面積達21.7平方公裡,自然保護區6個總面積88.3平方公裡,公園個數和佔比面積均居全省前列,塑造了「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脈三江莞邑香」的山水格局。

力爭到2025年

建成全域森林小鎮

看著麻湧鎮華陽湖溼地公園微波蕩漾的湖面,土生土長的肖嘉裕感慨頗多。多年前他還在這裡以種香蕉為生,辛辛苦苦一年,賺的錢還不到兩萬。但現在,他已從蕉農變身為國家溼地公園的遊船駕駛員,每月數千元工資,還在村裡按時享有分紅,肖嘉裕的欣喜溢於言表。

近年來,麻湧鎮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努力打造美麗水鄉,2018年被廣東省認定為嶺南水鄉型「廣東省森林小鎮」,2019年再獲「廣東十大綠美森林小鎮」殊榮,許多和肖嘉裕一樣的村民獲得感滿滿。

麻湧的蝶變是東莞森林小鎮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從2017年至今,東莞全市已有11個鎮街成功創建省森林小鎮。綠色生態環境正成為東莞人民生活的增長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和展現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2019年《東莞市森林小鎮建設總體規劃》出臺,提出突出綠化亮點、體現一鎮一特色,分類建設休閒宜居型、生態旅遊型和嶺南水鄉型三種不同類型的森林小鎮。今年,市林業局將指導謝崗、塘廈、長安、寮步、大朗、企石6個鎮做好森林小鎮建設工作,力爭到今年年底,全市建成14個以上省森林小鎮;到2025年,32個鎮街全部達到省森林小鎮標準。

森林小鎮是廣東省森林城市建設向城鎮和鄉村延伸的趨勢,也是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市林業局統籌鎮街森林、綠地、溼地等生態資源,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林業行動:2020年全市開展水源涵養林改造450畝,幼林、透光伐及生物防火林帶撫育5800畝,紅樹林種植50畝;加快推進林業產業發展,形成莞香、荔枝、龍眼等東莞特色的林業產品品牌;吸收社會資金,適度規劃發展森林康養產業。

東莞還將利用「三舊」改造的契機,推進「小山小湖」建設,打造一批批微型公園、口袋公園,完善公共休閒綠地。目前,全市已有休閒遊憩綠地1510處,逐漸形成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森林城市格局。

按照「三廊、四區、多點」的布局,一個生態優美、環境宜居、和諧自然的森林小鎮群將在莞邑大地上書寫美麗畫卷,綠色發展新動能將加速迸發。

謀劃森林城市品質精準提升

今年開始,東莞提出以更寬廣的視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標準謀劃推動高質量森林城市建設。在前期全市森林、綠地、溼地公園數量大幅度增加的基礎上,東莞將進一步謀劃森林城市品質的精準提升,完善森林、溼地生態系統功能,向廣大市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這個春天,市民們發現東莞的林變美了:進入高埗鎮莞潢南路,長約1公裡、佔地約2萬平方米的景觀工程於去年10月完工,道路中間黃花風鈴木、美麗異木棉、紅穗冠、雞冠花、孔雀草等花草樹木相互輝映,滿城春色令人賞心悅目,這裡已成為展示高品質城市新形象的迎賓大道;在清溪鎮清溪湖出入口,小葉紫薇、木棉花、鳳凰木、黃花風鈴木、雞蛋花等各種花木四季盛開、繁花似錦;在石排鎮的石排大道和工業大道路段,簕杜鵑攀沿形成立體花柱,爭相吐豔……

這是2019年初東莞啟動的彩色林建設項目,打造多層次、多樹種、多色彩的城市綠化景觀,努力推動東莞的城更美。全市共推進彩色林項目168個,目前已全部完工。東莞市林業局牽頭投入1989萬元,在大嶺山、大屏嶂、銀瓶山三大森林公園開展彩色林建設,在大嶺山森林公園石洞核心景區種植約59畝3600株美麗異木棉和宮粉紫荊等;在大屏嶂森林公園種植共約12.7畝的宮粉紫荊、無憂樹、紅花風鈴木等;在銀瓶山森林公園推廣種植約10畝桂葉黃梅以及約20畝的美國紫薇等,今年基本實現三大森林公園「見彩成景」,為市民提供更加優美舒適的生態環境。

如何將珍珠般散落在全市各處的森林、溼地、綠地串珠成鏈,密織一張生態網絡?今年,東莞將重點規劃構建大尺度貫通性生態廊道,為高質量森林城市暢通脈絡。

東莞市林業局總工程師徐正球介紹,東莞將結合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依託現有水系生態景觀林帶、防護林帶等,優化改造現有綠道、慢行道,建設大尺度貫通性生態廊道,打造溼地觀光步道、特色觀鳥步道、休閒遊憩步道、登山健身步道等城市特色森林步道系統和慢行道體驗系統,串聯起全市各自然保護地、城市公園、小山小湖公園。還將以這些廊道融入大灣區水鳥生態廊道和珠三角森林生態廊道,既為水鳥等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和遷徙途徑,又在城市功能上為市民創造良好的景觀視覺體驗,從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除了生態廊道提升規劃之外,東莞還將展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綠道文化創意提升、智慧公園管理信息系統、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等九大專項工程,推動城市生態空間品質全面提升。

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為指引,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美麗東莞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綠色,是生命的底色,也是「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最動人的底色。

撰文:郭文君 供圖:東莞市林業局

相關焦點

  • 東莞:將打造「嶺南山水生態城」 布局森林城市
    昨日,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東莞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下稱《總規》)。東莞將分為五大功能區,構建「一城雙核,山水雙屏,三網交織,四星拱衛,五廊環繞,多點綻放」具有東莞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設布局。    《總規》立足東莞山水相融的自然地理特點和「世界工廠」的城市發展特色,以中心城區綠化為核心,以鎮區綠化為重點,以森林生態景觀廊道為骨架,以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特色經濟林基地、花卉種苗基地等為亮點。
  • 東莞沙田:創新港城建設再提速 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16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將落戶東莞沙田,意向總投資額超過900億元;加快推進「一站點兩岸線」規劃建設,港灣新城建設提速;GDP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三個季度排列東莞全市第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沙田經濟實現逆勢增長。
  • 「十三五」品質東莞建設成就巡禮記者走基層③∣森林公園來了,麻將...
    11月29日下午,家住樟木頭樟羅社區的黃女士換上了運動裝,約朋友一起到廣東九洞森林公園慢跑,享受陽光、呼吸新鮮空氣。一小時後,黃女士緩緩走出森林公園,駕車回家。一個多小時的運動,費用「0」元,健康無價。如今,到森林公園親近自然,沿著綠道賞景、運動,成為享受生活的新範式。「十三五」期間,東莞大力推進森林公園建設,公園個數和佔比面積均居全省前列。
  • 截至去年底,東莞建成森林公園20個:森林入城來 市民享綠意
    「十三五」期間東莞大力推進森林公園建設。圖為樟木頭鎮的九洞森林公園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11月29日下午,家住樟木頭樟羅社區的黃女士換上運動裝,約朋友一起到廣東九洞森林公園慢跑,享受陽光,呼吸新鮮空氣。
  • 東莞市委書記:傾全市之力,高質量打造濱海灣新區
    市委副書記,濱海灣新區、東莞港黨工委書記張科,常務副市長白濤,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冠梓,副市長喻麗君等市領導,以及濱海灣新區規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梁維東充分肯定了濱海灣新區近期規劃建設工作成果,他強調,在濱海灣新區的規劃工作中,必須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講話精神,定位上瞄準香港、廣州、深圳,明確發展方向,站在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高度來規劃濱海灣新區未來,以濱海灣新區高質量發展,推動東莞在更高起點上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 東莞森林公園將引入社會資本 建設民宿、康養等配套場所
    全市造林綠化工作會議在近日召開,提出今後在森林公園中注入健康養生的元素,新建一批健康養生配套設施。副市長喻麗君參加了這次會議。  我市前十年的森林公園建設中,主要集中在公園內部的保護和開發,對配套設施的開發較少。如今,配套設施的開發擺上了議事日程。昨日是我國義務植樹節,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我市今後森林公園引進健康養生配套設施的思路。
  • 東莞黃江:「公園城市」漸成型
    2020年以來,東莞黃江全面推進「公園城市」建設,黃牛埔、大屏嶂等大型森林公園不斷完善,一批社區公園、街心公園、小微綠地和口袋公園相繼湧現,本地特色鮮明、配套設施完善的「公園城市」逐漸成型。東莞市黃江鎮黃牛埔森林公園。
  • 品質東莞建設巡禮⑦丨小景扮靚城市 公園遍地開花
    走在東莞各鎮街的村頭小巷,隨處可見經改造提升的邊角花園、街邊小景,富於變化,各具特色,賦予城市街角時尚活力新形象,讓東莞的景色更加多姿多彩。主題公園勾勒「花園城市」輪廓近年來,東莞各鎮街通過「公園城市」建設、「添花增彩」行動等,讓溼地公園、古樹公園、森林公園、體育公園、城市公園、休閒度假風景區等主題公園遍地開花,讓東莞城市更美、更宜居。
  • 東莞松山湖聚焦六大工程,努力成為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又是一年承上啟下之際, 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召開黨工委會議,明確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松山湖安身立命之本,並持續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內生動力,著力打造海內外創新創業人才的理想棲息地、科技型企業的最佳孵化地與世界級的創新產業集群,努力成為引領、輻射、帶動全市乃至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 讓更多香港創新創業青年搭上東莞高質量發展快車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汪萬裡)昨天上午,莞港創新創業成果展暨大灣區(莞港)投資人峰會在東莞市民中心開幕。東莞市政府副市長劉煒、東莞市科技局局長卓慶、東莞市科技局副局長肖錚勇等出席開幕式。劉煒致辭說,東莞正面臨著「三區」疊加的重大機遇,這個機遇是東莞的,也是香港的,舉辦這樣一個成果展,就是要為香港的企業家、香港的創新創業青年,以及東莞的企業家和青年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一個成果轉化、成果展示、成果產業化的平臺。近年來,東莞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通過創新驅動發展來全面提升東莞高質量發展的水平。
  • 東莞南城全域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高質量小康社會
    位於南城街道東莞運河與東引運河之間的東莞南城文化廣場,每天靜靜地見證著大自然的活力和人群的歡笑。這是南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促進南城人居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今年是鄉村振興「三年取得重大進展」決勝之年,南城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出臺了《南城街道關於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建設高質量小康社會的實施意見》和《2020年南城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等文件,圍繞街道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要求,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逐步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 東莞一公園迎來「大變身」,已經開工建設,當地人:很期待!
    綠水青山是我們國家提倡的環境保護理念,為了響應這一號召,中國國內所有城市都開始重視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特別是城市公園和森林公園的建設,所有城市都響應國家的號召而努力,森林公園對城市生態環境 因此,所有城市內都存在巨大的老虎是森林公園,這也是我們共同建設綠色的中國。
  • 除東莞9個鎮外,這些城市加速聯深合作示範區建設
    2020年下半年,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迎來「擴容」爆發期。東莞、珠海、惠州……深圳周邊城市紛紛主動加速對接深圳先行示範區,謀劃構建合作示範區、試驗區。9月25日,東莞市委召開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動南部各鎮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
  • 明年東莞的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將有這麼多!還有「森林+」
    同沙生態公園東莞是較早啟動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建設的城市之一,經過十餘年建設,森林公園建設已有了初步成果。目前,東莞的森林公園基本以遊覽觀光、休閒健身及生態科普功能為主,綜合配套不足。接下來,市林業局將繼續大力開展科普教育體系建設,打造森林公園自然教育基地,試點開發自然科普課程,辦好銀瓶山自然學堂,完善林科園生態教育實踐基地。建成開放銀瓶山森林公園科普館、林科所科普展覽室、銀瓶山森林博物館等項目。
  • ​做強城市主核 東莞沙頭社區推動近兩千畝城市更新項目建設
    2020年,東莞市長安鎮沙頭社區共推出6個城市更新單元,合計面積1980畝,以做強城市主核,促進社區高質量發展。 充分發揮「雙軌並進」優勢  打造TOD+國際生活區 沙頭社區擁有「雙軌並進」優勢——穗深城際從深圳進入東莞的首站,規劃建設了東莞地鐵
  • ...建築業及房地產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有關建設 「城市森林花園...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房地產行業的新發展理念,走內涵集約式的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新路,推動城市開發建設由增量建設為主轉向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促進我市房地產高質量發展要求,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 華潤集團將積極參與東莞城市建設項目
    11月11日,東莞市委、市政府在北京舉行「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價值投資分享交流會,與商界精英攜手共同描繪東莞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華潤置地高級副總裁孔小凱受邀出席並發言。他表示,參與大灣區建設和投資,是華潤集團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和肩負的重要歷史使命,華潤集團將把東莞作為大灣區投資的關鍵城市,爭取進一步發揮多元化產業集團優勢布局東莞。
  • 海澱區園林局長王志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全面建設「六個園林」
    「一把手訪談」欄目邀請海澱區園林綠化局局長王志偉深度解讀了十四五時期海澱區園林綠化建設相關情況建設海澱高質量園林按照海澱區「兩新兩高」戰略要求,區園林綠化局提出建設高質量的園林。高質量園林包含三個特徵,一是生態必須優良,二是景觀必須優美,三是功能必須完善。通過以上三方面的建設實現高質量園林。
  • 李希馬興瑞到深圳東莞調研,切實扛起沉甸甸歷史責任,高質量推進...
    李希強調,要珍惜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堅持修舊如舊,儘可能保留歷史原貌,把古蹟修復保護與生態環境提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統一起來,更好延續城市文脈,彰顯城市特色。東莞市楷模家居用品製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現代化家居用品,營銷網絡覆蓋歐美、東南亞及中東等市場。李希、馬興瑞來到生產車間和企業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發展規劃情況。
  • 「十三五」品質東莞建設成就巡禮 |「城市書桌」遍各地 「書香東莞...
    東莞是全國公共文化服務的示範區之一,其中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上,東莞一直在全國名列前茅,尤其在總分館制和閱讀推廣模式,也是業界津津樂道和研究的對象。過去五年,東莞進一步完善圖書館總分館制,配備圖書流動車服務站、基層服務點、城市閱讀驛站、繪本館等建設,打通全民閱讀最後一公裡,把一張張大大小小的「書桌」安放到市民家門口。同時,東莞實現全市範圍內「一館辦證,多館借書;一館借書,多館還書」,全天不間斷「零距離」服務模式,還推免費網絡資源和一鍵郵享閱讀等服務,不僅打造出高品質公共文化空間,也讓市民安坐家中就能閱讀到心儀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