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13日晚間,阿里巴巴發布2019年Q4財報。財報顯示,阿里Q4營收為1614.56億元,同比增長38%,環比增長35.6%。過去3個季度,阿里營收的同比增速分別為40%(2019Q3)、42%(2019年Q2)、50.6%(2019年Q1)。(註:為方便比較本文將2020財年第三財季財報表述為2019年Q4財報)
阿里巴巴2019年Q4毛利771.24億元,同比增長36.6%,環比增長44.25%。毛利率為47.8%,上一季度為44.9%,上年同期為48.1%,環比增長6.5%,同比下降0.62%。
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523.0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0.52億元增長58.26%,較上一季度的725.4億元環比下降27.88%。
財報顯示,截止12月31日,阿里巴巴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量達8.24億,第三財季增長3900萬。核心電商營收為1414.7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28億元增長38%。中國零售市場年度活躍消費者達7.11億,較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的12個月期間增長1800萬,其中超過60%的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欠發達地區。
本地生活服務方面,收入主要來自餓了麼的平臺佣金、配送及其他服務費。2019年Q4本地生活實現收入75.84億,同比增長47%。
阿里巴巴雲計算業務單季收入首次超過100億元,天貓雙11當日經支付寶結算的成交總額達2684億元。
基於上述數據顯示,網經社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解讀一:核心零售是增長核心 下沉市場獲紅利
從財報數據看,核心電商依然是營收主要推動力,佔總營收的87.6%,同比增長38%。而2019年Q1、Q2、Q3同比增長分別為54%、44%及40%。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指出,由此可見核心電商營收增速放緩,但基於整體基數越來越大,能實現這樣的發展也實屬不易。從天貓布局高端市場、淘寶瞄準大眾消費、聚划算著力下沉市場消費,阿里核心電商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提供消費者更廣泛的選擇空間,也為核心零售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本季度,天貓淘寶的移動用戶數首次突破8億,比2019年9月增長了3900萬。可看出下沉市場依舊能夠收穫紅利。如今聚划算已經成為淘寶APP一級入口,下沉市場的競爭將更進一步。莫岱青表示,網際網路競爭已經從增量競爭變為存量競爭。升入挖掘低線市場能夠為電商平臺帶來用戶的增長,維持好已有存量的同時,再尋找到新的突破口。通過這種方式,提高月活用戶,在用戶下單後對GMV的轉化啟動一定促進作用。對於老客戶來說能夠提高留存及激活消費,並且持續提高拉新能力。
解讀二:阿里雲優勢突顯 是智慧產業生態的基礎設施
阿里雲在Q3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突破百億,表現出阿里在雲計算和數據智能方面對於其新零售的有力支撐作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東曉騰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虎東表示,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正在成為一種真正的新零售,因為以阿里云為基礎設施的數據智能,可以說是未來零售發展的基礎設施。況且阿里雲不僅僅服務於新零售,同時也正在服務著製造業、政務、交通、醫療能源等行業。其打造產業智慧生態的苗頭,是值得市場關注的。以阿里云為代表性的打造產業智慧生態的基礎設施,或將是阿里野心的一種彰顯。尤其是在應對例如類似此次非冠疫情等重大社會狀況時,這種基礎性設施或許更加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不僅僅是體現在營收方面。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鮑姆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強調,阿里雲中臺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走在前列,它為企業搭建數位化中臺技術,完成數位化改造,形成完整的解決方案。阿里已經形成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體系的發展。目前它形成以阿里云為整體解決方案, 以天貓、淘寶、盒馬等為主要表現體系的一套企業數位化體系的解決方案。未來阿里雲還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解讀三:本地生活融合多個場景 仍需持續深耕
從2019年11月正式提出「新服務」戰略以來,口碑餓了麼加速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在本地生活行業的落地,服務商戶安裝「數智中臺」。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事實上從阿里收購餓了麼再到和口碑的合併,數位化賦能一直是其發展的重點,藉助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優勢,阿里的本地生活正和支付寶、天貓等多個場景進行融合,為餐廳和本地生活服務商戶創造價值。如今,「新服務」效能初步顯現,但未來仍需持續深耕。
解讀四:直播引流成重要的留存手段
淘寶直播發展迅速,2019年12月,通過淘寶直播產生的商品交易額(GMV)以及觀看淘寶直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均同比增長超過一倍。2019年天貓雙11,淘寶直播單日帶動成交接近200億。由李佳琪等主播引流的方式正成為阿里留存用戶的重要手段之一。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電商平臺現在都遇到了一個「尋找流量」的瓶頸,一二三線城市挖掘殆盡,四五線城市再到農村要發展用戶難度又比較大,獲取用戶的成本太高,現在直播平臺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其次,那就是實現了主播和消費者可以實時問答這一互動方式,除了融入一定社交屬性外,還可以極大提升購物體驗,並且還能引起消費者們對商品的購買興趣,可以更好的吸引顧客前來購物。最後,由於目前直播行業的火爆,可以帶來相當可觀的人氣流量,尤其是一些明星、網紅這一類自帶粉絲流量加入主播陣營,更是為商家引來大量的人氣流量,可以立竿見影的實現精準營銷。
解讀五:受新冠肺炎疫情印象 短期內業績受到衝擊
據彭博環球財經報導,阿里巴巴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家報告業績的中國大型科技公司。其表示,由於很多工人無法到崗或工作,經濟生產正受到疫情破壞。疫情對阿里巴巴業務造成的破壞可能比人們擔心的還要嚴重。即使疫情消退,在接下來這個季度,阿里巴巴核心的中國零售市場和本地服務業務也可能面臨營收萎縮,因為商戶面臨的物流和生產中斷可能需要時日來解決。阿里巴巴表示計劃減免天貓商家半年的平臺服務年費,從而幫助相關零售商和品牌應對疫情帶來的暫時困難。這可能進一步對2020年營收構成壓力。自1月中國股市開始下跌以來,阿里巴巴市值已縮水1.4%,表現不及競爭對手騰訊控股。
網經社莫岱青認為,疫情對阿里在下一季度的營收方面勢必會有「打擊」,短期內阿里核心的零售市場業務與本地生活業務縮減,另外一方面商家也承受較大壓力。阿里與各商家需要前進,面向未來的經濟保衛戰。不過隨著疫情逐漸好轉,平臺、商家、物流等逐步恢復正常,各項業務也會再上正軌。因此阿里在這段時間裡面臨諸多挑戰。
解讀六:內貿B2B業務快速增長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高級分析師張周平表示,2019年阿里巴巴B2B營收為214.56億元,同比增長25.79%。2019年阿里B2B業務營收增速依然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年度增幅超25%,這主要得益於阿里內貿B2B業務的快速增長,阿里巴巴內貿B2B也進入了發展的下半場,阿里在B2B領域的加碼,正是從零售端與供給端的數據打通開始,1688發力第一步,便是將淘寶、天貓、速賣通等阿里零售端數據全面接入。
內貿B2B業務中,阿里零售通業務發展迅猛,完成了物流、支付、數位化運營三大基礎設施建設。除零售通外,阿里也穩紮工業品B2B業務,不斷雕琢工業品牌服務,打造產業協同閉環,基於終端需求的洞察,驅動消費製造和工業製造的數位化升級。外貿B2B業務中,阿里國際站通過戰略升級、賦能產業帶等舉措實現業務增長,通過數位化出海,從支付、物流、報關、外匯、關稅等角度對跨境貿易各個環境進行了數位化,並將升級外貿服務體系。